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1 1、婚礼当天人员配置 新人方面人员配置 主婚人电话—男方的领导或长辈(代表来宾祝福新人) 证婚人电话—女方的领导或长辈、发结婚证,证明新人的婚姻合法、 车队总管电话—负责车队的安排,花车、车队行驶路线图、安排娘家人上下车、防止路途上,车辆掉队,车队封礼、 饭店主管电话—负责酒店部分的分工协作、包括糖、烟、酒、饮料、瓜子等的摆放和酒店经理沟通,安排来宾就坐、饭店帮忙人员的分工、 迎亲总管电话—负责和娘家人的沟通,包括娘家人的各种礼仪、规矩,和送亲总管沟通好安排娘家人上车和酒店入座、 男亲总管电话—安排数人,配合酒店总管安排各自熟悉的亲友入座、 送亲总管电话—新娘的亲戚(和迎亲总管沟通好帮忙把娘家人安排上车,饭店就坐、特殊礼仪) 女亲总管电话—安排数人,配合酒店总管安排各自熟悉的亲友入座、 伴郎电话—陪伴新郎、听从司仪的安排、 伴娘电话—陪伴新娘、听从司仪的安排、 撒喜糖电话—新娘上花车时负责撒喜糖开路、 照相电话—负责拍摄精彩的画面、 灯光师电话—听从摄像师的安排、 礼炮师电话—听从司仪安排、 2、物品准备 糖:300克婚宴总桌数+封礼 花生:300克婚宴总桌数+家中待客+封礼(根据各人需要) 瓜子:300克婚宴总桌数+家中待客+封礼、 烟:2盒婚宴总桌数+封礼、 酒:2瓶婚宴总桌数+封礼+备用 饮料:每桌2瓶婚宴总桌数+封礼+备用 大喜字:酒店、家中、小区、楼栋(算一下数量) 小喜字:窗户、家具、家电、床头等(算一下数量) 喜联:根据自己情况气球:根据自己喜好飞雪彩带:建议不要多买,有喜庆气氛即可、(尽量不用飞雪)10—20分钟礼宾花:10大10小即可,大的用于室外,小的可用于室内、 手提袋:—用于车队封礼、 糖袋:—根据自己情况而定、 拉花;—根据车队数量而定、(汽车拉花) 拉喜、灯笼、房顶拉花:(随意) 红包:—大的10个、小的一包、(20—40个) 香槟酒:—两瓶(大的,是无色的) 婚戒:—专人带到酒店(不要用钻戒) 结婚证:—专人带到酒店 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2 一、现场布置 中式婚礼的现场布置能够红色为主色,能够仿古代婚礼喜堂为主背景,凸显中式婚礼的隆重性。布置婚礼现场之前务必提前调查酒店婚宴举行厅的颜色,是否与红色不大搭,量清酒店的大厅高度、厅长、厅宽,舞台长度宽度,问清酒店进场费灯相关费用。 二、司仪 中式婚礼的司仪是很关键的,一场中式婚礼举办的好坏,司仪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所以新人在选取司仪时必须要选取有经验,主持过中式婚礼的司仪。必须要将婚礼当天的流程尽早的交给司仪,让他将流程书面化,主持词也书面化,也方面新人对婚礼的每个环节做详细的了解,一面婚礼当天手忙脚乱。 三、背景音乐 中式婚礼都是洋溢着喜庆、完美与吉祥的重要场合,所以中式婚礼的背景音乐也要选取欢快、喜庆的乐曲。婚礼背景音乐不仅仅能增加婚礼的气氛,也能使宾客们尽快的融入到这个气氛中来。 四、天地桌 新人拜堂所用的天地桌能够采用古式的八仙桌、龙凤椅,能够彰显出婚礼的隆重性、正式感,天地桌上也要摆上龙凤双烛,各种象征吉祥好意的果盘。 五、新人着装 新娘能够选取凤冠霞帔,新郎能够选取穿长袍。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头戴凤冠,肩披红色霞帔。像这样的中式婚礼礼服能够去礼服店定做或是影楼租借。 六、接亲 6:00装花车。同时准备手捧花一束,花瓣一包,新娘头花6支玫瑰2朵百合。 6:30全部接亲车到男方家集合。男方准备每车一包糖,两盒烟。 7:08车队准时从男方家出发。到新娘家后由新郎方一位年轻女士给新娘戴胸花(伴娘负责拿头花),并给手捧花及其他娘家人胸花(送亲的胸花也可以提前拿到娘家并戴好)。四盒礼是一刀肉、四瓶酒、四包粉丝、四斤点心。从新娘家出来时娘家带两瓶酒(单备)、两瓶水、两棵带根的大葱。新娘的`母亲给新娘煮一碗宽心面。举行简单的离娘仪式,并与娘家人合影。由接亲人员将新娘所带物品(红包袱、脸盆、暖壶、长明灯、被子等)拿好带到车上。 7:58从娘家出发8:58到男方家。 七、迎亲 1、花车到男方家时众兄弟燃放鞭炮,8鞭20xx响大地红,8组32响闪光雷。 2、新娘下车由婆婆先给剥一块甜嘴糖并给押腰钱,公公给新娘方押车小男孩红包。众兄弟齐放彩喷桶。 3、到家后直接坐福。(新郎将新娘直接抱到床上),同时伴娘点亮长明灯。 4、钉门帘(新郎亲属给红包),准备红纸包秤砣。 5、金盆洗手。新郎方小女孩倒洗脸水。新娘准备红包,新5角硬币18枚。 6、吃子孙饺子。大饺子一对(内包两个小饺子),小饺子按新郎新娘年龄周岁总和加8(天1对、地1对、公1对、婆1对)计算。先吃大饺子,准备红包袋留口福,婆婆喂新娘一个小饺子,新郎新娘合吃一个饺子。 7、新人与亲朋好友合影,可设计简单的小游戏活跃气氛。 8、出发前由新郎将新娘的新鞋穿上。 八、典礼 1、10:25分,新人父母典礼台上就座; 2、10:28分,主持人宣布新人新婚典礼开始;奏婚礼进行曲,新人入场; 3、主持人介绍新郎新娘; 4、证婚人致证婚词; 5、领导致新婚贺词; 6、新人互换信物,印证爱情;(准备戒指、结婚证) 7、新人行新婚礼(向来宾、父母、夫妻对拜三鞠躬) 8、新人亲属致答谢词 9、新人喝交杯酒; 10、新人共同倾倒香槟酒塔; 11、其他具体仪式由主持人提前和新人商定、婚礼礼成,喜宴开始。(新娘换好敬酒服后到台上,由新郎新娘、双方父母先统一向来宾敬酒,再依次到雅间敬酒。) 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沉淀,追溯文化根源、重现传统民俗已经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婚礼现场布置: 以红色为主色,以仿古代婚礼礼堂为主背景,凸显中式婚礼的隆重性。布置婚礼现场之前必须提前调查酒店婚宴举行厅的颜色,是否与红色不大搭,量清酒店的大厅高度、厅长、厅宽,舞台长度宽度,问清酒店进场费灯相关费用。 搭配灯笼凤尾路引,为主通道装饰。路引以凤尾铁艺路引为主,配上红色绢花球,挂上电子灯笼为装饰点缀。 新人拜堂所用的是古代的龙凤椅,八仙桌,为了显示出古代婚礼的隆重性、正式的感觉(桌上摆上龙凤双烛,和各种果盘) 在主通道上铺上麻袋,新娘从麻袋上走向拜堂仪式台,寓意代代相传(麻袋一般只放三个,新娘踩一个,新娘的表哥或者表叔要拿掉一个摆在最前方) 主背景的整体图案:背景位置朝南为主,婚礼之前必须考虑到酒店场地大小,与酒店整体颜色,酒店电箱是否能承受追光灯等电器用品。主桌分一桌,也可以分为两桌,分为两桌时没有主客桌之分,两桌主桌的时候新人分别坐两桌,新郎陪新娘的客人而新娘陪新郎的客人,显示了对各家的尊重。