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女。猜哪个生肖?——答案:蛇。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成为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尽管剩女一词,近年来通过网络及影视作品不断被渲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但人们仍未有统一的剩女定义。一般意义上,年龄是剩女群体重要的界定标准。人们普遍认为剩女是指没有结婚对象年龄在27岁以上还保持单身的女性。定义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到的一个新称号,她们被称作单身派。日本人则称之为被男人扔掉的女人,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高高兴兴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一部分剩女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幽雅,却在爱情上迟迟停留不下来。她们有充实的干劲以及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远大的理想,希望找到出类拔萃的另一半。但由于眼光过高并且比较吝啬,导致长时间感情生活不协调,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随着年龄增长,也就在社会上剩了下来,所以成为了剩女。中国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单身女性被归入剩女行列,从理论上说,中国女性找对象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职业女性说,她们难以找到与自己般配的另一半。还有一些女性说,在经过多年艰苦学习后,她们希望30岁之后仍能享受一段人生自由,而中国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在30岁前就应安顿下来。研究表明:中国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3~30岁,父亲在30~35岁,母亲在23~28岁时生下的孩子易成才。晚婚化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便是日本。日本是全世界晚婚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男性来看,2005年日本人口调查统计:25岁到29岁未婚率是714%,30到34岁的年龄段有471%的男性未婚。50岁的男性未婚率是154%。那么看看女性这边如何呢,25岁到29岁的女性未婚率在2005年上升到590%。虽然低于男性但依然不容乐观。2005年,30岁到34岁的女性未婚率是35%,50岁的女性未婚的有68%。而以上所有数字依然呈上涨趋势。现状2009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5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心理学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剩男,剩女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更容易遭遇心理危机,因为她们年过27岁就算剩了,而男性可以被容忍到35岁。上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某公司曾举办大型白领男女公园相亲活动,组织者费尽心机说要平衡男女比例,但是结果官方说法是收效甚微,男女比例3:7。其实根据参会者现场的观察,男女比例仅为2:8,以至于很多大龄上海女在这样的大型相亲会上待一个小时都不见得能和一个男青年交换资料和****。这样类似的活动已经办过两届,前后相隔一年,但是大龄上海女难嫁的问题丝毫没有改变。 而靠近香港的深圳也一直流传着男女比例1:7的说法,可见剩女问题在中国几个一线城市相当严重。这在《2008中国网民婚恋调查报告》中不难找到答案,在中国民众心中,男性最理想的结婚年龄为30岁以后,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逐年递减。超过90%的女性认为30岁左右的男性是最理想的结婚对象,而65%的男性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岁~28岁的女性,255%的男性能勉强接受35岁的女性,仅有125%的男性能够接受35岁以上的女性,这就使得中国女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可剩期和选择面比男性窄。特征1、条件中等重庆首份剩女调查报告显示,剩女的年龄段分布为,28~30岁占剩女总数的4526%,31~34岁占3885%,随着年龄的增长,剩女逐渐减少,35~37岁的占1434%,38~39岁仅占155%。