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的问题?

妈妈 0 45

歌曲的问题?,第1张

歌曲的问题?
导读:  闽南语ㄒ簿褪撬谓的“台语”):“有酒瓶卖吗?”直译“酒瓶有卖不?br>  意思当然是收购“旧”酒瓶,可是原文并没有这个“旧”字。  这首歌讲叙了一个故事,**名字叫《搭错车》  说女主人公走了一段身不由己的弯路,台湾的比喻是“搭错了车”

  闽南语ㄒ簿褪撬谓的“台语”):“有酒瓶卖吗?”直译“酒瓶有卖不?br>

  意思当然是收购“旧”酒瓶,可是原文并没有这个“旧”字。

  这首歌讲叙了一个故事,**名字叫《搭错车》

  说女主人公走了一段身不由己的弯路,台湾的比喻是“搭错了车”,“搭车”是南方普遍的说法,就是“乘车”的意思。

  这是一首年代久远的老歌了,却仿佛经久不衰般地一直传唱到现在。其实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却慢慢由歌手们翻唱得变了原味。先是苏芮,唱得还好。然后到现在的迪克牛仔,已经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一首单纯的摇滚歌曲了,没了催人泪下的感觉。

  闽南、台湾一带的男女老少们,人人都会扯着嗓子唱上几句“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这是一句闽南语,大概意思是说“有酒瓶子要卖吗?”。闽南、台湾一带收购废弃的空酒瓶子,再卖到废品回收站里赚点小钱的人,都是一边走街串巷,一边高喊“酒干倘卖无”。若有谁家里有空酒瓶子要卖,就会叫住这收购废品的人。

  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在吼着这首歌――“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从不知道原唱是谁,只当是流传民间的民歌;从不知道完整的歌怎么唱,只会这一句最脍炙人口的。

  到了再大一点点,上了小学,会听歌了,知道大概歌词了,知道唱这首歌的是个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隐隐约约的那些歌词,和这句“酒干倘卖无”有什么关系。单单听这一句,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首劲爆的摇滚歌曲,却没想到它的背后,隐藏了那样凄楚的故事。

  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从看过那故事之后,每每听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泪。

  那是一部关于《酒干倘卖无》的**。片名叫《搭错车》――也许我比较愚笨,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那时候,是十多年前了。

  那时候,鲜有VCD,看的是租借来的录相带。

  那时候,我还只是上小学。所以关于那部片子,我现在也只能拾起记忆中残存的斑斑碎片。

  故事说的是一个聋哑男子,我不记得他什么为生,只记得在他的家里,墙壁是一个一个空酒瓶子放平了,瓶身叠在一起叠成的。整个所谓的“墙”看过去,就是一个一个圆圆的玻璃酒瓶底。绿色的。整齐的。简陋的。现在想来,他的职业,应该就是收购空酒瓶子的吧。没有妻儿。没有朋友。我隐约印象,因为他不能说话,所以似乎用另一种譬如敲啊打啊的声音来代替“酒干倘卖无”的喊声吧。

  穷苦的聋哑男子有一天捡到了一个弃婴。是个女孩。他满脸笑容,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一个单身而又穷困潦倒的聋哑男子养育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那份辛苦,可想而知。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

  女婴终于长大。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男子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

  不变的是变成老人的男子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

  男子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那一点点钱,养大了一个人。

  少女爱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后来结识了一个青年,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未成名的词曲作者。

  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唱歌。

  少女身体不太好,有一日,老人买了一只小狗准备杀了给少女吃,让她补身子。可少女舍不得,便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大概是取名叫“旺才”之类的。暂且叫它旺才吧。

  青年常到少女家,帮他们家一些忙,和她一起喂喂旺才逗逗旺才。青年几乎成了他们家的一份子。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当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少女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老人,没有时间和青年在一起。少女和青年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直到最后,少女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

  少女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聋哑的老人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说是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劝说少女不该弃那含辛茹苦养大她的老人而去,少女却和他闹翻。

