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夫妻不想生二胎就算了,为什么连爷爷奶奶都不想要二孙了?

老人 0 87

年轻夫妻不想生二胎就算了,为什么连爷爷奶奶都不想要二孙了?,第1张

年轻夫妻不想生二胎就算了,为什么连爷爷奶奶都不想要二孙了?
导读:不管是对于刚结婚的年轻人,还是想要二胎的中年人,生还是不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就是,孩子出生后谁来带?并不是所有的老人们都希望再做一次“爹妈”,有的老人可能更向往自由美好的夕阳红生活。  那么问题出现了:老人是否可以拒绝子女要求带孩子的请求?

不管是对于刚结婚的年轻人,还是想要二胎的中年人,生还是不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就是,孩子出生后谁来带?并不是所有的老人们都希望再做一次“爹妈”,有的老人可能更向往自由美好的夕阳红生活。

  那么问题出现了:老人是否可以拒绝子女要求带孩子的请求?或者说老人在带孩子后能不能要求“带孙费”?

  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子,说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到底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孩子,虽然人们众说纷纭,但并不知道下文到底如何。但最近,山东淄博一对老人把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

  法院审理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对未成年的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在缺乏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情况下,老人对孙子女的照顾构成无因管理,所以子女需要支付因此而生的必要费用。

  人们常说,隔辈亲,亲上亲,含饴弄孙不是老人们的天伦之乐吗?那为什么老人照看孙子女,法律还支持索要“带孙费”?这种道德情感或传统上的看法并不是法律的立场。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对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义务,一方面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另一方面是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

  这个规定将常态的抚养义务赋予每一代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有血缘的延续,但并无直接的抚养关系,这类似于代际之间的接力赛,隔代之间的帮助并不是法律上必须履行的义务。

  否定“带孙费”的观点认为,法律上也规定了“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个理解将老人照顾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纳入互相帮助的范围,但是法律的这种原则式或者倡导式规定能否构成一种义务的设置,甚至是超越明确规定的抚养义务配置?从法院的判决结果来看,并没有认可这种立场。

  换一个角度看,家庭代际之间的问题不只是抚养,还有探望问题。原本法律规定的探望权限于离婚的父母之间,如果我们基于亲缘关系认可探望权主体扩展到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合理性,那么为什么不能基于亲缘关系扩大抚养义务的范围到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就像我们说的权利义务之间要保持基本的平衡?

  权利义务的配置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但文化传统也在发生着变迁,这种变迁在各地各群体之间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法院的判决有一种折中的考虑,承认了老人们没有义务承担抚养孙子女费用,但是也没有支持老人们照顾孩子的劳务费主张。所以在本案中的“带孙费”并不是老人们照看孩子的劳动报酬,而是抚养孩子的必要支出。

随着 社会 的不断发展,晚婚晚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男性来说,它的影响或许还要小一点,可对于女性来说,影响就大了。

因为 高龄生子简直就是噩梦 ,如果还要拼二胎的话,那就更是活生生受罪了。

去年年初的时候,表姐就以三十八岁的"高龄"生下了第二胎儿子。怀孕之前,表姐还做了胆结石手术,因为医生说她的胆结石严重,可能对怀孕不利。

做完胆结石手术后,表姐整个人就好像虚脱了一般,休养了好一阵才恢复,这也是她第一次感觉到身体机能的退化。

然而 为了达成"二胎梦想",她还是不得不带病上阵,几个月后就怀上了

从怀孕开始,她才开始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遭罪,两相对比,之前做胆结石手术也不那么可怕了,那个虽然痛苦,却是短期的,而 怀孕的痛苦却是长期的

已经三十八岁的她,身体完全不能与年轻时候相比,十五年前她怀头胎的时候,几乎没觉得生活受影响,这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结果很快就被年龄给打脸了。

要说最遭罪的,还是分娩的时候。由于胎儿个头过大,只能采取剖腹产,导致表姐在时隔一年多后又一次被动了刀子。

这一次,据她后来回忆,简直生不如死。 打了麻醉的她,明明意识很清醒,身体却不听使唤 ,仿佛灵魂已经脱壳一般,说不出的难受。

其实高龄生二胎何止要身体遭罪,就连母子关系也要遭受更大的考验。按照年龄,高龄母亲几乎可以当孩子的奶奶,两人的代沟肯定要比年轻母亲和孩子之间大很多。

所以说,生孩子最好是趁早,年纪大了要孩子,生活多半会一塌糊涂。

身体机能下降,高龄生子风险大女性超过了35岁 ,身体机能就已经严重退化了,身体底子比年轻孕妇差了很多, 容易罹患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

