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滇红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1消炎杀菌: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具有一定抗炎和抗菌作用。2利尿解毒:咖啡碱和其他碱性物质可以增加肾脏血流量,起到利尿和解毒作用。3清热生津:茶多酚、多糖、果胶等会刺激唾液分泌,起到清热生津作用。4提神消疲:咖啡碱可以
滇红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1消炎杀菌: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具有一定抗炎和抗菌作用。
2利尿解毒:咖啡碱和其他碱性物质可以增加肾脏血流量,起到利尿和解毒作用。
3清热生津:茶多酚、多糖、果胶等会刺激唾液分泌,起到清热生津作用。
4提神消疲:咖啡碱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兴奋,起到提神消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滇红茶的保健作用不能替代药物。长期喝浓红茶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造成便秘、加重心脏负担等,应适量饮用。
滇红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1消炎杀菌: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具有一定抗炎和抗菌作用。
2利尿解毒:咖啡碱和其他碱性物质可以增加肾脏血流量,起到利尿和解毒作用。
3清热生津:茶多酚、多糖、果胶等会刺激唾液分泌,起到清热生津作用。
4提神消疲:咖啡碱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兴奋,起到提神消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滇红茶的保健作用不能替代药物。长期喝浓红茶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造成便秘、加重心脏负担等,应适量饮用。
滇红茶是中国优质红茶中的一种,它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
1清热解暑:滇红茶有清凉解暑的作用,尤其适合夏季饮用,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的热毒,调节体温。
2祛湿:滇红茶具有祛湿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湿气,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去油脂:滇红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油脂,降低胆固醇,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有助于保持身材,减肥瘦身。
4缓解疲劳:滇红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和兴奋剂,能够提神醒脑,增强体力,缓解疲劳。
5预防心血管疾病:滇红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提高免疫力:滇红茶富含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滇红茶具有许多健康功效和作用,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预防疾病。
云南凤庆滇红茶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补血健脾:凤庆滇红茶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有效补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2提神醒脑:凤庆滇红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氨酸等成分,能够增强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活力,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
3防癌抗衰老:凤庆滇红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单宁酸等天然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抗癌症和衰老的过程。
4调节血脂血糖:凤庆滇红茶中含有一些天然的药用成分,能够有效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缓解压力:凤庆滇红茶中的茶氨酸、咖啡因等成分,能够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促进放松和睡眠,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云南红茶品种丰富,有滇红工夫茶、滇红金丝、滇红金针、滇红金螺、滇红金芽、野生红茶、普洱晒红、紫鹃红茶、红碎茶等,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浓、强、鲜为其特色。
云南红茶都有哪些种类1、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主要产自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中国红茶的后起之秀,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
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身骨重实,干茶色泽乌润,色泽调匀,金毫显露,冲泡后汤色红艳,金圈突出,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
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
2、金丝滇红
滇红金丝是云南极品滇红茶,俗称金丝疙瘩也叫小金螺,代表云南红茶(滇红)最高工艺水准。其外形金毫披露,汤色红艳明亮,香高韵长,鲜爽回甘。
3、滇红金针
是滇红茶中的一个较新品种,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云南茶人在大宗滇红功夫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理条机械及其技术,从而创造的金针名优红茶。
4、野生红茶
是以野生茶树所产之鲜叶为原料制作的红茶,也是发酵茶,属于滇红茶,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引入独特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
野生红茶外形乌黑油润有光泽,干茶香气怡人且自然,汤色红橙金黄,干净剔透,茶汤表面似覆盖一层油光。滋味醇厚饱满无涩感、香气持久悠长。出汤迅速、回甘生津持久。叶底油润光泽,耐泡度好,连续冲泡10次以上,香气依然芬芳,甜醇之感萦绕充溢口腔。独特的山野之气、杯底留香的气韵,回甘生津持久 。
5、普洱晒红
晒红相较于传统红茶,发酵程度要低,大约70%-80%。制茶的最后一步,干燥是用太阳晒干,较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的活性。
普洱晒红干茶条索紧结,颜色深褐,身骨重实,茶毫显露。汤色红亮,既有普洱茶的醇厚,又减弱了普洱茶的苦与涩,富含阳光的味道。茶底鲜活,非常耐泡。
在保质期限上,滇红的保质期与红茶相同,一般2-3年,而晒红只要存放得宜,时间越长,汤色越红亮,口感越甘醇。
6、滇红金螺
滇红金螺,采摘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的茶料,形状如“螺”而得名。
滇红金螺的工艺比较特别,采用了碧螺春的做形手法,揉捻程度比其他类型的更重。其外形体骨重实,冲泡后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回甘生津,滑厚绵长。
6、紫鹃红茶
紫鹃,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并培育的普洱茶树珍惜品种。因其芽、叶、茎都是紫色,鲜叶经过加工之后,茶青也为紫色,汤色亦是如此,香气纯正,滋味浓强,故称其为“紫鹃”。
其他分类的滇红茶1、按工艺(干燥)类型
烘干红茶。绝大多数,一般保质期3年
晒制红茶。日晒干燥,可较长期保存,无薯香,自然