在收入方面,半数剩女存款在5万以上,6171%的剩女月收入在4000~5000元,1375%的剩女月收入在5000~6000元,278%的剩女月薪在7000~1万元,月收入2000~3000元和1000~2000元的剩女分别占总比1916%的260%。而银行存款在2~5万的剩女占总比的1874%,在5~9万的剩女占4872%,存款在10~14万的剩女占2437%,存款在20万以上的剩女有202%,调查中完全无存款的月光族剩女仅占615%。团市委、北京青联联合举办青年交友联谊发布会,并发布了中国男女婚恋观系列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剩女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到48%,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则占到36%。2、房车《蜗居》的热播后,房奴一词就变成了许多人心中不可卸下的大山。重庆调查显示,8356%的剩女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其中164%的剩女还拥有多套住房。而有房剩女中,每月需为房子缴纳按揭的占323%,其中月供1000~2000元的占6265%,另外3735%的剩女每月月供在2000~3000元内。在车方面,2916%的剩女有自己的私家车,而这部分有车剩女的年龄八成都在34岁以上。3、集正负标签于一身的矛盾体剩女身上的标签数不胜数。可是报告提出,近年来这些标签由早年的负面为主,逐渐转换为正负相当。调查通过TRSSMAS系统进行关键词检索,数据报告筛选出关于剩女的26个高频正负标签。其中,幸福、快乐、独立和优秀排在正向前五位,而大龄、痛苦、烦恼、着急、失败位列负向标签前五名。报告认为,2015年至今,在公众的眼里,剩女群体其实是一个矛盾体:既幸福、快乐、独立、优秀,又大龄、痛苦、烦恼、着急、失败。而认为剩女有负面印象的前三项为要求多眼光高、工作狂和宅,分别占到受访者的6411%、3454%和219%。调查报告称,剩女身上的正负标签并非完全对立,尽管剩女群体拥有大量优点,但因未婚导致其呈现负面形象的原因较为突出。4、一线城市居多《报告》对不同性别、年龄、城市分布、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乃至交友和婚姻状况调查,来分析剩女群体特征并描绘用户画像。结果显示:对剩女一词的关注度全中国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情况,在前十大城市排行榜单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一线城市名列前四,其中拥有3000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地区,用户搜索剩女一词的名次排在第一,从侧面反映了不是人越多的地方婚姻市场越容易平衡。5、装饰设计行业的最多,公务员、教师最少哪种行业最容易出剩女有的认为是高级白领,有的说是专职律师,调查结果显示,装饰设计类最多,占总数的1751%,而位居第二的则是金融财会类,占总数的1540%,其次则是美容美发类,占1439%,再下来则依次是媒体类、自由职业类、医药类、营销类,其比列分别为1395%、1361%、1083%、1074%。而公务员类和教师类剩女比例相对最少,分别占总比的307%和050%。6、周末常加班很多人分析,工作的忙碌应该是阻碍剩女们婚姻的绊脚石,而在调查中显示,5261%的剩女过着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3996%的剩女工作时长则常常在9~10小时,剩下743%的剩女工作时间则比较自由,时长也忽长忽短。6542%的剩女都常有周末加班的经历,只有3458%的剩女表示,自己的工作不用周末加班。剩女的日常工作时长还算正常,但周末就惨了,影响约会安排。大龄剩女为什么会有焦虑感?这得看是男生还是女生吧,肯定男生和女生的感觉不一样呀。如果我是一个女生,我有一个大龄剩女的女朋友。其实我会感觉挺幸运的,如果这个女朋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因为我可以从她的身上学到现在很多女生还没有的一些特质,比如说她对爱情的看法,她对婚姻的看法,她对个人独立的看法之类的。还有她现在一个人生活,是怎样和自己独处的,又是怎么能做到经济和生活上的独立。这些都是非常吸引别人的特点。同时我也对她的过去非常感兴趣,比如是什么让他决定了即便是要做大龄剩女,也绝不向生活妥协就这么把自己嫁了。所以说,我可能也会觉得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生。当然,不管这个女生到底是优秀还是不那么出色,我觉得她都能给我带来一些感悟或者思考。如果我是一个男生的话,其实我也不会觉得很奇怪。如果她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我可以和她做非常好的朋友。甚至说,如果我也是单身的话,如果我们两个人都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在一起交往。