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现代桥梁有: 中国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 在四川省境内的大渡河畔,有一条古老凉山分裂成的长达几里的大裂缝,名叫老昌沟。沟的两边平行相峙,山壁陡峭,直插云天,沟深达200余米,宽仅50余米,沟里云飘雾绕,从沟底仰望天空,好象一条蓝色的绳索悬在空中,人称“一线天”。1964年修建成昆铁路时,桥梁建设者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中国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 1965年,西南铁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在制订成昆线铺轨进度计划时发现,倘若集中采用预制的梁部结构,仅架桥时间就需一年多,于是决定把一些梁桥改为石拱桥,以缩短架梁的工期和减少水泥长途运输,达到提前通车的目的。本桥就是由简支梁桥改为石拱桥中的一座。 一线天石拱桥位于成昆线北段,在关村坝和长河坝之间,跨越大渡河支流老昌沟。桥址地质,沟底为冲积漂石土、卵石土、夹砾石土、粉粗砂,总厚度达25米以上;两侧沟壁为震旦系灰岩,岩层局部形成平缓褶曲,节理发育,石质坚硬。 本桥孔跨54米,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空腹式铁路石拱桥,全长63.14米,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全桥总圬工量l600多立方米,各类拱石计4930块。拱石从乌斯河至毛头马一带沿大渡河采集的花岗片麻岩加工而成,与附近山石浑然一体,显得格外壮观。 石拱桥位于直线3%o纵坡上,主拱圈应力按固端无铰拱原理计算,主拱跨度54米,矢高13.5米,拱宽4米,拱顶厚1.6米,拱脚厚2.815米,拱轴线用倒悬链线。拱上结构选用等截面悬链线小拱,每端布置小拱三孔,跨度5米,矢跨比1:2,拱厚为0.5米,外观较为协调。外小拱一端伸入隧道内支承于岩石地基上,一端支承在主拱圈的支承墩上。为了使拱上结构与两岸岩层隔开,起伸缩缝的作用,中间一跨用三铰拱,内外两跨用无铰拱。主拱圈于1966年7月开始砌筑,同年10月建成,历时99天,施工较为快速。全桥共使用45615工天,平均每成桥一米用722.4工天。 在施工中,工人们凿栈道,登绝壁,埋地龙,架缆索,用简单的设备巧装钢拱架,在三个多月的建筑安装过程中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几十年来运营的考验,石拱桥各部位完好无损,结构性能良好。“一线天”石拱桥建设的经验说明,在深沟峡谷、地形地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避免深基高墩,修建大跨度石拱桥是适宜的。石拱桥坚固耐用,无周期性大修作业,养护维修费用低,在山区修建中小跨铁路桥,可以充分发挥石拱桥的长处和作用。 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 铁路桥。万宜铁路是国家“八横八纵”路网通道之一的沿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宜铁路万州长江大桥位于万州城区长江上游7公里处,是万宜铁路连接达万铁路的重要跨江控制节点工程。该桥主孔桥型采用1687+360+1687m的单拱连续钢桁梁,左边孔采用2×46+2×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右边孔采用5×427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长11063m。其主跨360米的跨度将在世界上同类型铁路桥中创造纪录。该桥于2002年12月3日破土动工,这是三峡库区第一条长江铁路大桥,它的开工拉开了万宜铁路建设的序幕。整个大桥全长1106米,总投资2亿元,目前进展顺利,正在进行主桥钢桁梁安装施工,预计2005年5月竣工(铁路桥一般不会在竣工就通车,而要等到全线轨道工程及电气化工程全部竣工后才能全线通车)。 成昆~黑熊沟桥 重庆白沙托长江铁路桥(双线) 海子铁路网 铁路桥。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靠近重庆的白沙沱和江津珞璜镇之间,是一座双线铁路桥,北接成渝铁路,南接川黔铁路,全长820米。该桥于1958年9月10日开始施工,1959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 我国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芜湖长江桥简介 中国铁路桥梁的建设者,在长江上共修建了8座铁路大桥(其中4座公铁两用桥)。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芜湖市的芜湖长江大桥,全长10616米,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跨江主桥长2193米,公路在上层,铁路在下层。 大桥由铁道部和安徽省合资建设,1997年3月正式动工,2000年5月16日大桥合龙,9月30日建成开通。芜湖长江大桥主体工程,铁路部分为Ⅰ级,双线,北接宁芜线,南联芜铜、皖赣线,东与宣杭线、西与淮南线相通;公路部分为4车道,双人行道,联接合芜、芜宁、芜杭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 芜湖长江大桥作为本世纪末的标志性工程,融人了当代桥梁建设的最新技术,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了中国桥梁史上的诸项第一。 大桥主跨312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公铁两用桥中跨度最大的桥梁。 为提高桥梁刚度,改善公路面的行车条件,降低工程造价,跨江正桥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与主桁结合共同作用的板桁组合结构。建成后的公路桥面具有刚度大,噪声低,行车平稳等优点。 