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桃园三结义 ---刘备、张飞、关羽 2怒鞭督邮 ---张飞(正史中是刘备) 3千里走单骑 --关羽 4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 5跃马过檀溪 ---刘备 6草船借箭 ---诸葛亮 7群英会中计 ---将干(说都说了群英会将干中计) 8巧授连环计 ---庞统 9温酒斩华雄 ---关羽 10三英战吕布 ---刘备、张飞、关羽 11辕门射戟 ---吕布 12挟天子已令诸侯--曹操 13三气周瑜 --诸葛亮 14割须弃袍 --曹操(马超最光荣的事) 15拔矢啖睛 --夏侯敦 16挂印封金 --关羽 17走马荐诸葛 --徐庶 18单骑救主 --赵云 19舌战群儒 ---诸葛亮 20败走麦城 --关羽 21义释曹操 --关羽 22义释严颜 --张飞 23七擒孟获 --诸葛亮 24六出祁山 --诸葛亮 25煮酒论英雄 --曹操、刘备 26火烧新野 --诸葛亮 27智取瓦口隘 --张飞 28计夺天荡山 --黄忠 29火烧连营七百里-- 陆逊 30骂死王朗--诸葛亮 1)舌战群儒 诸葛亮 2)七擒孟获 诸葛亮 3)煮酒论英雄 曹操 4)割须弃袍 曹操 5)单骑救主 赵云 6)六出祁山 诸葛亮 1、望梅止渴(曹操 ) 2、髀肉复生(刘备 ) 3、杯水车薪(孟达 ) 4、击鼓骂曹( 弥衡) 5、刮骨疗毒(华佗 关羽) 6、日月入杯(曹操 ) 7、三顾茅庐(诸葛亮 ) 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 9、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 ) 10、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周瑜 ) 11、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诸葛亮 ) 12、乐不思蜀( 刘禅) 13、宁教我负天下人,体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 1、髀肉复生(刘表,刘备)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2、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4、初出茅庐(刘备,诸葛亮) 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5、集思广益(诸葛亮) 集中群众的智慧,思考并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使大家受益。 6、鞠躬尽瘁(诸葛亮)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7、望梅止渴(曹操)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谢灵运,曹植)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9、七步之才(曹植,曹丕)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12、如嚼鸡肋(曹操) 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13、老牛舐犊(曹操) 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 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5、车载斗量(孙权,曹丕) 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6、吴下阿蒙(孙权,吕蒙,鲁肃 ) 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17、出言不逊(袁绍) 说话粗暴无礼。 18、大器晚成(崔琰) 大,极致。器:度量。晚:长期。成:抵达。意思是:度量至极短时间不能抵达。 19、负重致远(庞统) 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肩挑重任。“负”,背着,“致”,送到。 20、乐不思蜀(刘禅)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21、言过其实(马谡) 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 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周瑜) 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诸葛亮)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25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26、三足鼎立(刘备) 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常比喻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场面(蜀、魏、吴)。 27、作奸犯科(刘禅,诸葛亮)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诸葛亮) 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孙权,吕蒙)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诸葛亮)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31、手不释卷(吕蒙)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32、坚壁清野(曹操,刘备) 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1 《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 2 “好好先生”是?司马徽 3 刘备最后一次“三顾茅庐”在什么季节?春季 4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即展现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第一次在哪里使用了火攻?博望、新野 5 卧龙、凤雏是谁?诸葛亮、庞统 6 诸葛亮拉着谁去的草船借箭?鲁肃 7 借东风是发生在什么战役之前?赤壁大战 8 蒋干盗书使曹操也承认误杀了自己的水军都督他们是?蔡瑁、张允 9 (杨修)识得曹操的“鸡肋”的含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0 成语“纸上谈兵”是用来描写——(马谡) 11 空城计是诸葛亮在(司马懿)兵临城下时想出的对策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吕布 2·黄巾贼程志远为何人所杀 关羽 3·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黄盖 4·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铜雀台 5·「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 曹丕 6·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五丈原 7·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 夏侯敦 8·孙权称帝后,下列何者被任命丞相 顾雍 9·曹操谓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之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者!」