2、按外形特点
卷曲形:大多数类型
松针形:扁直形,松针、中国红……
特制形:金螺、宝塔滇红、龙珠……
世界滇红之乡有多久历史
“滇红”,条形红茶之一。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的工夫红茶的简称。产于云南省的风庆、昌宁、临沧、云县、双江、腾冲及勐海特县。1939年冯绍裘等在顺宁县(今风庆县)创制,并于当年经香港出口25吨。因品质优异,受到国内外称誉。但当时因设备条件限制,最高产量(1941年)仅为45吨,1952年人民 确定在风庆、勐海扩建茶厂,扩大改制红茶,生产出口以滇红命名的工夫红茶;1956年扩大到临沧、双江、云县、昌宁四县改制红茶,均制成滇红工夫茶供应出口;1959年风庆、临沧两厂分别创制金芽茶与金尖茶,获得国际市场最高茶价。滇红工夫条索肥硕、金毫显露,香浓味醇,汤色红艳。
滇红制造方法与其它工夫红茶基本相同。特独的地方是全部选用大叶种的鲜叶,以一芽二叶为标准;采摘精细,分级制造。在初制中萎凋采取薄摊、均匀适度;轻揉保毫,筛分复揉;适度发酵,及时干燥。精制采取分路筛制,精做净取,制率在9O%以上。
求中国滇红茶的故事及起源 急在滇西凤庆的崇山峻岭中,有大片成林的大叶种野生茶树和细叶的栽培茶。这两种茶叶的明显区别是:野生茶枝壮秆粗,叶大如枇杷、墨绿、芽粗,制出来的干茶色泽微红,条粗,味涩且苦。栽培茶枝秆细,棚生,叶细长、微黄,制出来的干茶条细,色白,味香且甜。加工工艺精细,曾出现过“玉皇阁茶”、“太华茶”这样的名牌。千百年来,边城凤庆一直是茶叶的集散地,大山茶即野生茶,多销往藏区,栽培茶则成为了官府的贡品。盛名之下,多有名品。
边城凤庆一度成为边关重镇之一,也是通商要道。大理至凤庆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从大理到凤庆经五个马站,再转云州、缅宁、耿马、镇康,出缅甸。这条古驿道开辟于公元1328年,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成群的经商马帮从北至南,从昆明运来丝绸、百货,又从南至北,运出大山中的茶叶、药材,促进了边城凤庆的繁荣。
光绪末年,当地知府因本地小叶茶产量不高,自己捐银到双江孟库购回大叶茶籽20驮,先在凤山育苗栽种,然后在乡村大面积推广。数十年后,大叶茶取代了藤条小叶茶,效益倍增。凤庆民间制茶的传统工艺,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在大铁锅里高温杀青,揉搓成条,晒干或烘干即是成品。这种青毛茶是制作各种品牌绿茶的原材料。另一种方法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摊晾至手搓不碎,成条时揉搓成形,发酵到淡红色,烘干或晒干即成红毛茶,芽条金黄,有香味。
凤庆原来只产青茶,不产红茶。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南京失守,民族工业随国民 西迁。1938年秋从武汉迁到重庆的中国茶叶公司派遣公司技术专员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先生到云南调查茶叶生产情况,实地观察结果令人惊喜。红茶样:满盘金色黄亮,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所未见。绿茶样:满盘银色白毫,汤色黄绿清亮,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也为国内绿茶所稀有。
经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同意,在昆明组建了云南省茶叶公司。因为没有公路,机器设备必须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马帮驮运到凤庆,来回需费时半月,到春茶上市,根本无法安装运转。为了不影响开春的初制生产,实验茶厂领导们先用土法上马,用木质揉桶,脚踏烘干机,竹编烘笼等等,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进展。机器运进来后,当年就生产了红茶500担,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市场。
云南的红茶试制成功了,冯绍裘先生提出,起名“云红”。因为安徽祁门的红茶称为“祁红”,江西义宁的红茶称为“宁红”,湖南的红茶称为“湖红”,湖北宜昌的红茶称为“宜红”。云南早晚的天空,多有红云,称为“云红”也将此种自然美景暗喻其中。但郑鹤春先生和云南省茶叶公司的领导则认为云南省简称滇,可取名为“滇红”,暗喻巍巍西山龙门脚下,秀丽的滇池水更有情趣。冯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灿烂的名茶之花。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云南滇红茶滇红茶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
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茶所含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质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
决定茶黄素、茶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树的品种,其次是鲜叶的嫩度。 滇红茶选用的是嫩度适宜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作原料,大叶种茶树鲜叶内含多酚类物质比其它茶树丰富,经过加工能产生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加外咖啡碱、水浸出物等的含量较高,所以制成红茶,香高味浓,汤色红艳,品质上乘。
滇红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茶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工夫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厚。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
据《顺宁县志》记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西双版纳勐海等地也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普洱茶就已大量生产,至今普洱沱茶、饼茶、方茶、紧茶仍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与销售。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千年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树仍有不少数量。
从这些大茶树演化选育出的云南大叶种是制造红茶的优良品种,茶多酚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强,芽叶肥壮,茸毛多,制造出红茶,金黄毫多而显露,滋味浓醇鲜爽,是我国出口红茶的姣姣者。滇红功夫茶滇红条茶,其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鲜,滋味浓烈,香气馥郁。
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
伊丽莎白女皇访问云南时,临沧地区凤庆县的特级“滇红功夫茶”被定为外事礼宾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皇。 [编辑本段]产地 滇红茶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 。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
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 性。 [编辑本段]销售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主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
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最大的特征为茸毫显露,毫色分淡黄、菊黄、金黄。
凤庆、云昌等地生产的滇红工夫茶,毫色呈菊黄;临沧、勐海等地所产,毫色则多为金黄。即使是在同一茶园,不同季节的茶色也各不相同,春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秋茶则多为金**。
滇红工夫茶的另一大特征为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云县、凤庆、昌宁为佳,尤以云县部分茶区所出为最,这里所产滇红工夫的香气中带有花香。