  有一日,少女召开记者招待会,青年拉了老人去看她。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声爸。少女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破落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少女在几分痛苦的挣扎犹豫之后,狠下心否认老人是她的父亲。老人虽听不到,但他知道女儿不愿认他。失望的眼神和浑浊的老泪,简直要让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叫人的心里狠狠地揪紧。

  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老人落寞的身影,在路边沉沉移动。身边跟着的,是那只养了多年的旺才,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

  突然,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老人因为是聋子,所以听不见那狂啸的马达声。旺才一个飞奔,扑向老人的背后,把主人推到路边,而自己被摩托车撞飞,轧过,从肚子一碾,翻了个身,躺在路边,腹部起伏,满地是血。

  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个镜头是不是真的,拍摄时是不是真的让一辆摩托车碾过那只狗的腹部。那个镜头那么真,真得让我揪心。

  老人把旺才带回了家。兽医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

  旺才躺在桌子上,满身是血,身体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双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着主人。老人老泪纵横。总归是要死,与其让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让它痛快地离去。老人痛苦地举起了一根棍子,犹豫着,然后狠狠地朝旺才的头部砸去……

  一切变得更加荒凉。老人什么都没有了。然后,是疾病缠身。老人得了绝症。

  一边,是落幕般的清冷;一边,是舞台上的喧嚣。

  一边,是曲终人散的凄凉;一边,是好戏开幕的热烈。

  一边,是失去的悲伤;一边,是成功的喜悦。

  父女俩一直没再见面。少女的成功,阻断了他们的联系。以至于对老父的疾病,少女一无所知。

  少女并非冷血,她也在无奈中挣扎和矛盾。

  少女要开演唱会了。她开演唱会的那天,正好是老人入手术室的那天。

  青年为了唤醒少女,为她写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卖无》。青年在演唱会前把歌送到了她手里并告诉她老人时日不多的消息。也许,若她仍然执迷不悟,青年也会心灰意冷了。

  少女看了歌词,痛哭流涕,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

  她不停地学唱那首歌,在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作为压轴,演唱了《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曾开口说一句话/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虽然你不曾表达你的真情/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

  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全场歌迷静静地听,直到唱完,少女也已泪流满面。

  演唱会结束后,少女没有卸妆没有换下演出服,便匆匆忙忙赶往医院。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奄奄一息,看到女儿,却辛苦地动了动唇角露出了笑脸。

  少女此时在老人的病床边,再也不管什么记者、媒体、经纪人、歌迷了,她不停地叫着“爸――”,内疚、遗憾、绝望地哭泣……

  之后,我终于能把影片中的情节和歌曲的歌词一点一点地对号入座了,终于明白歌词中表达的意思了。也许,这可能就是原唱歌手自己的真实故事吧。

  故事就是这样。记忆中的这些碎片虽不完整,但刻骨铭心。写完这些文字,我竟也流下两行清泪。十几年前的影片,因为童年时的不尽全懂,我一直想再重温一遍,但却难寻它的踪影。如果你在哪里看到《搭错车》,就借回家看看吧,看了之后听《酒干倘卖无》,会有感动盘旋在心里,会有泪水徘徊在眼里。而我也会继续追寻它的踪影,希望有一天还有机会再感动一次,痛哭一次

《搭错车》是部83年的台湾经典**。可是我觉得这部影片的题目和内容好像没什么相关。请教了一下度娘,发现这《搭错车》的使用也是阴差阳错。

原本敲定用**主题曲《酒干倘卖无》作为片名。因为其作者的“政治问题”使这首歌在台湾禁播。只好改名,时间紧迫,干脆采用了上一个刚被毙掉的**剧本名称作为此**片名。成为了《搭错车》的由来,一个“错"字也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关于这部**,我想从三首歌名出发。这三首歌,正如八九十年代台湾流行乐坛上的很多歌曲一样,我来的时候它们带来的思潮可能有点过时,可我都觉得特好听,不只是一种声音,而是创造出了一种画面,演绎出的一个故事。这才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东西。