不仅如此,生完孩子后,产后的恢复也更困难。而且 高龄怀孕还有卵子质量差 容易导致畸形胎的风险

因此可以说,高龄生子,不但母亲要冒很大风险,胎儿有 健康 隐患的风险也极大。

母子关系畸形,仿佛祖母带孙子

二胎开放后,有很多超过三十五甚至四十岁的女性去拼二胎。然而由于 巨大的年龄差 ,母子走在一起时,就仿佛奶奶带着孙子一般,常常被别人误解。

尤其是母亲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就更容易引起注意,这就有可能让孩子遭受排挤,进而让孩子变得 自卑 起来。

此外,巨大的年龄差,也会让母子之间的代沟更趋严重,为今后的亲子矛盾埋下隐患。

有这两大不利存在,高龄生子的母亲就注定要面临生活一塌糊涂的境况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容易发生的,等孩子渐渐长大,知道了母亲怀他养他的不易,相信一定会比其他孩子更具感恩之心。

只是在此之前,则需要考验母亲的抚养能力,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抚养。

1 加强锻炼,保持 健康 的体魄

其实高龄生子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可怕,像一些明星艺人,她们就常常过了三十五甚至四十五还在生育,但上面那些问题,就基本不会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这些母亲有人帮着 育儿 ,家里经济条件也非常好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 保养得好 ,虽然"高龄",外在形象以及身体底子都不怎么输于年轻女性。

所以高龄妈妈们一定要注重保养和锻炼,虽然年龄上去了,心态却要 健康 。

2 加强学习,抛弃陈旧的 育儿 理念

高龄妈妈受限于自己成长的时代,在 育儿 方面必然会被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观念所误导。

对于这一点,妈妈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建议多与年轻妈妈接触,并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科学的 育儿 知识。

这样就可以拉近和孩子的代沟,以免抚养出来的孩子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

高龄生子甚至拼二胎并不是错,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利 。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物,既然把他生下来了,就理应肩负起抚养的责任,而且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把孩子抚养好。

不说成龙成凤,至少要让他的人生之路不因为"高龄妈妈"而走偏。否则的话,对那个在出生上面没有选择权的孩子来说,岂非太不公平了呢?

生二胎,高龄产妇是主力军

闺蜜前两天向我吐槽:“你说,我家那些亲戚都咋想的?我妈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居然劝她生二胎,说要给我爸留个后!真要怀孕了,我妈一高龄产妇,万一有啥危险,他们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闺蜜不是个例,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独生子女政策”被推翻,国家强烈提倡生二胎的同时,除却那些年轻人“儿女双全”的想法,更多的是,当初因为无法生二胎,如今要“圆梦”的大龄产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生儿出生总数约为1100万,其中约有57%的新生儿为二胎宝宝,由此可以看出,大家生二胎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

而国家统计局称,育龄妇女中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而我国出生人口仅比上年减少58万人。由此可见,选择做高龄产妇的人还是不少的。

如今再去医院的彩超室看孕妇,除了20岁出头生头胎宝宝的姑娘,35-49岁的高龄产妇很常见,反而是常理中25-30岁的孕妇占比反而少一些,不是没有,是比较少。

如今,很多年轻女性在生产问题上慎之又慎,特别是在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生了头胎后,更发现优生的重要性,于是更多年轻妈妈选择“只要一个好”。反倒是头胎已经成年的“超高龄妈妈们”,成了不顾一切生二胎的主力军。

这些“超高龄妈妈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政策下过来的一代人,她们要二胎,有的是为了圆生二胎的梦,有的是为了生儿子,还有的是觉得孩子大了,离得远了,自己再要个小的陪在身边也不错。

虽说,生几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意愿,也是父母自己的决定,作为子女要尊重,可是,相较于那些年龄差比较小的兄弟姐妹来说,年龄差太大,还是不太一样的。

“超高龄产妇”更应该慎重

吉姆:“独生子女18年,突然就多了个妹妹!”

吉姆18岁的时候上大学,寒假回来一趟,就发现他妈妈肚子大了不少。当时没多想,晚上他妈妈就说了,自己怀孕了,可能是个女孩。那个瞬间他是恐慌的,心情很复杂,不是滋味,就那么打着哈哈过去了。

其实他心里还是很排斥这件事的,如果年龄差比较小,两个孩子一起长大,互相在陪伴成长中建立起稳固的感情,这无可厚非。可是他已经成年了,做独生子18年,突然多了一个人要分走爸妈的爱,他有种被抛弃的失落感。

如今各种不适应,他陷入了极度恐慌中。家里并不算富裕,很多人说“血浓于水”,以此来道德绑架他,可是,他一想到未来,不仅要负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还要去照顾年幼的妹妹,他就觉得可怕。

生不生的确是父母的决定,之后遇到任何状况也是父母的责任,要跟父母说清楚。建议可以跟父母正式地表达出你的意愿,把自己目前的心情跟对这件事的担忧都说出来,比如经济方面,一定不可以避而不谈。

但是同时,你也要知道,父母决定生二胎,是他们自己做出的人生决定,如果最终结果改变不了,你唯一的出路,也只能是学着接受。

秀美:“婆婆和我一起怀二胎,谁伺候谁坐月子还不一定呢!”