滇南所产之茶。滋味浓厚, 性较强,但回味不及滇西之工夫茶。
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最适宜作高级礼品。
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的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滋味依然浓烈。 [编辑本段]与普洱茶的区别 外形上,滇红茶主要是散茶为主,普洱茶主要是以紧压茶为主。
制作工艺上,红茶是先发酵茶,生产结束发酵也停止了;而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储藏的过程中将一直进行自然发酵,即使是人工发酵的熟茶也还会继续发酵。 所以普洱茶还有生茶熟茶之分,而红茶则没有。
[编辑本段]茶史追溯 滇红茶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
1940年,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滇红恢复并扩大生产,品质亦得到较大提高,1986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吨。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
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编辑本段]名茶鉴赏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
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 性。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外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
中国名茶的历史中国名茶的历史 中国是茶的祖国。
中华民族是发现、栽培茶树,加工、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悠久的产茶历史,辽阔的茶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精湛的采制技术,形成了源远流长、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中国名茶。
中国所以能形成四千余年的茶文化历史,是因为茶具有自然的、诱人的、独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对人体特有的功效。 中国茶始于神农,兴于唐宋。
据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联合部落尊长伐纣,尊长就曾进贡茶叶。西晋(公元265-316年)已有贡茶的记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也记有贡茶。
到了唐朝,开始有名茶的记载。各朝代有关名茶的著作如下: (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国史补》、陆羽著《茶经》(公元775-780年)以及诗人李白、卢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诗歌中,均有名茶记载。
(二)宋朝(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床史·食货志》、欧阳修著《归田录》、叶梦得著《辟暑录语》、宋徽宗著《大观茶记》、蔡襄著《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唐庚《斗茶记》、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均有名茶记载。 (三)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
马临《文献通考》对名茶和茶的产地作了记载。西湖龙井始于元代,虞集的《游龙井》诗中有记载。
(四)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7年。有关茶叶的专著很多,达五、六十种,记载的名茶也多。
其中以顾元庆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的《茶谱》和屠隆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90年)撰的《茶笺》,以及许次纾于万历二十五年撰写的《茶疏》这三部书中记载较多。 (五)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共268元。
有《广群芳谱茶谱》、陆廷灿所撰《续茶经》,彭昌运的君山茶诗。 据查证,清朝以后,传统名茶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中有绿茶类: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恩施玉露、长溪珍眉等;黄茶类:君山银针;黑茶类: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湖南天尖;白茶类:白毫银针、白牡丹;青茶类: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凤凰水仙;红茶类:祁门红茶。 茶叶随着时代的兴衰而时兴时败,特别是战争年代,民不聊生,茶园荒芫,名茶得不到发展,反而有的停产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俱兴,特别是近年来,传统的历史名茶得以恢复,新创制的名茶如雨后春笋,这些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名茶,不断满足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名茶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中国十大名茶 茶的品种分红茶、绿茶、清茶、黄茶、白茶、黑茶六类。 中国十大名茶是: 一、西湖龙井茶。
“茶中之美数龙井”。因它产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龙井村而得名。
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早已名扬天下。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
西湖龙井茶产于西湖四周的群山之中,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龙井茶优异的品质是精细的采制工艺所形成的。采摘1芽1叶和1芽2叶初展的芽叶为原料,经过摊放、炒青锅、回潮、分筛、辉锅、筛分整理(去 和茶末)、收灰贮存数道工序而制成。
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凡观看过炒制龙井茶全过程的,都会认为龙井茶确实是精工细作的手工艺品。
品饮龙井茶,宜用玻璃杯冲泡,3克茶叶加200毫升80℃左右的热水,冲泡3—5分钟后,就可闻香、观色、品味了。 西湖龙井茶,过去按产地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
“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其中公认狮峰所产者香味品质最佳。
二、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它产于江苏太湖之滨的洞庭山上。 “碧螺春”产于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
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关茶产地中提到“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洞庭山所产的茶叶,因香气高而持久,俗称“吓煞人香”,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品尝此茶后,得知是洞庭山碧螺峰所产,改定名为“碧螺春”。
清乾隆年间王应奎《柳南续笔》中记有此事:“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历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以采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呼吓煞人香。吓煞人者,吴中方言也,遂以名是茶云。
