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濉溪柳孜的民俗

妈妈 0 40

安徽淮北濉溪柳孜的民俗,第1张

安徽淮北濉溪柳孜的民俗
导读:淮北地区的风俗习惯淮北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底蕴丰厚的城市,属沛郡故址,泗水旧治,淮海心腹。做为一个建城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淮北显得既古老又青春,既古典又现代。淮北地区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三方面较有特色,即:婚嫁习俗、食俗、节庆礼俗。一、婚嫁

淮北地区的风俗习惯

淮北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底蕴丰厚的城市,属沛郡故址,泗水旧治,淮海心腹。做为一个建城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淮北显得既古老又青春,既古典又现代。

淮北地区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三方面较有特色,即:婚嫁习俗、食俗、节庆礼俗。

一、婚嫁习俗:

淮北地区的婚嫁习俗与一般皖北地区相似。当代淮北婚俗有三个特点:“千里不同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城市简俭与农村繁复并存,婚俗表现丰富多彩。具体表现为:

1、 订亲: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订亲的凭据。

2、 过大礼: 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3、 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4、 嫁妆: 在女方收到大礼后,女方的嫁妆也要在婚礼的前一天之前送到男方家。嫁妆是女方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祭祖: 出门迎娶新娘之前,男方要先祭拜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5、 迎亲: 近年来,迎亲 ( 接新娘 ) 成为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6、 燃炮: 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7、 吃桌: 在出发前,新娘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离别在即,新娘通常面带愁容,大家说一些吉祥的话。

8、 等待新郎:在女方家门口,应有一男童手持茶盘等候新郎礼车的到来,新郎下车后,应赏男童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9、 拜别: 离开新娘家前,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鞠躬行礼即可。

10、 礼车: 在新娘礼车刚开动时,女方家长应在车后撒一碗清水,一碗白米,清水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干涉,白米是祝愿女儿有吃有穿,事事有成。

11、 掷扇: 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表示不将坏脾气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

12、 牵新娘: 新娘到男方家时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将新娘牵出礼车,并扶新娘进入大厅。

13、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着门面,新人一定要从门槛上跨过去。

14、 祭祖: 新人合祭祖先,新郎再带新娘入新房。

15、 喜宴: 时下流行中西结合式的婚礼,新人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换下新娘礼服,穿上晚礼服向各桌敬酒。

16、 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应站在门口送客,手中应端着盛香烟,喜糖的茶盘。

17、 进洞房: 将竹筛和铜镜放在新床上,为求日后生男。吃由花生,黑枣,莲子,桂圆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婚礼当天白天,新娘不能躺下,否则可能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 食俗

淮北位于安徽省的东北方,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饮食习惯与北方人相似,偏好食用面食。皖北是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主的地区,因此以面食,杂粮力日常主食。淮北群众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工腌制蔬菜。如清明前腋鸭蛋,立夏 腌春腊菜,梅雨季节做豆酱、豆腐乳,白露后做泡菜和麻辣酱,立冬时腌冬腊菜,冬至时腊制种种腊味(肉、鱼、鸡、鸭、鹅等)。

三、 节庆礼俗

春节俗称“过大年”。从农历腊月初起就进入过年的准备阶段。腊月初八以后就陆续制做一些有关节日方面的食品,称为“办年”。其主要项启有: 蒸:蒸馒头、包子、卷子、粉鸡、米粉肉、八宝饭等。炸:炸圆子、麻花子、麻叶子、馓子、鱼、花生米、蚕豆米等。炒:炒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擀:擀芝麻片、槓子糖、面馃、米馃等。腌:腌腊鸡、鸭、鹅、鱼、 猪肉、鸭蛋、雪里蕻等。酿:自酿小药酒、米酒或用高粱到酿酒作坊去换高粱酒。卤:卤猪肉、牛肉、羊肉、鸡、鸭、花生米、豆腐皮等。冻:冻水豆 腐、绞瓜、猪蹄、骨皮胶等。