混凝土用量约53万立方米,结构用钢约11万吨,工程量相当于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总和,居国内桥梁第一位。 受飞行净空、通航净空和线路高程的限制,大桥因地制宜采用低塔、斜拉索加劲的连续钢桁梁新桥型。将常规的200米高的主塔压缩至842米。像芜湖长江大桥这样主跨312米的公铁两用桥,采用低塔斜拉桥型,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正桥钢梁全部采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强度、韧性和焊接性能优异的14锰铌钢。采用厚板焊接整体节点新技术,其工艺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而承载力超过50000千牛的大型箱型杆件,结构先进,技术难度很大。 大吨位斜拉索疲劳应力首次采用250兆帕的国际标准,即每平方厘米承受力达25000牛的变化量,为国内同类桥梁之最。 正桥首次采用3米大直径双壁钢围堰钻孔桩基础和高桩承台基础,攻克了大嵌岩和厚沙层带来的施工难关。而双壁钢围堰低柱承台基础,抽水深度达43米,创造了深岩层抽水新纪录。 铁路引桥采用40米跨度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一次灌注完成,这是我国目前铁路大桥中箱形简支梁跨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首次研制和使用大吨位全旋转架梁吊机和附壁式旋转270度吊机,提高了施工速度。 总之,芜湖长江大桥可谓集中国桥梁科技之大成。它的建成使我国铁路桥梁的总体水平(设计、制造、安装),步入世界公铁两用桥的先进行列。人们自豪地把芜湖长江大桥称为“世纪之桥”。 丰沙铁路永定河7号桥 亚洲第一的同类型钢筋混凝土拱桥 中国最伟大最大胆的铁路桥 青藏铁路那曲特大桥 杭州钱塘江大桥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 北盘江大桥1999年5月动工,2001年8月建成。全长486.2米,主拱跨度236米,单铰转体重量10400吨。桥面与江面高差为280米,是我国首次将钢管混凝土拱用于铁路的桥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最大单铰转体重量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位于贵州省兴义境内,地处云贵高原峰丛山区,跨越南盘江上游支流清水河峡谷,山高谷深,地形陡峭,河谷深切呈现V形,两岸相距百余米,岸坡坡度约为80°,桥址地质复杂,除存在岩溶、岩堆、危石等不良地质现象外,尚存在桥址河谷岸坡建桥后的稳定问题。我院在设计招标中中标并实行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本桥桥型为2×32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72+128+72)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全长3606米。清水河大桥集深基、高墩、大跨于一体,是西南山区铁路桥梁的典型代表。桥面至谷底高达183米,是当前我国最高的铁路桥梁,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铁路桥梁,4号主墩墩身高100米及主跨128米,居当前同类型铁路桥梁前列。主桥连续刚构的梁体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体,刚构两主墩采用300号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单柱墩,顶部与梁体采用两箱体正交连接。其基础均采用埋置较深的嵌岩基础,其中昆明侧主墩基础从原地面开挖深达49米。本桥于1995年8月完成设计,1995年2月16日主体工程开工,于1996年6月6日全桥合拢。96年8月26日建成通车,该桥施工中创造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被南昆指挥部评为样板工程。清水河大桥的建成使我国预应力砼铁路桥梁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国铁路发展谱写出新篇章。 该桥科研项目《铁路百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技术》于1998年3月5日通过铁道部鉴定:本成果设计及施工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铁路百米高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1998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获1998年度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获2000年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获2001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港珠澳大桥的介绍词泉州著名的桥梁万安古渡洛阳桥 /安平桥(五里桥)漫步在福建惠安的洛阳桥上,仿佛与历史进行一次对话。于是,巨大的石梁不再沉默,中亭与碑亭也平添几分生动,石塔上飞翘的莲花瓣和模糊的佛像浮雕也变得灵性盈盈,连筏形桥墩也活脱起来,用同一种古老的语言,讲述很久很久以前关于桥的故事与传说。 桥的诞生几乎都与交通有关,洛阳桥也不例外。洛阳江汇晋、惠两邑诸山众多溪流滔滔穿越洛阳镇南侧,夹裹着山野之气奔流入海。这里“水阔五里,深不可址”,南北两岸设有流口,以船摆渡成为唯一的交通方式,古称“万安渡”。但入海口水流湍息,“每于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两岸只得望天兴叹。 然而,万安渡的区位又至关重要,北通惠安而至福州以远,南连泉州至漳、厦、潮、广、宋代中期泉州已成为繁华的港口,商贸经济具有相当的规模,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也成必然态势,但洛阳江却是其北上的天然障碍。 