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之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媒人(月老):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伴娘):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婚礼流程建议: 1、伴郎、伴娘入场 伴郎与伴娘在音乐声中手挽手穿并肩走过婚礼甬道,伴郎着紫红色阿哥装,伴娘着红色格格装,粉红色玫瑰。 2、戒童入场 两个戒童则手捧两个红色托盘,上面放结婚证书和戒指入场。 3、新人入场 前行时,两个花童手持装满花瓣的花篮(一男一女)一路把花瓣撒在新娘将要经过的红地毯上。到了婚礼台前,伴郎与伴娘站一侧,花童和戒童站一侧。新郎为新娘挑开红色盖头,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4、仪式安排 (1)证婚人致辞并颁发结婚证书、签字祝愿(10—15分钟) (2)主婚人致辞、签字祝愿(10—15分钟) (3)父母致辞、签字祝愿(15—30分钟) (4)新人互致结婚誓言(20—30分钟) (5)交换戒指(5—8分钟) (6)新人分别致辞(30分钟) (7)切蛋糕(3—5分钟) (8)抛捧花(10—20分钟) (9)向来宾赠送小礼物(15—30分钟) (10)喝交杯酒(5分钟) (11)父母上台和新人共同举杯,婚宴开始。新人在人们的起立鼓掌中,重新走过婚礼甬道,走出婚礼场。(5分钟)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准备物品: 1、花轿 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之外,还有笙锣,伞,扇等开始,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几十人,很是壮观。 2、请帖 中式婚礼请帖的设计最重要是要选定主题和概念,图案方面当然有众多的吉祥图纹可以选用,但龙凤图案一定要选用特别的版本以区别与传统的中式。水墨画的笔触有着夸张的韵味,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建议新人不妨采购些中国结、盘花钮、流苏、古钱、玉佩等中国特色的配件,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3、桌卡 可以将来宾名单书写在扇子上作为桌卡,迎宾牌用竹帘来制作,餐巾用盘花钮来装饰。 4、回礼 中式婚礼的回礼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小物件:青花瓷的杯子,象征着一辈子不变色的幸福;一双包装精美的筷子,传达的是快快乐乐和天生一对永不分离的好口彩;大阿福泥人是很可爱的礼物,刻上两人的姓氏印章便有了独特的魅力。 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4 主办方: 承办方:深圳市莎拉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婚礼策划机构 协办方: 活动时间:20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活动对象:深圳市莎拉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婚礼策划机构老顾客活动 地点:深圳市莎拉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婚礼策划机构 活动人数:99对 活动形式:参加者以自愿为原则,不可勉强。参加集体婚礼不受礼也不举行婚宴。 宣传方式: 1、向老顾客统一发出请柬,邀请参加集体婚礼 2、地方门户网站、报纸刊登报名广告 3、深圳市莎拉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婚礼策划机构摄影 做活动期间:印制DM、海报、外场 展板、展棚宣传、节目宣传 参加活动 享受优惠: 1、深圳市莎拉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婚礼策划机构摄影送全新婚纱 2、免费化妆、盘头 3、活动现场抽取现金大 4、联盟商家提供精美礼品 5、本店免费为参加对象的宝宝拍摄10寸单片两张,连拍三年。 活动现场所需道具由婚庆策划公司提供。 活动流程: 1、布置婚礼礼堂,根据参加人数选择一个大小适宜而又宽敞、明亮、洁净的大型广场、宽阔草坪,礼堂布置彰显庄重、大方、温暖、高雅。现场拉一条横幅,配以对联,再饰以各种彩带、花草和五彩缤纷的灯光,以增添婚礼的浓烈的喜庆气氛; 2、预备好用以招待来宾的喜糖、香烟和茶水 3、婚礼仪式的开始时间:1月4日上午10:30,用工整的字体抄写在大红纸上,然后张贴于举行婚礼的礼堂墙上; 4、确定致贺词人员(单位或组织***、来宾代表、家长代表各一名)和致答谢词人员(新人代表l名),并分别准备好贺词和答谢词(不宜太长。每人以不超过五分钟为佳); 5、确定司仪(1人或男女各1人); 6、预备好给新人佩带的红花和标签; 7、准备好彩带和彩纸及撒彩纸的人; 8、指定好摄影人员并准备好照相机和胶卷 9、请一支小型乐队; 10、服务人员深圳市莎拉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婚礼策划机构摄影全体员工 [集体婚礼仪式程序 1、9点集合,全体新人围绕县城街道转一圈 2、转完后,到达指定地点。 3、10:30司仪宣布仪式开始; 4、奏乐 5、请参加集体婚礼的各对新人入席,撤彩纸; 6、新人请出席集体婚礼的领导和来宾吸烟、喝茶、吃喜糖; 7、请***致贺词; 8、请来宾代表致贺词; 9、请家长代表致贺词; 10、请新婚夫妇的代表致答谢词; 11、自由发言: 12、表演小节目; 13、新郎新娘抽奖; 14、全体新人向领导、来宾、服务人员和家长鞠躬致礼; 15、领导上台与全体新人合影留念; 16、结婚典礼结束,请领导退场 17、新人自由拍照留念 精彩的婚礼策划方案模板5 场景 背景音乐起,由弱渐强,现场灯光徐徐熄灭…… 新郎: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我会遇到世界上最好的女孩,用我的真心来赢得她 的爱情。我梦想,她答应做我的妻子,与我携手一生。 1号追光灯追随新郎由a处入场,白色光由暗渐强,到达鲜花拱门下、 新娘: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我会遇到真正的白马王子,勇敢、上进、坚贞、善 良。我梦想,他会在我的身边守护我,矢志不渝。 2号追光灯追随新郎入场,白色光由暗渐强,到达鲜花拱门下、新人相向而立,彼此携手后,面向舞台,光源重合,光线渐弱,形成剪影效果、 第二部分:你是我的爱人 场景 背景音乐起,新人入场。 主持人:从相识到牵手一步步走来,两个人的路上有着太多的故事。不管是怎样 的心语,终将谱写成就爱的传奇。 