为何人 于禁 10·三国时期,从未得到过汉玉玺的是谁 刘备 11·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 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 12·关羽的养子是谁 关平 13·那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 孙坚 14·七步成诗的是 曹植 15·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哭出来的 16·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17·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许贡 18·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 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4被宝玉邀请陪读,进家塾念书的人是:(C秦钟 ) 5秦可卿之丧事,协理宁国府的人是:(C王熙凤) 9黛玉向宝玉剖白心迹的爱情诗是:(D题帕诗) 12贾府众人为王熙凤的生日准备的银子有:(C一百三十两) 14探春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措施是:(D将大观园承包给各位老妈管理) 15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受到宝玉庇护的人是:(B藕官) 16在贾母的八十大庆中,一位与众姐妹相见并赠送礼品的客人是:(B南安太妃) 但是实际上北静王妃也送了东西的。 17宝玉第二次上家塾后,贾政试才让他破的题是:(C惟士为能) 18对怡红院里死海棠开花,探春的看法是:(B必非好兆) 19带着锦衣卫查抄贾府的人是:(B西平郡王) (9)“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C、凤姐 (10)“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D、黛玉 (11)“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小红 (12)“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B、秦可卿 (13)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抓周 (14)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D、潇湘馆 (15)“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B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16)《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 D、元宵 (17)《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C、茜香 (18)《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B、五城兵马司 (19)《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B、凤姐 (20)除宝玉挨打外,书中还描写了贾府中谁也挨过父亲的责打?A、贾琏 (21)第四十九、五十二回写宝琴所披凫靥裘,就是什么动物头上的毛作的。 D、野鸭子 (22)第八回写秦钟之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哪里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A、养生堂 (23) 第四十二回写刘姥姥回家时,平儿给了她一件什么她昨儿曾经要过的东西。 B、青纱 (24)在第三十五回中,莺儿为宝玉结了一个什么花样的丝络 D、梅花络 (25)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谁 C、平儿 (26)贾珍夸奖“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的人是哪一位 A、张先生 (27)宝玉给哪个丫环起名为“耶律雄奴” B、芳官 (28)在贾府中,有谁痛骂袭人等是“忘了本的小娼妇”,“装狐媚子哄宝玉” D、李嬷嬷 (29)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谁 C、刘姥姥 (30)第二十二回中宝钗所制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C、竹夫人 (31)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 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32)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掣得的是什么花签 B、芙蓉 (33)第六十二回,小螺和香菱等人斗草,“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这里的《琵琶记》说的是什么故事 A A、蔡伯喈弃妻娶牛丞相之女事放孔明灯作文1桃园三结义 ---刘备、张飞、关羽 2怒鞭督邮 ---张飞(正史中是刘备) 3千里走单骑 --关羽 4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 5跃马过檀溪 ---刘备6草船借箭 ---诸葛亮 7群英会中计 ---将干(说都说了群英会将干中计) 8巧授连环计 ---庞统 9温酒斩华雄 ---关羽 10三英战吕布 ---刘备、张飞、关羽 11辕门射戟 ---吕布 12挟天子已令诸侯--曹操 13三气周瑜 --诸葛亮 14割须弃袍 --曹操(马超最光荣的事) 15拔矢啖睛 --夏侯敦 16挂印封金 --关羽 17走马荐诸葛 --徐庶 18单骑救主 --赵云 19舌战群儒 ---诸葛亮 20败走麦城 --关羽 21义释曹操 --关羽 22义释严颜 --张飞 23七擒孟获 --诸葛亮 24六出祁山 --诸葛亮 25煮酒论英雄 --曹操、刘备 26火烧新野 --诸葛亮 27智取瓦口隘 --张飞 28计夺天荡山 --黄忠 29火烧连营七百里-- 陆逊 30骂死王朗--诸葛亮 1)舌战群儒 诸葛亮 2)七擒孟获 诸葛亮 3)煮酒论英雄 曹操 4)割须弃袍 曹操 5)单骑救主 赵云 6)六出祁山 诸葛亮 1、望梅止渴(曹操 ) 2、髀肉复生(刘备 ) 3、杯水车薪(孟达 ) 4、击鼓骂曹( 弥衡) 5、刮骨疗毒(华佗 关羽) 6、日月入杯(曹操 ) 7、三顾茅庐(诸葛亮 ) 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 9、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 ) 10、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周瑜 ) 11、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诸葛亮 ) 12、乐不思蜀( 刘禅) 13、宁教我负天下人,体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 1、髀肉复生(刘表,刘备)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2、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4、初出茅庐(刘备,诸葛亮)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5、集思广益(诸葛亮) 集中群众的智慧,思考并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使大家受益。 6、鞠躬尽瘁(诸葛亮)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瘁:劳累。 尽瘁:竭尽心力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7、望梅止渴(曹操)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谢灵运,曹植)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9、七步之才(曹植,曹丕)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 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 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12、如嚼鸡肋(曹操) 鸡的肋骨。