晋代造桥技艺已趋成熟,中原移民南下也将其带入闽中,与这里石雕工艺的成熟相得益彰,加之火药的发明和能熟练地利用火药,开采巨大岩石已非难事,天时地利、万安渡造侨已成大势。 洛阳古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嘉佑四年(1059年)竣工,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其规制独特,工程宏大,创梁式跨海大石桥历史之先,有“海内第一桥”之称,以至神宗朝,运使王子京以洛阳江万安桥图晋献皇上,也博得龙颜大悦,慷慨封赏。之后,泉州地区兴起造桥之热,在150年间,竟建桥200多座,总长度达50余里,故赢得“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 洛阳桥之所以与石拱型赵州桥、多孔石拱型芦沟桥、舟梁型潮洲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除其造势宏大,还因结构独特,技艺高超。 古桥为古构平梁,南北走向,桥长834米,宽7米,残存桥墩31座,桥面由长11米、宽与厚都近1米的花岗岩巨石铺架,造桥者的智慧表现在,根据潮大流急,创造了两头尖形的船筏式分开水势,即“筏型基础”;又运用潮汐落差,创造了“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 ”奠基法和桥板浮运法;蔡襄接任督造后,又创“种蛎于础以为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谈往》中对其这样评价:“这种基础,就是近代桥梁的‘筏型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所用桥梁的‘浮运法’,就是今日还很通行。”而养殖牡蛎把桥基与墩石脑合凝结成整体,恐怕也是现代生物科学的超前运用。 如今,在洛阳桥北端已竖立起一座相当高大的蔡襄石雕塑像,眉须之间仍透着那份沉稳谦和,不轻意也流露夫奈的孤独。 历史上一直把蔡襄与洛阳桥之间的故事编排得出神入化,以致让后人也认定洛阳桥系蔡襄所为。历史有点误差是可以原谅的,作为泉州知府的蔡襄,在任期间对督视桥役可说是尽职尽责,虽说只有23个月,仅占整个造桥时日的四分之一,但其哎心沥血却有口皆碑。况且蔡襄在其亲自撰写的《万安桥记》碑文中,并不自诩其功,只简记造侨之始末,而大书王实、义波等造桥之人的史实。可见蔡襄人品之高尚,为官之清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蔡襄所为合情合理,并无特别之处,人们如此排编也反映老百姓对清官政治的一种呼唤。蔡襄塑像子然而立,守望着自己熟悉的洛阳桥,却再也见不到那壮烈的造桥场面,后人的敬意也给他带来几许孤独。如果当时在这里设计雕塑的是一组普通建设者移石架桥的群像,也许更好合历史的真实,也符合蔡襄的本意。 洛阳桥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它所产生的文化国徽。自桥建成之后,各种风格造型,与山水秀色融为一体的与桥有关的祠、庙、庵、堂等纷纷兴建,把当时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表现得淋淳酣畅;连篇累牍和各领风骚以桥为题的历代记文和诗题吟咏,大大丰富了这声土地的文化底蕴;众多或遒劲或飘逸或排放或细腻的关于桥的碑记石刻、诗题碑刻和摩崖石刻,其传统的书法与雕刻艺术则营造了隽永的意境,而无数以桥为素材杜撰编排的传说故事和地方戏曲,更是充满古典浪漫主义的色彩,广为流传。一座古桥能引起如此大的文化轰动,这在建桥史上是罕见的。 洛阳桥交通功能的淡化,又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如今324国道上那座洛江桥闸,已车流如水,贯通南北。它与近在咫尺的古桥共同构成“洛江双虹”的新景,一道古代的,一道现代的,但它们折射出的都是我们民族创造与文明的太阳之光。 谢谢采纳,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港珠澳大桥(英语: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东亚建设中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1983年,香港的建筑师胡应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桥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港珠澳大桥外文名称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大桥总长 49968公里设计时速 100公里工程造价 超过720亿元开工时间 2009年12月15日工程咨询 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竣工时间 2017年底地理位置 香港、珠海、澳门之间,伶仃洋上所在线路 G94珠三角环线高速G4京港澳高速二、大事记录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协调难度前所未有,大桥着陆点、桥型线位、口岸模式、融资安排等成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点。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意味着争论了26载的大桥话题划上句号。11983年,香港商人胡应湘先生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境大桥。1987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开辟珠港跨海通道。21992年3月:正式开展预可行性研究,编制《伶仃洋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1997年12月30日:伶仃洋大桥项目获国务院批准立项。4伶仃洋大桥因故迟迟未建,2002年初香港商界再次提出建桥事项。52003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论证报告完成,确定兴建港珠澳大桥。