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二十周年简短贺词

问答 0 18

成立二十周年简短贺词,第1张

成立二十周年简短贺词
导读:通俗文案类1、辛苦付出苦熬实干,换来了硕果累累丰收成片;举起欢庆的酒亮开高歌的喉,灯火辉煌笑容暖暖,预祝来年精诚合作宏图大展,共同开创事业的艳阳天。2、展望未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充满了无穷的机会与挑战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现有的成功,而是以此为

通俗文案类

1、辛苦付出苦熬实干,换来了硕果累累丰收成片;举起欢庆的酒亮开高歌的喉,灯火辉煌笑容暖暖,预祝来年精诚合作宏图大展,共同开创事业的艳阳天。

2、展望未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充满了无穷的机会与挑战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现有的成功,而是以此为基点,向着新的目标,满怀信心,同心协力,积极进取。

3、用真诚品味回忆,用真情品味兄弟姐妹,用真心品味工作,用勤奋品味领悟,用感恩品味愉悦,用宽容品味年轮!

4、二十年之久,灿烂战绩历历在目;二十年之际,辉煌成就永远延续。

5、二十年风雨路,一路共同行。祝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更好的成绩!

6、风雨二十年,携手共进。创新发展,再创辉煌。一路有你,前景无限!

7、发展之源,未来在我们手中!让我们以二十年的历史与积淀,二十年的坚持与不悔,二十年的诚挚与热情,携手奋斗,勇往直前!谢谢大家!

8、二十年的耕作,二十年的汗水,二十年的成就,回首二十年的点滴,展望更加辉煌的二十年。有爱心永远是对的,用我们火热的爱心洒满我们的人生之路。

9、一年的付出,一年的汗水,一年的打拼,换来年底的辉煌,终于握到幸福的手,与喜悦签约,新的一年又将开始,愿你加油鼓劲,再接再励,收获明年的成果,握手明年的成功!

  一、新的一年到来企长一周年我长一周岁我愿与集团共成长祝愿集团业绩年年长

  二、喜鹊道贺鲜花艳,庆典隆重祝声欢,诗文颂歌衷心献,公布业绩日月年,局司支援很周全,创业成功十整载,如今确立广财源。

  三、物换星移,岁月匆匆,蜀中制药十年华诞;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共创企业美好明天。

  四、我谨代表本集团向支持、关心和帮助xx发展的xx有限集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祝xx周岁生日快乐!xx愿与同行紧握合作之手,在发展和繁荣我国xx事业的伟大工程中,同心同德!共生共荣!

  五、我代表xxxx祝福xx事业蒸蒸日上!祝xxx经理带领的xxxx团队越来越壮大!!愿xxxx和xx结下的团结友谊之树长青!!!

  六、随着新年的到来,预祝贵集团规模扩大,业务发展,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七、数易春秋,风华正茂;几载耕耘,硕果累累。值此我集团xx周年之际,恭祝xxx集团早日成为中国第一品牌的集团,并在新的征途中再谱新篇!

  八、数年来的年风雨探索路,方显英雄图竭尽品牌之能事,共筑辉煌看XX!值我集团成立xx年之际,谨向集团表示最真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祝贺。

  九、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集团,向前来参加我集团成立十周年庆典仪式的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为集团至成立以来而付出辛勤工作的各位员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十、十年易春秋,风华正茂;十年载耕耘,硕果累累。值此四川蜀中制药有限集团十周年之际,恭祝四川蜀中制药有限集团早日成为中国第一品牌的制药集团,并在新的征途中再谱新篇!

  十一、辉映日月二十年,煌煌伟业动云天,明日荣光相与共,天高云淡尽欢颜。

  十二、华章谱写十春秋,南海北国竞风流,建立诚信走天下,材优价公传九州,十年创业风雨路,周正健步向前走,年年谱写新篇章,庆典宴会把美酒。

有没有赞美单位成立20周年的贺词?我们豪情满怀,我们任重道远。让我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新生的力量,共同创造和享用美好明天!

