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路上记叙文

老人 0 72

放学路上记叙文,第1张

放学路上记叙文
导读: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放学路上记叙文,欢迎大家分享。 放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放学路上记叙文,欢迎大家分享。

放学路上记叙文1

 这样的可爱!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年春节的场景:奶奶两手拿着花炮,情不自禁地转着圈,快乐的简直像个孩子?

 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挡住了她的视线。我快步走到她的身边,试图给她安全感。

 老人见我走过来,刚才的惶恐不安一扫而光,脸上又一次漾出菊花般地笑容。“姑娘,下车叫我一声啊,我不知道在哪站下。”

 “嗯,好。”说着,我已经稳稳地站在她的旁边,任凭车上拥挤的人群怎样挪动,我也没有再离开一步。

 转眼间,车已到站,她欢喜地,又似如释重负地慢慢走下车。一阵风吹来,老人的头发上竟落了一个桃花花瓣。看上去,就像是谁家淘气的孩子刚从桃花林中跑出来。

 “奶奶,就在这等车吧,一会儿就来了。”

 “哎,好,谢谢你姑娘。”

 望着老人粲然的笑容,我突然想起,上次送奶奶上火车时,奶奶脸上所绽放的,就是这样的笑容啊!一时间,我竟不忍撇下她自己离开。

 终于,27进站,我目送老人蹒跚地走上车,向她挥手道别。老人仍以她雏菊般的笑容回馈我。

 放学路上,我依然前行。

 微风拂过,吹走肩上的重荷;花瓣飘落,带来了一份温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感悟犹回荡在脑海,铭记在心?

放学路上记叙文2

 放学了,小西刚走出校门,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天上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可小西发现自己没有带雨伞,这可怎么办呢?

 小红刚打着雨伞走出校门,就看见小西正冒雨跑在回家的路上。小红急忙追上去对小西说:“我送你回家吧。”“我家离这里很远,再说也不顺路,还是算了吧。”小西感激地说道。“没关系的。”“真是太谢谢你了!”小西高兴地说。

 小红将小西送回家后,就急匆匆往家赶,由于天色已晚,加上雨大路滑,小红走得很慢。

 眼看天逐渐黑了下来,小红还没有回家,怎么回事呢?小红的妈妈在家里非常着急。

 突然,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妈妈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红回来了!妈妈又着急又生气地责备小红说:“今天回来这么晚,肯定是在路上玩了吧!”

 小红委屈地将事情的经过讲了出来,妈妈听了之后,高兴地说:“帮助同学是好事儿呀,是妈妈错怪你了。”

放学路上记叙文3

 “谢谢。”于航怯怯地说,“但是你放心,我会想办法还你的!”他一字一顿地说,接着深深地低下了头。即便这样,也掩不住他涨红的面颊和泛红的眼眶。

 于航家很穷,家里有几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但他爹却狠了狠心,硬是从拮据的生活费里一点点抠索出了他上学的钱。当于航

 他往返在上下学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找着,他多渴望能在地上找到他丢的票子,但找了几遍都没有结果。他猛地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地看着学校。

 这就是命!

 “喂,你在干什么”

 于航茫然地扬起脸。他认识眼前的这个人,很多人都认识他,他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陈轶。他爹在乡里当了个不小的官,他家条件富足,他上下学骑着辆“永久”自行车,在同学面前别提多风光了。

 于航跟这样的少爷可没有什么交集,说了一句“我把书费丢了”便丢了魂般往家的方向一步步挪着。倏地,一只手攀上了于航的肩膀。于航刚要拂开,不料,那只修长的手夹着几张钞票,塞到了于航的手里。

 于航一脸震惊地看着陈轶,陈轶不自在地别过脸去,“这钱你先用着吧,是我的零花钱。”说着又把钞票往于航的手里推了推。“不,我不要,”于航抗拒着,“这就是我的命!我本就不该上学,就应该和我姐姐们一样一辈子在家种地!”

 “命我告诉你,小爷我从不信命,我的命从来都是我说了算!”陈轶激动地喊出一句,脸涨得通红,揪着于航来到自行车旁,“上车,去学校。”口气毋庸置疑,却无意间暖了一颗脆弱的心。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于航的眼泪在无声中坠落。

 时间仿若夏日河流上的粼粼波光,缄默却改变着年岁。

 若不是接儿子放学,于航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一次来到这里。可惜城市改造,那曾让他向往的学校,同青春的日子一起停留在15岁那年——曾让他绝望的放学路,也永远地被时间尘封;那个从不信命的男孩,却不知去向。

 “爸爸!”睿阳兴奋地甩着小短腿,蹦蹦跳跳地向于航跑来。粉扑扑的脸颊和额上细细密密的汗珠,在余晖下尤为动人。远处西装革履的男人半倚在一辆黑色高档轿车旁,一向清冷的眸子里,此时却也噙满了笑意。“宝贝儿,和新同学玩得好吗”睿阳自豪地拍拍胸脯,“当然了,我又有好多新朋友了!”“真的吗那咱们回家喽!”