我觉得大龄剩女这个身份其实代表不了什么,顶多就是比别人晚架了两年。可就算是两个女生是在同一个年龄段结婚的,她们的思想和想法也是不一样的。不见得她们的想法就合你的意,所以说也不见得大龄剩女的想法就和你对不上口。这个还是得看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阅历和不同的想法。即便是大龄剩女也有想法不一样的,我觉得关键还是得看人吧。35岁大龄剩女过年给侄子1000红包,却迎来全家的嘲笑:单身有错?首先,大龄单身可能会让人感到焦虑。在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观念,即“大龄单身”是不可接受的。很多人认为,大龄单身的人没有能力找到伴侣,或者他们有某种缺陷,所以才会单身。这种观念可能会让大龄单身的人感到焦虑,因为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会一直单身下去。其次,大龄单身也可能不会让人感到焦虑。很多大龄单身的人可能会把自己的单身状态看作是一种自由,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而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限制。此外,大龄单身的人也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友谊和事业上,而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限制。总之,大龄单身可能会让人感到焦虑,也可能不会。这取决于个人的情况和心态。如果你感到焦虑,可以尝试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或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友谊和事业上,这样可以帮助你减轻焦虑。大龄剩女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过年原本是和家人欢聚一堂的喜庆节日,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敢回家过年了,特别是对于单身的年轻人来说,过年回家无异于一场公开处决。总会有亲戚对你指手画脚,哪怕是最亲近的家人也会时不时催上一句,甚至会逼你去相亲。他们看着是好心,看着是为你的终身大事着想,殊不知这种好心,会对单身的年轻人造成多大的伤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甚至是不婚,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原因,除了思想观念的进步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着上一辈的人难以想象的社会压力。现如今买房买车基本是标配,在事业尚且没有任何起色之前,谁敢轻易结婚呢?遇到一些苛刻的家庭,可能连彩礼都给不起,所以他们选择先立业再成家,主要也是想给以后的婚姻生活,多一些保障。除了这一原因以外,还有对于爱情的态度问题。以前人们觉得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无论两个人之间是否有爱情,只要看着合适就够了,毕竟跟谁过日子不是过呢?但是现在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不再觉得跟谁结婚都一样,他们更愿意追求爱情,如果没有遇到那个真正合适的人,即便家里人再催,即便承受着再大的压力,也坚持宁缺毋滥,直到遇到那个真正对的人。可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的这种思想家里人未必能理解,由此一来,代沟和矛盾也就产生了。家人会催婚,并且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年轻人会拼命反抗,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守自我。他们活得很辛苦,这种辛苦不仅源于生活的压力,更源于不被理解的痛苦,尤其到了过年的时候,这种压力和痛苦就会被无限放大,所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敢回家,更不敢在过年的时候回家。朋友陈丽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今年三十五了,没有结婚,她曾经有过一个恋爱三年多的男朋友,本来准备结婚的,没想到却发现对方变心了,她无法忍受这样的背叛毅然和对方断绝了未来,直到现在依然单着。陈丽是一个事业心特别重的女人,应该算是一个典型的职场女强人,因为她在不到三十岁时就成了公司最年轻的管理层,不仅买了房,买了车,还有一定的存款。她说有了这些,就算一辈子不结婚晚年也应该过得不差。当然了,陈丽并不是一个坚定地不婚主义者,她只是觉得没有应该结婚的年龄,只有应该结婚的人,所以她一直都是顺其自然的态度。爱情来了不会排斥,没有来也不会怨天尤人,扰乱自己内心的秩序。但她的家人却未必这么想,尤其是她的父母,思想观念特别保守。