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而土人朱元正独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已卯岁(1699年),车驾幸太湖,宋公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
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 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是风景旅游胜地,西山岛相传是吴王夫差和西施避暑胜地。
山上的林屋洞又是。
云南滇红集团的基本情况公司名称: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滇红集团)外文名称: Yunnan Dianhong Group Co, Ltd昆明总部地点: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625号云铜科技园内凤庆总部:中国·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城小北门27号集团成立时间: 1939年3月经营范围: 茶叶、农业、林业和扶贫工程 集团固定资产:673亿元员工数:526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王天权集团现有茶园面积: 307万亩(其中2万亩通过瑞士IMO国际有机茶认证)年生产加工规模:15000吨集团荣誉:国家质量银质奖、中国名茶、国家外事礼茶、“中国茶叶品牌”、“云南省著名商标” 王天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现任凤糖集团、滇红集团、云南阳光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兼任中国糖业协会常务理事、广西大学客座教授、广西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制糖学委员会主任、政协临沧市委员会常委、临沧市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执委、政协云县委员会和政协凤庆县委员会常委、云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
王天权先生曾获得“云南省百名优秀工业企业家”、“云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云南省非公有制企业创业之星”、“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是首位被中国残联授予“爱心大使”荣誉的中国企业家。 创建于1939年3月,前身系1939年由当代中国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创建的“顺宁实验茶厂”,1954年随县名改为“云南省凤庆茶厂”。
从上世纪40年代起,所生产的“滇红” 名茶就出口英、美等国。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国家出口红茶定点生产企业,所生产的滇红系列产品为国家出口创汇、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滇红特级工夫茶”自1958年起至今,被国家外交部指定为接待外宾的外事礼茶。
目前,集团自有基地茶园30700亩(其中20000亩通过瑞士IMO国际有机茶认证),茶叶初制所80多个,主要生产线4条,CTC红碎茶生产线4条,茶叶科学研究院一个(拥有全国最齐全的茶类种质资源),现年生产加工规模5000吨(2011年完成整体搬迁后生产规模将达15000吨)。产品以滇红工夫茶、滇红碎茶(含CTC碎茶)为主,并包含了普洱茶、紧压茶、绿茶、茉莉花茶、袋泡茶、速溶茶等八大类130多个品种。
创制于1939年的“凤牌”滇红茶,是有着70年历史的知名品牌,曾先后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中国名茶、国家外事礼茶等荣誉称号,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茶叶名牌”。“凤牌”普洱茶、紧压茶先后获得广州国际茶文化节金奖、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博览会“茶王”等称号。
“王子冠牌”绿茶连续三年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云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1986年,时任云南省省长和志强把公司生产的“滇红特级工夫茶”作为国礼赠送来昆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09年,公司生产的“经典58”和“滇红金曲”红茶荣获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10年8月,公司生产的 “凤牌毛尖” 红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
滇红集团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和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四年荣获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现有资产413亿元,在职员工526人,是全国最大的集种植、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茶叶企业。
滇红集团历经多年发展,1996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 批准进行改制,组建了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和2003年,经凤庆县人民 批复,先后进行了两次股份制改革。但多次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终因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企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至2006年9月份,资产负债率高达81%。为谋求新的发展,2006年10月15日,根据凤庆县委、 关于“做强做大凤庆茶、糖两大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实现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推进凤庆县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按照“ 主导、企业主体、强强联合、共谋发展”的原则,滇红集团与凤庆糖业集团签约合作,由凤糖集团出资收购滇红集团6684%的股份,进行控股经营,一次性解决了职工安置费用,走上了地方骨干产业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之路,成功实现经营机制的全面创新,掀开了滇红集团发展新的一页。
这是公司继1996年、2003年的两次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后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举措。滇红集团与凤庆糖业集团联姻后,滇红、凤糖在品牌优势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得到了优势互补,形成了抱团经营、合力开拓市场的优势。
通过引进现代企业新型管理模式,致力于建设“学习文化、诚信文化、业绩文化、共赢文化”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黑白分明的激励文化,倡导以“关爱员工、关爱客户、关爱社会”为核心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执行力得到全面提升,经营业绩逐年上升。在滇红集团每年收购的茶叶原料中,集团自有原料仅占25%,向社会收购的原料高达75%,企业切实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红茶香味浓,滋味厚,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的历史悠久,品种众多,除中国以外,印度、东非、印尼、斯里兰卡都有红碎茶的生产,而在我国,红茶的主要品种也包括了金骏眉、银骏眉、祁红、滇红、湖红、闽红、川红等等,如何在众多红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呢?哪种红茶更好喝?
