双11电商大战前夜,天猫和他的对手们

问答 0 70

双11电商大战前夜,天猫和他的对手们,第1张

双11电商大战前夜,天猫和他的对手们
导读:从光棍节到电商节,双十一角色的演变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双十一前是浓浓的硝烟味,双十一后是阵阵的吐槽声。先是提前20余天的红包预热,然后将成交额数字推向新的巅峰,再以一场华丽的晚会欢喜收场。类似的戏码逐年上演,今年天猫和他的对手们依旧不会缺场

从光棍节到电商节,双十一角色的演变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双十一前是浓浓的硝烟味,双十一后是阵阵的吐槽声。先是提前20余天的红包预热,然后将成交额数字推向新的巅峰,再以一场华丽的晚会欢喜收场。类似的戏码逐年上演,今年天猫和他的对手们依旧不会缺场。电商背景下的双十一:牢笼还是机会?

最早的双十一还只是天猫的自导自演,京东加入战场后上演起了“猫狗大战”,到了去年的时候,双十一战场里的电商平台已多达几十家,大批的供应商也纷纷卷起袖角围观。经历了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的双十一,在第八个年头到来的时候,到底是机会还是牢笼?

从上面的图中不难发现,作为双十一的最大赢家,从2009年到2015年天猫的销售额增长了1800倍,而今年似乎注定要越过1000亿的门槛。然而,看似不断飙增的数字刺激了天猫、商家和消费者的同时,也变相绑架了游戏中的所有玩家。为了保证销售数字上的增长,平台方被迫推出各种优惠和激励,比如天猫的双十一红包和花呗消费额度的提升。商家需要通过运营手段提前压货,并抑制十月下旬之后的销售额,此外还要配合平台方做出一些“让利”。而作为消费者,“春运式”的物流和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和电商平台所承诺的购物体验俨然是背道而驰的。这难道不是一个“牢笼”?

事实上,从去年京东的表现来看,电商平台被双十一绑架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为了冲击销售额,京东展开了长达11天的促销,最终公布了600亿的销售额,却对双十一当天的销售成绩避而不谈。电商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尽管各种各样的电商模式仍层出不穷,但巨头之间有关销售数字的较量仍被作为评判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正因如此,在销售额数字上的“报喜不报忧”就成了电商平台画地为牢的标志。更有趣的是,刷单和数据造假也开始成为电商节的“孪生姐妹”,其中的猫腻大概只有电商平台最清楚。

不过,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商平台来说,双十一不可谓不是一个机会。双十一成为电商节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文化,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也注定是所有的电商平台。相比于自吹自擂的“造节运动”,搭上双十一这艘大船的营销成本和销售额都要更加乐观。当然,利好的前提是电商平台的规模和体量要远逊于阿里。

一场场媒体沟通会,诚意还是套路?

在双十一这颗蜜糖的吸引下,今年的双十一开始涌入以网易考拉海购为代表的跨境电商玩家。虽然距离双十一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在玩法、理念等方面小施拳脚,而在一场场媒体沟通会背后,电商平台们释放出的信息是诚意还是套路?我们来剖析几个案例。

天猫:培育全球市场,意在摆脱折扣怪圈?

天猫将今年双十一的启动仪式放在了香港,有意传递出将培育全球市场战略。不久后又在上海举办了时尚大秀,试图为自己贴上主流和时尚的标签。与之同时,VR购物等理念也借双十一进行了新一轮的布道。如此种种,天猫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似乎不再以低价作为营销点,官方也宣称将实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天猫上的双十一红包早已开抢,商家们也“下意识”的开始准备双十一的折扣价,消费者也已经在红包和折扣的双重刺激下疯狂添加购物车。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往年,天猫这次直接喊出了抛弃价格战的口号,而销售额仍旧是另一个不曾言说的KPI。有理由相信天猫正试图扭转双十一的趋势,只不过用户和商家还没有准备好为新口号“买单”。

京东:倡导理性购物,尝试回归电商本质?