这些年他们因为程丽没有结婚一直耿耿于怀,觉得在亲戚朋友面前没面子,甚至可以说把脸都丢尽了,所以他们从未放弃过催婚。每年过年回家,陈丽都觉得头大,但她毫无办法,只能说自己在努力找了,争取会在四十岁以前把自己嫁出去。陈丽有一个哥哥,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结了婚,由于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父母是跟哥嫂住在一起的,尤其是侄子出生以后,父母更有理由照顾孙子了。在这种情况下,陈丽每次回家过年,都觉得自己像个外人,看起来特别多余。与其说她本来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倒不如说她更像是来走亲戚的,只是她还没有结婚,是一个没出嫁的女儿,所以处境特别尴尬,也没少被亲戚邻居笑话。程丽一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暗暗跟自己说,不管他们说什么,自己都要尽可能地忍耐,毕竟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又是大过年的,和气生财。但她的心理防线还是崩塌了,因为大年初一那天,她好心好意地给了侄子1000红包当压岁钱,没想到侄子不仅没有说谢谢,还笑嘻嘻地来了一句:“姑姑,你为什么一直住在我家里,是不是因为嫁不出去啊?我妈说你再不结婚就成老姑娘了,老姑娘是会讨人嫌的,但我不嫌姑姑。”那一刻,程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侄子还是个小孩子,他应该不懂什么结婚不结婚的事,肯定是挺家里人说多了才受影响的。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这种扑面而来的恶意都让她觉得窒息。嫂子听到以后赶紧过来拦着,还假装拧一下孩子的脸,跟他说“你再胡说我就打你,到一边玩去”,然后转身跟程丽说:小孩子不懂事,总是喜欢乱说,你可别多想。程丽讪讪地笑着,这时候父母也闻声过来了,母亲说:“有什么乱说不乱说的,这不都是明摆着的事实吗?不让孩子乱说还能不让大人乱说?多少亲戚等着看我们笑话呢,都三十好几了也不结婚,不知道怎么想的。”母亲说这段话的时候,特别尖酸刻薄,还故意撇着嘴扯着嗓子,一副很嫌弃的样子。程丽见状再也忍不了了,她觉得这个家没有她任何位置,恨不得当场收拾东西就走。但她还是忍了,毕竟是过年,再委屈也要忍耐几天,只是从那时候开始她的心彻底寒了。本来是好心好意给侄子压岁钱的,没想到却迎来全家的冷嘲热讽,这些嘲笑就像刀子一样扎到陈丽的心里去,让她觉得自己单身,就是一种错。可是话说回来,单身到底有什么错呢?单身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界的偏见。她不过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不过还没有遇到属于自己的缘分,不过事业心重了一点,拼尽全力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到底错哪了?截止到2018年,中国的独居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6%了,也就是说,有将近两亿左右的人都是独居的状态,这足以说明单身正在渐渐地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些单身的人里,未必全部都不打算结婚,他们或许只是在等待缘分,所以才不得不选择晚婚,但我们旁人没有任何理由去嘲笑他们,去看不起他们。因为这不过是他们选择的独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做错什么,更没有伤害谁,他们只是和我们不同罢了。人生的活法不是只有一个,没有谁规定我们必须活成一个样子,所以单身也好,结婚也罢,都无关于对错。只是希望我们对于现阶段单身的人多一些宽容,不管他们如今多少岁,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大龄剩女”属于贬义词吗?为什么有人会拿来形容自己?“大龄剩女”这个词语存在着贬义和刻板印象,指具有一定年龄但未婚或未嫁的女性。造成女性成为“大龄剩女”的原因可能包括:1 社会观念:传统的社会观念仍然认为,女性应该优先考虑家庭及家庭生活,而不是个人发展。因此,一些女性可能会把婚姻和家庭置于事业之后,导致错过了适合自己的对象,最终成为“大龄剩女”。2 教育背景:一些高学历的女性由于在学校、公司等环境中与男性相处较多,因此有较高比例存在单身的情况。此外,由于学业繁忙,时间管理等原因,可以影响女性寻找到合适的婚姻对象。3 个人因素:有一些女性可能存在性格、沟通、外貌等方面的矛盾,缺乏寻找伴侣的能力。还有一些女性可能面临着家庭经济压力、职场竞争、心理压力等问题,时间、精力、资源等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难以寻找到合适的伴侣。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原因仅是博客中可能导致女性成为“大龄剩女”的一些因素,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适用。