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高虹,41岁,烟台福安中学英语教师。不了解她的人,都称她是“女葛朗台”。 2007年9月11日,上了一天课的高虹回到家,打开煤气烧水。为了省钱,她都是自己烧水喝。高虹把有馊味的剩菜热了热,喝着刚烧好的开水,吃下一片PPA,拿起半块馒头,吃
高虹,41岁,烟台福安中学英语教师。不了解她的人,都称她是“女葛朗台”。
2007年9月11日,上了一天课的高虹回到家,打开煤气烧水。为了省钱,她都是自己烧水喝。高虹把有馊味的剩菜热了热,喝着刚烧好的开水,吃下一片PPA,拿起半块馒头,吃得心满意足。吃剩的饭菜,她从不舍得扔,都就着PPA吃了。
这样的事情在高虹身上数不胜数:一件衣服穿10来年,一双袜子补了又补。亲戚朋友无法理解: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的教师,怎么对待自己到了如此苛刻的地步?或许只有她的学生,才懂得自己的老师何等慷慨!
2万积蓄捐助学生
2001年春天,福安中学学生安阳患白血病辍学回家。高虹带着6岁的儿子前去探望。安阳家徒四壁,却瞪着亮亮的眼睛说要上学:“老师,我不怕落下课,我能补上去。”高虹哭着走出安阳的家门。
虽然当时她月工资不足千元,自己的儿子也将上小学,高虹毅然决定资助安阳。她的决定得到了丈夫的同意,于是高虹拿着家里仅有的2万元积蓄给了安阳。安阳父母哭了,高虹也哭了。
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少一些经济负担,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帮助,高虹周末坚持到少年宫代课,一做就是7年。期间的家务活,她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做。
派老公冒雪送棉衣
福安中学坐落在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女占一半,贫困学生较多。
2003年冬天,高虹到别的班级监考,无意中发现一个女生单薄的外衣下露出半截冻得发红的胳膊,裤子难以掩体。
监考完,高虹马上给丈夫安排任务:“快去商场给学生买一套棉衣和棉鞋。”她又把这个女生拉到自己家中,拿出自己的毛衣毛裤、手套等,装了两大包给她。高虹的资助名单上,又多了一个自强不息的学生。2006年,飞菲考上了北方工业大学。
2003年,高虹执教六年级英语。她注意到,一班的彭大龙大夏天还穿着厚厚的线衣,一双球鞋捂在脚上。高虹又让丈夫买来新凉鞋和一身夏装。秋天,大龙胃穿孔住院,高虹和丈夫又拿出500元给大龙治病。在当年的期中考试中,大龙英语以1175分的好成绩位居年级第一。
奉献7年无人知晓
对于高虹来说,这样的帮助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7年来,高虹把兼职代课的全部收入,都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不够的时候再贴上工资。她说,当那些因贫困丧失的生活热情又在学生心里复苏,我很骄傲。
7年来,高虹默默地奉献着,一直不被人知晓。直到去年底,福安中学搞“让流动的花朵更娇艳”活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高虹的无私奉献才被学生家长“捅”了出来。
在新疆奇台县五马场哈萨克族乡阿哈什胡拉克村,达尼娅的名字无人不知。36岁的她名声很响亮,因为她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把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乐,她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如今,由达尼娅倡导成立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已经有53位“爱心妈妈”加入。这些“爱心妈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已在当地播下一颗颗爱的种子。
4月2日,在奇台县五马场乡阿哈什胡拉克村——阿合佳尔马奶制品合作社里,合作社理事长达尼娅一边热情地请记者品尝桌上的奶制品,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厂里生产的“阿合佳尔马”奶制品已经进超市了,这样可以走得更远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做的奶制品了解新疆,喜欢新疆了!”她的眼里有着一种坚持。
今年36岁达尼娅从小在村里长大,初中毕业后开始在外打工,做过服务员,也当过工厂工人。22岁,她与丈夫杰恩斯成婚后回到村里。
阿哈什胡拉克村是一个牧业村,村里很多妇女擅长制作民族特色奶制品,但由于缺少投资,只能在自己家的小作坊加工。看到村民制作的这么好的奶制品,既不能形成规模又没能走出奇台,经常爱琢磨她有了在村里办奶制品加工厂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解决牛奶卖难问题,也解决了村里妇女照顾家庭出门打工难的问题。
2014年5月,达尼娅在住村工作组和乡党委的帮助下,筹措资金70万元,把村委会门口的菜地让出来,建成52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成立五马场乡阿合加尔马乳制品加工厂,生产蓝莓味/原味奶酪、奶渣、酥油等十余种哈萨克传统奶制品,年产量5000公斤,产值50万元。
虽然在厂里工作的只有6个人,但带动挤奶、供奶人员100多人就业增收。达尼娅在奇台县、乌鲁木齐联系了4个点售卖奶制品,又请认识的援疆干部帮忙,把产品卖到了上海、福建。为了扩大产品销路,达尼娅拜托朋友帮忙开了淘宝店,还注册了与厂名相同的微信号。
创业成功的达尼娅心里时时装着那些需要去帮助的人,帮他们排忧解难。达尼娅倡导成立“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源于两件小事。
一次,在参加女儿米娜的家长会时,达尼娅发现班里的汉族男生王克杰又黑又瘦,学习成绩也很差。找老师一打听得知,王克杰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他。看着孩子特别渴望母爱,达尼娅把他领到家里,买来好吃好喝的,又温言软语地安慰开导他。她又多次给王克杰的爸爸打电话,交流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最终,王克杰的成绩提高了,人也变得阳光活泼了。这件事让达尼娅真切地感受到,爱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