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13、老牛舐犊(曹操) 舔;犊:小牛。 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 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5、车载斗量(孙权,曹丕) 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6、吴下阿蒙(孙权,吕蒙,鲁肃 ) 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17、出言不逊(袁绍) 说话粗暴无礼。 18、大器晚成(崔琰) 大,极致。 器:度量。 晚:长期。 成:抵达。 意思是:度量至极短时间不能抵达。 19、负重致远(庞统) 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 比喻能肩挑重任。 “负”,背着,“致”,送到。 20、乐不思蜀(刘禅)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21、言过其实(马谡) 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 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周瑜) 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诸葛亮) 云:说。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25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26、三足鼎立(刘备) 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 常比喻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场面(蜀、魏、吴)。 27、作奸犯科(刘禅,诸葛亮)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诸葛亮) 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孙权,吕蒙)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诸葛亮)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31、手不释卷(吕蒙) 释:放开;卷:书本。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32、坚壁清野(曹操,刘备) 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 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1 《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 2 “好好先生”是?司马徽 3 刘备最后一次“三顾茅庐”在什么季节?春季 4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即展现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第一次在哪里使用了火攻?博望、新野 5 卧龙、凤雏是谁?诸葛亮、庞统 6 诸葛亮拉着谁去的草船借箭?鲁肃 7 借东风是发生在什么战役之前?赤壁大战 8 蒋干盗书使曹操也承认误杀了自己的水军都督他们是?蔡瑁、张允 9 (杨修)识得曹操的“鸡肋”的含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0 成语“纸上谈兵”是用来描写——(马谡) 11 空城计是诸葛亮在(司马懿)兵临城下时想出的对策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吕布 2·黄巾贼程志远为何人所杀 关羽 3·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黄盖 4·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铜雀台 5·「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 曹丕 6·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五丈原 7·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 夏侯敦 8·孙权称帝后,下列何者被任命丞相 顾雍 9·曹操谓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之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者!」为何人 于禁 10·三国时期,从未得到过汉玉玺的是谁 刘备 11·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 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 12·关羽的养子是谁 关平 13·那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 孙坚 14·七步成诗的是 曹植 15·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哭出来的 16·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17·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许贡 18·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 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4被宝玉邀请陪读,进家塾念书的人是:(C秦钟 ) 5秦可卿之丧事,协理宁国府的人是:(C王熙凤) 9黛玉向宝玉剖白心迹的爱情诗是:(D题帕诗) 12贾府众人为王熙凤的生日准备的银子有:(C一百三十两) 14探春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措施是:(D将大观园承包给各位老妈管理) 15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受到宝玉庇护的人是:(B藕官) 16在贾母的八十大庆中,一位与众姐妹相见并赠送礼品的客人是:(B南安太妃) 但是实际上北静王妃也送了东西的。 17宝玉第二次上家塾后,贾政试才让他破的题是:(C惟士为能) 18对怡红院里死海棠开花,探春的看法是:(B必非好兆) 19带着锦衣卫查抄贾府的人是:(B西平郡王) (9)“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C、凤姐 (10)“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D、黛玉 (11)“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小红 (12)“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B、秦可卿 (13)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抓周 (14)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D、潇湘馆 (15)“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B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16)《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 D、元宵 (17)《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C、茜香 (18)《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B、五城兵马司 (19)《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B、凤姐 (20)除宝玉挨打外,书中还描写了贾府中谁也挨过父亲的责打?A、贾琏 (21)第四十九、五十二回写宝琴所披凫靥裘,就是什么动物头上的毛作的。 