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歌名:《大实话》曲艺类型:德云社小曲演唱时间:每场演出结尾隶属:德云社社歌作词:张文顺演唱者:郭德纲歌词:说天亲,天可不算亲,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的人说地亲,地也不算亲,地长万物似黄金争名夺利有多少载,看罢新坟看旧坟说
歌名:《大实话》
曲艺类型:德云社小曲
演唱时间:每场演出结尾
隶属:德云社社歌
作词:张文顺
演唱者:郭德纲
歌词:
说天亲,天可不算亲,天有日月和星辰
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的人
说地亲,地也不算亲,地长万物似黄金
争名夺利有多少载,看罢新坟看旧坟
说爹妈亲,爹妈可不算亲,爹妈不能永生存
满堂的儿女留也留不住,一捧黄土雨泪纷纷
说儿子亲,不算个亲,人留后代草留根
八抬大轿把媳妇娶,儿子送给老丈人
说亲戚亲,亲戚可不算亲,你有我富才算亲
有朝一日这日子过穷了,富者不登穷家的门
说朋友亲,朋友可不算亲,朋友本是路遇的人
人心不足这蛇吞象,朋友翻脸就是仇人
说哥们儿亲,哥们儿可不算亲,吵吵闹闹要把家分
兄如豺狼弟似猛虎,兄弟翻脸狠上加三分
说丈夫亲,丈夫可不算亲,背着妻子外边找情人
沾花惹草得下了病,回家之后还得闹离婚
说媳妇亲,媳妇可不算亲,背着丈夫外边找情人
她跟那个小白脸子俩人闷得儿蜜,全忘了张文顺的那么点子恩
说小蜜亲,小蜜可不算亲,你拿出金银财宝她献了身
有朝马死黄金尽,她归置东西进了那张文顺的门
要说亲,观众们亲,观众演员心连着心
曾记得早年间有那么句古话,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昨日里趟风冒雪来到塞北,今日里下江南桃杏争春
我劝诸位,酒色财气君莫占,吃喝嫖赌也莫沾身
没事儿就把那相声大会进,听两段相声就散散心
抱拳拱手尊列位,愿各位招财进宝,事事顺心
扩展资料:
德云社小曲《大实话》,据郭德纲介绍,此曲是德云社创始人之一张文顺所作。在郭德纲定期开办北京相声大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实话》都作为德云社的“社歌”,在每一场德云社演出的最后作为保留节目出现。(自张文顺老先生去世后便改为短版)。
《大实话》的曲词大致分为两个长短版本。长版本即全本,由张先生“量活”,在他去世后基本不再上演。短版本由于谦“量活”,做过一次修改。这个修改后的版本在2010年9月12日的中秋节(纲丝节)演出上,即2010年夏秋之交的风波过后德云社的首次复演后出现。
甲:说相声离不开笑料。
乙:哪一段儿都可乐。
甲:怎么就可乐了呢?
乙:就是说得可乐嘛。
甲:当然啦,就是先说大话,替自己吹嘘。说来说去,大家越听越不像话,这乐就来啦。
乙:这倒不假。
甲:比如说:有许多的相声演员,往台上一站就吹上啦:“我有学问。”其实他没学问,您听着才可乐呢。
乙:怎么呢?
甲:您想这情理呀,哪位真正有学问的人跟人说:“我有学问。”绝对没有。真正有学问的,人家就不往外说啦。您多咱听我跟别人说:“我有学问”,我从来就没说过。我为什么不说呢?
乙:嗯——您有学问呗!
甲:那您是知道的。
乙:他也吹上啦!
甲:什么叫吹呀?我真有学问。
乙:好吧,您既然说你有学问,那我考考你。
甲:行啊!您出题吧。
乙:咱们说八个字儿?
甲:哪八个字儿?
乙:是“天”、“桃”、“林”、“海”、“灯”、“连”、“香”、“八”。
甲:就这么说呀?
乙:不。咱们打每个字里找出三位,谁问谁,上哪儿去:还得在一个朝代;还得哪个字起,哪个字落。
甲:好吧。先听您的。
乙:先说“天”字。“一大念个天。”“天”字怎么写?上边一道的“一”,再加一个“大”字,就念个“天”。“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关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麦城宾了天。”
甲:啊,《走麦城》,《三国》段儿。好!
乙:谁问谁?
甲:这“天”字要是出头儿念“夫”;“天”字底下加个“口”字念“吞”;“天”字上边儿加“竹”字头念“笑”;“天”字上边儿加“宝盖儿”,旁边再加“三点水儿”,那边加一“耳刀”……
乙:念什么?
甲:嗯——没有这么个字儿。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说“一大念个天。”
乙:谁问谁?
甲:“鹤仙问鹿仙。”
乙:这是古人吗?
甲:唉!《封神榜》里的鹤鹿童子嘛!
乙:问谁呀?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呀?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跨鹤上南天。”
乙:这回说个“桃”字儿。“木兆念个桃。”
甲:谁问谁?
