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家乡的婚俗 2007-05-23 09:18:25 风俗人情 廖伟英 家乡地处粤北连州保安,一般人家的婚礼虽然不及他处的隆重铺张,但也有诸多繁文缛节。家里姐姐多,经历的婚嫁场面就不少,所以,至今还记得那些习俗。 嫁妆的准备,首
家乡的婚俗
2007-05-23 09:18:25
风俗人情
廖伟英
家乡地处粤北连州保安,一般人家的婚礼虽然不及他处的隆重铺张,但也有诸多繁文缛节。家里姐姐多,经历的婚嫁场面就不少,所以,至今还记得那些习俗。
嫁妆的准备,首选女红。大姑娘出嫁,她得先学会做布鞋,纳鞋垫。冬天是大姑娘们做布鞋的好时节。她们围坐火炉旁,跟着大婶大嫂们学纳鞋底,针鞋面,上鞋线。嘻嘻哈哈的,一边做,一边谈论男朋友的家境,脾气等。还没有出嫁,她们就得准备好十二双布鞋:自己四双,男友四双,双方父母各一双(现在都用买的皮鞋代替了)。如果遇到哪个姑娘赶着结婚,来不及做鞋了,就央求大家帮忙。大家笑她心急,批评她交了男友不早告诉,她就拿出瓜子糖果赔礼,大家也就饶了她。心灵手巧的姑娘做的布鞋特别多,嫁妆用不了的,就留给家人穿。我小孩的大姑姑就很会做鞋,我嫁到夫家时,她还放着半箱子新布鞋,说是给我穿了。我只拿了两双(丈夫和我各一双),其余的都堆在老家的箱子里。冬天穿上靠在火盆取暖,很舒服。现在几乎都穿毛毛鞋了,它们也就成了“文物”寄存于衣柜的某个角落里了。
其次是衣服。男女双方起码缝制两套新衣服,春夏各一套。男方给女方买一条四方的红纱巾或者围巾,出嫁时作盖头用。再加一把漂亮的红花伞。有些还给女方父母、哥弟买套新衣服。女方则要给男方买一顶军帽,一条皮带。自己缝做一个布袋,用衣车车一条围裙,寓意将来子孙成群,代代繁衍。
女方还得准备其他生活用具,如一把做女红用的剪刀,梳妆打扮用的镜子、梳各一,脸盆,口盅,毛巾各一。两只桶,两个皮箱,寓意好事成双。外加一个装有火种的竹制火缸,一把香铲火钳,一张蚊帐被子等,满堂嫁妆,样样齐全。
备齐嫁妆,就等聘礼了。聘礼给多少,需要看双方家长的心意或彼此的商议,例如结婚当天,男方给女方家多少斤猪肉,大米,酒水,多少只鸡鸭等;聘金的数目一般要带个九字,如1999元9角9分,取个长长久久之意。当结婚的黄道吉日定好后,男方就把聘金、礼单和吉日通知一起送到女方家里。
结婚前一晚,一群要好的姐妹相约来到新娘家,新娘的家人拿出瓜子、糖果给姐妹们吃,有些时候还煮糍,炒花生。她们的责任就是陪伴新娘在娘家度过她少女时代的最后一个夜晚。姐妹们天南地北地闲聊,想象着未来的幸福生活,一脸向往。不知不觉夜深了,新娘看着平时玩得要好的姐妹,想到明天的别离,想到不能在父母跟前再尽孝心,不免悲伤起来,于是大家一道哭泣,然后互相规劝,一直守夜到天亮。
结婚当天一早,新郎和他家的叔父兄弟,抬着酒坛,挑着猪肉,鸡鸭等,来新娘家拜过其父母,一起吃早饭。这时的新郎,虽然着急却不可以见到新娘。因为新娘藏在房间里,由好命的嫂嫂(生有子女的嫂嫂称为“好命”)陪着,不得迈出房门口。嫂嫂帮新娘梳妆打扮了,先是用对折的白线帮新娘夹去脸上的粗毛,洗净后,再帮她拔去眼上的杂眉,叫白眉齐案。梳头时说着“一梳梳到底,一路好到尾”的吉利话。等到吉时出门,新郎和他的兄弟早已提前离开,赶往家中等候新娘到来(现在也有新郎、新娘一起出门坐车走的)。
新娘在嫂嫂的搀扶下,跪拜父母,哭着不肯出门,以表难舍的心情。父母则劝慰她好好做人,孝敬公婆。新娘再拜叔婶,大哥,姑姑,阿姨等人,拜托他们好生照顾父母,他们劝新娘放心远嫁,以后多回家走动。然后到老屋上香,新娘拜过祖宗,派了姐妹分离利市包,两个弟弟“大舅子”利市包,两个嫂嫂(一个挑担,一个搀扶)辛苦利市包(这些利市都由男方家里准备的)。最后由嫂嫂为新娘披上围巾盖头,撑着花伞,搀扶着走出大门。出门后,新娘是不可以再回头的。民间忌讳,回头就是离婚回娘家。
