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祭祀时也叩头。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 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 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B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有满文译本。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满族人,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杰出的曲艺家。他的作品众多,而且脍灸人口。不愧为当代的“人民艺术家”。 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译成满文,以教旗人,其书圆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地。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镇国悫厚公高塞,自号“敬一道人”,工诗画。《池北偶谈》评他的小景“笔墨淡遗,摆脱畦经,虽士大夫无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另外,象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铁保、永理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镛齐名,并称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当代的书法大家启功也是满族。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书法也别具风格。 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八旗沿革、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 《御制五体清文鉴》: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成书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我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 《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有多种手抄本流传。 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补绣:满族民间工艺。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订婚姥姥姥爷给红包吗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满族补绣:满族民间工艺。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 回答者:标致607 - 举人 四级 2-14 18:00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叩头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均行叩头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着地,连叩三下头。此俗自建州女真时就有,《建州闻见录》云:"将胡(指女真人为官者)之见奴酋(努尔哈赤),脱笠叩头,卒胡之于将胡亦然。"祭祀时也叩头。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参考资料:/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06/28/content_52619htm回答者:grace3600 - 魔法师 四级 2-14 18:16[民族简介]满族,现有人口9821180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 6 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 6 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饮食习惯]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满族历史悠久,周秦时的肃慎及后来的挹娄、勿吉、女真族都是满族的先民。满族人过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荞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主食品种丰富,有饽饽、煮饽饽(饺子)、米饭、秫米水饭、高粱米(秫米)豆干饭、豆擦糕、酸汤子等。好吃黏食和甜味食品。下边简介几种有代表性的主食。[饽饽]:除用麦面做的馒头称饽饽外,还有豆面饽饽(黄黏面加豆面蒸成)、苏叶饽饽(黏高粱面加小豆泥,外包苏叶)和年糕饽饽(用黄黏面团包入豆泥蒸成),是满族日常主要食品。[小肉饭]:又称鞑子饭,是传统食品。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一起焖制,如果多放些水,则成鞑子粥。[龙斗虎]:用大米、秫米、小豆合焖的饭。因“斗”与“豆”谐音,大米、秫米喻之龙虎,故又称“龙虎斗”。[秫米水饭]:将秫米放宽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满族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麂、獐、狍、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白煮肉”。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常见的菜肴有:[白肉血汤]:将鲜猪血灌入鲜猪肠内煮熟,切片,与白水煮成的猪肉切片后同码盘中,佐以韭菜花、蒜泥、辣椒油吃。[坛肉]:将猪肉切小块,煸炒后加葱、姜、大料、腐乳汁,放坛中文火煨烂。[豆泥酸菜汤]:将泡发的黄豆捣成泥,酸菜切块炒透,放入肉汤、黄豆泥,调好味,炖透即可。[炸鸡蛋酱]:将鸡蛋液搅匀,倒入热油锅中,边搅边炒,再倒入酱油、大酱。食用时配大葱、黄瓜或青菜蘸食(也可拌食)。[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去老帮,整棵横放,切成3厘米长的圆墩状,用沸水烫一下,码入坛中,一层白菜墩,一层芥末面和白糖,最后淋上一层米醋,捂严,一天即成。味道酸甜辣而爽口。[乏克]:满语“包儿饭”或“菜包儿”。做法是将米饭、炒菜、葱段、炸酱用菜叶(白菜叶、苏子叶、莴苣叶)包裹成长卷形食用,饭菜合一,经济实惠。[萨其玛]:油炸条甜饽饽,是著名糕点。满族人忌食狗肉,好喝茶。东北地区满族有喝酸茶的习惯,即用小米或稷子米泡到发酵后煮熟,将米汤加茶叶煮开,放些糖即成。也有煮制奶茶的。[婚丧习俗]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服饰特色]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 0 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饰橱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誉。