 刚钻进车里,“等等,爸爸,我同学站在那儿呢!”于航一看,果然,一个小男孩孤零零地站在学校门口,抻着脖子向远处张望。睿阳打开车门,跑过去将小男孩拉到轿车旁,郑重地介绍道:“这是我的同学,他叫陈浩辰,我们关系很好哦。”小男孩弱弱地叫了声叔叔,这唯唯诺诺的样子让于航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于航下车,小心翼翼地问道:“你爸爸妈妈还没有来接你吗”“嗯。”

 “浩辰,爸爸在这儿!”远处一个骑着摩托车的男人向这边招手,到跟前,男人连忙对着于航道谢:“谢谢,帮我看孩子,真是太不好……”当于航和男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两人一下子怔住了。“你是,陈轶”“你是于航”于航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不见了,身上灰扑扑的工作服和黢黑的脸颊,流露出了沧桑、疲惫,他很熟悉,他爹也曾有过,是被迫谋生的无奈。

 似乎感受到了于航的诧异,陈轶轻描淡写地说道:“我爹出事了,家没了。这就是你说的命吧。”一抹苦笑划过陈轶沧桑的脸庞。“不,你说过你不信命,这是你教我的!怎么就这样了呢我们还有机会的,我们一起……”“别说了……”陈轶愠怒地打断,“你不是我,你做不到感同身受,我也从没想过,我们一家平平安安的',我就知足了!”说罢,陈轶紧紧地攥着拳头,不再说话。

 气氛中多了一丝尴尬,但很快,于航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如果机遇不来,那就自己创造机遇。你教我的,我做到了。如果你愿意给我一个回报的机会,那我们一起……”

 两年后,本市电视台刚刚播报了一则消息:“据报道,新兴企业——航轶科技在我市初露头角……”

 坐在会议室里的于航和陈轶相视而笑,两人仿佛都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放学路上记叙文4

 记得那天中午,我跟我的同学正兴高采烈地边走边谈,突然看到远处有个地方围了许多人,好奇心把我给拉了过去,一看究竟。我奋力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在乞讨。她面前还有一张纸,纸上写着一些内容,大概意思是:“她的儿子,儿媳都出车祸死了,她还有一个孙子在上学。她不想让孙子失学,但又无力抚养,只好出来讨饭。”看到这里,我高兴地心情一下子全没了,反而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看到这里,我把身上仅有的五角钱捐给了她。

 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老太太,身体挺硬朗的,又是骗子吧:”听到这些,我心想:谁呀?也不想想被她听到了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正好学了《尊严》一课,这一课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尊严是最重要的,人不能没有尊严。这位老奶奶连尊严都不要了,这会是假的吗?不知她的孙子知道了会怎么想。

 回到小饭桌以后,我一直都在沉默不语,心里那种说不出地感觉久久不退……

放学路上记叙文5

 伴随着欢快的下课铃“放学啦!”。同学们欢呼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飞涌出了教室。又到周末啦,我也不例外,人在走廊,可我的心早就像是冲出笼子的小鸟遨游九霄云外了呢!

 路队解散后,我和我的两个好朋友一起肩并肩的往家走。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太阳特大,额头都冒汗了!小卖部门口挤满了学生,大家都是去买雪糕冷饮的,我也快步走上前去,挑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冰棍。拨开外皮,放入口中,那凉爽的感觉涌遍全身,只有一个字“爽”!

 一路上,我们三个又说有笑,心情很是愉悦。突然从旁边的小花园传来了阵阵哭声,我们急忙跑去,看见有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哭,眼睛都哭红了,额头上都是汗。我们问她怎么了,但她一直哭,还说要找妈妈。我想她应该是和妈妈走散了。我灵机一动,说“小妹妹,别哭了,我的冰棍给你吃好不好?”。这个办法真有效。小姑娘立马不哭了。吃着冰冰甜甜的冰棍,小妹妹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我说:“小妹妹,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小姑娘点点头。我和好朋友商量了一下,就拉着小妹妹把她送到了物业办公室。正想说明情况,小女孩的妈妈急的满头大汗的也找了过来。看到女儿的那一刻激动的都要哭了!

 回到家后,我坐在沙发上,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如果我没有听到哭声,就发现不了小女孩;如果我没有去管小女孩,小女孩说不定就会被坏人抱走;如果我没有把小女孩送到物业办公室,说不定阿姨找女儿还得费一番周折。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事情的发生是有因果关系的。虽然我们得到了阿姨的表扬和感谢,但我不是为了得到表扬才做这件事的。只要是做了好事,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相信一句话“好人有好报!”