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关于红茶的知识,不管你是自己喝还是送人,相信看完我这篇文章都会有所收获!!!文中重点介绍红茶类别及知名品牌,若想要给人送礼,更建议看我专门整理的礼品茶文章,涵盖六大茶类:
一、红茶的类别
红茶产地广泛,包括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浙江杭州、云南凤庆、广东英德、福建政和等地,因此红茶的种类也比较多,根据其加工方法与制茶形状,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1、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为福建特产,是最古老的红茶,也是其他红茶的鼻祖,其他的红茶都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有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之分,均原产于武夷山地区。
正山小种:只有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采摘的原茶才是正山小种,其干茶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明亮,滋味甘甜柔顺。
根据采摘标准,正山小种的品质又可分为:
金骏眉(单芽):顶级正山小种红茶,产量低,价格高,1斤市场价基本万元左右。
银骏眉(一芽一叶):较金骏眉略差,但依旧是顶级正山小种红茶。
铜骏眉(一芽两叶):又分为叶未开张茶青所制成的“小赤甘”、叶开张茶青所制成的“大赤甘”,大小赤甘也被称为“铜骏眉”,属入门级小种红茶,价格相对便宜。
外山小种:正山小种周边地带采用松烟熏制工艺制作的红茶,条索粗壮,茶汤艳丽。
2、工夫红茶
因初制揉捻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细紧平伏匀称,色泽乌润,内质汤色、叶底红亮,香气鲜甜,滋味甜醇。
因产地、茶树品种等不同,又可细分为滇红工夫、祁门工夫、宜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徽的祁门红茶和云南的滇红茶。
3、红碎茶
按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主要供出口。
红碎茶并不是什么新茶种,就是在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上多了一道工序,将干茶切成颗粒状或者片末状,是一种工艺茶。主要用于出口,英式茶便是用红碎茶,出汤快,但缺点也很明显,不耐泡。
二、靠谱的红茶品牌推荐
对咱这种刚开始喝茶,线下又没有熟人的,想喝到好喝的红茶,最靠谱的办法就是了解一些品牌,然后从线上旗舰店下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基本闭眼选购不踩雷的红茶。
1、天之红(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和锡兰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天之红是安徽老字号茶厂,由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领舵把关,完美继承祁门红茶的传统工艺。现旗下有祁门工夫、祁红香螺、祁红毛峰、祁红高香和祁红皇茶五大系列茶品在售。
祁门工夫是传统祁门红茶,都是特级茶,定位中高端,根据清明、谷雨前后采摘分1915、1979和1985几个档次。
其中1915是最高等级的特级茶,采自明后一芽一叶、两叶茶,冲泡后带有馥郁熟果香、口感醇厚,70g售价170元左右。
1979是雨前茶,口感略差于1915,100g售价170元左右,1985是特二级茶,采摘谷雨前后一芽两叶茶,冲泡后汤色浓醇有回甘,耐泡,200g售价160元左右,价格便宜,适合充当日常口粮茶。
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为新式祁红,相对于传统祁门红茶工序精简不少,其中祁红香螺是借鉴碧螺春和松萝茶生产出来的,制作时有一道揉搓的工艺,外形卷曲如螺,汤色金黄。