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至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 0 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民族禁忌]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许多人对乌鸦没什么好印象,甚至有厌恶之感。但满族人例外,他们非但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生育习俗]满族的生育观,旧时有重男轻女思想,至今依然,而且以多子多女为福。生男孩,则在房门左框上挂一木制小弓箭;若生女孩,则在房门右框上挂一条或红或兰的布条此谓“他哈补钉”。这个仪式称之为“悬弓挂帛”。“落草”。生儿落草是满族生育习俗。妇女怀孕,被认为是全家的一件喜事。为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对孕妇有许多清规戒律,如:不准坐锅台、窗台、磨台;不准进产房;不准祭祀祖先和参加别人的婚礼;禁食兔肉,怕生孩子三瓣嘴;不要多吃盐和酱,惟恐孩子成“喉巴”。其规矩之繁多,往往给产妇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产房一般不设在西屋,不能将孩子生在炕席上。孕妇生产前,要把炕席卷起,在土炕上铺上谷草,让孩子生在谷草上,所以孩子出生称“落草”。满族生育还有“采生”和“开奶”之说。婴儿看到的第一个外人被称为“采生人”,意为采生人将对婴儿产生影响,有的还被认为干爹干妈。开奶,是请多子女的妇女给婴儿喂第一口奶,意谓消灾无病好养活。“洗三与打聪明”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进行“洗三”,将一个儿女双全又有威望的老太太(称为姥姥)接到家中,由姥姥用一大铜盆给孩子洗热水澡,边洗边唠叨:“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最后用一根大葱打三下,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说完,孩子的父亲将大葱扔到房上,亲友们一齐向孩子的父母道喜。“办满口”。婴儿满月,要举行上索仪式,宴请亲友。上索,即将“子孙绳”请出,一端栓于祖先板的斜柱子上,另一端拉至门外,栓在早以准备好的柳枝上,然后全家人向祖先板叩拜。生男孩则在索绳栓一小弓箭,生女孩,则栓上“他哈补钉”。亲友都来祝贺、馈赠礼品,多是送长命锁等“挂悠车”。满族人生第一个孩子,满月时,姥姥家要给孩子蒸“河咧”(长蛇型的面驹驹),俗谓吃了可多生发。其舅父在这天要送给一个悠车,并亲手挂起来。悠车以经人用过的为佳,俗称“养活孩子吊起来”。亲友要送小衣服和小铃铛等玩具。如婴儿哭闹,要边推悠车,边哼“悠悠调”。如《月儿圆》悠悠调这样唱到:月儿圆,月儿大,月儿已在树上挂。小妞妞,别哭了,额娘领你找阿玛。船儿摇,别害怕,长大嫁给渔老大。鱼皮鞋,鱼皮袜,鱼裙鱼袄鱼马褂……做满月,女客将两个馒头合在一起,拿着让产妇咬一口,谓之“满口”。从这天起,产妇要增加饮食,没有什么禁忌了。设宴招待客人,以长面条为主款待客人,意谓绵绵不断健康长寿。“抓周”。孩子周岁时已初懂人事,传说这一天可以测出孩子一生的情趣和志向,所以满族人多有“抓周”习俗。婴儿满周岁之日,其家人将纸笔、书册、弓箭、顶戴、乐器、烟酒、赌具等,放在炕上,让婴儿去抓。据说抓到什么,将来就要干什么。给婴儿“睡扁头”的习俗,是满族人所特有的,就是让婴儿枕着装有粮食的小枕头,这叫“头枕粮仓”,日后大富大贵,并叫婴儿仰面躺着,日久天长,把婴儿的后脑勺睡得又平又扁。同时,婴儿后背也睡得扁平、肩宽,满族人认为这样是美观。[生育习俗]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台、穿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马等。小孩出生称“落草”。据说,古时满族妇女在炕上临产时,要卷起炕席,铺上谷草,产妇在谷草上分娩,以后便相沿成习。小孩“落草”后,如果是男孩,要悬一小弓箭于门左,象征其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射手;若是女孩,则门前挂一红布条,象征吉祥。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要请子妇多、身体好的妇女喂第一次奶,叫“开奶”。第一个进产房看孩子的外人叫“采生人”。满族认为婴儿长大后性格会像“采生人”的性格,所以十分注重挑选“采生人”。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洗三”,请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给孩子沐浴,也称沐浴礼。沐浴用大铜盆,内放槐树叶、艾蒿,倒上热水后,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则将铜钱、花生和鸡蛋等放入盆内,叫做添盆。沐浴过程中,如婴儿放声大哭,则视为大吉大利,这叫“响盆。”孩子出生后第七天开始上悠车。悠车也叫摇车,用桦树皮做成,长约13米,宽07米有作,两端呈半圆形,如同小船。后世的悠车多用椴木薄板做成,边沿漆以红色,绘制花纹,书写有吉利话,十分美观。悠车挂在房梁上,摇起来十分轻便,为了使婴儿保持胳膊、腿平直和避免翻身时掉下来,一般用布带子把小孩的胳膊肘、膝盖和脚脖子绑在悠车上婴儿下面铺用谷糠装成的口袋,枕头则用小米或高粱米装成。因满族以孩子后脑勺扁平为美,所以使用这样的枕头。孩子满月后正式起名,5岁前举行一次家祭,俗称“跳喜神”,一般只用一天,不杀猪羊,只杀鸡做糕,祭祀祖先神,感谢神龙送子在族中公祭时,要举行“换锁”仪式。每个新生孩子每人领取锁带佩带一副,并拜柳求福祭毕,再将锁袋装入子孙袋内保存起来。孩子第一次去姥姥家无疑是件大豆事。当姑奶奶带着可爱的外孙回娘家,姥姥一家不胜欢喜,待之如贵宾。这时,年轻母亲把孩子的脑袋往房柱上轻轻一撞,表示孩子不仅能在姥姥家住得服(惯),而且将来肯定能长得健康壮实。8岁以前,男孩玩具以弓箭为主,也开展比箭法游戏,谁射的准谁就受重视。女孩子则以玩秋千为主要娱乐活动。满族没有固定的冠礼。只是由族长或萨满在祖神案前祭祀,将灵佩赐给青年男女。一般小伙前额佩挂野猪獠牙,姑娘多佩带野猪门牙。从此,青年男女就可参加族中的一切社交活动了。[满族春节]”阿涅业能业”是满语,即满族的春节,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继位后,顺治元年(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庆祝方式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这天晚辈要身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刚认识一个星期的相亲男,昨天晚上和我说他太姥姥快过生日了,在生日当天要我和他一起去,我该去吗?没有一定的要求吧。我们定婚就在我家吃了便饭,没有喊姥姥姥爷到场,就算到场,有些地方的习俗好像还是新女婿给在座的女方所有亲戚包红包呢。等到办婚礼,请了姥姥姥爷,应该就会给红包了啊,不过我的姥姥没有工作,她给我的红包是我老妈先给她的。我朋友的姑娘嫁到上海,男方花一千万现金买了一套三居,女方不想让男方看轻,和男孩一起还剩下的280万,没提加名字,陪嫁六十万,结婚当天,女孩外婆除了给她大红包,还给她妈妈10万,让她们给外孙女当都是娘家给的。各地各家情况不同,出手自然不同,不要扶贫不要压榨,婚礼的意义是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不是比红包和彩礼。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如果只是刚认识了一个星期的相亲啊,他突然间跟你说他的太老姥生日,想跟你在一起,祝贺她,她太老姥生日快乐,下次有两种情况,一就是想让老人高兴一下,只是想让一个女孩帮一下忙,第二个就是见家长的形式,让家里的人去看一看你,所以你要问清楚他具体是哪个方面的需求?