D、野鸭子 (22)第八回写秦钟之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哪里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A、养生堂 (23) 第四十二回写刘姥姥回家时,平儿给了她一件什么她昨儿曾经要过的东西。 B、青纱 (24)在第三十五回中,莺儿为宝玉结了一个什么花样的丝络 D、梅花络 (25)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 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谁 C、平儿 (26)贾珍夸奖“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的人是哪一位 A、张先生 (27)宝玉给哪个丫环起名为“耶律雄奴” B、芳官 (28)在贾府中,有谁痛骂袭人等是“忘了本的小娼妇”,“装狐媚子哄宝玉” D、李嬷嬷 (29)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 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谁 C、刘姥姥 (30)第二十二回中宝钗所制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C、竹夫人 (31)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 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32)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掣得的是什么花签 B、芙蓉 (33)第六十二回,小螺和香菱等人斗草,“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 ’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 ’”,这里的《琵琶记》说的是什么故事 A A、蔡伯喈弃妻娶牛丞相之女事《三国演义》100题及答案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放孔明灯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放孔明灯作文1 望着在夜空中越来越小的孔明灯,直到它慢慢消失在夜色中…… 夜,渐渐地拉开了序幕。天空中到处是一闪一闪的孔明灯。“爸爸,妈妈,我们也去广场放孔明灯吧。”“好啊!”“耶,爸妈万岁!”我欢呼雀跃起来。 广场上还有好多卖孔明灯的商贩,我们买了一盏。我迫不及待想要拆开!哇!好漂亮!紫色的,上面还有一些金**的星星。我拿出事前准备好的记号笔,写上愿望,接着开始放了。 我和妈妈各拎两个角,转了个圈,它就鼓起来了,爸爸把蜡片固定好,再用打火机点燃蜡片,可能是因为风太大了所以打不着火,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和妈妈做“人墙”挡住风,“功夫不负有心人”蜡片终于点燃了…… 爸爸说:“放!”我和妈妈慢慢松开了双手,孔明灯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地向天空中升起,突然孔明灯被一阵风吹了下来,“不好!我大叫一声。说时迟,那时快,爸爸像刘翔一样,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接住了孔明灯。哈哈,有惊无险! 这次我们小心翼翼地重新放一次,哇!孔明灯再次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们闭上眼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许愿,孔明灯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我会把你们的愿望带到天宫的。” 望着在夜空中越来越小的孔明灯,直到它慢慢消失在夜色中…… 放孔明灯作文2 元宵节我们要赏“双灯”,一个灯是花灯,另一个灯就是孔明灯了。 瞧,那么一堆人正在放孔明灯呢!这个孔明灯是红色的,上面还写着几个大大的“福”字,这也难怪,孔明灯本来就是用来祈福的嘛。孔明灯为什么叫孔明灯呢原来三国时期,有一次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无法求救,诸葛命手下制作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讯息,算准了风向放出去,后来果然脱险。加上灯的形状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孔明灯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我挤到前面,仔细地看着:灯下面是一个圆形竹圈,中间有两根叉成十字的支架,交叉处紧紧捆着一块固体酒精。灯有水桶大小,放灯的人小心地点燃了固体酒精,耐心地等待着灯膨胀升起。 好一会儿了,灯只胀起了一半,主人急了,和大伙儿七手八脚地把布拉直,撑大。火焰把灯染得更加红了,也映出了人们脸上喜悦的心情。终于,孔明灯悠悠地飘了起来,可还没飞过头顶,就倾斜了,大家伙儿赶紧把它拉下来放平,再让它升空。 上上下下几次后,孔明灯终于平稳的,缓缓地飘起来,带着人们对新一年的企盼飞向了高空,像一颗闪亮的红星,来到了夜空中,融进了月色里。 抬头望去,天上满是星星,其实,全是祝福的孔明灯。星星见了全都躲了起来,让满天的孔明灯像星星一样闪烁着,然后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悄悄隐在天空中。 天上满是灯,地上满是人,让人们的祝愿都实现,让新年的快乐洋溢在空气中吧! 放孔明灯作文3 孔明灯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希望与梦想,象征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可是我还没有亲手把孔明灯送上天呢!就在我生日那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朋友送我一盏孔明灯。我拆开包装,小心翼翼地取出孔明灯。这盏孔明灯是蓝紫色的油纸做的灯笼。我谨慎地把它展开,“卡擦”一声,一处破裂了。我一愣:破了就飞不起来了。赶紧手忙脚乱地用透明胶粘补好。袋子里还有一个白色的燃料,我把它挂在灯笼上的小挂沟里,就提着灯笼,拿着打火机下了楼。 我们找了块风不大,树又少的地方——湖边,来燃放孔明灯。“扑”一条火焰从打火机里窜出来,仿佛是一条小火龙在说:“孔明灯啊孔明灯,飞起来吧!”我把打火机放在燃料底下烧灼着,可是连一点儿火花也没起。我们又放在四角烧。慢慢的、慢慢的从原来蓝色的火星变成熊熊燃烧着的火焰了。咦?手上怎么有热气?完了!完了!孔明灯又破了!怎么办?“就让它自己飞吧。”妈妈抚慰地说。我们只好把它放在鹅卵石铺的路上。火光在灯笼里一闪一闪的,像快要灭似的。我们的心情也像跌落入山崖一样,失落无比。 五分钟过去了,它就这么烧着。突然,那盏孔明灯又膨胀了。只见它缓缓地飘了起来,“左碰右撞”,越升越高。我们欢呼了起来:“运气好!”许个愿,让孔明灯捎去。我注视着它,它越飞越高、越远,真像天空中的启明星啊! 这次放灯的经历真是有趣,让我永生难忘!下次再放孔明灯,我一定会吸取经验,准会成功。 放孔明灯作文4 春节里,我回了姥爷家,在那里放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孔明灯。 一次,我们来到了响堂水镇的广场上,看见一个小摊,摆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孔明灯。它五颜六色的,还写着祝福语。看到这些,我放孔明灯的愿望油然而生。妈妈看到我喜欢得不得了,立刻买了一只。我高兴极了:可以放孔明灯喽! 开始放孔明灯了。我和爸爸一人抓两个角,小心翼翼地把灯笼撑开,突然发现有两个点粘到了一起了。爸爸看了,马上去换了一个新的灯笼。我们试着把灯笼撑开,这次一切顺利,灯笼完全展开了。我拿来蜡块,把铜丝从蜡块中间的孔里穿出来,再把铜丝顶端的两个花瓣压到蜡块上。