乙:“许褚问张辽。”
甲:还是《三国》上的,问谁?
乙:问“蒋干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相府献寿桃。”
甲:噢,曹操寿日。
乙:您说啦。
甲:“一大念个天。”
乙:“木兆”!
甲:“木兆念个天。”
乙:“桃”!
甲:木头桃。
乙:木头桃?那怎么吃?
甲:“木兆念个桃。”
乙:谁问谁?
甲:“麋鹿问仙鹤。”
乙: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三月三赴蟠桃。”
乙:噢,蟠桃会。这回说“林”。“二木念个林。”
甲:谁问谁?
乙:“张飞问赵云。”
甲:问谁?
乙:“皇嫂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躲避密松林。”
甲:“二木念个林。”
乙:谁问谁?
甲:“鹤神问鹿神。”
乙:怎么又成神啦?
甲:您就甭管啦。
乙: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又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这大脑袋来三次啦!
甲:“赴会紫竹林。”
乙:这回说“海”。“水每念个海。”
甲:谁问谁?
乙:“周瑜问黄盖。”
甲:问谁?
乙:“孔融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少居在北海。”
甲:说“水每念个海。”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崽问鹿崽。”
乙:怎么又“崽”了?
甲: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
乙:您真能找!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您离不开大脑袋啦!上哪儿去啦?
甲:是这个……“漂洋去过海。”
乙:老寿星过海!这回说“灯”。“火丁念个灯。”
甲:谁问谁?
乙:“马岱问孔明。”
甲:问谁?
乙:问“魏延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闯灭七星灯。”
甲:说“火丁念个灯。”
乙:谁问谁?
甲:“鹤童问鹿童。”
乙:您还能找哪!问谁?
甲乙:问“南极翁哪里去?”
甲:南极子……
乙:行了,您别往下说啦。大脑袋是吧!哪儿去啦
甲:“正月十五去逛灯。”
乙:老寿星还逛灯?这回说“连”。“车走念个连。”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张飞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三马并相连。”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甲:说“车走念个连。”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仙问鹿仙。”
乙:又鹤仙啦?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他这个……“跨鹤上大连。”
乙:这南极翁哪儿全去呀!你这是没词儿啦!说“香”啦。“禾日念个香。”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周郎。”
甲:问谁?
乙:“刘备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甘露寺去降香。”
甲:“禾日念个香。”
乙:谁问谁?
甲:“鹤……”
乙:这回你找不着辙。鹤什么?哼!
甲:“鹤童……”不合辙。“鹤仙……”不行。“禾日念个香,鹤帮问鹿帮。”
乙:怎么又“帮”啦?
甲:哪!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太多啦,长大了都“一帮一帮”的啦。
乙:你真能说!问南极翁是不是?上哪儿去啦?
甲:“西天去烧香。”
乙:行,这回说“八”。“一撇一捺念个八。”
甲:谁问谁?
乙:“曹操问夏侯霸。”
甲:问谁?
乙:问“张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帐下吹喇叭。”
甲:说“一撇一捺念个八。”
乙:谁问谁?
甲:这个……“你奶奶问你妈。”
乙:怎么跑我们家来啦?
甲:拿你家人比古人还不好吗?
乙:行!问的那人也得是我们家人?
甲:当然啦!“一撇一捺念个八,你奶奶问你妈。”
乙:问谁?
甲:问“你爸爸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河边儿钓王八!”
乙:去你的吧!
扩展资料:
《八大吉祥》属于对口相声;曲艺名词、又叫双春。相声形式之一,指由逗哏、捧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曲艺的一种,两人交替说些有趣的话,引人发笑。常用来比喻两人一唱一和,一鼻孔出气,有贬义。
对口相声的演员,通常分为逗哏的、捧哏的这两个角色。由于这两个演员所表演的人物不同,两人所负担的任务就不是平均的,一个是主要的叙述人,一个是辅助叙述的对话者。
对口相声的长处,在于可以更便利地与台下观众进行沟通,捧或逗的一方可以将自己虚拟为与观众同等的位置,它的表演与欣赏在时空上是统一的。节目中较大部分的笑料,是由逗哏的来表述的,观众的注意力也主要在逗哏的身上。
但是,捧哏的在对口相声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捧哏的话是代表着观众的,代表观众来对逗哏的表述的内容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有时还给予必要的烘托。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是由陈歌辛1945年所作歌曲,姚敏、姚莉兄妹演唱。原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歌曲,后来逐渐演变成拜年歌。
歌词: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合唱)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姚敏:冬天已到尽头,真是好的消息
温暖的春风,就要吹醒大地
(合唱)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姚莉:浩浩冰雪融解,眼看梅花吐蕊
漫漫长夜过去,听到一声鸡啼
(合唱)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姚敏:经过多少困难,历经多少磨练
多少心儿盼望,盼望春的消息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姚莉: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合唱)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jpg)
















 一定要四字的词语啊!.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