1、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用粳米或舢米、海带丝、豇豆等八样原料,也有的甲八宝饭代替腊八粥。还要把粥抹在门框上、果树上,以预祝来 年果实累累,又获丰收。“腊八”是进入春节的序幕,当地群众谚语说:“吃 罢腊八饭,家家没事干,见啥就买啥,都把年来办。”可见他们把吃“腊八 粥(饭)”当做过春节的起点。

2、 腊月十九日 是扫尘日,打扫室内外,晚上加餐,有的地方还要用豆腐祭“尘神”。

3、 腊月二十三日 送灶,晚上用杠子糖或甜面馃等食品祭“灶王爷”。全 家晚上加餐,小孩分杠子糖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祭灶吃面条,祭灶的祷词是:“多带米,多带柴,下年带个娃娃来。”腊月二十四日是小年,要把祖宗接回来,用三牲祭祖,晚上全家聚餐,以示庆贺。

4、 腊月三十 这天中午或晚上要吃团年饭,菜肴极其丰盛,“办年”的食 品都要品尝,剩饭要够吃多顿。以“剩”谐“盛”和“胜”,取“盛年”和 “一年胜过一年”的吉兆。当地有“年下剩饭有几盆,来年陈粮换金银”的 俗语。团年饭必备的荤菜是鱼、鸡、圆子,取“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和“全家团圆”的吉兆。全家老少都要吃一些。有的地方,如五河,年三十 禁吃锅巴。

5、 正月初一 早餐吃素饺子,取“素素净净过一年”之意,也表示全家敬 神的一片虔诚。还有一种说法是:吃荤馅饺子意味着昏昏沉沉过一年。初一早饭后要用馒头、菜团子等食物喂牲口,并说:“打一千,骂一万,五更头 上吃顿饭”。并以牲口吃的东西来判断来年收成的丰欠。宿县一带,元旦这天的伙食要由男家长亲自下厨操作,女主人不上锅台。有的地方这天三顿饭 都吃水饺,天不亮就起,全家共吃一个大油饼,叫“团圆馍”。

6、 正月初五 又称“破五”。这天要吃荤馅水饺,称扁食。“破五”吃面 食,说是“补窟窿”(即防疾病)。俗语说:“初五吃顿扁,一不吭,二不 喘。”正月初十吃杂粮扁食,叫“石头生”。意味着春节过后,准备不怕吃 苦,大干春耕,就是土地象石头那样,也要它长出粮食来。

7、 正月十五 元宵节,要闹元宵。节日前后,一般都要闹花灯,晚上要吃元宵果,有的地方吃布袋馍,象征丰收。还要用豆面做成豆杂面灯,灯脚周 围按下 12 个凹陷,代表一年的 12 个月。人笼内蒸熟,开宠时根据各个凹陷 水的多少来预测当年的旱涝。宿县一带,还用豆杂面粉做成一条盘龙,背上 按一个凹陷,倒入香油,内置灯草,点燃,直至油尽为止。据当地传说,明清以来,淮河两岸旱涝无常,就是由于龙王作祟,因而象征性地将龙工熬油 点灯以示惩戒。有的地方用黄豆面掺麦面蒸制面灯,按全家每个人的属相做 成龙,虎、猪等形状,于晚上点燃。还有做一年 12 个月的月份灯,灯内按上 纸芯,用植物油点燃,放在门旁、院内和粮仓中,据说可以防疫除虫害。元 宵又称“原消”,意味着春节期间所置办的食品,这天要吃完。

8、 二月二 是“龙抬头”的日子。在宿县,这天家家户户要把留下来的“盘 尤”面食切碎煮汤,人人都喝上几口,意味着对尤王进一步的惩戒。有些地 方用面粉制做各种虫形的食品煮了吃,叫“吃虫”。据说吃了“虫”,就可 以减少虫害,阜阳一带,这天吃煎饼,炒五谷。有些地方把这天做为祭龙的 日子,祈求天龙及时降雨,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景。早晨不吃锅底的饭,怕糊了“龙眼”,太阳出来之前在打麦场上或院内用青灰画圆圈,叫 “围仓”,也是祝丰收的意思。早晨吃凉粉、面龙和玉米花,五谷杂粮都嚼 一下,意味着吃老鼠眼和地里的虫子。