做好这些,我轻松地认为只要把蜡块点着,孔明灯就可以飞起来了。可当我用打火机往蜡块中间点火时,蜡块不但没点着,反而变得越来越黑了。我赶紧关掉打火机,着急的问爸爸:“怎么办呀!爸爸眼睛一转,头也不回地跑了。几分钟后,他回来告诉我:要点蜡块的两个对角。我拿起打火机,按下开关,“哗火苗蹿了出来,我把打火机移到蜡块旁,火娃娃迫不及待地跳了上去,“啪地点燃了蜡块。我放下打火机和爸爸一起提着孔明灯。火越烧越旺,热气很快充满了灯笼,我和爸爸松开手,孔明灯飞了起来,一开始飞得跌跌撞撞,后来越飞越快,越飞越高,变成了夜空中一颗耀眼的星星,把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 放孔明灯不仅有意思,还能锻炼了动手能力,建议大家也来玩一玩哟! 放孔明灯作文5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全家去江边赏月。 一到江边,我就被空中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给吸引了,心想:灯笼也会飞呀!真新鲜!妈妈解释说:“那不是灯笼,是孔明灯。人们放飞孔明灯是为了祈福。”“那怎么能飞到天上呢?我也想试一试。” 妈妈买来一个孔明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写上我的祝福,并和妈妈提着孔明灯的顶部,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下端的燃烧物,只见孔明灯不断膨胀,越来越越热,越来越大,并产生一股升力,我和妈妈往上轻轻地一抛,它便缓缓地向天上飞去。“不好,它歪了!”只见我的孔明灯摇摇晃晃,像个醉汉,我的心悬了起来,只嘀咕着“千万不要掉下来呀!千万千万!”还好,有惊无险,我的孔明灯又冉冉飘起,翱翔在空中。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放飞的孔明灯,直到它消失在黑色的夜空。 我问妈妈:“为什么叫孔明灯呀?”妈妈说:“你不是在看《三国演义》吗?自己想想。”“是和诸葛亮有关吗?”“对。因为它的外形酷似诸葛亮的帽子。相传是诸葛亮为了解围而燃放的。”今晚,我的收获真不小! 放孔明灯作文6 星期六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到漕运广场去放孔明灯。 因为孔明灯又叫许愿灯,所以妈妈让我先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祝愿。写什么好呢?对了,月考快到了,首先我就祝愿我这次能考个好成绩吧。还有,现在上毕业班了,成天忙着学习,希望爸爸妈妈能像今天一样经常带我出来开心地玩玩。 写好自己的祝愿后,我们便开始放孔明灯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孔明灯,将蜡块先装了上去,然后我和妈妈面对面地举着灯,而爸爸则负责在下面用打火机点燃蜡块。可是,平时看人家放得挺容易的,到我们手里,却不是那么回事。那块蜡像是和我们作对一样,怎么都点不着,急得我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来放孔明灯,怎么会出师不利呢?要是灯放不上去,是不是代表着我许的愿望就实现不了呢?正当我们急得手足无措之时,孔明灯下出现了一只手,手里拿着一张卷起来的纸。我们愣了下,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叔叔。叔叔笑了笑,对我们说:“用纸条点点看,就当是一根信子。”爸爸连忙说了声谢谢。就赶紧地用打火机点燃纸条,放在蜡块的下面,可是刚过一会,蜡块还没有被点燃,纸就“灰飞烟灭”了。“唉,这蜡是不是坏的啊?”我不禁小声地嘀咕着。看着手中久久不肯飞走的孔明灯,我有点垂头丧气了。这时,又有一个小男孩过来对爸爸说:“叔叔,火放在蜡块下面是不行的,把蜡斜着,用打火机对着蜡的角点试试看。”照着小男孩的说法,爸爸把蜡块的角对着打火机,可是没过一会,爸爸的手就被火苗烤得受不了,我和妈妈的手也都举酸了,再看那蜡块,却丝毫不为所动。这时围观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出主意。最后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他一边帮我拎高灯,一边对我们说:“把灯举高点,再找一张长而易燃的纸来点蜡的一角,这样再试试看。”妈妈听了立即从包里找出一张厚厚的面巾纸,搓成长条,递给爸爸。爸爸赶紧点燃放在蜡角。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蜡块终于被点燃了,随着火越来越旺,孔明灯在大家的笑声中离开我们的手,悠悠荡荡地飞向了天空…… 孔明灯带着我的祝愿越飞越高,我的心中十分感动,没想到一只小小的孔明灯牵动了那么多人,它不仅带着我的愿望,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怀。看着在空中一闪一闪的孔明灯,我默默地许下了第三个心愿:“祝愿助人为乐的美德能够永远传递下去,乐于助人的人们能够永远幸福快乐!” 放孔明灯作文7 中秋节的晚上,我在海滨公园看月亮。突然,天上出现了许多孔明灯,密密麻麻的,像许多五颜六色的灯笼在天空飘荡。 于是,妈妈说:“我们也去买个孔明灯吧!”我们到小摊上去买,那里有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孔明灯。我看了看,选了一个绿色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放过孔明灯。于是先站在边上看别人放。我看到有的飞得很远,有的飞得很近,有的挂在树上,还有的直接掉到海里了。到底能不能成功地把孔明灯放上天空呢?我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但也充满了期待。 要放孔明灯啦!我暗暗许下了“以后学习进步”的愿望。我把孔明灯展开,在下面的钢丝上绑一块蜡油。然后点火,火居然没把蜡油点燃,于是只好再点,点了好久的火,才把蜡油点燃了。我发现孔明灯慢慢地像热气球一样暖暖的、鼓鼓的。当孔明灯有一股向上的力时,我们一下子把手松开,孔明灯像风筝一样摇摇摆摆,随风飘动,越飞越高。 过了几分钟,我的孔明灯只有月亮那么大了。又过了几分钟,我的孔明灯只有星星那么大了。最后,它飞到遥远的地方了,我们再也看不见它。我猜不出它飞到了哪里。 孔明灯好神奇啊,我真想知道它为什么会自己飞上天。 放孔明灯作文8 古人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古时候的春节,鞭炮乃是必不可少的,可如今,国家对环保意识越来越重,许多地区早已停止销售鞭炮。 今年的春节过的与往年大不相同,当初的夜晚十二点,家家户户的爆竹声绵绵不断,犹如接龙一般。如今,我默默地坐在窗户边仰望着,我的心思仿佛已经被爷爷看穿,他扶着拐杖,走进了房间。爷爷这几年腿脚不好,经常去医院看病。须臾,他走了出来,手里多了一样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孔明灯!我激动不已“爷爷,太好了,我们下去放孔明灯吧!”爷爷微笑的点点头,我拿着孔明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外面一片寂静,在漆黑的夜幕下,爷爷掏出打火机,将孔明灯上的蜡烛点燃,慢慢地。它鼓起来,微弱的烛光越发的明亮,最后直到它完全膨胀,我跟爷爷慢慢放手,终于,孔明灯摇摇晃晃的慢慢升起来了,慢慢地、稳稳地,带着新年的希望,带着我对家人的祝福越飞越远,飞向那神秘的夜空,寻找属于它的色彩。 回家路上,爷爷步履蹒跚的走在前面,望着他小心翼翼的步伐,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不就是那只越飞越远的孔明灯吧,而爷爷就是那放灯人,即使心中有千万般舍不得,孔明灯总要有他自己的天空,而只有放灯人,从未改变。 这次春节,因为有了孔明灯,我跟爷爷有了更多的独处时间,因为有了孔明灯,我才能好好的看看爷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啊,只愿你走的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能好好看看亲人,看看来不及抓住的一切! 放孔明灯作文9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圆之夜,我和表妹若语等人一起来到丹琦阿姨家赏月,后来甚至还放了孔明灯。 圆月还未升起之时,我们就早早地聚在丹琦阿姨家载歌载舞、自娱自乐了。过了一会儿,舅舅来了。