62005年初确定单Y桥型和港珠澳三地落脚点。72008年12月工可报告通过专家初审并上报国家发改委。82009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2009年12月15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建。10200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移交十周年当日)动工兴建。112010年1月[:在香港,东涌一名老妇取得法律援助后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挑战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122011年4月18日:香港高等法院判决环境保护署署长败诉,指环评报告未有比较大桥兴建前后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违反《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的要求及其立法宗旨,决定撤销对工程批出的环境许可证。[23]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被迫延迟动工。132011年9月27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判决环境保护署署长上诉得胜。香港政府表示由于司法复核及上诉期间的工程价格上升及要改变施工方法以赶上原定完工日期,预计香港段工程费用将增加约65亿港元。[24]另外,提出司法复核的东涌老妇在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表示她本来无意打官司,是其他人叫她打官司,她说不知道会牵连到那么多人失掉工作,心里感到很不安乐。142011年11月18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以35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了建造港珠澳大桥的485亿港元拨款。152011年12月14日: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正式动工。162012年5月7日:香港政府再向立法会财委会辖下工务小组委员会再申请88亿元以兴建香港接线,连同早前增拨的65亿元,当局共斥资582亿元兴建香港接线、机场香港口岸人工岛和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前期工程。172012年7月3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项目正式开工,计划于2016年底与港珠澳大桥同步建成通车。182012年12月17日港珠澳大桥主桥墩开钻,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桥墩施工正式拉开序幕,其工艺内地首创。192015年9月6日,港珠澳大桥CB03标非通航孔桥顺利完成最后一件上节墩身安装,至此,港珠澳大桥208座墩台历时两年多全线完工,大桥桥梁工程全面转入到钢箱梁吊装施工工序,进入了冲刺阶段[11]。202016年3月30日,随着最后一片重达1950吨钢箱梁的成功吊装,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非通航孔桥箱梁吊装30日全部完成,通航孔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预计于8月底完成。届时,港珠澳大桥桥梁将全面合龙。212016年6月28日晚11时30分,随着两台桥面吊机缓慢提升,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4标最后一个中跨钢箱梁进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合龙口。29日上午10时20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宣布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合龙段开焊,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22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三、设计规划1港珠澳大桥总工期计划为八年,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2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67公里。3在整个大桥项目中,岛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分,其中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海底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单节重约6.9万吨。目前,沉管隧道部分已完成13节管节浮运安装,隧道建设最深46米处也顺利完成安装;已建隧道总长突破2000米,而非通航孔桥的施工也正按计划推进。4大桥还将建设景观工程,拟设白海豚观赏区和海上观景平台。大桥将采用最高建设标准,抗震达8度(地震烈度),能抗16级台风,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大桥的主航道位置将采用隧道形式,并将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的通行来往。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6%B8%AF%E7%8F%A0%E6%BE%B3%E5%A4%A7%E6%A1%A5/2836012360百科:/baikesocom/doc/2175720-2302210html#2175720-23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