歌词没有一个爱字,却都弥漫着深情缠绵,洒脱奔放的气息。这种爱,深刻而无奈,意境开阔,是对“人”,对“家”,对“国”的诠释。怎么说呢……我就写写我自己想到的吧。

这三首歌全都来自《搭错车》**原声大碟,也贯穿了整部**的内容情节。

《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让我再和你一起唱,酒干倘卖无……”

这首歌无疑是最家喻户晓的一个。前半部分悠长动人,自带催泪效应。中间部分将声音进一步拉开。后半部分意境开阔,节奏变快,有种将人拉进回忆中的感觉。有感伤无奈但更有一种豁达的情怀。再一次的重复歌词马上进入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有种歇斯底里的狂野与奔放。最后以十二句牵动人心的酒干倘卖无做结。(也是苏芮声音的特质哦。)

他是一位退伍老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声带断裂,但却被掩埋在社会的最底层。她是一名两个月大的女婴,被生身父母遗弃,在冷清的胡同中啼哭。他拉着一车的空酒瓶走街串巷,她被他抱在怀里,再也不要离开了。也许他与她有着同样的命运,她被生她的人抛弃,他被这个流离,动荡的时代抛弃。人,有人的无奈,同样,时代也有时代的无奈吧。可是她有机会适应这个时代并且创造自己崭新的生活,但他却不能了,这也许注定了他们终将错过。

她叫阿美,他叫哑叔。阿美的到来给这个古老又民风淳朴的胡同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可是却给哑叔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的很多负担,哑叔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她的身上,将过日子要买的米酒换成了奶粉,使他与他的情人芝兰阿姨的矛盾再次升级,芝兰将一个酒瓶狠狠的砸在了哑叔的眼眶上“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养得起这个丫头吗,每天替你浆浆补补,烧菜煮饭,晚上还要让你翻过来调过去的……自打我搬进来的第一天起,我就后悔,后悔跟了你这个哑巴,跟了你这个捡破烂的……”并不用力的一巴掌打过去,芝兰终于离开了他。她是他的伴侣,算是他的亲人,她也并不是没有人情味的人,她试着接受过她,试着爱她,可谁让生活如此艰难,贫穷造就了生的无依靠,爱的无依靠。可是他还是选择了她,阿美,他生命的延续。

他吹奏的号角声。满屋子墙壁中镶嵌的酒瓶。吃饭时他用筷子敲打出来后来《酒干倘卖无》的旋律。她第一次叫他爸爸时,他抱着她冲出门去,咿咿呀呀,说不出话,憨厚的脸上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喜悦。他带着老花镜专注帮她缝补衣裳,偶尔抬头,看见刚掉了门牙正在写作业的她也对他可爱的一笑。他还是那样拉着酒瓶子送她去学校,她却因为同学的嘲笑下了父亲的车,躲在角落里偷偷看他。她为此不愿意理他,在和邻居吃蛇肉时,他假装中毒,她担心的扑过去喊他,他却咧嘴一笑,把她一把抱住。满嫂家失了大火,他在混乱的人群中焦急得寻找她,她大声喊着“爸爸,爸爸”她和他总是有办法,互相找到,彼此依靠……

他就是用数也数不尽酒瓶子养大了她。她变得活泼,乖巧,懂事,亭亭玉立。而他却越发的苍老,憔悴,两鬓斑白。她不可能永远都是那个把他作为高高在上的形象来崇拜的小女孩,当这个世界为她打开了崭新的一页的时候,她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其实,最初她答应与唱片公司签约有很大一部分是想要赚更多的钱来为他买上大房子,让他过更好的生活,来回报他。

其实,他更是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出人头地,活得快意。其实她也一直深爱他,其实他更是从来都没有怪过她。