一进门,他就高声喊道:“静怡、诺语你们快来,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我和表妹闻声立即急切地赶过去,并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是什么东西?”舅舅故作神秘地说:“呆会你们就知道了。”话音刚落,舅舅就大摇大摆地领着我们来到他的车子前面,打开车门,拿出一个袋子。“是孔明灯!”雯雯阿姨一见就大呼起来。“放孔明灯,放孔明灯!”我和表妹大吵着要立即放孔明灯。舅舅微笑着答应了。 于是,我们拿出孔明灯,一起来到空旷地。选好场地后,我们就把孔明灯展开,取出“四角蜡烛”插到钢丝上,然后拉好孔明灯的四个角,点燃“四角蜡烛”。过了一会,孔明灯慢慢膨胀起来,并有了上升的趋势。接着我们感觉孔明灯可以上升了,就放掉了孔明灯的角。果然,孔明灯慢慢地升了起来,并且越升越高。我们大声高呼成功了。突然,不知谁说了一声放孔明灯许愿很灵,我和表妹听了就各自许了一个愿望。看着孔明灯带着我们的愿望飞向梦想王国,我们大家又一次欢呼了起来。 放孔明灯作文10 孔明灯,又叫许愿灯。放飞孔明灯是扬州老家的新年习俗,在放飞孔明灯的同时,也可以放飞自己的心愿,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我每年都要放飞一只孔明灯,我也每年都可以实现我的心愿。我今年的心愿是硬笔书法得到五级证书,阅读考级优秀,英语考试赶上顾威妮…… 大年初一,我们全家赶到镇上,购买各自需要的东西。我照例来到了镇东头的“老夏杂货铺”,在一大堆的孔明灯中选了一个我最喜欢的蓝色孔明灯。用蓝色孔明灯放飞心愿是最灵的,而且今年老夏进的货好,不但纸比往年的结实,而且上面印有“心想事成”的金字。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付了20元钱,拿走了孔明灯。 回到家里,我小心地拆开包装盒,扣好支架,用铁丝固定住蜡烛。蜡烛晶莹透亮,在阳光下发着金**的光。我默默地把自己的心愿对着孔明灯说了三遍。然后粘上外面蓝色的纸,静静地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吃过晚饭,看了一会儿电视,一直没有说话的奶奶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恭恭敬敬地在菩萨面前点了三支清香,说了声“把灯拿好”就出发了。爸爸、妈妈、姐姐、我赶紧都拿起早有准备的孔明灯跟着奶奶一起来到了村庄南面的小河边。小河边已经有不少人在放灯了,有的灯顺利地飞过了小河,灯主人就满心的欢喜;有的灯掉到了河里,灯主人就满脸的不高兴,甚至骂卖灯的黑心……我心里默默地祈祷着,然后让妈妈双手轻轻托住我孔明灯。我小心地划着火柴,点燃灯里的蜡烛。蜡烛越烧越旺,映红了妈妈的脸,也映红了我的脸。妈妈看着我笑了;我看着妈妈也笑了……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孔明灯里面的热空气越来越多,灯就像一个被吹鼓了的气球,往上的劲越来越大,当我感觉有点抓不住它的时候,趁势一放,孔明灯灯轻轻地飞了起来。正当我们大家为放飞成功而欢呼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孔明灯在河面上摇晃了几下,这下可把我的心都给揪了起来。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不要掉下来呀,千万不要掉下来呀…… 孔明灯上来了又下去,下去了又上来,我的心也随着它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该死的风呀,你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放灯的时候来呢?妈妈、爸爸、奶奶、姐姐都拿着自己的灯不动,看着我的灯在河面上表演……经过好一番挣扎,孔明灯终于飞过了河面,飞向了广阔的田野。它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就像是夜空中的一颗闪烁的星星,我们全家都欢呼起来。 放孔明灯作文11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小城。这里每到过春节,就有一个特别的风俗——放孔明灯。 听老人们说,这灯是三国时诸葛亮(字孔明)发明的。传说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他命军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天灯”,再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带它们升空。无数小小的天灯升起。加上营内的人咋呼着:“孔明坐天灯突围啦!”司马懿信以为真。竟被蒙骗了过去。从此以后,孔明灯也被人们当做了成功的象征。 晚饭过后,我和妈妈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孔明灯去花雨广场。灯还没飞起来,我的心早已飞了起来。一路小跑到了广场。迫不及待地将孔明灯展开。还真像孔明的帽子呢!孔明灯内的蜡烛很快被妈妈点燃了。我和她提着灯,等待灯内的热空气聚集,把它托上天空。这时,我趁机环顾四周,注意到天空中已有很多灯在漂浮了。它们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点缀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看着这景象,我想,它们或许并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灯笼,而是作为承载人们梦想的希望之船。这样想着,孔明灯离开我的手,向高空飞去。看着那个红色的小点,我的心仿佛也被它带去了很远,很远…… 望着满天飘飞的孔明灯,我想到,孔明灯的一生虽短暂,但它带给了人们许多快乐。它是大家心中的一种寄托,同时也承载着每个人新年的梦想…… 放孔明灯作文12 前几天我和姐姐买了几个孔明灯,准备元宵节放。 据说孔明灯也叫天灯,三国时期孔明被司马懿率大军围在洛阳,孔明叫人做了很多天灯,人们都喊:“孔明先生做天灯突围了。”围城的曹军信以为真,去追天灯,孔明先生得救了。 我和妈妈、姐姐、哥哥准备十四晚上放孔明灯。我们先准备了两盒火柴,一个打火机和一根蜡烛,然后兴高采烈的去放孔明灯。到了新天地公园,我们打开了一个红色的孔明灯的袋子,把折叠起来的孔明灯展开,现在孔明灯像一个气球,我把正方形的白色燃料从袋子里拿出来卡在孔明灯底部的铁丝中间。然后用打火机点着蜡烛,再用蜡烛慢慢的点燃料的四个角。这时我才看见孔明灯上印着“放飞梦想”这几个字,就想起放飞孔明灯时可以许一个愿望,于是我们每人许一个愿。然后松开了手让孔明灯随风飘去,一开始还能看见它是一个孔明灯,渐渐的只能看见火焰了,最后连火也变的十分微弱了。 我望着远去的孔明灯,心想:又一个载着梦想的船起航了! 放孔明灯作文13 在一个阳光清晨早上。爸爸通知我和哥哥去制作孔明灯。所以我们一直在准备的把孔明灯的材料。爸爸给我们说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 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的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到了中午我们把孔明灯的材料集齐了。打开孔明灯发现里面像一个 网兜,有无纺布制成,高约一米多,底下开着一个很大的口子,底面有个十字的木架。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把一个长方形的那块放在十字交叉的地方用铁丝。捆好,然后将孔明灯倒扣。然后我和爸爸把孔明灯底部固定。让孔明灯立起来,然后哥哥去点燃蜡烛。霎时间,蜡烛开始燃烧发出淡淡的硫黄光,然后我和爸爸把手放开,孔明灯慢慢的飞起来了。孔明灯越飞越高,就像神仙一样腾云驾雾,最后飞向了空中,直到我们看不见,等我们许完愿孔明灯已经不见了,可能是它飞得太高或者蜡烛已经烧完了。 爸爸又跟我说现在男女老少亲手在孔明灯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就像一颗真正的星星,它飞向了远方,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放孔明灯作文14 大年初一的晚饭结束后,姥爷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了两盏孔明灯。据说孔明灯也叫许愿灯,对着它许下愿望并放飞它的人,他的愿望就会实现。 孔明灯是由支架、灯罩、燃料三个部分组成的。我和妈妈、弟弟来到阳台上,我先将袋子拆开,那灯罩的颜色是大红色的,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再轻轻地把灯罩先稍微撑开,然后我把燃料装到孔明灯底部,妈妈拿出打火机开始点灯了。