大屏幕播放《星空下的誓言》的爱情影片,摇头灯营造满屋星空闪耀。 新郎:你知道么?当我遇到你,我知道,我的梦想成真。 新娘:你是我今生要等的人。还记得你向我求婚的那一刻么?从那一秒起,我 成为了世界上最最快乐的人。 新郎:我怎能忘记。同样幸福的还有我。虽然我从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尽情展现 自己的感情,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说同样的话。 大屏幕淡出,追光灯兰色光由暗渐强新,为新人营造“兰色梦幻”,郎从怀中取出一只精心准备的玫瑰,单膝跪地,花束当胸,眼望新娘说:嫁给我吧!举高花束,大声说:我爱你!(音响—回声效果)伴随着全场的掌声的音乐加强,大屏幕现场直播新娘接花时眼睛的特写镜头。新娘接花,搀扶新郎起身……、 ;伴郎团使用暴力是当地普遍存在的习俗吗? 新颖婚礼主题策划方案3篇 写策划方案,活动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大型活动往往耗费很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没有目的而耗费资金做活动是不可能的,目的不鲜明也是不值得的。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新颖婚礼策划方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新颖婚礼策划方案1 选择一片绿地或郊外别墅花园,或湖边草坪或依山傍水,经过精心装点,在阳光、蓝天、绿树、红花和碧草坪之中与亲朋好友共同投入大自然的环抱,共享别致的婚礼氛围。 典雅、新颖、时尚、在国外户外草坪婚礼早已成为时尚,高尔夫球场的婚礼尤其流行。您可以看到__就有一个草坪婚礼,从策划到整体的运作都是由__服务中心来完成的。 婚礼地点和举办时间的选择很重要,在__市区可供举行这样的婚礼地点不多,而在郊区则比较多。而郊区许多地方度假村,会议中心,休闲娱乐地,价格也是适中,环境幽雅,交通便利的绿地。 婚宴一般是自助方式,采用西式,或中式菜肴,西式自助的方式,如有条件,也可以在户外举办婚礼后,到附近的餐厅内举行婚宴,婚礼不同于市内婚礼,户外婚礼的内容和形式设计都要有户外的特点,新人入场方式,身着新婚礼服走在湿软的草坪上就有失雅观,可采用一对新人同乘经过鲜花装饰的高尔夫球车,远远的向来宾驶来,迎接他们的有花瓣、掌声和来宾的瞩目,还有神圣的《婚礼进行曲》。 婚礼流程: 场地布置:户外婚礼的场地装饰布置,是婚礼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必要的舞台,背景装饰,增添气氛,烘托效果的场景布置,音响,灯光的安排。结合环境特点,特殊的造型修饰等,共同作成了一个温馨浪漫,清新自然,独具特色的婚礼现场,草坪婚礼的基本格调应该以西式风格为主,在婚礼的设计上要根据实地的条件和新人的特点,来指定方案。 在婚前行动安排,与别的婚礼形式基本一致,但在当日,却有几点注意之处: 1亲朋好友可同乘大客车一同前往目的地。 2专业婚庆公司在婚礼开始前两个小时左右布置好场地,亲朋好友到场后,可在此合影留念。 3新娘的化妆应在现场完成,可根据现场的光线,气氛来自新娘的造型特点。 4事先准备好所需鲜花,礼仪用品,现场乐队,礼仪**等用品和人员,调试好音响灯光。 5婚礼可适当的缩短时间,因为来宾均站立于草坪四周,而面临风吹日晒。草坪婚礼策划方案 6婚礼,婚宴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为宜,席间可安排卡拉OK等助兴活动。 新娘提示: 1与双方家人一起到现场考察非常有必要,户外婚礼场面开阔,外界干扰较多,因此音响设备,场地周边环境等因素就格外的重要。 2户外婚礼要注意的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天气的因素,因为婚礼的策划时间较长,因此很难预测婚礼当日的天气状况,建议选择在5月中下旬或秋天举行婚礼,因为这两个季节东北地区的天气少雨少风,且气候宜人。并且还应做两手准备,一旦下起了大雨怎么办,心中要有数,要设计备用方案。 3如在户外举行婚宴,要事先选择可以外买的饭店不要忘记考虑餐具,酒杯桌椅,台布,服务人员,冰柜,加热设备及运输条件,还有必要的遮阳伞,消毒水,食品保鲜膜等。 4环境保护千万不能淡忘,垃圾,废弃物,残余食品等,一定要及时,丢进垃圾袋,举行一个绿色、文明的婚礼。 新颖婚礼策划方案2 户外婚礼的场地装饰布置,是婚礼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婚礼策划案中要着重关注。必要的舞台,背景装饰,增添气氛,烘托效果的场景布置,音响,灯光的安排。结合环境特点,特殊的造型修饰等,共同作成了一个温馨浪漫,清新自然,独具特色的婚礼现场,草坪婚礼的基本格调应该以西式风格为主,在婚礼的设计上要根据实地的条件和新人的特点,来指定方案。 户外草坪婚礼的婚前准备事项和以前的婚礼大致上是一般无二的,不过还是有几个要注意或者说新人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自己调节的环节的。 1亲朋好友可同乘大巴一同前往目的地。 2在婚礼开始前两个小时左右布置好场地,亲朋好友到场后,可在此合影留念。 3新娘的化妆应在现场完成,可根据现场的光线,气氛来具体设计新娘的造型特点。 4事先准备好所需鲜花,礼仪用品,现场乐队,礼仪**等必要的用品和人员,调试好音响灯光。 5婚礼开始,当音乐响起,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先走向红地毯的是童男童女手拿白鸽一直到台上,然后是六位伴娘手捧鲜花缓缓地走上来,站在通道的两边,这时我们的新娘身披婚纱和新郎上场,音乐响起,所有的目光度注视着两位新人,童男童女把手中的白鸽交给两位新人,两位新人在主持人的串词下放飞手中的白鸽,这时草地两边的气球跟着放飞,大量的白鸽也在这时起飞,证婚人致词,主婚人致词,新人致词(主要在今后想对对方说的话)交换信物,这时吹起泡泡机,让满天的泡泡带着他们的理想飞上蓝天。 6仪式结束,可转到酒店里,亲朋在酒店等待,这是新郎新娘从花门缓缓走进,手牵着手,走向台上,两位新人向来宾行拜礼,接吻,这时台四周放起冷艳火,抛捧花,少男少女争抢捧花,主持人与接到捧花的人进行对话,婚宴开始,两位新人敬酒点烟。 7婚礼,婚宴的时间在2小时左右为宜,席间可安排卡拉OK演唱等助兴活动 新颖婚礼策划方案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沉淀,追溯文化根源、重现传统民俗已经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婚礼现场布置: 以红色为主色,以仿古代婚礼礼堂为主背景,凸显中式婚礼的隆重性。