只是他难以走进她的世界,他穿着正式的衣服来发布现场找已经成为当红歌星的她,她却迫于经纪人,迫于舆论,更迫于自己前途的压力,没有勇气当众承认他的身份。他吃惊了,其实他怎能不懂得她有难言之隐,他默默的离开了,她跑出去追他……他们明明互相懂得,但是相对,却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单纯的亲密无间。

她拼命地练习舞蹈,拼命地工作,她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她做各种公益事业包装自己,她越来越红,在她站在越来越大,越来越闪亮的舞台上,台下簇拥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却不由的感到无比的寂寥,是啊,台下的人,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看到的。她被一步一步推着前行,也许她不是失去了本心,我觉得她更多的是失去了自由,被别人,也被自己束缚着。工作时间紧迫,演唱会需要马上准备,她忙碌着眼前看起来最最当务之急的东西。竟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

她一直以为有机会,一直以为一切都可以挽回,于是她一次次的拖延……可是,有的时候错过,终是错过。

她更错过他太多太多了。她给了他很多的钱,可是,当他的老父亲一次一次满怀期待的等她回来吃一顿饭的时候她在哪?他们的房子被拆迁,她从小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掘土机肆意的破坏,当满屋子整齐的酒瓶子被无情地打翻,当自己父亲无奈落寞的站在一边叹气,当从小那么爱护过她的邻居们,好朋友们因为此事丧失理智,疯狂抗争的时候她又在哪里?当从小的发小好友在争执中不幸丧生,满嫂绝望恸哭的时候她又在哪里?灵车与她的轿车擦身而过……当那条在她危难之时,与蛇对抗,拼命保护过她,十几年与他们朝夕陪伴的老狗因为救自己的爸爸而被汽车碾压,以至于奄奄一息的时候她在哪里?当爸爸悲伤痛苦,为了不让狗继续受苦不得不忍痛用大棒子向狗砸去来结束它生命的时候她又在哪里?

当她终于从东南亚演出归来,抽出身得时候,她的家都没了,面对的却是一片废墟。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搬去了哪里,不知道那些好邻居们们近况,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自己独自一人还在用筷子敲打着碗,却怎么都等不到她回来的伤感。最后,却连父亲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连他最后的时光的都错过了。

我在想,确实,成为当红歌星受到万人追捧,是很多女孩子的梦想。在青春的年纪里为了理想努力打拼更没有一点错。可是,有些事情,错过了终究是错过了。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永远,根本没办法补偿了啊。

最后,当她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她的父亲却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这一次,她终于回来了,她穿着礼服跑了无数层台阶来到他的身边,却再也没有机会和他说最后一句话。因为他,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我相信,他临死之前也没有怪过她,确实,儿女过的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与补偿,确实,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兼顾,不可能做到不缺席父母生命中的每件重要的事情。我们的父母,他们要的并不多。人老了,在乎的东西也没那么多了。钱对他们来讲,也并不是那么那么重要了,他们更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在乎,一点耐心,陪他们唠唠嗑,做做家务……和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好玩的事,和妈妈逛逛街,做做饭。给爸爸买一块他心仪的新手表,教他们手机的新功能,你在生活上要求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人,那么你的有趣可不可以分出来一点,也丰富丰富他们的生活呢。

有的事别拖,千万别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当你正在努力奋斗,或者已经得到很多的时候,别忘了,回过头看看,那些一直深爱你的人。其实他们老的很快,其实他们不会永远在原地等你。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哈,就像赌博,输了想要捞本,赢了还想赢得更多。如果沉溺的太多,就好像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这种心态总是不太好的。

影片的结尾,唱过无数首歌的阿美站在舞台上,终于能够用心唱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歌,《酒干倘卖无》。

(不知不觉已经墨迹了这么多,接下来少说)

《请跟我来》

“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的到来,在慌张迟疑的时候请跟我来”

“我带着梦幻的期待,是无法按捺的情怀,在你不注意的时候,请跟我来……”

“当春雨飘啊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玩的发梢,带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