9、 三月三  有些地方这天要给小孩称体重,秤砣要往外拉,祝孩子快快长大。这一天还要给小孩加餐,吃好饭菜。

10、 端午节  吃粽子、麦仁酒酿、绿豆糕、鸭蛋。有的地方还要炸糖糕吃。

11、 六月初一  利辛一带吃童子鸡、鲜鱼。

12、 六月初六 称“六月六”,把幼儿手、足上所拴花线解下放人水内或拴 在水中的活鲤鱼身上。家中要设宴招待亲友。

13、 入伏  入伏这天,农村家家要打井水一小缸,加入少量碎蒜,每人喝一 些,据说可防暑,谓之喝并拔凉。

14、 七月七  即六夕节,姐妹们要为牛郎织女相会做七样菜,聚餐为乐。

15、 中秋节  一般要吃月饼、焦馍等圆形食品,嗑葵花子。晚餐要加荤菜、 酒,餐后用月饼、水果祭月,叫“敬重阳节城乡各地都以面粉、枣泥、糖等 食品蒸成重阳糕自食。有的在糕上插上彩旗,甲以馈赠亲友。

16、 立冬  制做秫酒,作为节日饮料。

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已突破4万亿元,80、90后成为消费主体,其中小吃是最重要的餐饮类型之一,面条、米线、粥、馄饨、饺子、凉皮、凉粉、麻辣烫、豆花等小吃常年受到食客们的欢迎,位居地摊小吃类型TOP10。本文中maigoo网编辑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下这些摆摊小吃,看看摆摊卖什么小吃好。

1面条

0 0

中国的面点小吃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其中以面条为最。条形、圆柱形或片状的面条可经煮、炒、烩、炸而成,一碗的卖价大约是成本的3-5倍,甚至更高。因制作耗时少、价格相对便宜,无论在一线城市,或是在小县城和农村里,炒面、汤面、凉面、热干面等等,在地摊或门店里备受欢迎。摆摊卖面条首先要把味道做好,有独特之处,卫生干净,吃的人多了,何愁赚不到钱呢。详细

2米线

0 0

摆摊卖什么小吃好?米线是我国传统小吃中的一员,美味且营养均衡,深受食客们的喜欢,同时也是近年来的热门地摊小吃。米线的价格跟各地的消费水平有关系,地区不同价格不同。不过总体来说,摆摊卖米线投资小,利润可观,一碗米线的利润能够达到60%-75%左右。比较好吃且受欢迎的米线品类有云南过桥米线、小锅米线、大锅肠旺米线、凉米线、麻辣烫米线等。详细

3粥类

0 0

早餐粥具有养胃健脾、甘润降火的功效。《中国餐饮行业小吃品类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粥和上述的面条、米线,以及馄饨、饺子等一样,均为摆摊小吃市场中占比较高的品类。另外MAIgoo小编从《十大城市日间畅销外卖品类指数排行榜》中获悉,小米粥、清火白粥、皮蛋瘦肉粥等是销量最高的粥类,即使在摆地摊卖早餐时,这些粥依然畅销。粥的成本极低,而利润可高达70%-80%。摆摊时最好开着盖冒着热气,让路过的人能看到粥的样子,或是写上菜单。

4馄饨

0 0

馄饨这种小吃摊老少皆宜,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从内到外都暖了起来。馄饨特色明显,虽然制作过程稍显繁琐,但爱吃的人不在少数,能让很多的顾客喜欢。摆摊时除了出售煮熟的馄饨,也可以卖生馄饨给顾客,以满足不同的顾客需求。馄饨品类繁多,馅料是关键,如三鲜、荠菜猪肉、白菜鲜肉、韭菜鲜肉、双菇鲜肉馅等,都是比较好吃的。手艺较好的,也可以做一些煎馄饨。

5饺子

0 0

从摆地摊到“水饺皇后”,湾仔码头品牌创始人臧健和是许多人的励志偶像。她凭着摆地摊卖水饺,到开设店铺、工厂,再到占据超市冷柜半壁江山,身价高达60亿元。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小吃,饺子是地摊小吃畅销TOP10的常客,无论是煮、蒸、烙、煎等做法,或是猪肉、三鲜、羊肉、牛肉、鱼肉韭黄、鸡肉冬笋等馅料,都受到男女老少的青睐。详细