送嫁的队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以未婚的年轻女性居多。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人。走的次序是有讲究的,一般由两个亲弟弟(堂弟也行)或侄子走在队伍前面,然后是新娘,紧跟新娘撑雨伞的大嫂,挑担子的大嫂,最后才是其余送嫁人员。挑担子的大嫂是最辛苦的。她的萝筐上装满嫁妆:衣服鞋袜布匹等,上面放着两小扎用红绳捆住的柏树枝条,寄托“柏子偏心,有子有孙”的寓意。还有两小束葱,也用红纸包上,表示“夫妻通融”之意。而两条用红纸捆住带叶子的甘蔗,则比喻夫妻的日子像甘蔗般甜美。
到达新郎家村口,送嫁的队伍就停下来,等待新郎一家出来迎接。当新郎带着叔婶,哥嫂,再次分派两个“大舅子”利市包,两个嫂嫂辛苦利市包,送嫁队伍利市包,新娘才肯跟新郎回新家。如果两个“大舅子”不肯挪步,说明利市包太小,新郎还得再封两个大利市,才可以把新娘顺利接回家中。
新娘进了屋,大捆小捆的鞭炮一起鸣放,炮声震天,欢乐无比。新郎家人拿出糕点糖果招待客人。客人走进走出,忙着参观新娘的卧室和厅堂,赞新娘礼物收得多,收得好。好命的大嫂用新娘家带来的卧具,重新为新娘子铺床,一边铺,一边念叨:“禾杆悉索(像声词),子孙满寨;蚊帐上竿,生出子孙读大学。”(注:以前铺床用禾杆,吊蚊帐用竹竿。“索”和“寨”,“竿”和“学”,用当地土话读才顺口。)
一切弄妥,开宴吃饭。新娘新郎向父母、亲朋好友频频敬酒讨利市,此情可简省便了,惟见满桌酒席,不得不尽吃喝谈笑之乐事矣。
酒席撤去,送嫁和贺喜的亲戚一一告别。华灯初上,一对新人端坐床前,属于他们的世界,从此降临。
新娘的行头:汉服一件、小礼服一件、鞋子两双、回门衣服一套、首饰若干。
二,新娘出嫁当天带的东西: 床上用品2套、 拖鞋两双(男女各一)、
睡衣两套(男女各一)、 袜子两双(男女各一)、 内衣裤两套(男女各一)、牙刷牙杯2个、 牙膏1支, 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
红色脸盆2个、 带盖红桶2个、 小孩洗澡红盆一个、 毛巾两条、 浴巾两条、 化妆箱一个含镜子头梳
(镜子要圆的不能方的)、肥皂盒一个、 喜娃娃一对、 痱子粉、 厨房围裙、 化妆品一套、
大小碗盆等各10件、 钱若干、 喜碗、喜杯等、 准备装礼金的红包一个。
三,厨房用具
电饭锅、炒锅、蒸锅、刀铲等。
四,具体标准:
1,红色桶:子孙桶,外面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8样物品。
分别为: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一小捆。
另一个桶放满米,上面放置的是红枣、桂圆。两桶上面均放置柏树枝(小捆)和红喜字。红布包裹。
2,红色脸盆: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帮阿公、阿婆买的各一双的皮鞋和袜子及帽子各一。鞋子里需放置袜子、3节花生、糖各2。
另一个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带籽万年青一盆。;两盆中均放置些红枣子、桂圆及柏树枝(小捆)。并覆盖红喜字在上面。
3,床上用品准备2套,
一套是带去夫家给公婆的:红色百子被1条、枕1对。
一套是铺新床上的,由以下4部分组成哈:
①,传统红色百子被、绿色龙凤被各1条、
②,垫被3床、盖被3条(羽绒、羊毛、蚕丝各1)
③,枕头2个,双人枕1个
④,铺床用红色床品一套
嫁出的女儿娘家上梁准备啥
嫁出的女儿娘家上梁准备啥,上梁的意思是,一般家里盖房子,房梁建好了,就会吃酒席庆祝,放鞭炮,此为上梁,很多的民俗也都与这方面有关,以下嫁出的女儿娘家上梁准备啥。
嫁出的女儿娘家上梁准备啥1上梁娘家人要送多少礼物?送需什么?
