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物古迹的词语

问答 0 56

描写文物古迹的词语,第1张

描写文物古迹的词语
导读:1形容水面的词语、描写城市环境的词语、描写农场环境的词语、描写文 形容水面的词语: 烟波浩渺、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一泻千里、滔滔不绝、浩浩荡荡、潦原浸天、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白浪滔天 水流花谢 水平如镜 风平浪静 描写城市环境的

1形容水面的词语、描写城市环境的词语、描写农场环境的词语、描写文

形容水面的词语: 烟波浩渺、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一泻千里、滔滔不绝、浩浩荡荡、潦原浸天、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白浪滔天 水流花谢 水平如镜 风平浪静 描写城市环境的词语: 寸草不生 荒无人烟 不毛之地 车水马龙 鳞栉次比 热闹非凡 人流如潮 形胜天然 古香古色 湖场顶摆雇肢概扮谁堡京光山色 曲征回廊 园林清雅 描写农场环境的词语: 荒草萋萋 炊烟袅袅 棉田银波 阡陌纵横 鸡犬相闻 麦浪起伏 描写文物古迹的词语: 古色古香 曲径回廊 雕梁画栋 园林清雅 湖光山色 朱廊画璧 比喻手法构成的词语: 盛世如花、力大如牛、胆小如鼠、多如牛毛,白首如新 白头如新 百喙如一 暴跳如雷 暴跳如雷 齿剑如归 笔翰如流 表里如一 宾来如归 宾入如归 宾至如归 不断如带 不绝如带 不绝如发 不绝如缕 不绝如线 车马如龙 呆似木鸡 口似悬河 口若悬河 文似其人 安如太山 安如泰山 齿如编贝 齿如含贝 齿如齐贝 坚如盘石 坚如磐石 辨如悬河 炳如观火 疢如疾首 呆如木鸡 呆若木鸡 洞如观火 轻如鸿毛 奉如神明 汗如雨下 浩如烟海 涣如冰释 恍如隔世 恍如梦寐 急如星火 傍若无人 齿若编贝 辨若悬河 炳若观火 光阴似箭 归心似箭。

2描写历史文物的词(20个)

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一,文物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实物教材人们通过文物右以深刻体会历史、祖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无数先辈为了反抗外敌入侵和推翻旧制度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其二,文物是祖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最右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补充历史记载的作用我国商代以前的历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证实和恢复的;其三,文物是我们文明古国的标志,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四,文物可以发挥它忠实记录历史上地理变迁、水文、地震情况的作用,可以为今天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可以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鉴,可以在现实国际政治斗争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总之,文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形容出土文物的词语

不轨不物:轨:轨道,引申为法规;物:典章文物。超出常规和不合乎法则。

柴天改物: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地不爱宝:爱:吝惜。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多指地下有文物出土。

吉光片裘: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同“吉光片羽”。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片羽吉光:片羽:一片毛;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人文荟萃: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扫地而尽:表示破坏得一干二净。多指某种文物揣度、精神气慨等丧失殆尽。

瓦棺篆鼎:瓦棺:古代用陶土制的葬具;篆鼎:铸有篆文的钟鼎。泛指古董、文物。

4写北京故宫历史古迹的好词

楼主你好, 来源: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 七律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 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 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故宫游感 七绝 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 尽可游观国宝颜。 北京长安街即景(老丘原创) 京华小住忽经旬,十里长街往返频。

大厦连绵新布局,广场宽阔巧铺陈。 城楼曙色割昏晓,禁苑奇珍耀古今。

人与春风齐焕发,红墙绿树景长新。 故宫游 五律 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 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

游故宫 七绝 紫禁城中一线穿, 观宫看殿百千间, 皇家气派余惊叹, 文物古迹旷世鲜。 故宫游感 七绝 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 尽可游观国宝颜。

1形容秦始皇陵的词语

奢华、华侈、浮华、壮观、宏伟 一、奢华 [ shē huá ] 解释:奢侈豪华:陈设~。

引证:老舍 《四世同堂》六:“在他心里,生命就是生活,而生活理当奢华舒服。”二、华侈 [ huá chǐ ] 解释:豪华奢侈。

三、浮华 [ fú huá ] 解释: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实际:~的装饰品。引证:茅盾 《序》:“在现实的洪流中找见了他自己,蜕去了故我的浮华,出落得更坚强沉毅了。”

四、壮观 [ zhuàng guān ] 解释:雄伟的景象:这大自然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引证: 刘白羽 《日出》:“从黎明前的沉沉的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烧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五、宏伟 [ hóng wěi ] 解释:(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气势~。

~的蓝图。引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整个 北京 被打扮了起来。

新华门 前,焕然一新。 天安门 前,宏伟庄严。”

2形容秦始皇陵的词语

奢华、华侈、浮华、壮观、宏伟

一、奢华 [ shē huá ]

解释:奢侈豪华:陈设~。

引证:老舍 《四世同堂》六:“在他心里,生命就是生活,而生活理当奢华舒服。”

二、华侈 [ huá chǐ ]

解释:豪华奢侈。

三、浮华 [ fú huá ]

解释: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实际:~的装饰品。

引证:茅盾 《序》:“在现实的洪流中找见了他自己,蜕去了故我的浮华,出落得更坚强沉毅了。”

四、壮观 [ zhuàng guān ]

解释:雄伟的景象:这大自然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引证: 刘白羽 《日出》:“从黎明前的沉沉的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烧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

五、宏伟 [ hóng wěi ]