布置婚礼现场之前必须提前调查酒店婚宴举行厅的颜色,是否与红色不大搭,量清酒店的大厅高度、厅长、厅宽,舞台长度宽度,问清酒店进场费灯相关费用。 搭配灯笼凤尾路引,为主通道装饰。路引以凤尾铁艺路引为主,配上红色绢花球,挂上电子灯笼为装饰点缀。 新人拜堂所用的是古代的龙凤椅,八仙桌,为了显示出古代婚礼的隆重性、正式的感觉(桌上摆上龙凤双烛,和各种果盘) 在主通道上铺上麻袋,新娘从麻袋上走向拜堂仪式台,寓意代代相传(麻袋一般只放三个,新娘踩一个,新娘的表哥或者表叔要拿掉一个摆在最前方) 主背景的整体图案:背景位置朝南为主,婚礼之前必须考虑到酒店场地大小,与酒店整体颜色,酒店电箱是否能承受追光灯等电器用品。主桌分一桌,也可以分为两桌,分为两桌时没有主客桌之分,两桌主桌的时候新人分别坐两桌,新郎陪新娘的客人而新娘陪新郎的客人,显示了对各家的尊重。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之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媒人(月老):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伴娘):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婚礼流程建议: 1、伴郎、伴娘入场 伴郎与伴娘在音乐声中手挽手穿并肩走过婚礼甬道,伴郎着紫红色阿哥装,伴娘着红色格格装,粉红色玫瑰。 2、戒童入场 两个戒童则手捧两个红色托盘,上面放结婚证书和戒指入场。 3、新人入场 前行时,两个花童手持装满花瓣的花篮(一男一女)一路把花瓣撒在新娘将要经过的红地毯上。到了婚礼台前,伴郎与伴娘站一侧,花童和戒童站一侧。新郎为新娘挑开红色盖头,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4、仪式安排 (1)证婚人致辞并颁发结婚证书、签字祝愿(10—15分钟) (2)主婚人致辞、签字祝愿(10—15分钟) (3)父母致辞、签字祝愿(15—30分钟) (4)新人互致结婚誓言(20—30分钟) (5)交换戒指(5—8分钟) (6)新人分别致辞(30分钟) (7)切蛋糕(3—5分钟) (8)抛捧花(10—20分钟) (9)向来宾赠送小礼物(15—30分钟) (10)喝交杯酒(5分钟) (11)父母上台和新人共同举杯,婚宴开始。新人在人们的起立鼓掌中,重新走过婚礼甬道,走出婚礼场。(5分钟)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80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之准备物品: 1、花轿 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之外,还有笙锣,伞,扇等开始,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几十人,很是壮观。 2、请帖 中式婚礼请帖的设计最重要是要选定主题和概念,图案方面当然有众多的吉祥图纹可以选用,但龙凤图案一定要选用特别的版本以区别与传统的中式。水墨画的笔触有着夸张的韵味,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建议新人不妨采购些中国结、盘花钮、流苏、古钱、玉佩等中国特色的配件,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3、桌卡 可以将来宾名单书写在扇子上作为桌卡,迎宾牌用竹帘来制作,餐巾用盘花钮来装饰。 4、回礼 中式婚礼的回礼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小物件:青花瓷的杯子,象征着一辈子不变色的幸福;一双包装精美的筷子,传达的是快快乐乐和天生一对永不分离的好口彩;大阿福泥人是很可爱的礼物,刻上两人的姓氏印章便有了独特的魅力。蒙古人的习俗伴郎团使用暴力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习俗,这种行为应该得到严厉的谴责和打击。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阐述:1 伴郎团使用暴力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伴郎团在婚礼中的角色是给新娘和新郎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施暴和恐吓。伴郎团使用暴力不仅违反了基本的人类道德和社会规范,更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婚礼的氛围和品质。2 伴郎团使用暴力容易导致伤害和事故。伴郎团在使用暴力时,往往会采用一些激烈的手段,如拳打脚踢、喝酒暴力等,这些手段不仅容易导致身体的伤害和事故,也容易引发纷争和冲突,给整个婚礼带来很多负面影响。3 伴郎团使用暴力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伴郎团使用暴力不仅在婚礼中存在,也在其他场合中存在,比如聚会、饭局等。这种行为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污染了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思。4 应该加强对伴郎团使用暴力的打击和管理。伴郎团使用暴力是不合法的行为,需要加强对其的打击和管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伴郎团行为的监管和处罚等方式,加强对伴郎团使用暴力的打击和管理,维护婚礼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综上所述,伴郎团使用暴力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习俗,而是一种不文明、不良的行为,需要我们共同来加强打击和管理,维护婚礼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蒙古习俗 祝寿 蒙古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他们的谚语中说:“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老人的经验教育人,太阳的光辉温暖人”等等。这些都表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和爱戴。 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不过父母亲在世时,儿孙辈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不许做寿。