这时我将孔明灯完全撑开,整个孔明灯一片红亮,光芒四射,我双手托起孔明灯,当特制的燃料燃烧到一定程度把孔明灯一点一点膨胀起来达到最佳状态时,我一松手,它就飘飘悠悠地到空中漫游去了。它像是在空中的一颗明亮的大星星,一闪闪的,在今天的晚上显得特别的耀眼,特别的美丽。 看着它慢慢上升,我连忙大声喊出我的愿望:”希望我学习更上一层楼,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拿到好成绩。希望我全家人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孔明灯载着我的愿望越飞越高,它飞的那么平稳,直直的向天空中飞去,看来我的愿望能实现了!心里甜甜的,我一直看着它飘啊飘,直到消失为止。 放孔明灯作文15 中秋十五,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吃过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到楼下放孔明灯。 小区花园的石凳上已经坐满了赏月的人们,大家边抬头仰望着空中的圆月,边高兴地谈天说地,几个小朋友在桂花树下欢快地捉着迷藏。此刻我的心情也像这皎洁的月光,快活得晶莹透亮。 我挑选了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然后把孔明灯展开,想不到被折叠的方方正正如方凳面大的孔明灯竟然变成了一只大口袋。“啊,孔明灯有这么大啊?”我惊奇地说。“是啊,这只大口袋一会儿就会充满热气,变成一只气鼓鼓的大气囊飞上天空呢。”爸爸笑着答道。“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正在给孔明灯做准备的爸爸,“这就是它的燃料——固体酒精,没有它,孔明灯就飞不起来咯!”爸爸边安装燃料,边神秘地说。 开始点蜡烛了,我拖着底部,妈妈帮忙提着顶部,酒精燃烧起来了,热气滚滚,直往上冒,只见刚才还瘪瘪的大口袋慢慢地变成了一只通红的大气囊。 “现在你可以许愿了!”妈妈边放开顶部边提醒我说。“我早就许好了。”说话间,我开始觉得“口袋”似乎要挣脱我的手,于是还没来得及问,我手一松,“火红”的大口袋竟飘飘悠悠地飞上了天。“啊!快看,孔明灯,好美呀R22;R22;”刚才还在追逐的小朋友都停下来抬头看着我放飞的孔明灯。“这可是我给嫦娥姐姐的送去的礼物呢,她一定会喜欢的”看着越飞越高的孔明灯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1桃园三结义 ---刘备、张飞、关羽 2怒鞭督邮 ---张飞(正史中是刘备) 3千里走单骑 --关羽 4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 5跃马过檀溪 ---刘备6草船借箭 ---诸葛亮 7群英会中计 ---将干(说都说了群英会将干中计) 8巧授连环计 ---庞统 9温酒斩华雄 ---关羽 10三英战吕布 ---刘备、张飞、关羽 11辕门射戟 ---吕布 12挟天子已令诸侯--曹操 13三气周瑜 --诸葛亮 14割须弃袍 --曹操(马超最光荣的事) 15拔矢啖睛 --夏侯敦 16挂印封金 --关羽 17走马荐诸葛 --徐庶 18单骑救主 --赵云 19舌战群儒 ---诸葛亮 20败走麦城 --关羽 21义释曹操 --关羽 22义释严颜 --张飞 23七擒孟获 --诸葛亮 24六出祁山 --诸葛亮 25煮酒论英雄 --曹操、刘备 26火烧新野 --诸葛亮 27智取瓦口隘 --张飞 28计夺天荡山 --黄忠 29火烧连营七百里-- 陆逊 30骂死王朗--诸葛亮 1)舌战群儒 诸葛亮 2)七擒孟获 诸葛亮 3)煮酒论英雄 曹操 4)割须弃袍 曹操 5)单骑救主 赵云 6)六出祁山 诸葛亮 1、望梅止渴(曹操 ) 2、髀肉复生(刘备 ) 3、杯水车薪(孟达 ) 4、击鼓骂曹( 弥衡) 5、刮骨疗毒(华佗 关羽) 6、日月入杯(曹操 ) 7、三顾茅庐(诸葛亮 ) 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 9、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 ) 10、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周瑜 ) 11、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诸葛亮 ) 12、乐不思蜀( 刘禅) 13、宁教我负天下人,体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 1、髀肉复生(刘表,刘备)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2、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4、初出茅庐(刘备,诸葛亮)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5、集思广益(诸葛亮) 集中群众的智慧,思考并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使大家受益。 6、鞠躬尽瘁(诸葛亮)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瘁:劳累。 尽瘁:竭尽心力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7、望梅止渴(曹操)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谢灵运,曹植)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9、七步之才(曹植,曹丕)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 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 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12、如嚼鸡肋(曹操) 鸡的肋骨。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13、老牛舐犊(曹操) 舔;犊:小牛。 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 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15、车载斗量(孙权,曹丕) 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6、吴下阿蒙(孙权,吕蒙,鲁肃 ) 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17、出言不逊(袁绍) 说话粗暴无礼。 18、大器晚成(崔琰) 大,极致。 器:度量。 晚:长期。 成:抵达。 意思是:度量至极短时间不能抵达。 19、负重致远(庞统) 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 比喻能肩挑重任。 “负”,背着,“致”,送到。 20、乐不思蜀(刘禅)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21、言过其实(马谡) 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 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周瑜) 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诸葛亮) 云:说。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25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26、三足鼎立(刘备) 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 常比喻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场面(蜀、魏、吴)。 27、作奸犯科(刘禅,诸葛亮)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诸葛亮) 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孙权,吕蒙)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诸葛亮)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31、手不释卷(吕蒙) 释:放开;卷:书本。