解释:(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气势~。~的蓝图。

引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整个 北京 被打扮了起来。 新华门 前,焕然一新。 天安门 前,宏伟庄严。”

3描写秦始皇陵的句子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称“丽山”或“郦山”,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临潼县的骊山,亦称骊山园。

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

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陪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据目前的考证,已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普遍认为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指出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七十余万人。凿穿了三层地下水,灌注铜水来填补缝隙,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

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来模拟江河的流动,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陵墓中还有许多机关。

为了防止泄密,在秦始皇入葬后,秦二世又下令将工匠封闭在地宫内城和外城之间。从科学探测和局部发掘来看,地宫里存在许多金属物质,也有很好的排水系统。

至于地宫究竟有多深,学界争议很大,从20米到50米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所谓“穿三泉”只是虚指。

秦陵尚未完工,便出现秦末农民暴动,章邯将修陵的七十万人全部调去抵抗暴动,至此,秦陵的修建中断。项羽破关后,带兵三十万挖掘秦陵。

随后又有牧羊人因寻找丢失的羊群而失手将秦陵地宫烧掉。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力证据,也有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并未遭到大规模破坏。

根据勘查,确实在秦始皇陵周围发现汞含量异常,学者认为如果地宫打开过,汞会很快挥发。因此初步证实了秦始皇陵内含大量水银的说法。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秦始皇陵的特点 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整个陵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城(地宫)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陵园核心的核心是地宫。秦陵地宫位于内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宫城"。对此, 《史记》记载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情虽然不清,但地宫之上确实存在一超出正常值数倍的强汞异常区。

其次是内城。内城是秦陵园的重点建设区,内城垣内的地面地下设施最多,尤其是内城的南半部较为密集。地下宫城、寝殿及车马仪仗、仓储等众多的陪葬坑均在内城的南半部。内城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附属建筑区,东区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这种布局清晰地说明:内城南部为重点区,北部为附属区。而南北两部设施的内涵,均属于宫廷的范围。

再次是外城,即内外城垣之间的外廓城部分。根据考古资料,其西区的地面和地下设施最为密集。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曲尺形大型马厩坑、31座珍禽异兽坑、48座后宫人员的陪葬墓、三组四合院式的园寺吏舍建筑基址。东区的南部有一大型陪葬坑,试掘方内出土了大批石铠甲及少数车马器,而“百戏俑”坑则在其南侧不远处。其南、北两区目前尚未发现遗迹、遗物。这种布局说明外廓城的西区是重点区,其内涵为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其与内城相比,则显然居于附属地位。

最后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区。其东边除了众所周知的秦兵马俑坑外,还有98座小型马厩坑及众多陪葬墓。其西边则有三处修陵人员的墓地、砖瓦窑址和打石场等。其北边发现有藏有禽兽肢体及鳖的仓储坑、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及郦邑建筑遗址。其南边靠近骊山则有一宽约40米的防洪堤。

5怎么形容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

[1]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1-2] 1980年开始发掘工作,先后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清单。

历史背景秦始皇陵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就开始给自己修陵墓。陵墓选在骊山脚下,因为这里是秦的都城。

秦始皇陵墓从公元前247年开始修建,到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秦王朝危在旦夕时,才由他的儿子秦二世草草完工,前后修了39年。秦始皇陵整个陵园占地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封土原高50丈,合今天的115米。封土下面就是地宫。

地宫呈方形,秦始皇陵的一切建筑都是以地宫为中心,地宫墙外便是陵园的内外城垣。内城附近有陪葬墓,西侧还有一处地下建筑,即珍禽坑。

北内城以内,是皇帝的寝陵。秦始皇陵外城东,除了名扬四海的秦始皇兵马俑以及马厩坑外,还有一些陪葬墓。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的一座赔葬坑内,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它重现了秦始皇铜车马銮驾出巡的真实面貌。关于秦始皇陵的情况,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有较详细的描述,其中的奢华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也许正因为如此,秦始皇陵在建成2100多年多次受到破坏。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清单。

[3] 陵墓简介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骊山皇陵复原图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

[4] 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5] 。

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6]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

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区内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秦始皇陵建造图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

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

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 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002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

保国寺的成语有:导以取保,保国安民,保残守缺。

保国寺的成语有:守成保业,保境息民,导以取保。2:拼音是、bǎoguósì。3:注音是、ㄅㄠˇㄍㄨㄛ_ㄙ_。4:结构是、保(左右结构)国(全包围结构)寺(上下结构)。

保国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在浙江宁波市洪塘北面的灵山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虽经历代重修,未失宋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木构建筑遗物。保国寺四周涧流环绕,满山松竹参差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名胜之一。

二、引证解释

⒈在浙江宁波市洪塘北面的灵山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虽经历代重修,未失宋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木构建筑遗物。保国寺四周涧流环绕,满山松竹参差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名胜之一。

三、网络解释

保国寺保国寺位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的灵山之麓,距市区15公里,始建于东汉世祖时期,初名灵山寺,此即保国寺的前身。唐会昌五年寺宇被毁,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僖宗李儇赐“保国寺”匾额,此后改名为保国寺。保国寺并不是以其宗教寺庙闻名于世,而是因为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寺内的大雄宝殿(又称无梁殿),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存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唐代经幢、观音殿、净土池等殿宇古迹。保国寺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寺外28公顷自然山林。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关于保国寺的诗词

《雷公保国寺画壁》《雷公保国寺画壁》

关于保国寺的词语

明哲保身保护伞婴城自保守成保业古寺青灯获保首领导以取保晚节不保保境息民保残守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保国寺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