每个女性都应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与未来,并不应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和负面评价的压力。36岁“大龄剩女”相亲认识不到十天,就要陪他回家过年,该如何面对呢?1"大龄剩女"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色彩。在传统观念中,它往往带有贬义,指的是那些超过社会认为的适婚年龄的未婚女性。2尽管如此,有些人可能会自嘲地使用“大龄剩女”来形容自己,这可能反映了一种自我调侃的心态,或者是对传统婚恋观念的一种挑战和反思。3事实上,“大龄剩女”这个标签并不全面,它忽略了女性在教育、职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成就。许多被称为“大龄剩女”的女性实际上是非常优秀和独立的。4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往往局限于婚姻和家庭,而忽视了女性自我实现的需求。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地追求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她们愿意等待合适的伴侣,而不是盲目地进入一段关系。5经济独立是现代女性不愿草率结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们有能力照顾自己,不需要依赖男性来改善生活条件。6此外,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对于伴侣的要求也更为挑剔,她们寻求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共鸣和情感的满足。7"大龄剩女"现象的存在,反映了社会对于婚恋观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逐渐接受。女性有权选择何时以及是否结婚,这是她们个人自由的一部分。8因此,“大龄剩女”这个词汇需要被重新审视。它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描述女性生活状态的客观标签。女性的价值不应该仅仅通过婚姻状态来衡量,而是应该基于她们的个人成就和幸福感来评价。男人更愿意娶“二婚女人”还是“大龄剩女”?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烦恼,正如已婚的烦恼,未婚的不会理解,而单身未婚的烦恼,已婚人士也是理解不了的。其实,说到底单身未婚的烦恼,不过就是“脱单”的问题。这是缘分的事情,着急不得。感情这事就得不慌不忙,越是着急越是难以如愿。读者晓芬跟我诉苦,虽说自己是36岁的“大龄剩女”,家里人也催得急,但也没有着急到那种地步,相亲认识不到十天的男子,要她陪着回家过年。晓芬跟我说,本来对这个男子还蛮有好感的,想着年后处处,感情稳定了,就领证结婚,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可没想到,他竟如此猴急,在感情刚有苗头时,就要一起回家过大年,弄得她很不愉快,她情愿回家被爸妈催婚,也不愿在这段感情还未稳定之际,就急着去见未来公婆。晓芬的烦恼,我特别能理解,她想着细水漫流,等到水到渠成,而男子却着急赶鸭子上架,想要先把事情办了。说到底,这问题的根源在于,男子没有眼力劲,不懂得将心比心,考虑女方,一味地以自己为主,如此这样大男人主义,婚后的日子,有分歧的地方,必定争吵不断。我的邻居,也是大龄青年,男的38,女的36岁,两人都过了最佳婚育年龄,为了能趁早生下孩子,男方想着一切手续从简,压根没考虑过女方的感受。虽说与她商量,可从男方的语气爱看,这分明就是命令,只有执行的份,没有商量的余地。既然都已身怀六甲了,再争执反抗也是徒劳,反正迟早也得生。出于婚姻家庭的考虑,女方没有闹脾气,乖乖地接受男方的安排,没有婚礼,也没有彩礼,只有小红本,除了这些,没有其他。女方心寒,觉得这么做太欺负人了,虽然自己是“大龄剩女”,该有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只是“剩女”而已,又不是离过婚。待到“卸货”之后,女方开始要个说法了,按理来说,错过的婚礼,后补也行,可男方就是不办,说没那个必要。两人僵持不下,夫妻关系闹得很僵,现如今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两人本就没多少感情基础,是相亲认识,如此这样,往后的日子,恐怕比较难过。其实,想要改变也不难,我觉得事在人为,只要有心去修复一段关系,虽说不能和好如初,但也能避免僵化。我的表哥,刚结婚那会,也是比较大男人主义,家里的大小事宜,都由他自己说了算,表嫂只有执行的份,这让她很恼火,觉着没有存在感。表哥和表嫂,是经由别人介绍认识的,算是相亲的一种,两人之间的感情,本就薄弱不堪,虽然婚后育有一双儿女,可在小事情上面,就能感受到他们夫妻是面和心不合。表嫂是个高情商的女子,在外处处照顾到表哥,不让他没有台阶下,反倒是表哥,时常让表嫂下不了台面。