村民艾来泰·木沙的丈夫去世了,她带着两个儿子艰难生活。谁知祸不单行,她的大儿子又因病失明了,小儿子得脑梗住院。在无助中,艾来泰找到达尼娅。经济状况也不好的达尼娅带她来到村委会,在村委会及达尼娅的努力下,全村4万多元捐款及时送到了艾来泰手中。
这两件事对达尼娅触动很大。她想,是否可以发动大家一起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
2011年,在达尼娅的多方动员和精心组织下,阿哈什胡拉克村成立了以达尼娅为队长、由7位妈妈组成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专门救助有困难的人,照顾孤寡老人。很多人听说后都纷纷加入,先后有53位“爱心妈妈”加入,如今爱心妈妈服务队已经升级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协会”,有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乌孜别克族等5个民族110名会员,救助的范围也由阿哈什胡拉克村扩大到五马场全乡。爱心妈妈们定向救助30多个贫困孩子、3名残疾人和一些孤寡老人,另外,每年还救助一些贫困患者。
在五马场,很多群众都知道,达尼娅相信一句话:善心人必有善报。而达尼娅本人也是一个有善心的人。
五马场鸿鑫村的傅孝珍老人98岁了,这几年,每到老人的生日,达尼娅总会带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和生日蛋糕上门来,陪老人过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生日。
“百善孝为先。我给老人过生日,我的子女和其他孩子也会受到教育,懂得尊老爱幼。”达尼娅说。
傅孝珍老人的子女在外打工,自从与傅孝珍老人结缘,达尼娅就把老人当作亲妈妈来照顾,常到老人家帮忙干家务活。她和其他“爱心妈妈”常为老人送去米、面、油、肉等生活物品。提起达尼娅,傅孝珍老人总是未语泪先流,在她心里充满了对达尼娅的感激。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里的成员,也有生活困难的。虽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太好,但达尼娅和其他爱心妈妈的心声是,人多力量大,有困难的人抱团取暖也会积聚起更大的正能量。
“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成员吾拉孜汗是团队里年龄最大的维吾尔族“爱心妈妈”。2004年,她的儿子不慎触电,失去了一只脚,全身70%被烧伤。在达尼娅的组织下,全村村民纷纷捐款,孩子总算保住了性命。
感动于达尼娅及村民的善举,吾拉孜汗心里也播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当听到达尼娅要成立“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时,吾拉孜汗第一个报了名。
在“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达尼娅看到,由于家中有孩子、语言不通等原因,大量哈萨克族妇女闲在家中。于是,达尼娅成立了哈萨克族风味奶制品加工厂,让赋闲在家的妇女在加工厂上班挣钱,很快就有50多人加入。随后,“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又为当地100多位哈萨克族妇女找到了工作。现在,这些妇女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因为博大的爱心,达尼娅2014年获得奇台县“最美母亲”称号和乡级“致富带头人”称号。前不久,奇台县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揭晓,达尼娅名列其中。
对此,达尼娅说:“我真的没做什么大事,我只想通过自己的点滴言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一直有想法参与志愿者,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很偶然的在前几天朋友圈看到林超发的六一爱心妈妈志愿者活动,立刻吸引了我,很快私信她具体的时间,也被邀请进了活动群,遇到了各位大爱的妈妈们。
从报名参加活动开始,我也是想带孩子去体验、参观儿童福利院的,希望借活动之机,让孩子有机会去了解福利院的小朋友的生活状态,让他也心存善良,有意识去 帮助他人,让他更加珍惜自己享有的幸福生活。
但当我和林超沟通能不能带孩子时,她并不建议带孩子,也给出建议如果你是报着参观福利院的态度,那就宁可不要来。林超的回复让我反思自己参加活动的初衷,我是去参观还是去服务?我是去旁观还是去融入?我好像明白了爱心妈妈志愿活动的初衷和意义。最终决定不带孩子,自己参加,全情投入。
一上午的活动从活泼的啦啦操开始,我们爱心妈妈们穿着印有福利院孩子们头像的T恤,拉着对应孩子的小手,在夏尔啦啦操的老师们的带领下,一起做着各种动作。和我对接的小朋友叫双喜,多好听的名字,是不是!小朋友五六岁的样子,口齿不太清楚,一开始我拉着他的小手,他还有些胆怯,我把他搂在怀里,和他聊天,他没有回答,但我看得出他还 是很享受那一刻的。
后面的送礼物环节,夏尔啦啦操对的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小礼物一个个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一个小玩偶、布娃娃、小汽车、一个糖蛋蛋福利院的小朋友们拿着收到的礼物,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双喜收到了一个**的小玩偶娃娃,一个小汽车和一个糖盒,他看着礼物,眼里放光,爱不释手。我无意间观察到一个细节,双喜把小娃娃放在脸蛋边,很享受的靠着,看到他满足的眼神,我想那一定很温暖吧,像极了妈妈的怀抱。
吃蛋糕环节,孩子们异常兴奋。看着蛋糕一个个簇拥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蛋糕。