  祝贺公司成立20周年的贺词

尊敬的合作伙伴、各界朋友: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欢聚一堂,参加我们xxxxxx集团20周岁的生日庆典活动。

  xxxxxx成立以来,从一个小规模公司,发展成为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xxxxxx能有今天这般傲人的成就,与我们在座的每位领导、同事是密不可分的。xxxxxx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也是为xxxxxx走向全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今天来之不易,二十年来经历了许多坎坷、挫折,面对困难大家沉着冷静,分析、解决和不断的积累,致使公司规模日愈壮大,业务更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升华了企业的文化。

  我坚信:xxxxxx的发展是无限的;前途是光明的,员工是优秀的。祝愿明天的xxxxxx更加辉煌,在新的征途中再谱新篇!

从梁思成先生为之终身奋斗的理想――“居者有其屋”,到吴良镛先生孜孜以求、不断实践的目标――“安得广厦千万间”;从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体形环境论”,到吴良镛先生开创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完善的“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育人模式,“建筑•规划•景观”三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以及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三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院也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从1946年至200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4300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和各相关单位的骨干人才。六十年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设计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北京宪章》等,已经成为中国建设史上的重要成果乃至世界建筑界的标志性事件。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中国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建筑学科与建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未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下,制定了建设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建筑院系的发展计划。第一,在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从科学和文化两个方向深入探索新时代建筑规律,力争在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学院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智库”和高端建筑人才的培养基地;第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与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文物建筑保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领域均衡发展,保持特色、积极进取、多出成果,使学院成为一流的教学和科研示范案例;第三,以解决中国建筑文化和城乡建设的重大问题为目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创建中国特色建筑教学、科研和创作实践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院在世界建筑舞台的空间和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世界建筑学科的发展,保持特色,开拓创新,为巩固国内领先地位,跻身于世界一流建筑院校而努力奋斗!

  清华是我国一所伟大的大学,历经百年风雨,现在依然是教育的最高殿堂。关于对于清华大学的情况你们知道多少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清华大学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清华大学学校沿革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9个学院,55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清华大学学科总况

工商管理学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使命是“跻身世界一流经管学院之列,造就未来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商业领袖,贡献学术新知,以推动民族经济的伟大复兴”。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有15个具有国际影响和国内领先的研究中心,其中有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现代管理与创新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学位中心举办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1。清华经济管理学科还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是最早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中国内地商学院,被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称为“中国最好的商学院”。“高端定位、国际化、师资强大”是清华经管学科的重要特色。

清华经济管理学科,由前院长朱镕基建立的顾问委员会,汇集了国内外最知名的企业家、政府管理者和国外著名商学院的院长,为学院的国际化指引方向,因此,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不仅是国际定位,而且是国际的高层次定位,在国内的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

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科学院历届生物学部委员中,有30多位曾在清华生物系学习或工作过。

清华大学于2001年建立了医学院,2004年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以利于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006年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旨在打造迈向国际一流水准的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纳入清华大学的普通招生计划。2009年清华大学在理学院生物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以崭新的姿态全力迎接生命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国内声誉最好、影响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医学院,在该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通过强强合作,清华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综合优势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与协和在医学领域中强大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是该国培养医学博士的摇篮,也是优秀学子施展才华的向往之地,是广大有志于投身医学事业的莘莘学子的第一选择。

人文社会学科

清华从建立初期就是中国的人文重镇,清华百年的历史中,既有“老文科”,也有“新文科”。历史上,从蜚声中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开始,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人辈出。清华学人以“古今融会、中西贯通”为指导思想,创造了一个影响整个时代的“清华学派”。

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学校现有教师3196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829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273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388人。现有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3名,15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18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讲座教授,15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__”入选者80人。国家863计划各领域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截至2010年,学校有50多位当选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学术权威机构院士,其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11人,俄罗斯国家院士11人,法兰西学院院士2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瑞士技术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共9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1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7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2人,以及国际科学院院士和国际能源科学院院士各1人。

