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星雨本来就是用肉眼看的,因为它移动速度较快。所以不可能用望远镜去对准观测。此次流星雨最佳观测器是8月11日至13日,爆发在13日早上7点到8点,但是这时天早已亮了,所以建议从12日晚上开始等到13日早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当地天气,如果12日阴天或者下雨,那么只能选择11日趋观测了,还是能看到的,只是少了点,看的时候建议找一片开阔地。最好在农村或者郊外,光污染小一点,看到的就多一点,平躺在开阔地上,对着天空看,肯定能看到的。活动周期位于彗星轨道的尘埃粒乌云被称为"流星群体"。当流星体颗粒刚从彗星喷出时,它们的分布是比较规律的。由于大行星引力作用,这些颗粒便逐渐散布于整个彗星轨道。不过这个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过流星体群时,各种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发生了。每年地球都穿过许多彗星的轨道。如果轨道上存在流星体颗粒,便会发生周期性流星雨。当只有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才发生的流星雨,称为近彗星流星雨。这说明流星体群仍在彗星附近。周期在几百年以内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为该类型。双子座流星雨什么会出现 流星雨肉眼能看到吗 流星雨肉眼能看到吗?民间有那么一个说法:对着流星许愿,愿望会实现!但是平常有的人说能看到流星,有的人又说看不到,那么到底流星雨肉眼能看到吗,下面跟多多我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流星雨肉眼能看到吗1 其实我们都会知道,流星雨闪过的时间很短,可能你眨眼的时间,就已经看不见流星雨了。所以就会有人以为,肉眼是看不到的,因为从来没见过。 另外关于流星雨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首先,流星雨并不是象想像的那样如同下雨一般,只要流星都是从一个辐射点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流星雨。每年可称为流星雨的有近40个,你只要想一下每年你都能看到几颗流星就会明白了。每年比较大一些的流星雨有4月22日前后的天琴座流星雨、8月13-14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17-18日的狮子座流星雨和12月14日前后的双子座流星雨。 其次,流星雨的预报很难准确到小时,因为形成流星雨的物质质量都很小,稍微受到引力扰动就会改变到达地球的时间。 再次,观看流星雨千万不能用望远镜,用肉眼就可以了,使用望远镜反而会因为收到的视场小而严重影响效果。 最后,我的意见是,如果你不是爱好天文,而只是想看流星暴雨的话,别报什么希望。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媒体记者不懂天文,炒作的结果。他们以为流星雨都和2001年的那次一样。但如果要观测的话,必须去野外,至少去郊外。因为市内的灯光干扰会让你什么也看不到。流星雨肉眼能看到吗2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 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 数量特别庞大或表现不寻常的流星雨会被称为“流星突出”或“流星暴”,可能每小时出现的流星会超过1,000颗以上。 一些流星体体积较大,在大气层中来不及全部烧为灰烬,落到地面即为陨星。陨星因成分含量的不同而分为陨石(石质为主),陨铁(铁质为主)。 地球上有许多陨石坑,它们是陨石撞击的产物。然而由于地球地区的风化作用,绝大多数早已被破坏得无法辨认了,已经确证的还有150多个。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坐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荒漠中的一个大陨石坑。它直径有1245米,深达172米,在坑里人们已搜集到好几吨陨铁碎片。据推算,这是约2万年前一块重10多万吨的铁质陨星坠落所造成的坑洞。 也在观测流星雨除了通常所知道的相机、手电、快门线等装备外,还需要准备星野赤道仪,因为地球自转的原因,星空也是不停旋转的,赤道仪可以追踪星空。 赤道仪,是为了改进地平式装置的缺点而制作出来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克服地球自转对观星的影响。一套标准配置的天文望远镜往往由望远镜、赤道仪、脚架等部件组成。 赤道仪使用时首先要将其极轴对准北天极。(理想的情况下)完全对准后,望远镜对向任何的星星,赤纬都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要让望远镜在赤经(或称时角)方向按星星的行进速度匀速转动,就可以让这颗星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视场内。 用地平式的望远镜看星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本来对准了一颗星,可一会以后,这颗星就“跑偏”了,并且使用的放大倍率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这是因为每天星星都在做周日视运动。在地平坐标中,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方位角和地平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如果望远镜要一直指向某颗星,就必需同时调整望远镜的仰角和方位角。由于两个方向变化的量完全不一样,用这样的装置跟踪一颗星会相当困难。 于是赤道仪就应运而生。大家知道,正是由于地球自转,星星才产生东升西落的现象。 知道了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地球不断由西向东自转,24小时转360度,我们只要设计一个装置,让望远镜转动的角速度和地球一样,而方向正好相反(由东向西),就可以消除地球自转的影响了。 从理论上说,赤道仪使用的坐标系是赤道坐标系。它相当于一个和星星一起旋转运动的大网格。由于它和星星一起转动,所以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赤经和赤纬是不变的。通俗地说,赤道仪就是一个试图让望远镜和这个网格一起转动的装置。