过本历年的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也不是很热闹,但是过了六十一岁,七十三岁、八十五岁就另当别论了。过本年的一般不祝寿。巴林蒙古族老年人过本95岁就不计年龄,也不做百岁。 祝寿和过本历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给老人祝寿的人家,主人家的儿女们的从年底开始就准备设宴。初一就开始来迎接陆续到来祝寿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选定一个吉日,再通知众乡亲、朋友、亲戚等。 祝寿仪式比较简单,席间,来宾们都为老人敬酒、献哈达和礼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语称“朱来”。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谢主家招待。祝寿的礼品通常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皮长袍、棉长袍、夹长袍、靴子、烟、荷包、钱等。礼品品类一般占“三”数。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赠烟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二元零用钱等。 待客禁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来蒙古包作客,不但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还会感受一些从未接触,从不知道的民族文化。当然,在进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须要了解他们的一些习俗和禁忌,否则,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随意行事,不但会闹笑话,而且会令蒙古族同胞不高兴。 首先到蒙古族家里做客忌讳进屋时把衣襟掖在腰带里,挽着袖子,也不可手提马鞭子进屋。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进屋后,忌讳乱坐位置。来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让客人上边坐,而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女人做东边。 有客人在场忌讳对孩子发脾气,更不能打骂孩子。长辈和老年人讲话忌讳打岔、揭短。有疑问或需要说明情况,待人家讲完后再问。 假如你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立刻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蒙古人不怕不别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兴。接受主人的茶饭后,忌讳一点也不吃;忌讳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着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讳随便撒倒奶子;遇到别人端奶走过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尝一尝再走。 喝茶的忌讳:敬茶时忌讳满杯;忌讳用左手倒茶;忌讳从门里向外倒茶水;吃饭喝茶时忌讳长吁短叹。 食用红食禁忌:在品尝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时,忌讳衣冠不整,除无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弹洒德吉;啃骨头时忌讳残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时,忌讳咬着吃,应该用刀或用手撕着吃;食用完的骨头,忌讳用相互敲击;平时的肉食品中,忌讳食用牛胆囊和狐狸肉,狗肉、猫肉。 吃饭禁忌:忌讳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忌讳倒撒食物;饭后忌讳伸懒腰。 相对与待客来说,主人家平时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时忌讳断骨,应该断开关节;忌讳在放肉食品时倒放头尾;往锅里下米时忌讳用袋子倒;捣碎茶叶时忌数数;烙饼和油炸食品时忌讳大声喊叫,说不吉利的语言等。 总之,到牧区作客,必须注意这些细小的日常礼节上的禁忌,这是不仅是对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保证,当然,若是你对这些禁忌一无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况下,真诚地道歉,他们也是可以原谅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吗。 姑娘宴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礼前一天举行的宴席,主要是设宴招待聘来的迎亲这代表和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并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这一仪式是宴席的重头戏,首先男方要用亲友们送的褡裢、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家什把新包整理布置停当,因为这都是亲友们送来的祝福,当然要让它充满整个新包。接着要请祝颂人和新郎、新娘的梳头父母以及其他亲友们入座。此时,祝颂人将一条丝绢哈达和五彩线吊在房梁和天窗正中,在房梁处涂盛在木碗里的奶食德吉少许以示吉祥,并祝福道:祝愿吉祥升平/祝愿安乐幸福/在这有柞木用具/洁白屋顶的房里/两位有缘的情人/将要结为百年之好…… 祝颂人一番吉祥美好的祝福完毕之后,主人要向参加祝福新房仪式的宾客和迎亲的人们一一献茶,然后设宴招待,表示感谢。这一酒宴的繁简程度时依据男方的贫富来定。但不论贫富,这是必须赶在婚前完成的重要礼仪之一。席间新郎向宾客们敬酒,宾客人也是借这个喜庆的日子常常互相祝酒唱歌知道深夜。有的地方根据迎亲的时间的长短适时调节,有的甚至通宵取乐。