 清华大学校园环境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园基本为一个整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此外核研院(北京昌平)、深圳研究生院、附属医院以及少量疗养所、教工住宅位于校本部之外。

校园总占地面积3924公顷(校本部3060公顷,不含附属医院),总建筑面积1981万平方米,为中国大陆高校最大的校园之一。校园绿化率 548%,拥有树木1152种,其中乔木45万株,灌木188万株,百岁以上古树240棵。公共教室面积53万平方米,教室276间。学生公寓共 45万平方米,139万间。

学生文化活动中心面积4000多平方米,设有音乐、美术及舞蹈教室,展览厅、报告厅、表演厅,以及40多间琴房,各种文艺社团都在此活动。

综合体育中心面积约12600平方米,可容纳约5000观众,用于体育比赛、大型演出、集会和体育课,并为学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和学生日常锻炼提供场所。

游泳馆面积约9700平方米,具备国际标准长度泳道和标准高度的跳台、跳板及陆上训练场地,是一所符合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

2009年11月,清华大学新射击馆“维学馆”落成启用。新射击馆坐落在东大操场东侧,与东体育馆共同组成东操场的东、西看台。新射击馆建筑面积10700多平方米,建有10米靶56个,25米靶两组,50米靶10个。

2003年,第六教学楼、信息技术研究院楼、纳米科技楼、美术学院大楼、紫荆学生公寓等工程项目陆续竣工。相继竣工的项目还包括紫荆学生公寓区的研究生、留学生公寓和高级培训学员公寓、理化楼、公管学院大楼、老年学研究中心等。

学校兴建的主要项目有射击馆、新清华学堂(清华百年学堂)、音乐厅、校史馆、艺术/博物馆、人文社科图书馆、图书馆四期扩建工程等,这些项目在2011年百年校庆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校园景色

截至2010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总量约有396万册(件),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除中外文图书外,馆藏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万册;期刊合订本约有53万册;年订购印刷型期刊3268余种;本校博、硕士论文92万余篇;缩微资料28万种;各类数据库459个;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57万余种;中外文电子书超过2385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约有1059万篇。

校园内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

清华校园按照南门主路(学堂路)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中心景观,图书馆(一、二、三期工程)、科学馆、清华学堂、同方部、西体育馆及理学院等建筑分布其间,原王府庭园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春园遗址)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东区则以1950年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以及建筑馆、明理楼、经管学院、逸夫科技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在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有一块被清华校友称为“清华第一碑”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当年的国学研究院师生为了纪念王国维而立的,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精神的写照。

 清华大学特色专业

建筑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科历史悠久,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的,学制5年。回顾过去,在教育部组织的多次专业教育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本科多次以优秀的成绩首批通过评估,而且该专业至今还一直保持着全国一级重点专业学科的地位。该专业一直秉承教学、科研、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方针,积极鼓励学生创新,而且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上各大建筑类比赛,并在众多的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屡获殊荣,使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好评。

水利水电工程

大学生风采

水利水电工程系是清华大学最具优势和历史传统的工科系之一,历史可追溯至成立于1929年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内几乎所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都有该系师生的参与。从1958年全系师生设计的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密云水库,到近十多年来自主设计建成的福建溪炳和新疆石门子两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碾压混凝土拱坝,都凝结着全系师生的智慧和创造。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系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工程系科之一,也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科系之一。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系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机械工程系本着严谨求实、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为国家的科技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隶属于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以下简称电机系)。至今已经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其中还包括我们熟悉的朱基、黄菊等党和国家***,能和这些国家***成为校友,也不失为一种荣幸。在2003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中,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不仅整体水平获得全国第一,并在学术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术声誉所有四个单项中均名列全国第一。

看过“清华大学介绍”的人还看:

1 清华大学励志演讲

2 2016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

3 关于清华励志故事的人

4 清华大学教师励志名言名句

5 2017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