时间久了,纵使再高情商的表嫂,在表哥的面前,也会变得气急败坏,夫妻关系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这时候的表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改变,不再有大男人主义,凡事都第一时间考虑表嫂,把她哄得团团转,捧在手心里,把她放在心尖上。表哥的如此转变,确实让表嫂刮目相看,对他也不再心怀抱怨,夫妻关系已经恢复了很多,至少表哥不再当着外人,让表嫂下不了台面。从表哥夫妻俩身上,我算是学习到了,夫妻之间,需要相互谦让,男人不能有大男人主义,凡事都专横,不体贴和关爱自家女人。这点,对于大龄青年的新婚夫妻而言,尤为重要,值得深思学习。永远不要小瞧“大龄剩女”,她们只是年龄稍大些,并不代表她们可以任人欺凌,她们也是有尊严的,也是渴望幸福甜蜜的婚姻。最后,愿所有大龄青年的婚姻,都得偿所愿,幸福恩爱,芬芳一生!婚姻和爱情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状态,只要是单身,都想要邂逅一段美妙的感情。有两种女人她们在努力追寻自己的爱情,但是却总是被人误解,她们是二婚女人和大龄剩女。现在是女少男多的时代,女人只要是单身总会有人追求,但是二婚的女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会更加艰难一些,特别是带着孩子的二婚女人。有的女人离婚后带着孩子,自己有经济能力就决定不再嫁人了。另一类女人就是大龄剩女,大龄剩女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类人就特别优秀在身边找不到跟自己想匹配的男人,剩下一类可能自身存在一些不足让男人避而远之。对一个大龄的未婚男人来说,如果非要在大龄剩女和二婚女人之间选一个结婚的话,他们会选择谁呢?也许很多人不假思索都会选择没有结过婚的大龄剩女,事实真的如此吗?就此问题我采访过许多未婚的男人,他们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和愿意。男人更愿意娶“二婚女人”还是“大龄剩女”?答案出人意料!优劣势分析:大龄剩女的优势在于她没有经历过婚姻,对于婚姻是一张白纸,比较有新鲜感。但是娶大龄剩女可能有隐藏的风险,在某些方面可能会隐藏着你不能接受的缺点,这也许就是她剩下来的原因。二婚女人优点在于她更加成熟,对生活的经验也更多,而且这么多年也只跟丈夫一个男人;缺点在于未婚男人娶一个未婚女人容易被人瞧不起。02张先生35岁:我更愿意娶一个不带孩子的二婚女人。如果非要在这两类女人里面选的话,我认为二婚女人更加靠谱一些。大龄剩女她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不妨碍她恋爱,女人到了三四十岁没有结婚的话,前男友没有十多个也有七八个了吧。相反二婚女人只要品行好,这么多年也就是她前夫一个男人。现在自由恋爱的社会,大龄剩女跟二婚女人本质上没多大区别,就是一个领证了一个没领证而已。我认为二婚女人在感情上会更纯洁一些。二婚女人经历过一次婚姻,更加懂得生活的意义,会更加珍惜第二次机会。前提是不要带孩子,带了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赵先生40岁二婚:我更倾向于接受二婚女人。我自己本人是离婚的男人,二婚的话更倾向于接受一个二婚的女人,因为有相似的婚姻经历,以后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机会。娶二婚的女人一般不需要什么彩礼,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要娶一个头婚的大龄剩女恐怕要不少钱,而且大龄剩女一般都非常挑剔,不见得看得起二婚的男人。我也见过几个大龄剩女,要么脾气很大,要么条件太苛刻高攀不起;最后决定还是老老实实找个跟自己一样的二婚女人吧,后半生能凑合一起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03钱先生28岁未婚:我还是选择一个大龄剩女吧。我自己未婚,不能接受二婚的女人,大龄剩女就算有不足的地方,但也毕竟是头婚。人们都说二婚的人,多少身上都有点不对的地方,我第一次结婚还是找一个没有婚姻经营的女人一起探讨吧。许多大龄剩女都是比较优秀的,只是她们对爱人的要求更高,如果一旦打动了她们的心,你就捡到宝了。努力奋斗,娶一个比自己小的适婚女人最好,如果真的熬到自己年纪大了,非要在二婚女人和大龄剩女之间做出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大龄剩女。04这些男人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本以为大家都会选择没有婚史的大龄剩女,没想到他们更容易接受比较优秀的二婚女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只要不干扰到他人,我们就给他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婚姻最重要的还是看缘分,看两个人相处是否能够心意相通,不问过去,不畏将来,只在乎当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