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32、坚壁清野(曹操,刘备) 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 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1 《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 2 “好好先生”是?司马徽 3 刘备最后一次“三顾茅庐”在什么季节?春季 4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即展现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第一次在哪里使用了火攻?博望、新野 5 卧龙、凤雏是谁?诸葛亮、庞统 6 诸葛亮拉着谁去的草船借箭?鲁肃 7 借东风是发生在什么战役之前?赤壁大战 8 蒋干盗书使曹操也承认误杀了自己的水军都督他们是?蔡瑁、张允 9 (杨修)识得曹操的“鸡肋”的含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0 成语“纸上谈兵”是用来描写——(马谡) 11 空城计是诸葛亮在(司马懿)兵临城下时想出的对策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吕布 2·黄巾贼程志远为何人所杀 关羽 3·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黄盖 4·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铜雀台 5·「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 曹丕 6·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五丈原 7·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 夏侯敦 8·孙权称帝后,下列何者被任命丞相 顾雍 9·曹操谓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之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者!」为何人 于禁 10·三国时期,从未得到过汉玉玺的是谁 刘备 11·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 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 12·关羽的养子是谁 关平 13·那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 孙坚 14·七步成诗的是 曹植 15·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哭出来的 16·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17·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 许贡 18·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 逍遥津之役,长板桥之役 4被宝玉邀请陪读,进家塾念书的人是:(C秦钟 ) 5秦可卿之丧事,协理宁国府的人是:(C王熙凤) 9黛玉向宝玉剖白心迹的爱情诗是:(D题帕诗) 12贾府众人为王熙凤的生日准备的银子有:(C一百三十两) 14探春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措施是:(D将大观园承包给各位老妈管理) 15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受到宝玉庇护的人是:(B藕官) 16在贾母的八十大庆中,一位与众姐妹相见并赠送礼品的客人是:(B南安太妃) 但是实际上北静王妃也送了东西的。 17宝玉第二次上家塾后,贾政试才让他破的题是:(C惟士为能) 18对怡红院里死海棠开花,探春的看法是:(B必非好兆) 19带着锦衣卫查抄贾府的人是:(B西平郡王) (9)“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C、凤姐 (10)“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D、黛玉 (11)“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小红 (12)“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B、秦可卿 (13)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抓周 (14)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D、潇湘馆 (15)“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B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16)《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 D、元宵 (17)《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C、茜香 (18)《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B、五城兵马司 (19)《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B、凤姐 (20)除宝玉挨打外,书中还描写了贾府中谁也挨过父亲的责打?A、贾琏 (21)第四十九、五十二回写宝琴所披凫靥裘,就是什么动物头上的毛作的。 D、野鸭子 (22)第八回写秦钟之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哪里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A、养生堂 (23) 第四十二回写刘姥姥回家时,平儿给了她一件什么她昨儿曾经要过的东西。 B、青纱 (24)在第三十五回中,莺儿为宝玉结了一个什么花样的丝络 D、梅花络 (25)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 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谁 C、平儿 (26)贾珍夸奖“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的人是哪一位 A、张先生 (27)宝玉给哪个丫环起名为“耶律雄奴” B、芳官 (28)在贾府中,有谁痛骂袭人等是“忘了本的小娼妇”,“装狐媚子哄宝玉” D、李嬷嬷 (29)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 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谁 C、刘姥姥 (30)第二十二回中宝钗所制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C、竹夫人 (31)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 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32)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掣得的是什么花签 B、芙蓉 (33)第六十二回,小螺和香菱等人斗草,“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 ’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 ’”,这里的《琵琶记》说的是什么故事 A A、蔡伯喈弃妻娶牛丞相之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