京东要更加的旗帜鲜明,在天猫还在半遮半掩的时候,京东联合新股东沃尔玛主打理性购物,并将今年双十一的主题定为“好物低价”“极致服务”和“智能体验”,目的不言而喻。当然,京东不忘在双十一媒体沟通会上秀一把自己的物流能力,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在双十一期间的启用也着实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但在京东的页面上,“双十一狂欢节”再次被有意延长,秒杀、优惠券、抢购等营销行为在10月下旬便开始上演。还是那句话,尝到了电商节的蜜糖后,所谓的理性多半是自说自话。

此外,在京东看来双十一只是客场作战,或许618才是京东自认为的主场。一面被技术、消费、体验等倒闭模式升级,一面又对电商节带来的品牌影响、GMV等欲罢不能,或许在明年的618期间更能看懂京东的态度。

网易:以洋货节为号,能否避免低价泥潭?

2015年是跨境电商的元年,并崛起了以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新秀。当2016年电商平台临近的时候,这些跨境电商也跃跃欲试,但以高客单价著称的跨境电商能够避免低价泥潭吗?从网易考拉10月25日媒体沟通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来看,网易考拉已经成为跨境电商进口销售额第一,并将投入4亿的资源用在用户的产品服务以及用户补贴方面。聚焦到玩法上,“洋货节”一词颇具差异化,并讲了一个和消费升级有关的新故事。事实上,从补贴和营销的力度上来看,网易考拉海购能有意避免和天猫、京东的直接竞争,彼此瞄准的也并非是同一人群。

当然,正式加入双十一战场的跨境电商平台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是否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建设能力,能否在海外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谈判力,如何高效整合物流、仓储的能力等等。在今年的618期间,网易考拉海购首批下单商品经过清关、打单、拣货、复核、包装、称重、发货流程仅仅用了90分钟。今年的双十一无疑是对跨境电商的又一次大练兵。

造节背后的电商升级,病态还是常态?

电商平台的新玩法和新理念无不指向了用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可能的激发网民的购物欲。毋庸置疑的是,在创造光棍节的2009年,彼时电商购物占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到2%,网购用户刚突破1亿,而到了2015年末,这个数字分别达到了128%和413亿。从这个角度审视双十一,应该喻之为病态还是常态?

不看好双十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网民的吐槽,以至于国外媒体和投资者都作出了不同反应。比如说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包括《巴伦周刊》在内的财经媒体发文质疑中国网民的消费水平为何能够超过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天猫和京东公布双十一战绩后,阿里和京东的股票却应声下跌。

或许我们应该对此表示乐观,电商的天花板在哪里,置身其中的电商平台们冷暖自知。且从媒体沟通会上各大电商平台的表现来看,消费升级开始成为平台竞相争夺的焦点。

先是阿里巴巴CEO张勇表态称:“双十一发展至今,我们已经不再把低价作为营销点,价格是否有吸引力,让消费者自己去判断。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现在的共同方向是让消费升级。”与之对应的动作是,优衣库、ZARA、C&A、Forever21等全球90%以上的快时尚巨头入驻天猫。

京东或许也意识到了消费者对电商购物的冷静和理性,正如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徐雷所说:“超过1亿的中产阶级群体在消费中更加关注品牌、品质和服务,场景化购物、智能硬件、智慧物流、移动商店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体验。”

同样的还有新入场的网易考拉,在网易考拉海购副总裁朱静波看来,“消费升级不是简单的消费金额增长,不是买更贵的东西,而是消费者趋势的巨大变化。”一语成箴,消费升级促使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网易考拉们所契合的正是在全球范围内精选商品,并将中国消费升级的需求落地。

可以看出,电商平台们似乎异口同声地表示要摆脱双十一价格战的单一维度,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成为电商共识。历年的双十一让低价促销成为电商的常态甚至是病态,如今“消费升级”成为新的方向标,或许会借助双十一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常态吧。

结语

经历了前辈们对销售数字的画地为牢,不管是京东还是网易考拉,在今年双十一期间的表态都不再迷信所谓的数字底线,或许天猫本身也在努力淡化数字上的销售目标。

用户的好奇心总会消退,商家的积极性总会降低,电商行业也总会变得更加有序,理性且顺应消费趋势的电商节才是最终的出路。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双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光棍节的重要性因为联系到购物节而更受人们关注。双十一

更多(4张)

“双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光棍节的重要性因为联系到购物节而更受人们关注。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2012年12月28日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571亿元