新郎这边如此的欢腾热闹,而新娘却在另一边痛哭流涕…… 古时候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儿从出生就注定是“外人”,父母的辛苦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这是由女子的特殊地位和人类社会继母系氏族后男权社会女方在这一天要举行由女方的父母主持的姑娘宴,邀请同乡亲朋的姑娘们来与即将出嫁的女儿一同坐席。席前长期存在而决定的。所以,女儿要出嫁了,父母自然要举行宴会欢送和祝福自己的女儿幸福。 也是在婚礼的前一天,女方要举行姑娘宴,宴会由女方父母主持,主要是邀请同乡亲朋的姑娘们来与即将出嫁的女儿一同坐席。席前父母要让女儿穿上新袍服,去掉腰带,穿上靴子,帽子要用绸绢包起来缝好戴上。当众姑娘坐定,母亲把熬好的第一碗茶敬给姑娘,姑娘含泪接过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自己敬的茶,尝一口放下,然后回敬母亲,伏地给母亲磕一个头,感谢母亲养育之恩。随后女方的母亲端一碗鲜奶让众姑娘一一尝过后,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将出嫁。这时姑娘顿感忧伤,即刻痛哭流涕起来,众姑娘一看这种情景,也跟着哭做一团。这时,祝颂人和亲戚们便上前来安慰:到了一十八岁/辫子长够了尺寸/出嫁到偏远的地方/并不是不好的事情…… 众姑娘也停止了哭声,唱着《姑娘宴歌》,用歌词嘱咐将要出嫁的姑娘,倾诉离别之情:起行上马/请撩起长袍的大襟/遇事处人,要切记快嘴的毛病/缝斜了襟扣儿/万不可让婆婆看清…… 在姑娘宴进行期间,女方父母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斟满酒杯从请来的客人中聘请那些老城稳重、深明礼节、善于辞令的长辈男女为送亲代表。再聘请两位性情温和为人正派、手脚勤快,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妇女为新娘的住宿嫂和月嫂(住宿嫂要跟随新娘到新郎家住几天,月嫂要住一个月)。以便为第二天的送亲礼仪提前做好准备。 姑娘宴是蒙古族婚礼中女方家的一个小宴席,但对于出嫁的姑娘来说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从此以后,她就要离开父母、姐妹兄弟,独立承担一个家庭了,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姑娘宴”是蒙古族姑娘走向成熟的一个驿站! 讲究的待客礼仪 是百灵鸟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 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 没有礼貌,再好的容貌也别人耻笑。 这是古代蒙古族中,有名的两句谚语,生动地反映了蒙古民族十分讲究礼貌和崇尚礼仪的民族气息。十三世纪到过蒙古草原地区的加尔宾说,蒙古族“十分尊敬别人,相互问不论谁都是友好的。” 蒙古族牧民见面必致问候:“阿木勒,赛百诺!(安好)”。好客是蒙古人的突出特点。对来客,不论熟不熟,一律欢迎,一样问好。若是同辈,则相互问道:“赛百诺!(你好!)”若是长辈或初次见面的人则互相问道:“塔,赛白诺!(您好!)”接着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相问:“索宁龙百纳”(有什么事或有什么新闻)。如果请客人进包,主人则前边引路,到了蒙古包门前,主人站在门的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包,进包后,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态度谦恭,问长问短,侃侃而谈,笑容满面,犹如远归的家人。然后主人便端来飘香的奶茶和炒米,还有洁白的草原奶食。用精致的茶具给客人一杯浓香的奶茶。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的敬意时,常把甘醇的奶酒,满满的斟在银碗里,托在洁白的哈达上端出来,恭恭敬敬地献给客人。在高寒地区,也有喝酒的习惯,蒙古人视酒为食品的精华,朋友见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传统礼节,客人若表现出客气的样子,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特别是在鄂尔多斯的地区,劝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热,歌词如: “远方的客人请您喝一杯奶酒,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是我们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 通常客人接杯畅饮或转赠给别人,劝酒才算罢休。 宴请尊贵的客人,或举办喜庆酒会,讲究摆整羊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设宴时,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内正上方,摆一、二、三席,包内右边偏角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贵宾、长辈等排列顺序入座。客人就坐后,厨师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条,放在羊头上,之后,再将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块,放入盘中,双手高举过头,捧给做在第一席上的贵宾品尝。然后,主人将餐刀柄双手递给第一席的贵宾前,贵宾观看后,随着切割一切,然后抬回厨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块,放在盘子里,上席进餐,作为蒙古族的最高礼遇。 蒙古族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求亲。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新中国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蒙古秘史》卷一中记载:也速该把阿秃儿带领其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达成协议后,由男方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 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 头,取“九九”为长寿的意思。