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说别人送她的东西又问她要,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求意见

孩子 0 20

我女儿说别人送她的东西又问她要,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求意见,第1张

我女儿说别人送她的东西又问她要,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求意见
导读: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养成定目标的习惯,而读这么多书,只是让他知道,只有自己付出一定的代价,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便父母是富翁,也不可能轻易给你。这是在给孩子以后的人生做铺垫,杜绝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威逼利诱,

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养成定目标的习惯,而读这么多书,只是让他知道,只有自己付出一定的代价,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便父母是富翁,也不可能轻易给你。

这是在给孩子以后的人生做铺垫,杜绝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威逼利诱,教育必须因势利导,强迫他读20本书是没有用的,毕竟不是孩子打心眼里情愿去读书。

俞敏洪教你:孩子问你要东西,怎么办?

其实,在教育子女这方面,他并没有偏心,对待儿女都是同样的方式。

俞敏洪的女儿在国外上学的时候,班里的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她也想要一台。

其实他知道有了电脑后,可以帮助女儿学习,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是他也没有轻易答应,而是让女儿去背诵30篇新东方英语励志文章,背诵熟练后就给她买。

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女儿就背的滚瓜烂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电脑。

对于女儿而言,她通过努力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必她的心里肯定十分的激动,也会明白其中的来之不易,对这台电脑倍感珍惜。

对于俞敏洪来说,他也达到了他的目的,不能让孩子吃住自己,间接让孩子知道“延迟满足”的必要性。

当孩子索要东西时,你该这么做?

在生活中,其实孩子开口向你要东西的情景数不胜数,小到几块钱的玩具,大到几千块手机、电脑甚至几十万块的钢琴。

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如果孩子想要某个东西,那他就会无条件的满足孩子。

久而久之,一些孩子就会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认为只要自己一开口,父母就会想方设法满足,也不会去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合理的要求,是否超出父母的承受范围。

一旦某天父母拒绝了自己的要求,就会感觉父母怎么变了,连这点小要求都满足不了,瞬间在心里和父母产生一道屏障,甚至采取极端的言语或行为,逼迫父母同意或者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所以,当孩子开口想你索要某些东西时,建议大家可以采取以下的处理方式:

1判断索要的东西是否合理。

合理性的判断基准是根据孩子目前的需求情况来定的,也就是说可以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的物件,比如书籍、文具、七巧板、乐器等等,这些可以视为合理需求,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

而对于目前来说的非必需品,比如游戏机、高科技产品,可以先和孩子沟通,判断物件是否合理,再酌情考虑。

2判断索要的东西是否超出父母承受范围。

在索要的物件属于合理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父母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个物件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畴内。

如果可以承受,和孩子先说好,我是愿意给你购买的,不过你得付出一定的努力,详细的做法请看下面第3点中。

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和孩子说明原因,再商量是否有替代品。

3让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再去满足他。

当我们通过上面的合理性和承受能力的综合考虑,已经确定了孩子索要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且是在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接下来就是发挥你说话艺术的时候了。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都不会去好好珍惜的,大人如此,孩子也是。

你可以根据索要东西的价值,让他做一些可以接受并且压力不太大的事情。

如果是学习和生活上比较紧急的物料,你可以让他帮你个小忙,或者做个家务什么的。

比方说他要买个iPad用于学习,你让他帮你做十天的家务或者读完一本书,做到了就给他买;

也可以给他几个选项,加入有利于提升他的兴趣爱好,约定坚持十天半个月的就算成功,这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当然,所有的可选项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量孩子的性格和承受能力。

4父母的教育理念要一致。

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你和孩子约定了相关事宜后,如果他能按照你说的去做,做到后你才去兑现承诺。

此时你要注意必须提前和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关系要好的亲戚打好招呼,特别是年纪较大的长辈,因为他们会比较溺爱孩子,不忍心孩子受一点点儿苦。

告诉大家一定要组成统一战线,否则你自己一个人单兵作战,孩子会找到意见不同的一个人作为进攻对象,直接跳过约定环节,轻松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也是最最可怕的地方。

孩子一旦找到突破口,下次他就不会再去找你,而且去找那个让他无条件得到的那个人,对于你所说的话,他就不会去重视了!

以上就是当孩子向你索要某个物料/东西的时候,给你提供的一些应对思路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好吃好穿的第一个考虑给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可偏偏有些小孩不懂得感恩,叛逆期老顶撞父母,父母生怕孩子上学吃不饱饿到了,有好吃的自已不省得吃,口是心非,明明想留给孩子,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不爱吃。这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孩子要懂得感恩,当父母老了,孝敬父母,多关心多体贴,多照顾,让父母安享晚年。

看见同一个认识的人,人家给别人孩子吃的,没给自已孩子吃的,我说你不能过余心里难受。人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在这小事上不要计较这些。这个人或者只有这些吃的了,或者他孩子比你孩子小,只要这个人往日里和你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这时候更要理解他。反回来说就是你曾经和这个人闹过意见你也不能用别人的过错来气自己,凡事要想开点永保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