中文名:双十一

外文名:1111

别名:光棍节、双十一购物节

时间:每年11月11日

注册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分享

发展历史

2009年前,11月11日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到2012年,它却成了一个标志性节点,一个销售传奇,一个网络卖家、平台供应商、物流企业的必争之地。

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11月11日“光棍节”举办促销活动,最早的出发点只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能够记住淘宝商城。选择11月11日,也是一个有点冒险的举动,因为光棍节刚好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但这时候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当时想试一试,看网上的促销活动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窗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2012年,围绕这个日子,线上天猫、京东、易迅、当当、国美网上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提前热身,线下家电连锁卖场、商场也打得不可开交。2012年“双十一”服务于这次狂欢节的商家、快递业、支付行业、第三方服务业以及电商平台等相关行业从业者就达百万。

2012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获三个商标,分别是第35类、38类和41类,涵盖广告、实业经营、实业管理、办公事务、电信、教育、提供培训、娱乐和文体活动等行业。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还注册了“双十一狂欢节”“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双11狂欢节”“双11网购狂欢节”等共计11个和“双十一”相关的商标。各类商标的注册时间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不等。

2015年9月8日,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出席“新网商峰会”作主旨演讲时正式宣布,2015年“双11”全球狂欢节即日起正式启动。11月10日晚,阿里巴巴将联合合作伙伴举办晚会,由冯小刚执导,全球同步直播。

节日攻略

四大攻略

微博上流行双11的各种段子,有市民表示,“五折难挡,秒杀凶猛,就算熬个通宵也要挺住”,有人则拿出4G网络这样的利器参与抢购,还有网友想出各种奇葩的“防媳妇败家”高招。

攻略1 请假防媳妇败家

2013年11月,网上有一条关于双11的热门微博,一位徐姓工程师晒出了自己的请假条截图,其中写道:“媳妇

请假防媳妇败家 锻炼熬通宵抢购

收藏了不少天猫团购,2013年11月11日请假1天, 回家看着媳妇,防止败家,请领导批准。”无论这个请假条是真是假,不少网友认为,全国假日办应该将每年的11月11日设为法定假日,网友称“说不定比黄金周还能刺激消费”。

攻略2 报废媳妇支付宝

统计显示,在数以亿计准备投身网购热潮的网友中,女性占71%。

于是,有人特别发帖提醒:“各位男同胞注意啦,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记得10日晚10时以后,打开老婆的网银和支付宝,输入三次错误密码,才上床睡觉。11日清早起床,第一件事是再打开老婆网银和支付宝,输入三次错误密码,再去上班。切记,切记!”

攻略3 网购要用4G网络

双11网购,市民为了确保网络畅通,除了家里的宽带,还拿出wifi(即: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使用4G网速来抢购!”有网友则表示,已经提前一周调整生物钟、并且积极锻炼身体备战双11。

攻略4 和谐家庭

这是一个全民节日,我们应该一起快乐,但不是享受几秒冲动的快感(花钱)而后同自己同舟共济的爱人红了眼。便宜虽好,“实用”价更高,感情从来都不是一人的事。

省钱攻略

1、提前罗列自己的购买清单,敲定备选品牌。没事的时候可以提前把自己想买的东西比性价之后收藏。

双十一

2、提前领优惠券享折上折,可以参加顶红包等各项优惠活动。

3、支付宝钱包须鼓起!提前几天充进支付宝里,到时候直接用支付宝余额支付,输个密码几秒钟就完事。

4、电脑调好,网速一定要快!11日零点正式开抢,一般从零点开始几个小时会有活动。

交易记录

天猫

2009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05亿元;

2010年,提高到936亿元;

2011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6亿元;

2012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达到191亿元,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

2013年11月11日,最数据显示,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凌晨5:49阿里当日交易额突破100亿;13:39达200亿元;17:31突破250亿;1111日总交易额35019亿。

2014年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开场38分钟28秒之后,交易额冲到了100亿元,其中无线占比455%。2013年冲到100亿用了5小时49分。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1分11秒破亿;凌晨刚过3分钟,狂欢节交易额就达到10亿,14分钟02秒,突破50亿。

2014年11月11日凌晨,活动开场仅到第3分钟,阿里的平台成交额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14分钟02秒,突破50亿元;38分钟28秒,交易额冲上100亿元;13时31分,天猫“双十一”成交额突破362亿元,打破2013年11月11日全天的成交纪录;21时12分,成交总额突破500亿元。