6凉皮

0 0

摆摊卖凉皮是凉皮经营中最好的模式之一,投资少,利润高,夏天的销量较其他小吃行业高很多,堪称10大暴利小吃之一。所以天气一旦热起来,很多餐饮实体店里也会加入凉皮的销售。卖凉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到了冬天销量有所下降,摆摊时一定得搭配其它小吃经营,首选是肉夹馍,这个是经典搭配。陕西凉皮最为著名。在夏天,凉皮最好用泡沫箱保存,里面放几瓶冰冻的矿泉水,不然天气太热,凉皮也热,影响口感。详细

7凉粉

0 0

凉粉和凉皮一样,同样是夏天的经典小吃,消暑解渴。而在冬天,可以热吃凉粉,起到祛寒暖胃的作用。让凉粉保持温度,可以选择凉皮一样的方法,也可以买个保温桶。凉粉的制作是所有摆摊小吃中极简单的一种,只需用刀或勺子,划成块状或者条状,也有“刮派”直接用漏勺一样的工具刮成条,再根据喜好调味即可。制作凉粉使用的淀粉因地制宜,只要是富含淀粉的作物,例如绿豆、土豆、红薯等都可以作为原料。详细

8麻辣烫

823 50

麻辣烫是快餐行业、外卖行业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最容易实现的饮食自由。从菜式的选择,到荤素的搭配,再到辣度的控制,这种完完全全由自己掌控的小吃摊,只有麻辣烫能带给你。那么一碗10元的麻辣烫能有多少利润呢?MAIGOO网编就以普通的搭配为例,一碗10元麻辣烫包括普通蔬菜、一块散装面、一些免费调料,如果再加上一点普通肉类配菜,成本不会超过4元,净利润率在50%以上。详细

9豆花

0 0

豆花同样是低成本,售价却可以高出好几倍的地摊小吃。作为一种清热解毒、缓解中暑、营养丰富的小吃,豆花一般人群都可食用,备受大众喜爱。摆摊时尽量和其它卖早点的摊子摆在一起,豆花最好不要放入香葱,可以搭配豆浆一起卖。豆花和豆腐脑其实都是做豆腐时的中间产物。南方的豆花会带着甜甜的味道,像开在舌尖的丁香花。北方的豆花是咸的,南方的豆花通常都用石膏制作。详细

10豆脑

0 0

说完豆花,肯定不能落下豆脑。摆摊卖豆脑依然得讲究南北方的口味差异,可以搭配着油条当早餐卖,同时提供辣椒油、韭菜花、酱油和蒜汁,美味程度直线飙升。作为10大暴利小吃之一,豆脑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原料黄豆按2元左右一斤的市场价来算,可做成12份豆腐脑,一份豆脑零售价4元左右,也就是说一斤黄豆可以卖到近50元,消除配料和其它食材,最少能赚到35元左右。

11冒菜

594 25

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特色小吃冒菜毫不逊色于任何一种美食,摆冒菜摊、开冒菜店、做冒菜外卖的创业者满街都是。但卖冒菜的利润究竟怎么样?很多人对此还比较模糊。其实一个正常的冒菜摊可以达到日均几百的利润,不过这与当地消费水平、菜品定位等密不可分。如果按照日均100人次计算,人均消费最低达到8元,就能日赚500元左右,如果消费人次和消费水平更高,收入则更理想,比很多上班族的月薪都要高。详细

12炸串

0 0

摆摊卖什么小吃好?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低成本经营的炸串,历史悠久到没有一个城市敢自称发祥地。仿佛它向来就是依附着学校里那些馋嘴孩子兴起的,那些孩子长大了还吃。炸串摆地摊想要做好,得注重三点,即炸串种类需荤素齐全,特色食材是加分项;蘸料口味,香味足,辣度和咸度适宜;食材新鲜,不过分油腻,火腿、肉串、土豆等不同食材能在炸制后保持较好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