滋味浓醇,8泡仍有余香,适合喜欢重口的茶友,250g一级香螺售价还不到90元,性价比超高。预算更高的茶友可以选择芽叶更嫩的明前特级茶,180g售价300元左右,性价比也还算可以。
祁红毛峰则发酵偏轻,入口花蜜香明显,更适合口味偏淡的茶友。根据采摘时间分为特级、特一级和特二级,180g售价别为260元、190元、130元(250g价格)左右,大家可根据预算选择。卡片为特一级祁门毛峰。
祁红高香和祁红皇茶是天之红独创红茶,祁红高香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乌龙茶常见的高温炭火烘烤,干茶条索肥壮还弯曲,带有高火香和焦糖香,376g特一级礼盒装300元左右,不管是自饮还是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
祁红皇茶则是采摘明前芽茶(少量一芽一叶茶),在保持芽叶完整的前提下轻度揉捻,自然发酵,干茶微卷,金毫显露。
冲泡后汤色金黄透亮,兰花香馥郁、鲜爽柔滑,口感层次丰富,非常接近金骏眉,其特级60g售价300元左右,虽然价格不算便宜,但可做高端红茶金骏眉的平替。
2、凤牌(滇红)
滇红是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其工艺同祁红差别不大,但因茶叶品种不同,其香气不如祁红突出,但味道却浓郁得多,特点鲜明。
凤牌隶属滇红集团,始创于1939年,从上世纪40年代起生产的滇红就出口英国、美国等国家,旗下产品价位覆盖面广,入门级有经典58系列,进阶级松针系列,高端有金芽系列。
经典58系列:创制于2006年,是在传统滇红上增加现代作型工艺,干茶呈长条、扁圆状,色泽乌润显金毫,冲泡后汤色黄红明亮,有明显清香或花香,滋味鲜爽浓郁,久泡不苦涩,袋装200g特级茶售价才七八十元,深受新老茶友喜爱。
松针系列:采用传统红茶工艺,中温烘烤,因外形似松针而得名,观其细秀挺直、有金毫,冲泡后汤色红艳并伴有浓浓果脯香,入口醇滑、甜蜜回甘,100g特级红茶到手不过百,是日常口粮茶优选~
金芽系列:采摘自云南凤县核心产区的一芽一叶茶,柔嫩均匀、满披金毫,干茶细秀挺直、芽头幼嫩,冲泡后汤色黄亮、蜜香浓郁,饮后唇齿留香有回甘,60g特级到手120元左右,不管是自饮还是送礼都是个不错的选择,性价比相对高。
3、鸿雁(广州红茶)
鸿雁是广东茶科所自有品牌,茶品齐全,有红茶、绿茶、白茶等,但主打的还是以“英红9号”为首的红茶,英红9号原本是茶树名,是广东茶科培育出来的,其继承了云南大叶种浓、强、鲜、爽的特点,而且甜度很好,有标志性的番薯香、百合香和玉兰花的香气,
其根据采摘时节和芽叶鲜嫩程度分金毫、金毛毫、金英红和经典英红九号四个等级,根据规格、包装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别,以经典英红九号为例,150g铁罐装售价120元左右,是日常口粮茶的好选择,同规格下礼盒装则不足200元,送礼也能拿出手。
4、川红(川红)
即四川工夫红茶,位于宜宾市,是我国春季开园最早的茶区,所产川红每年4月即可进入市场,以早、新取胜。川红集团也是一家全品类茶企,产品涉及红茶、绿茶、黑茶等等,其中属红茶品类产品最丰富。
其入门级别经典52工夫红茶只需要30元即可拿下50g,且茶汤的品相、口感都还算不错,唯一的缺点是不耐泡,不过这个价格咱还要啥自行车呢是不是!
进阶可看特级金奖85工夫红茶,采摘自800-1400m高海拔地区早茶,干茶乌润显金毫、紧细显苗锋,冲泡后茶汤红艳明亮有明显橘香,滋味醇厚甘爽,250g到手不足150元,自饮、送礼都不错。
5、正山堂(正山小种)
正山堂的前身是正山小种红茶传承人江元勋创立的元勋茶厂,金骏眉创始品牌,以红茶为核心业务,主打金骏眉和银骏眉,定位于中高端市场。
金骏眉的高端之处在于全部采用芽尖无烟烘制,正宗的金骏眉要求全部采用桐木关800-1500m高海拔的初春芽茶,一斤金骏眉约需要6-8万颗芽头,选料严格,工艺复杂,产量有限,价格自然也就不便宜,干茶细小紧密、伴有金**的茶毫,冲泡后汤色金黄,入口甘爽,连续冲泡12次仍有余味。
正山堂的金骏眉分多个规格,标准版50g的售价是980元,礼盒装50g则千元朝上,朋友们可根据预算和需求入手。当然对于没喝过的新手朋友,品牌推出的也有试饮装,3g售价58元,是初次体验金骏眉不错的选择。