放学路上记叙文6

 秋天的雨,不似春天般变化无常,它总是漫不经心似的随意地洒上一阵,这儿飘会儿,那儿飘会了。雨不大,却很冷,若在人心里滴上几滴,那寒意,却久久不能褪去。

 “呼”我忙着喘了口气,挤进小小的站台。我手忙脚乱地把伞收了起来,但望瞭望几滴滴下来的水珠,又手忙脚乱地重新把伞打开。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谁悠悠。”触景生情,我不禁诵出这句诗。天哪!都六点十分了,71路公交车怎么还不到!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胖得像球一样的学生奔向了站台。

 “乖儿子,你跑慢点!”中年妇女背着儿子的书包,跑得自然比胖学生慢得多。

 胖学生的脚步却丝毫未慢下来,他猛地扎进人堆里,用那被胖眼挤得只剩下一条缝的眼睛四处打量,令人很不舒服。

 随之中年妇女也赶到了,她挤到了儿子的身边,东一句西一句地和儿子交谈起来。

 “车怎么还不来呢?”我略有些烦了,无聊至极便竖起耳朵,“偷听”起这对母子的谈话。

 “儿子,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老师有没有表扬你?和同学关系好不好?……”妇女喋喋不休地问儿子。

 “你不累吗?我听着都累了!”儿子显然不耐烦了。

 妇女又问了一句:“儿子,这次测试你考了都少分?”

 这次儿子没有不耐烦,反而变得支支吾吾的,“这个…这个…。”

 妇女敏锐地察觉到了儿子正在隐瞒,追问道:“说实话,妈妈不怪你。”

 儿子还是支支吾吾:“那个,那个…。”

 “别这个那个了的了,你到底考了多少分?”

 “六…六十二…。”儿子吞吞吐吐地说了出来。

 “什么,62分!”妇女柳眉倒立,“你才考这点分!”

 妇女的声音一下子高了起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用看热闹的眼神看着这对母子。

 “你个不孝子!”妇女见众人围了过来,声音没有低下去反而愈发尖锐起来。

 “我又不是故意的。”儿子嘟囔了一句。

 “什么,你还敢顶嘴,你个不孝子。”妇女“眼露凶光”,也没有了开始的慈母模样。

 “我就说了,怎么了……”这对母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对骂着。

 我不由地心寒,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提倡“百善孝为先”,胖学生非常不尊重母亲,这非常不好。而母亲责骂他,他又骂了回来,这怎么行呢!

 而这位母亲也做得不对,她先是十分宠溺孩子,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帮孩子拎书包。听了孩子说的实话,她却破口大骂,孩子考不好心里已经很难受,如果这时还一味地责骂他,只能激起他的叛逆心理,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下去。身为母亲教育出这样的孩子,难道说她就没有责任吗?

 “71路”公交车终于来了,我走上车往家里赶去。雨停了,可那两滴水珠却留在了我的心里。

送不了,可以找工作人员护送。站台票确实已经取消很多年了,因为高铁、动车开通后,车速很快,如果让送乘客的人出现在站台上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如果确实有老人或者孩子等特殊情况需要护送,可以让现场除检票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护送。另外,我们还有王威服务台,大家只要提前打个电话,就有志愿者前来护送。”福州火车站党办工作人员解释。她提醒说,以后遇到这类情况,大家可以提前拨打王威服务台的电话。

扩展资料

老人坐火车注意

1、动车车内温度一般设置相对较低,老人要是怕凉应带长衣长裤;

2、老人烟瘾要大的话,切记不能抽烟,包括在厕所;

3、老人行动迟缓,要注意把握上下车时间,如动车提前5分钟(也许是10分钟)停止检票,下车时可适当提前到车门附近;

4、等车时一定要站起黄线意外,最好(应该)在相对应的车厢号前等车;

5、建议给老人买一等座,人少。

人民网-站台票取消了不放心老人独自上车 福州火车站:可求助王威服务台

西安火车站不卖站台票可以拿着个人的身份证,拿着送站人的车票到西安火车站心动长安服务亭进行登记,登记以后会出具进站便条,可以刷便条上的二维码进站送老人上车。

假如拿着二维码便条在30分钟没有出站搭火车就会被列到高铁的黑名单,假如是因为老人走得慢,可以拿着便条到心动长安服务亭,进行异常消号即可。

扩展资料

西安火车站的便民设施:

1、重点旅客服务设备  

西安北站设置重点旅客服务设备,23部垂直电梯将站房各层上下相连,56个求助按钮分散设置在关键处所,保证重点旅客无障碍乘降和及时求助。

2、自助移动引导标识系统  

西安北站投用“自助移动引导标识系统”,采取旅客与网络、商业与标志、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将既有的固定引导标志通过电脑规划的线路连接起来,用线路指引和实景导航实现人与系统的自助互动引导,从而指引旅客快速到达站内不同层面的任何方位。