如贫困牧户不具备九数牲畜的聘礼,也可以择小于九的奇数,以三、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择偶数。 嫁妆。女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 不起姑娘。” 择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解放前, 男女两家定亲后,首先要请喇嘛占卜,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一般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 娶亲。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过去,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拜火仪式别具一格。当新娘进入婆家后,院子里垒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齐往火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着司仪诵念《火的赞词》: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诃额仑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请新郎新娘祈祷吧! 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请新郎新娘叩头吧!佛光为你们传宗接代。 求名问庚。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皆为同辈,参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时间。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实际上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过去,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娶亲者彼此掩护,而不让送亲者抢去帽子。一路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选择吉日 避开忌日 古代蒙古人选择吉日常以月的盈亏来判定,因为他们认为,月的出没于人类的行动关系非常密切。当天空出现新月,或月圆时,他们便着手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黑鞑事略》说:“其择日行事则视盈亏以为进止。” 蒙古人还用这种方法来决定征战的日期,对此《心史》、《史记·匈奴传》《隋书·突厥传》和加宾尼《蒙古史》中都有类似的记述。《史记·匈奴传》载:“举事而侯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隋书·突厥传》中云:“候月将满,辄为寇抄。” 这是一种萨满教徒以自然现象为卜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原始宗教充斥人们生活的体现。不过直到现代,还残存有“立春”“清明”以天气变化来预料一年收成的习俗。并由此产生一些约束农牧业生产的禁忌。 背弓挎箭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亲时,新郎要佩带弓箭,跨骏马启程。到女家后,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次日走时再挎上。娶亲回来后,也放在蒙古包的西侧,三日之内,不许别人动它。三日后,由新娘收起来,终生保存。把它看作是既可以避邪气,又可以威镇魔怪的一种神圣的吉祥物。这正是蒙古族古代实行抢婚制或掠夺婚姻的一种遗俗。 火葬、土葬、天葬 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后,脱去旧衣,换上新装,或用白绸缎裹其身,将尸体盘坐装入3尺方形木制小轿里,封好轿盖。出殡时,先请喇嘛指定焚尸地点和方位。后将装尸小轿用车拉到旷野,亲友跟随送葬。焚尸时,在装尸小轿周围堆上木柴,加油点燃,并将死者生前所用或所爱之物,一并投入焚烧。同时,喇嘛为死者念经、祈祷,愿死者的灵魂尽快“升天”,早日进入“极乐世界”。火葬次日,由死者家人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中抬出去入棺。入棺后,停放在院内,一般在3—7天内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将棺材放在灵车或棺罩上,运往坟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定撒去。然后铲土埋棺。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使其任意颠簸,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然后,车夫赶着勒勒车快速返回,直奔家中,不得回头看。3日后,死者家属去察看,若尸体被禽兽吃掉,就认为死者已经升了“天堂”,或者已经进入“极乐世界”;若尸体完整无损,就认为死者生前的罪孽未消,对其子孙后代也是不祥之兆,于是要请喇嘛念经,替死者仟悔,消除罪孽。并在尸体上涂一层黄油,好让禽兽早日吃掉。天葬后,死者子孙一般在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草原宝贝在羊皮襁褓中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如所生婴儿为女的,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洗完后用羊皮襁褓把婴儿包起来,并以传统习俗用黄油等奶食涂抹婴儿额头,祝福他健康成长。这是一种古来习俗,现今已无人这么做了:“草原的宝贝包在羊皮襁褓中”。 婴儿满月时,再次屠牛宰羊,张设酒宴大飨亲友,以示庆祝。亲友所赠礼品中,唯婴儿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赠送各种讲究的裘皮,夏季多为绸缎、布匹,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还要送牛羊或骏马。 婴儿在襁褓时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般皆备有木制摇篮,篮内铺有软物品和荞麦皮厚褥子,婴儿仰脸卧于其中,并用布绳紧紧地绑起来,枕的是装满糜米的小硬枕头,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行与体形都好看。