除了金骏眉外,品牌还有采用一芽一叶的制作的银骏眉,以及带有浓郁草木香的小种野茶、丰富果密花香的百年老枞、浓浓荔枝香味的妃子笑和水底香,50g售价控制在300-500元,相对更容易接受。
6、骏德(正山小种)
骏德创始人梁骏德曾是正山堂的首席制茶师,第一泡金骏眉就出自梁骏德之手,从正山茶叶退休后梁先生就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如果说正山堂的企业战略是做大做强,那骏德的宗旨就是做精。
旗下产品分稀有、骏眉、创新、传统四大系列(还有个武夷岩茶系列,属于乌龙茶,不做介绍)。
稀有系列:主打野茶以及过红锅,野茶的生长不受人工干预,相对内质更加丰富,配合烟熏工艺,茶汤兼具桂圆和青苔木质味,其中以百年高山老枞茶更甚,十余泡后仍有明显枞韵,100g售价千元上下,瓷罐包装适合送给老茶友。
过红锅是传统烟熏小种的一道工艺,目的是提高香气、增加滋味,由于工艺濒临失传市面上的小种红茶采用这项工艺的茶企并不多,因此也算是骏德茶企的一个代表茶品,100g售价600元左右。
骏眉系列:主打金骏眉、银骏眉和铜骏眉,三者仅在茶叶嫩度上做区分,工艺并无差别,金骏眉只采用芽头,分限量、精品、特制三个档次。
限量为梁大师亲手炒制,150g礼盒包装,内含大师签名,实际到手8000元左右,适合茶叶发烧友或不愁经济的朋友,送礼更是档次拉满。
精品和特制则面向大众茶友,50g售价在千元上下浮动,其中精品的茶芽海拔更高,生长周期更长,内含物质更丰富,相对大师亲手炒制性价比高出太多。
银骏眉采一芽一叶,铜骏眉采一芽两叶(根据采摘先后称作“大赤甘”“小赤甘”),50g售价分别为360元和136元,大家可根据手头预算选购。
创新系列:主打无烟小种茶,特色茶品为金玫瑰(紫色包装)和正山兰韵(红罐)。
金玫瑰采用桐木山的一芽两叶,因冲泡后茶汤具有玫瑰香而得名,售价同银骏眉相当,50g为300元左右。
正山兰韵又叫小种红袍,它在小种红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岩茶工艺,冲泡后茶汤有明显兰花香,50g售价180元左右。
传统系列:主打烟熏茶,干茶相对碎,品质由高到低分为特级、一级、二级3个档次,50g百元(内)即可拿下,适合冲当日常口粮茶,性价比很高。
7、宁红(宁红)
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茶内质高香持久似祁门红茶,自慰醇厚甜和,主要产于江西修水、武宁、铜鼓,这些地方古属于宁州,所以叫宁红。
宁红集团前身是国营修水茶厂,修水县是宁红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旗下主打产品宁红金毫、宁红龙须、宁红柑红曾多次获奖。
入门咱可以先尝尝他家的惠鉴一级,干茶条索紧细,饱满结实,色泽乌润,略带一些金毫,冲泡后茶汤橙红清透,略带花果香,口感醇厚有甘甜,250g铁罐装到手170元左右,充当日常口粮茶还是可以的。
想要品质更好就选择惠鉴特级金毫,干茶条索紧结显金毫,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艳清澈有明显果蜜香。
口感醇厚回甘强,新老茶友的接受程度都很高,250g铁罐装到手三百元出头,不算便宜,但在一众中高端红茶中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
8、宜红茶业(宜红)
宜红工夫是小叶种红茶,主要产于湖北省西山区恩施和宜昌,同祁红、滇红一起被列为我们“传统外销三大工夫红茶”。
湖北宜红茶业是1951年建成的重点出口茶叶加工企业,现为湖北宜昌茶叶集团子公司,主营宜红工夫红茶,虽然在国内比较小众,胜在价格便宜,充当日常口粮茶性价比高。
其精品系列的一级红茶200g到手才百元,采摘的是早春一芽一两叶茶,其干茶条索紧结有金毫,冲泡后有明显兰花香,汤色黄亮,味道鲜爽醇厚,茶汤冷却后还会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别看人家价格便宜,但是实打实的优质红茶。
三、更多红茶小知识分享
1、如何鉴别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
相比正山小种,外山小种的价格就低了许多,因此也有些不良商家拿外山小种充当正山小种卖,作为一般消费者咱们如何分辨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呢?