双子座流星雨2023最佳观赏点如果你问双子座流星雨什么时候会出现 ?楼上的回答简单明了,很专业。补充一下,天文专家说,一般认为双子座流星雨的活动期从12月7日开始,但极大值在12月14日。而且辐射点从天黑就已经升起,与绝大多数流星雨最为壮观的场面都出现在凌晨的几个小时不同,这次的双子座流星雨的“看点”在午夜前就会来临,“等夜晚的大幕一拉开,爱好者就能看到双子座流星雨了。”如果你要问双子座流星雨为什么会出现 ?那就要说下它的成因:大部分著名的流星雨,如英仙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都已经相当古老,在数千年前便有历史记载。以英仙座流星雨而言,中国历史在公元36年便已有记录可查。但双子座流星雨则另有一番传奇。它是自19世纪中叶突然出现,当时并不显眼,每小时仅有10~20颗,但从出现开始,它的数量便逐年不断增加,直到现在。1996年,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时恰为黑夜,出现每小时110颗的可观数量。在1862年双子座流星雨出现之后,天文学家随即开始寻找其母彗星。大部分的流星雨都是当彗星行经太阳附近时留下的残骸,沿着彗星路径形成一条细长的流星体带。经过数年的寻找后依然没有结果。1983年,NASA红外光天文卫星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星体,奇的路径与双子座流星带的路径完全相同,因此推断它应该就是双子座流星雨的源头。但是它居然不是一颗彗星,而是一颗石质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名为3200Phaethon,其轨道呈长椭圆形,周期14年近日点距离015AU。它曾在1997年十二月时以031AU的近距离从地球身旁掠过。但一颗小行星怎么会形成流星雨呢。彗星是因为当其够接近太阳时,从其冰冻的核心喷出物质所致,但小行星的结构虽然密实,但不明原因使3200Phaethon的核心也会像彗星一样,在接近太阳时崩裂出流星物质,形成流星带,但又不足以形成像彗星一般的彗尾等结构。最初推测Phaethon可能曾遭其它小行星的撞击,产生大量粉末般的尘粒,形成双子座流星雨。由于Phaethon的轨道的确有部分与小行星带重迭,所以这种推测似乎正确,但之后深入的研究却推翻了这种说法。因为双子座流星雨的流星体分布在小行星带内是散开的,在接近太阳附近较为集中,这种状况说明了Phaethon的特性比较接近彗星。目前,科学界流行的说法是,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为一颗近地小行星“法厄同”,而非彗星。这仅仅是一种可能,目前还没有更权威的研究结果能够支持它,也就是说对于来去都“规规矩矩”的双子座流星雨,学术界还没有掌握其来源的确切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双子流星雨什么时候出现12月几点出现2023双子座流星雨最佳观赏点有华尖山、牛背山、红岩顶等。华尖山:华尖山,因山顶向上突出,酷似犁尖,被当地人亲切唤作华尖山,地处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境内,贡嘎雪山东南侧,邻靠二郎山,与绝佳摄影圣地牛背山、四人同山三足鼎立。它坐东朝西,海拔3450米,日出、云海、山色、星空。牛背山:牛背山,被誉为中国最大的360°雪山观景平台,其多样性的自然风光让许多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云海、夕阳、日出、雪山、佛光、星轨统称为牛背山六绝。红岩顶:红岩顶,一个比牛背山距离贡嘎更近的地方,四川六座360°观景平台之一,山顶视野开阔可观云海、日出、日落、星空、雪山。双子座流星雨介绍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都备受瞩目的天文现象,其壮观的景象吸引了无数天文爱好者和普通人的关注。双子座流星雨以其明亮的流星和独特的双流星尾而闻名,在观测双子座流星雨时,人们可以看到更加明亮的流星,以及更加壮观的景象。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双子座和金牛座之间的区域,因此在寻找观测点时需要选择一个能够看到这个区域的地点。其次,需要考虑天气状况。双子座流星雨的观测时间是在夜晚,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天气晴朗、没有云层遮挡的地方。如果天气不好,可能会影响观测效果。需要选择一个安全、舒适的观测地点,在选择地点时,需要考虑地面的平整度、安全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暖和舒适度,以免在观测过程中感到不适。双子流星雨12月21点出现。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最值得期待的流星雨之一,今年,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时间约为12月14日21时,最佳观赏时段在14日夜晚至15日凌晨。2022年双子座流星雨介绍据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双子座流星雨今年的活跃期从12月4日开始到17日结束,预报的极大时间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21点,每小时最大流量为150。双子座流星雨和出现在每年1月的象限仪流星雨、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每年三场最大的流星雨。其中双子座流星雨最值得期待,它在极大期间保持较高流量的时间比较长。12月中旬,天黑后不久,双子座就从东方偏北的地平线上升起。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双子座α北河二附近,辐射点升出地面后就可以开始观测流星。不过此时辐射点高度很低,能看到的流星数量不会太多。随着时间推移,辐射点越升越高,观测条件越来越好,到预报的极大时间21点时,对北京地区来说,辐射点的高度可达30度左右。午夜过后,双子座升到最高,天亮前移动到西方天空,整个晚上,辐射点都在天上。公众观测可以从12月14日天黑后一直持续到15日凌晨天亮前,观测时间可以长达10个小时左右。寇文说,月光会影响流星雨的观测,12月14日距离满月刚刚过去六天,还不到下弦月,月亮约在天黑后4个小时左右升起,会影响午夜和后半夜的观测。好在预报的流星雨极大时,月亮还在地平线以下。观测时要尽可能远离城市灯光的干扰,观测点周围也不要有直射的灯光,尽量避开建筑物和树木的遮挡。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