蛋糕的设计非常用心,把孩子们的名字都写在蛋糕上,当孩子们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巧克力片,放在嘴巴里享受那份香甜时,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
活动接近结束,孩子们要上楼休息了,眼里是满满的不舍,对于他们活动是短暂的,但也是甜蜜的。爱心妈妈活动不是作秀,不是一时新鲜,而是长期的服务,我也了解到,林超和很多妈妈们经常来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即使是拉拉他们的小手、亲亲他们的脸蛋,尽可能多的给到孩子们一些沟通和陪伴。
感恩妇联爱心妈妈团队搭建这样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感恩林超的感召,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爱心妈妈团队的一份子,和这么多有爱的妈妈们一起为这些孩子们做一些事情,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最后还有一点体会:从活动开始报着服务的心态参与全场,和孩子们沟通陪伴,到活动结束发现整个活动其实是在滋养我们自己的心灵。活动带给我们心灵的成长,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活好每一天。
爱心妈妈在行动
大手牵小手
6月8日,湖北省妇联副主席彭艳红一行及省女企协15名副会长们到麻城市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黄冈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娟,麻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张杰,麻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姚荣花,龟山镇镇长熊炎等参加了活动。
“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省委常委领办的实事项目,主要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在全省招募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个人或团体,与留守儿童家庭结对,通过定期服务、看望、帮扶等“五个一”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和生活困难。
湖北省女企业家协会的15位副会长们来到麻城龟山镇新屋垸村看望去年爱心妈妈结对的孩子们,并为各自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衣服、玩具、零食等礼物,与孩子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交谈中建立信任关系,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们解决情感缺失、心理失衡、生活失助、学习失教等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和关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此次"爱心妈妈"活动,旨在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下一步,湖北省女企业家协会将继续加强宣传引领,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妈妈”行列中来,通过温暖的陪伴和鼓励,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共同用爱心托起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走访调研
随后,湖北省妇联副主席彭艳红以及湖北省女企业家协会一行来到龟山镇新屋垸村鲍家里“党建引领、巾帼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南湖闵集玫瑰园和小野农场,实地走访调研乡村振兴及妇女创业就业情况。
在新屋垸村鲍家里“党建引领、巾帼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彭艳红及女企业家一行察看了“红星之家”、美丽庭院以及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彭艳红表示,经过半年的建设,新屋垸村实现了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环境美化、亮化、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妇女组织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她希望,省妇联驻村工作队和新屋垸村要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 巾帼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行动,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南湖闵集玫瑰园,湖北省妇联副主席彭艳红及省女企协一行深入玫瑰种植大棚中,详细了解玫瑰基地的种植规模、销售渠道、经营收入以及带动妇女就业情况等。
在小野农场,湖北省妇联副主席彭艳红及省女企协一行实地察看火龙果种植大棚,并详细了解火龙果种植面积、采摘周期、种植成本、定价及收益等,并认真听取农场负责人的创业经历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调研过程中,彭艳红对龟山镇新屋垸村乡村振兴工作和麻城市女性创业就业成果表示充分肯定。省女企业家协会也会加强与麻城创业就业女性之间的沟通交流,互通资源,携手共同发展。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