秀美的婆婆49岁了,老公28岁,自己的儿子也已经7岁了,自己在备孕二胎的时候,突然就听婆婆开心地说,她也怀了二胎,瞬间脑子就懵了:“婆婆,你孙子都7岁了,你再生个比他小的叔叔姑姑,以后出门不怕被人笑话啊!”

秀美为了让婆婆打消这个念头,赶紧也怀上了二胎,谁料婆婆并不会为此而放弃。秀美很生气,老公当独子28年,现在是多了个人来抢财产了是吧!而且,婆媳两人错一个月,一前一后生二胎,指不定谁照顾谁坐月子呢!

而婆婆作为一名“超高龄产妇”,身体原本就不好,如今还要拼了命生孩子,为了保胎,连日常的下地行走都是奢侈。去医院做一次产检,都是儿子和秀美这个儿媳,两个人搀扶着小心翼翼地走路。

小编语:这是“超高龄产妇”最容易出现的状况,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本来就有各种病症,比如高血压等,如此就会面临较高的生育风险,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个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生二胎不能盲目跟风,如果本身就有长年累月的疾病,身体素质不是太好,再考虑二胎的话,很有可能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桃桃:“我不是多了个弟弟,是多了个‘儿子’!”

桃桃是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没多久后,得知母亲又怀孕的消息,当时她难以置信,匆忙打了电话过去。电话那头的母亲肯定了这个消息:“我早就想要个儿子了,如今二胎放开,也算是了了我的一个心结了。”

“你们都五十多了,孩子生出来怎么养啊?”桃桃又急又气。

“这不是有你呢吗?以后如果你妈我老了,不行了,你这个当姐姐的,就得负责抚养你弟弟长大,开家长会、辅导功课啥的,我年纪大了做不了,你就来;等他成年了,你来负责给他买房结婚!”

“这么大个负担,你让我以后怎么嫁人啊!”可无论说什么,桃桃的妈妈都不会改变主意了。

小编语:谁都有梦,谁都有逐梦的权利。可是同时,谁都有故事,谁都有自己的辛酸坎坷。作为父母,微光是不建议父母将自己的梦,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的。

去年轰动一时的“67岁超高龄产妇生三胎”的新闻曾刷遍网络,这对即将迈入古稀之年门槛的老夫妇,为意外到来的“暮年礼物”取名“天赐”,靠着每个月上万的退休金,抚养这个迟来的“意外惊喜”。

尽管子女都为此和父母断绝了关系,不过如今,在这对老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小女儿在一天天长大,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夫妇甚至考虑以后买辆房车,带小女儿到处旅游。

我想说的是,虽说法律是要求父母没有能力时,哥哥姐姐必须帮扶二胎的成长,但是,既然是自己做的决定,那就自己来承担责任,生了孩子就要将他抚养长大,而不是自私地把责任推卸给儿女,就可以安心颐享天年了,这对儿女来说很不公平。

“超高龄产妇”若要生二胎,需要考虑什么?

经济承受能力。如今生养孩子的成本很高,从奶粉尿不湿,到长大后的兴趣班补习班,样样都需要钱,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儿女的心理接受能力。大孩小的时候,还可以让他们培养感情,但是当大孩已经成年,那他们需要面对考虑的就会很多,包括经济方面、孩子未来的抚养方面等等。建议还是和子女商量过后,再考虑二胎的事。否则,你很可能有了二胎,失去了大孩。

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年纪越大,身体素质越差,平时就有一些陈年旧疾,再选择生二胎,很有可能会有生育危险性,有失去自身生命的风险。过了生孩子这关,还要提防产后后遗症、妊娠综合症等,造成身体元气大伤。

对婴儿健康有风险。随着父亲的年纪増长,精子活力可能下降,容易造成婴儿先天性的一些疾病与缺陷。而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得葡萄胎的风险也会增加。

带小孩的辛苦。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带孩子的辛苦,整晚睡不好觉,要一直抱着哄着,要洗尿布,要拍嗝,孩子不会说话,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异常等,特别耗费精力与体力,再加上年纪大了,很容易吃不消。

孩子长大后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脆弱的,当自己的家庭和别人有些不同时,他会在嘲笑中变得敏感自卑,对心理健康的发育以及成长都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孩子以后谁来抚养。父母终有年老的那一天,也会有离开的那一天。百年之后,孩子还未成年,自己无法再照顾,那时候,孩子该怎么办?谁来抚养?

为人父母,即便是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也要在怀孕前,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这样,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才会有应对的能力。

本该退休的年纪,又重新去生养孩子,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也希望父母一旦做了生养二胎的决定,就不要给自己的儿女太多的道德上的压力。

父母要为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任,而不是自私自利地强加给儿女,要儿女为自己的行为选择去买单。

而长远来看,儿女已经成年的父母,再选择生二胎,风险是大于收益的,因此,还是不太提倡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