可以送一些转运保平安的吉祥物,比如:佛珠、手链之类的。当然选择这类的产品是有学问的,
我觉得送份框画表达心意非常合适 您可以去看看宜贡坊金宝地吉祥如意框画 可以祝愿亲戚朋友日后繁荣富贵 吉祥如意 还有另一种富贵满堂框画 这是所有盛赞牡丹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富贵盈满,同时又不乏生气置于室内,可以让厅堂闪现生生不息的富贵之气这种礼品毕竟高端、有档次些、显品位一些,也能带的出去。我也是觉得这是最合适的。
上梁要准备什么
先看好时辰,买红蜡烛,香(沉香最好),纸钱(不是冥币)是敬神的'包括土地公金,四方金,发财金,天公金,库银还要鞭炮一串另外要一个发糕,买不到可以用蛋糕代替,水果一定要4样,不能用番茄,榴莲,释笳还有番石榴,最主要的是诚心
女儿出嫁娘家需要准备一些什么用品
1、结婚当天给来接亲的男方代表准备一桌果茶招待他们
2、准备2个碗,2双筷子,一根双瓣葱让新娘子被接走的时候带走
3、结婚当天早上要包小饺子给他们夫妻带走数量是他们两个年龄的总和还要多2个,还要擀一些面条不用太多,还要包2个小合子,这是要个他出门时代走的装在一个盒子里,还有就是再多包12个小饺子母亲和女儿各吃6个,在她出门前你们分别吃了。
4、她的嫁妆你应该准备这些东西:两盏床头灯,洗漱用品,女儿的化妆品,两床棉被,还有其他的你随便想陪送她什么都行但前面那些是娘家必须陪送的
5、新郎接走她的时候别忘了给新娘子手里那一个苹果和一面小镜子,很必要
6、准备一壶甜茶,新郎来接新娘的时候要让他们给新娘父母敬茶,说些保证的话
7、准备改口费,新郎改口时候给,价钱不要给的比男方多,因为女许是半个儿子,给亲家的小辈(跟新郎比,的的妹妹也算)准备红包,他们叫新娘的时候好给他们,钱数要和婆家一样需要提前沟通 好像就这么多了
但地区不同准备的东西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也就是这些吧。也可以根据娘家的经济条件多给一些嫁妆,或者是卡之类的。
娘家上梁,嫁出的女儿要送什么礼物
旧社会有许多老例儿延续至今,使得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回家过年,不过现在这些封建习俗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关注。 (1)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
嫁出的女儿娘家上梁准备啥2上梁要准备什么
先看好时辰,买红蜡烛,香(沉香最好),纸钱(不是冥币)是敬神的包括土地公金,四方金,发财金,天公金,库银还要鞭炮一串。另外要一个发糕,买不到可以用蛋糕代替,水果一定要4样,不能用番茄,榴莲,释笳还有番石榴,最主要的是诚心。
扩展资料:
上梁注意事项
1、上梁家当天,第一次进新屋要在门口燃放鞭炮,要多讲吉利话,而且被邀请的人还要拿点东西,比如,鲜花、佳酿、红包、美食等,不能空手来。这表示着家里未来会很充实,财富越来越多。
2、孕妇不参与上梁,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孕妇的时候,是不建议上梁的。如果非要上梁,那就让孕妇在上梁前回娘家住一阵子,等上梁好后再入新居,尽量不要让她参加上梁的整个过程。
3、上梁前一定要看好日历,有必要参照农历搬家宜忌,而且要尽量避开家人生日。
嫁出的女儿娘家上梁准备啥3女儿出嫁前娘家人必须要准备的物品有哪些
一、床上物品
新人的床上用品包括枕头、被褥都需要由女方的嫁妆中出。枕头要是龙凤枕,有着对于新人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被子被称为合欢被,寓意新人能够婚后幸福、百年好合。一般来说枕头和被子并没有数量上的要求,只要是双数就好,因此两床被子就足够了。
二、传统嫁妆
1、子孙桶
子孙桶外面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8样物品。分别为: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一小捆,桶上面放置柏树枝(小捆)和红喜字,红布包裹。
2、红色脸盆
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帮公婆买的皮鞋和袜子及帽子各一件。鞋子里需放置袜子、3节花生、糖各2块。另一个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带籽万年青一盆;两盆中均放置些红枣子、桂圆及柏树枝(小捆),并覆盖红喜字在上面。
4、糖罐子
这个也是要一对的,里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