华商新闻网-要把老人送上车还能买站台票吗在西安北站你只需要这样操作

外人几乎无可能,

就我在南京南站的经验,没有车票的人是过不了验票闸机的。

南京南站这样的CRH站也没有站台票一说。

不过你不用太过担心,车站工作人员会帮忙的。南站的乘客素质一般都很高,不用担心。

轮椅是可以通过闸机的,有人工入口。

南站有自动扶梯,应该能承载轮椅。

即使不能,工作人员搀扶老人站在扶梯上,并下到站台上是没有问题的。

上车就更不用担心了,有专门的可以让轮椅上车的设置。

“轰隆隆隆……”好大的雷声呀!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烈日还当头照,转眼间,天色就暗下来,雷声“隆隆”直响,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铃……”这时候,刚好响起了放学铃。小红和小军正在暗自高兴中午有带伞遮阳光,现在下雨了,也能派上用场了。小红和小军是好朋友,她俩手牵手来到公共汽车站,准备等车回家。这时,她们看见远处有一位没有带雨具的老奶奶手里拎着一个大包袱正一瘸一拐地向公共汽车站走来。雨水淋湿了老奶奶的衣服,小红和小军立刻跑上去说:“老奶奶,我们来帮您吧?”还没等老奶奶开口,她们就一个踮起脚,把雨伞遮在老奶奶头上,并一手扶着老奶奶,小军把老奶奶手中的包袱轻轻地拿过来,说:“老奶奶,您的包袱太重了,不方便上车,还是让我帮您拿吧!”老奶奶激动地说:“乖孩子,奶奶自己能行的,我自己拿吧!”小军怎么都不同意,紧紧地抓住那个大包袱,老奶奶只好让小军拿着包袱。

老奶奶安全地上车了,并回头一看,雨水打在小红和小军的脸上、身上,老奶奶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车上的乘客看到这幅情景,马上起身争着给老奶奶让座,也许他们是受这两位少先队员的行为所感动,也许是他们自己对老奶奶的关心。不管怎样,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关心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人从小是读着“尊老爱幼是美德”长大的,但是在给老人让座方面发生了太多不愉快。“老人”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但是近日,大连76岁的退休老人刘增盛“火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硬朗”的。为了不让工作负担重的年轻人总给自己让座,他在朋友的建议下挂了一块写着“请勿让座”的LED显示牌,一挂就是两年。他说年轻人起早贪黑不容易,希望他们多休息一会儿。

对此,网上引发了一阵热议。“这才是新时代的大爷,互相理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样的宝贝老人,真是给整个社会带去了正能量。”“这样的老人,我愿意一直给他让座!”获得网友一致称赞。其实,这戳中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矛盾点,有人疑问:让座是一种道德自律还是必然义务?其实这二者都带有“强迫”的意味,不管是出于自己还是他人的约束力量,都欠缺真正的内省。试想,用道德来绑架上下班身心俱疲的年轻人让他们让座,这是美德还是失德呢?文明永远是建立在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而做到相互理解首先就是要懂得尊重和感恩。

首先,让座,“让”的不是年龄而是德行,老人应懂得感恩而不是倚老卖老,消耗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善意。近年来,一些因为让座产生纠纷的负面报道频频发出。今年4月,兰州一公交车上,一位70对左右老人要求一女子让座,女子拒绝后,两人发生争执,老人甚至殴打对方。女子称只是下班太累想休息一下,而老人何故犯得着大打出手?去年8月,西安一公交车,一孕妇在让座时因处于安全考虑说了句您慢一点,别碰着我。老太太便污言秽语相向。老太太自恃年纪大就认为让座是理所当然,全然没有感恩。这些用道德绑架,不尊重他人的方式得到的是一个公共座位,寒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心。而”勿需让座”大爷作为老人中的一股“清流”着实树立了一个正能量的榜样。

换个角度,纵观他国的“让座文化”,或许可以拓宽我们对“让座”行为的理解,但美德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理解”二字。在日本,让座就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日本人从小接触的“羞耻”文化中,“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最重要的一条。对日本老人来说,乘客让座无疑会令他们局促不安。另外,日本老人都有一颗“不服老”的心。所以在日本“不让座”反而体现了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尊重。而“尊老爱幼”,给老人让座的中华美德,也必定是建立在彼此理解的自发行为而并非一种强制义务。在老人站立不便的时候年轻人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座位,年轻人在一天辛劳工作之后也有休憩片刻的权利。互不相让,破坏的是社会公德,危害的是公共场所。无论哪国文化,理解和尊重对方才是让社会更加和谐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