这首歌,我认为是情歌的典范啊,简直是太深情了!“请跟我来”这四个字是多浪漫温情的承诺啊。不管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总能相信一个人,他能给自己指明方向,伸出手来就能放心的和他走……

其实影片中让我非常感动的就是老街坊邻居的相亲相爱,相依相助,就跟一家人一样了。满嫂一家,菊嫂一家,**中充满了很多的温情……(台湾腔真是可爱死哦。)其中最让我心疼就是满嫂,先是丈夫意外落水死亡,同时房子被烧,傻弟弟被烧死。她望着一片火海,除了年纪尚小的幼子,一无所有。那是一种在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连表情都僵硬的失神淡漠。十多年后房子又一次遭到强拆,唯一的儿子在争执中被塌下来的房屋砸到,翻找到时,她又一次亲眼看到儿子被梁木活生生的扎死……给儿子下葬,敲棺材三声的时候,她比以前更老了,实在是没有能力承受了。支撑他一直走下去的不只是活着的本身,而更是邻里间的相互扶持,尤其是在房子拆迁,邻里不得不各奔东西的时候,她和哑叔还是个伴,而阿美更像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牵挂……所谓老伴老伴,有的时候陪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看到了吗?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在你的身边。抱你,助你,递你一杯水,一条被子,你想事情的时候,就陪着你,担心或是期待……有的时候就不那么寂寞了,在情感上,每个人都渴望这样的吧。

《一样的月光》

“什么时候儿时的玩伴都离我而去,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沉寂的大地在夜晚默默的哭泣……”

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什么时候蛙鸣声都成了记忆,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拥挤。高楼大厦到处耸立,七彩霞虹把夜空染得如此俗气”

这首歌可以说是这部**中出现最多的歌。我个人也是非常的喜欢,狂野奔放……

八十年代的台湾,城市化进程风起云涌,这一社会转型带来的困惑在诸多文艺作品中都有体现。

就像是**中阿美的旁白那样“人总会活下去的,苦难总会使人忘记昨天,而踏实的活在今天的劳累中……日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一样的邻居朋友,一样的日作夜息……”

的确是这样,重大的打击没有给他们的生活造成根本上的影响,只要是赖以生存的土地或者说是熟悉的生活方式没有受到挑战,大家总会用自己原本的生存之道重新站起来。坎坷却不失安全感,清苦却人情味十足。

可是,时代变了,一切就都变了。就像是《肖申克的救赎》中在监狱中生活多年的犯人,害怕出去后的世界一样。就是所谓的体制化吧。他们面临的是被环境抛弃,被时代抛弃的恐惧……

有的时候人到暮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脱轨。

这样的话,就更不能被我们都抛弃了哈!我们要帮他们哦~

当然,城市化进程也是好事情的啦。

可是,究竟是“你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蛙鸣蝉声,一个多么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场景,而田园牧歌的消逝又何止是八十年代的台湾。

很少啊 我乱写几个吧

天亮了 韩红

故事 张学友

烛光里的妈妈

牵强了 其实大多数悲伤情歌硬要扯到亲人离世也可以

我实在想不出来

要不就是追悼会上的哀乐了

抱歉 很想帮你

是李明洋的 坚强的男人

坚强的男人

演唱:李明洋

闽南语歌超群:194199217

日头惊黄昏

月娘惊天光

我惊手若酸

厝内着没三顿

看恁惦惦嘛困

人生卡苦呀甘愿吞

我无怨叹命运

后悔肩头担双份

放你去我无伤心的身份

我的心呒敢歇困

对恁的爱我无分寸

因为我欠恁深情一份

恁的声该我心酸

恁的笑在我手软

咱的厝呒愿充满着怨恨

就算枕头孤单困

永远呒放行入

这双手只有坚强的伤痕

《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

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

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

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

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

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酒干倘卖无

歌曲:酒干倘卖无

歌手:苏芮 专辑:搭错车

曲:侯德建 词:罗大佑 侯德建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天那有地

没有地那有家

没有家那有你

没有你那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

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

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

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

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边

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淌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