5、红箱子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压箱底,结婚的时候一般要准备2个红色的陪嫁箱,中国传统说法叫龙凤箱,祝福新人的婚姻永远和谐美满幸福。在婚礼当天,由新娘的兄弟帮忙把嫁妆箱子送到新房,代表女方家很重视女儿。
6、珠宝首饰
女方出嫁前,男方家都会给女方买三金或者五金,这些东西新娘是需要在大婚当天佩戴在身或者携带到夫家去的。
7、家电物件
一般陪嫁的家电都是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冰箱、音响等,记得提前商量,免得买重复了。还有的地方习俗是如果房子是男生买的,女方就要负责装修或负责车子。
三、新娘行头
1、结婚礼服一件;
2、小礼服一件;
3、鞋子两双;
4、回门衣服一套;
6、首饰若干。
一、嫁妆送什么:
(一)新娘的行头
1、结婚礼服一件;
2、小礼服一件;
3、鞋子两双;
4、回门衣服一套;
5、首饰若干。
(二)娘出嫁当天带的东西
床上用品2套、拖鞋两双、睡衣两套、袜子两双、内衣裤两套(都是男女各一)、牙刷牙杯2个、牙膏1支,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红色脸盆2个、带盖红桶2个、小孩洗澡红盆一个、毛巾两条、浴巾两条、化妆箱一个含镜子头梳(镜子要圆的不能方的)、肥皂盒一个、喜娃娃一对、痱子粉、厨房围裙、化妆品一套、大小碗盆等各10件、钱若干、喜碗、喜杯等、准备装礼金的红包一个。
(三)厨房用具
1、大家电:空调、电视一般都是两个。冰箱、洗衣机。
2、小家电:电饭煲、餐具一套(有一百多头的,也有八九十头的,还有五六十头的)、筷子两盒、热水瓶两个、挂烫机之类的可以看需要购买。
(四)具体标准
1、红色桶、子孙桶,外面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8样物品。分别为: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一小捆。另一个桶放满米,上面放置的是红枣、桂圆,两桶上面均放置柏树枝(小捆)和红喜字,红布包裹。
2、红色脸盆。一个红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帮阿公、阿婆买的各一双的皮鞋和袜子及帽子各一。鞋子里需放置袜子、3节花生、糖各2块。另一个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带籽万年青一盆;两盆中均放置些红枣子、桂圆及柏树枝(小捆)。并覆盖红喜字在上面。
3、床上用品准备2套。一套带去夫家给公婆的:红色百子被1条、枕1对。一套铺新床上的,由以下4部分组成:(1)传统红色百子被、绿色龙凤被各1条;(2)垫被3床、盖被3条(羽绒、羊毛、蚕丝各1);(3)枕头2个,双人枕1个;(4)铺床用红色床品一套;
4、糖罐子:这个也是要一对的,里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
5、红箱子: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压箱底。
(五)喜糖
结婚女方陪嫁清单——其他非铺床用床品若干
二、女儿出嫁嫁妆的忌讳讲究
1、婚礼前一天男女两家大人不宜见面,所以送嫁妆时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亲属相随。
2、女方得派一近亲男童(一般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手执陪嫁之箱柜钥匙前往,现在一般只要随同前往即可,名为“押嫁妆”。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一律系以红绸布,以示吉庆。
4、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宜为双数。
5、男方得给送嫁妆的人员喜烟、喜糖和喜钱。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应略多。
6、忌陪送床、锅、钟。
7、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宜为双数。
总结:以上就是嫁妆送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习俗。




















520送男朋友礼物推荐!颜值与实用并存的男生礼物清单).jpg)
.jpg)
.jpg)
.jpg)
.jpg)



呢?.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