在摇篮挡头上挂有古钱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一般婴儿满月后即入摇篮,首次入摇篮时要举行小型摇篮宴,并用黄油等奶食涂抹摇篮,以示庆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般在室内用布为婴儿隔开一角,以遮挡风寒。为保持婴儿身体的正常体温,还要为婴儿铺盖上用驼绒制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后装在两个布袋内,轮换放在婴儿肚腹两侧。在备有摇篮的地方,把摇篮放在母亲身边,母亲时常以手摇动,有的还哼着摇篮曲,令婴儿安睡。在婴儿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气的经过热炒的明沙,湿了再换新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解决得既方便又卫生。笔者就是在这种传统的摇篮里被紧紧绑着长成人的,未见体格有何异常之处。现虽已达古稀之年,健康状况良好,身体还挺硬朗。这也许是得益于我的民族的传统的抚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乡民间仍有人使用这种摇篮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个孩子就不是经过旧式摇篮的捆绑长大的。他们现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轻有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而这当然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分不开的 。 家庭沿袭 早在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畜牧业生产有了相当发展,伴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 蒙古人家庭发展起来。成书于十三世纪前期的《蒙古秘史》中,对蒙古族的家庭情况多有记载,如阿 豁阿死后,兄弟五人“即分马群家赀”,孛端察尔在兄弟的帮助下俘获扎儿兀惕部的阿当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马群、家赀、隶民、奴婢等。 由于男人在主要生产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家庭中男人占有支配地位,在一般情况下,家长由家庭中最长辈的男人充当,最长辈的男人死后,则由最长辈的女人主持家务,但主持祭祀及重大庆典等,则不能由女人担任,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有年岁大的儿子,则由儿子出面,无儿子则请同族中至近的长辈主持。据《蒙古秘史》记载,也速该死后,其家务由诃额伦夫人主持,而在行祭祖之礼时,诃额伦夫人只能参加,不能主持。在解放前的很长历史时期,蒙古族的大家庭,在父母均在世时,由父母、儿子、媳妇、未出嫁的女儿、孙难孙女等几代构成。儿子娶妻后虽然另居一室(牧区另设一蒙古包),而家主仍是统一的。直至解放前,蒙古族中父母均在世,儿子对娶妻但未生子前,分家另过的不多。关于财产继承权,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原则分配: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继承父业。其具体体现是,“年长者十,年少者四。”(蒙古谚语)拉施特·哀丁说:“按蒙古人的习惯,因为末子留在家里,因此称为额真。”拖雷就是这样成了成吉思汗家系的代表。(额真,蒙古语,主人之意。)直到解放前,蒙古人分家继承财产就是按照长子与末子为主的习惯进行的。 蒙古族虽然早已进入父权制社会,但就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以主妇为中心的。蒙古族的家庭主妇非常温顺勤勉,她们终日操劳,对翁婆孝顺,对丈夫贤惠,对子女慈爱,虽然辛苦,而毫无愠色。遇有来客,还要热情招待。蒙古族妇女这种勤劳温顺之风,由来甚久。在蒙古民族的历史上,被誉为“生得贤能”的诃额伦夫人,丈夫也速该惨遭杀害,被泰赤兀惕人抛弃后,她只身携带儿女苦度生涯,在茫茫大草原上克服种种困难,用地榆、狗舌草和杜梨等野草养活儿女,终于抚孤成立。诃额仑这种懿德相传,历代妇女于她为榜样,沿而成习,才形成了蒙古妇女勤俭朴素的治家美德。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区而论,男人主要从事放牧,勘察草场、迁徙营盘、整修生产工具等主要的劳动,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员的尊重。习惯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十分讲求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祥和的家风。 关于女人的忌限 旧时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在蒙古族中有许多关于女人的忌限。 除了家庭主妇外,一般女人不能参加重要的祭祀活动;在东蒙地区或半农半牧地区的场院过粮时,女人没有资格参加,连现场看也不允许,恐怕冲了什么鬼神,不再丰收;另外,不许女人上房,因为上房就踩在人们的头上了,蒙古人认为头顶是神圣的,因为这个缘故,女人不许坐在男人帽子上,一旦坐了,要用火或香头绕帽子三圈。同样缘故,家庭中清晨叠被子是不能按照枕头、被褥、次序往上摞,要按照被褥、枕头的次序往上摞,女人用过的脏东西,脏纸必须埋掉。 火忌、水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因为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所以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由此来说,保护水源,爱护水流,是关系到他们生存的大事情。产生于十三世纪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为了不冒渎水神,国人确不浴河,其衣至损不解浣濯。”这些禁忌甚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春夏两季人不可白昼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