(1)看外形:正宗正山小种明显比外山小种更加粗壮,因为桐木关海拔高,茶树生长相对缓慢,一般在每年阳历五月才开始采摘,此时叶片都已经长的比较粗壮了。
(2)闻香气:外山小种有一股淡淡的焦香味,因为外山小种在烘焙干燥时温度一般都达到了100℃,很容易形成焦味,且有些外山小种还会添加糖精来使茶叶增加光泽,而正山小种烘焙温度一般在80-90℃,是纯正的自然茶香。
(3)耐泡度:正宗的正山小种可以用100℃的沸水冲泡,且泡上十余遍茶汤依旧甘甜。但外山小种就受不住这样的试炼了,若用沸水冲泡,一旦出水慢了,茶汤便会酸涩,因此只能用八九十度的水冲泡。
(4)看汤色:正山小种汤色金黄澄亮,通透性越高代表品质越好,而外山小种茶汤混浊,色泽呈现为红色乃至深红,并且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较快变浅。
2、红茶的起源与发展史
据说在明朝中后期,当时有一支军队占领了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某个茶厂,他们将刚采下来的清茶用来铺床。
等到军队离开后,茶厂老板发现这些清茶变成了黑色,还散发出特殊的香气,于是便低价买给了周边的百姓,结果没想到第二年竟然有人出2-3倍的价钱来买这种茶,于是茶厂老板依法炮制并不断改进,从而诞生了红茶,即“正山小种”。
到17世纪,中国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使红茶销往欧洲。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
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国伦敦茶叶市场中,也只有出售正山小种红茶,并且价格异常昂贵,唯有豪门贵族才能喝得起。
英国人挚爱红茶,渐渐地把饮用红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国更是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的半发酵茶——武夷茶,彻底取代了原有的绿茶市场,红茶成为西欧主流。
因武夷茶色黑,故被称为''Black tea''(黑茶),不过中国是依据武夷茶冲泡后的红叶红汤属性称之为“红茶”,但英国人惯用“Black tea”就一直沿袭了下来,所以红茶的英文说法就是“Black tea”啦~
如今,红茶已成为世界性的茶饮,占全球茶叶销量中的70%。
滇红茶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茶所含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质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决定茶黄素、茶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树的品种,其次是鲜叶的嫩度。
滇红茶选用的是嫩度适宜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作原料,大叶种茶树鲜叶内含多酚类物质比其它茶树丰富,经过加工能产生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加外咖啡碱、水浸出物等的含量较高,所以制成红茶,香高味浓,汤色红艳,品质上乘。滇红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茶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工夫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厚。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据《顺宁县志》记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西双版纳勐海等地也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普洱茶就已大量生产,至今普洱沱茶、饼茶、方茶、紧茶仍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与销售。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千年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树仍有不少数量。从这些大茶树演化选育出的云南大叶种是制造红茶的优良品种,茶多酚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强,芽叶肥壮,茸毛多,制造出红茶,金黄毫多而显露,滋味浓醇鲜爽,是我国出口红茶的姣姣者。滇红功夫茶滇红条茶,其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鲜,滋味浓烈,香气馥郁。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伊丽莎白女皇访问云南时,临沧地区凤庆县的特级“滇红功夫茶”被定为外事礼宾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皇。
[编辑本段]产地
滇红茶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编辑本段]销售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主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最大的特征为茸毫显露,毫色分淡黄、菊黄、金黄。凤庆、云昌等地生产的滇红工夫茶,毫色呈菊黄;临沧、勐海等地所产,毫色则多为金黄。即使是在同一茶园,不同季节的茶色也各不相同,春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秋茶则多为金**。滇红工夫茶的另一大特征为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云县、凤庆、昌宁为佳,尤以云县部分茶区所出为最,这里所产滇红工夫的香气中带有花香。滇南所产之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但回味不及滇西之工夫茶。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最适宜作高级礼品。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的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滋味依然浓烈。
[编辑本段]与普洱茶的区别
外形上,滇红茶主要是散茶为主,普洱茶主要是以紧压茶为主。制作工艺上,红茶是先发酵茶,生产结束发酵也停止了;而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储藏的过程中将一直进行自然发酵,即使是人工发酵的熟茶也还会继续发酵。 所以普洱茶还有生茶熟茶之分,而红茶则没有。
[编辑本段]茶史追溯
滇红茶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1940年,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滇红恢复并扩大生产,品质亦得到较大提高,1986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吨。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编辑本段]名茶鉴赏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外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编辑本段]三级滇红
云南省西南部,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之间。这一带群山联叠,峰峦环峙,气候温 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每到雨季,晴雨无定,云雾朦胧;土质深厚湿 润而肥沃,为“云南红茶”品质优异提供了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云南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采摘回的鲜茶要要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红毛茶,再经过定级分堆加工精制成各级成品茶。云南红茶以红碎茶为主,其次是工夫红茶。在红碎茶中,又以“花碎橙毫”最著名,其色泽乌红 而光润,颗粒紧结重实,冲泡后汤色红亮,气味浓烈,富有刺激性,如加牛奶饮用最为适合。云南工夫红茶外形条索肥大,色泽乌润,冲泡后滋味浓厚,香气浓郁。本品为工夫红茶,外形条索较肥大,色泽黑褐润,冲泡后香气浓郁带甜,滋味醇厚鲜甜,汤色红艳透黄,叶底嫩匀红亮。
[编辑本段]云南工夫红茶
云南工夫红茶又称滇红茶 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当前我国十九个省产茶(包括试种地区新疆、西藏),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地区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但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
[编辑本段]种类
滇红茶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功夫茶滇红条茶,其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鲜,滋味浓烈,香气馥郁。 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 根据茶的条索、整碎、嫩度、净度、色泽等外形指标,评审者就可综合判断各类茶的优次。功夫茶以条索紧结,红碎茶以颗粒细小,并均以匀净、色泽光润。
[编辑本段]沏茶工序
第一种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第二种工序:
怎样品茶:品茶可用备、洗、取、沏、端、饮、斟、清八个字来概括。具体是: 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 ,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惯 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
1、消炎杀菌功效
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滇红茶功效与作用,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2、利尿功效
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3、生津清热功效
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4、提神消疲功效
经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