2014年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公布了“双十一”全天的交易数据:支付宝全天成交金额为571亿元,移动占比426%。

京东

2014年11月11日,京东官方微博宣布,双十一期间三天(10日~12日)销售额25亿元,三天订单总量超过680万单,是2012年11月11日当天订单量的3倍多。截止11日中午12点,京东双十一订单量达到2013年最高水平,网站流量是平时的25倍;腾讯易迅下单金额突破10亿,微信渠道得到扩充。

苏宁

2014年11月11日,苏宁门店销售同比增长近100%,总计订单量近600万单,双十一整体超过1000万单。

商家动态

阿里巴巴

2014年为了全面直观展现当天消费者购物场景和节日气氛,阿里巴巴在会议报告厅搭建了数字大屏,相比2013年升级到16米长,6米高,屏幕面积近百平方米,总重超7吨。数字大屏提供七路实时信号,包括数据大盘、全球交易图、百强县交易图、热卖品牌榜,菜鸟物流雷达预警等。2014年双十一亮点之一——全球化,其交易图也将在大屏上展示“货通全球”的情况。也就是说,包括沈阳人在内的各地区购买情况在这里第一时间被显示。

商标注册

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就已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12年9月27日通过初审并进行公告,于2012年12月28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即获得注册)。详见商标局网站。

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注册号码:10136470,10136420),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为都是商标侵权行为。

“双11”新型晚会

2015年9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杭州宣布启动2015年的“双11”网络狂欢节。与过去6年不同,2015年的“双11”前夜将推出一台新型晚会,由冯小刚执导,通过网络面向全球直播。

这台晚会在11月10日晚8时开演,时长4小时,“像春晚到零点一样,‘双11’春晚结束也就是网购狂欢节零点的开场。”

京东

京东官方称对同行抢注"双十一"商标并禁止他人使用表示遗憾。“双十一”已经成为全零售行业的节日,阿里注册“双十一”商标是垄断行为。并称京东将大力推广自家618节日,邀请友商同行参与。

社会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53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受访者打算在“双十一”网购,244%的受访者直言自己属于网上冲动消费的“剁手族”,对于“双十一”542%受访者最担心虚假宣传、价格虚标。

调查显示,563%的受访者表示期待“双十一”,349%的受访者态度一般,63%的受访者不期待,另有25%的受访者对“双十一网购节”有些反感。

调查显示,542%的受访者担心虚假宣传、价格虚标,433%的受访者担心快递爆仓、收货延迟,335%的受访者担心网站、支付系统瘫痪,325%的受访者担心预售商品不能七天无条件退换货,169%的受访者担心网络诈骗。但是却造成了无数实体店的生意下降。引发一轮金融风暴。

在双十一有意愿购物的网友中,他们最关注的因素是折扣力度,其次是质量,最后是物流。但是对比具体的数值我们可以发现,网友对产品质量和快递速度的要求都更高了,反而对折扣力度的关注少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经过连续两年双十一的洗礼网友们的购买更趋理性了。

文案策略

最后,来说说商品的文案策略。

看个案例:

假如早上去吃煎饼,一张陈旧的木板上写着:六块钱一个,正宗山东杂粮煎饼。

假如,我们换个说法。

煎饼果子来一套!一个鸡蛋一块钱! 喜欢脆的多放面!辣椒腐乳小葱花! 铁板铁铲小木刷!

又或者: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还要思考人生。

有没发现,前后两句话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导致最后的效果也有差异,核心就在于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1980年,理查德·塞勒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与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不仅有对物品分门别类的习惯,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一样会将它们各自归类,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却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

比如我们的心理账户有吃饭、有娱乐,有交际,有学习,有通勤等等。假如你想给自己买件昂贵的饰品,有些舍不得,但如果这是给你的对象或者父母,朋友买的,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这钱花的值。

电商也是如此,商品详情页里都给你讲一个故事,描述一个场景,让你联想到更美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都有实现自我的高级精神追求,而物品则是场景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转移心理账户这种方式,一件普通的物品也可以产生高阶需求的价值。

再比如,如果在双十一之前发了奖金,比起工资,你是不是更可能把奖金挥霍一空呢?

当然,这个说法成立的前提是

老板,发奖金啊!

抓住用户的选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