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梁宇新
2022年5月8日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旧唐书阅读课”第二场讲座在腾讯大会举行,主题为“从金轮之王到天宝之王——唐代信仰与王权试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三九世纪研究院副教授吕波主讲,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梁宇新主持。校内外200多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三九世纪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青年学者。主要从事隋唐礼仪实践与政治变迁及吐鲁番文书的研究。出版有《头饰背后的政治史:从《吴家诸王》到《军事首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在《历史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12-2013年、2019-2020年应邀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环境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担任外国人研究员。
一、中国古代王权与祭祀概述
吕伯先说皇帝的称号。武则天的「慈世帝金轮圣灵」和唐玄宗的「神武帝孝道开元天地」在中国古代皇帝称谓中的意义是什么?秦汉以来这种尊称是如何变化的?
追根溯源,生活在西周的国王被称为天子;然而,在世界上使用“皇帝”作为国王的称号是在战国以后。嬴政之后,皇帝成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陆波引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概括为“周制——帝制——封建制——郊祀;秦制度——皇帝——郡县——祠堂”两种制度。这两个系统在天子的六宝名称中也有所体现。同时,在祭祀不同的对象时,最高统治者对自己有不同的称呼,如天子(大臣)、皇帝(大臣)。
帝国称谓的变化发生在中世纪,表现为宗教因素的加入和尊称的兴起,如太平真君、菩萨皇帝、如来等。与唐朝的敬语相比,这些称呼是非正式的。中国古代皇帝中第一次正式加入佛教概念的是武则天,自称“金轮圣灵之帝”。那么武则天的称号从何而来呢?
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序》中有什么期待?
接下来,陆博介绍了玄奘的世界观。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序》中描述了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佛教世界观:须弥山周围有四大洲,统领四大洲的君主被称为金轮王,但一生没有金轮王,期待它的出现。玄奘晚年与武则天皇后接触较多,武侯很可能接受了玄奘的世界观,从而回应了他对金轮王的期待。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唐代西域文献,是宋绍兴二年由安吉泗溪法鲍子福寺收藏的。
三。宝玉之书与金轮王的诞生
后来,吕勃分析了《大云靖玉帝本纪》与宝玉靖的关系以及武则天“金轮王”称号的产生。在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他重新揭示了靖玉帝《艺疏》的意义。他认为《逸书》文辞精当,自始至终尊重实际政局,在称武则天为圣母玉皇大帝的同时,也承认了真正的李政权。玉帝的作用是继承太祖、太宗和的遗志,辅佐和永昌皇帝。玉皇大帝撰写的《大云经集义疏》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自武则天称“玉帝娘娘”以来,从悬拱四年到载元年的历史。没有迹象表明武则天会以女性的身份称帝。“大云敬玉帝授仁义书”并不表明武则天是轮王,也不表明武则天是弥勒佛的下一任所生。人们认为《艺疏》中表达的概念是:弥勒诞生时,武则天是南Jambu-Di^pa.的主人Jambu-Di^pa's所有者只得到了轮王土地的四分之一(即须弥山周围的四大洲之一),还没有成为真正的轮王。(参见吕波:《唐明的建造与武周皇帝的雕像——从“圣母玉帝”到“轮王”》,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第48-49页。)这一点在《艺墅》中已经多次表明,有必要再次重申。(参见林《经结构解析》,华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集》第2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0-185页,第189页。)
S.2658大云静姝
宝玉经与武则天的金轮王地位密切相关。宝玉经翻译八天后,武则天被尊为“金轮圣灵之帝”。吴州的洛阳建筑也对应了《宝玉经》的经典含义,如在邙山南麓修建一座大型佛像,以对应经书中跑者王守进要去窦律天宫拜弥勒佛。而端门舒天则表达了“唐朝宋周”的内涵,即统领大陆南部的唐朝是小国,统一四大洲的武周是大国,武则天是四大洲之主——金轮之王。
P.2278《鱼宝经》
吕波认为,武则天从皇后到皇太后玉帝、圣帝、金轮圣帝、岳谷金轮圣帝、慈世岳谷金轮圣帝、侧田金轮圣帝的每一次称谓变化,都集中反映了她政治进程的每一步。与此同时,故宫核心区的建筑,如明堂、大佛像、舒天、九鼎等古迹,也在不断被建设和演绎。明堂既是玉帝永生和复古情怀的象征,又被解读为弥勒佛建造的花城,道教君主的仙宫,轮王的七宝台。沿明堂中轴线而建的大型佛像和舒天,也是武则天模仿轮王供奉弥勒佛,改造成四个方向的体现。
四。长安和太清宫的天宝君
陆博把分析延伸到了玄宗统治时期。他认为,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并确立,就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要理解玄宗朝的政治宣传模式,需要从武周时期已经形成的政治文化模式入手。玄宗要么直接借鉴和重复吴州已经实行的一些礼乐文化,重塑唐力王室的权威;或者颠覆吴周朝的“古迹”和礼仪建筑,重塑李唐王朝的视觉政治;或者借助道家的空壳,玄宗自己充当了老君的“灵媒”,重新强调唐力皇室的神圣血统。具体来说,就是武则天所有的郊祀禅定,人为傅锐,频繁加敬语(唐玄宗生第二年加“开元神武”,开元二十七年加开元文生神武,天宝元年加开元天宝神武);七年前,天宝被尊为“开元天宝的神武皇帝”,礼乐制度重建德意志运动等措施都在田凯时代重演。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绍兴宋元刻本《新唐书》卷五《玄宗纪》。
如果说唐是吴周都城洛阳最耀眼的政治“剧场”,那么太清宫——长安发生宗教和政治思想转变的宫殿,就是玄宗塑造圣人形象的“舞台”。太清宫,位于大明宫以南,兴清宫以西,是长安东城重要的宗教空室。天宝二年,玄宗将西京大宁坊太上皇元殿改为太清宫、洛阳太尉宫、东京太尉宫、天下各郡紫晶宫。理由是寺庙是祭鬼的地方,皇宫是祭生的地方,而“我的圣祖湛然,永远是道教的大师,有着特殊的时间段,需要表现出成事的天赋。”
唐玄宗,人称天宝君,在太清宫拜太清神,与佛祖、三十六天、三清境界、三洞等信仰体系密切相关。老君做了地方牺牲,逐渐到了都城长安,再到全国。偶像塑造、经典弘扬、再创神圣空成为玄宗塑造唐力神圣谱系三位一体的策略。
Xi安唐长安寺历史图集查看地图
五.总结
最后,吕波副教授总结道,历朝历代都在塑造皇帝的神圣性,但与汉代相比,唐代皇帝制度的一个变化是通过世系神化、外貌神化(如“画像”和皇帝外貌描写模仿佛祖八十种善)、生日神化(佛祖生日和道士生日而来的一个千年节日)将皇帝塑造成一个宗教偶像。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君主地位的双重性,即皇帝和天子,从国家祭祀的角度进行研究。但要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考虑唐皇的三重神圣(如玄宗郊天、祭宗庙、祭太清宫)。
编辑:于淑娟
校对:张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