如果是朋友的帮助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是见家长,那样你就得看一下这一个星期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都是确认,对方就是自己的结婚对象,我可以确认,那就当然要去了,如果不是人话,那样子华,你就用一些比较,婉转的方式去拒绝吧!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使用答谢词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答谢词的时候感情要真挚、坦诚而热烈。那么在写答谢词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1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们的父母,长辈,朋友,领导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带来了喜悦和快乐,也带来了真挚的祝福。此时此刻我们再一次真诚地感谢父母的含辛茹苦,感谢领导的关心厚爱,感谢亲友的真诚祝福,请大家举起杯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个幸福快乐的夜晚,也祝愿各位嘉宾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谢谢!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2 各位来宾们: 大家好! 今天是我一生之中最让我难忘的日子,我结婚了!能够娶到这么漂亮,知书达理的妻子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今天我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婚礼,你们所带给我们的祝福,会让我们的婚礼更加浪漫,幸福! 我们俩共同经历了浪漫的校园爱情,共同经历了找工作的艰辛,现在我们终于构筑了属于我们的小家庭。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与领导们、同事们、亲戚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此,我对所有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领导、同事、亲戚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馍馍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含辛茹苦、当牛做马,毫无怨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爱你们,我给你们一鞠躬。 最后,祝年老的老有所乐,年轻的劳有所得,年少的学有所成,谢谢大家!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3 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宾: 大家好! 人生能有几次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今天我才真正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今天我和心上人结婚,有我们的父母、长辈、亲戚、知心朋友和领导在百忙当中远道而来参加我俩的北京婚宴庆典,给今天的婚礼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真诚的祝福。借此机会,让我俩再一次地特别是要真诚地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感谢领导的关心,感谢朋友们的祝福。 请相信我,我会永远深爱着我的妻子,并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定会创造美满幸福家庭。最后,请大家与我们一起分享着幸福快乐的夜晚。祝大家万事如意、梦想事成。谢谢大家!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4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是我感觉最良好的日子,因为我娶媳妇了!而且还是一位漂亮能干的媳妇! 感谢今天到场的每一位亲朋好友,(感谢介绍人的名字)在你们的关心和祝福下,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光荣而艰巨又幸福的任务!所以大家要原谅我的激动和紧张!当然我更要感谢我的岳父母,把这么好的一个传家宝留给了我,我一定继续发扬你们的光荣传统,爱她照顾好她,从此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当然我也要感谢我的母亲,这么多年都是你为我挡风遮雨,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有个跟你一样爱我的人愿意这一辈子都陪着我!从今天开始,你不用羡慕别人家有女儿陪着买菜逛街了,现在你也儿女双全,等到享福! 最后我要对我身边的这位女子说: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不是李嘉诚,不是古天乐,但你仍然愿意这一辈子跟我牵手,不离不弃。我只有用我这一辈子为你打工为你受累!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5 领导、亲友: 人生中有几个难忘最快乐的时刻,今天真的觉得无比激动,无比开心,甚至更加刻骨铭心。今天我和心上人XX**结婚了,我们的长辈、亲戚、知心朋友、领导远道而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庆典,给今天的婚礼带来了喜悦、喜悦和真挚的祝福。让我们借此机会再次衷心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感谢朋友对我们的祝福。 我还要感谢我的公公婆婆。请相信我会永远深爱我的妻子,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我一定会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 最后,请和我们分享这个快乐的夜晚。 祝你一切顺利,梦想成真。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6 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大家中午好! 首先感激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婚礼。感激岳母如此隆重,盛情。我和瑶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我又加入了一个大家庭。以后瑶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瑶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借此机会,向各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婶婶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各位朋友问个好。 感激我岳父岳母的精心培养,感激各位亲朋在瑶成长过程给予的关爱,因为你们,我才有了此刻美丽、善良、温柔、体贴的妻子。我工作六年,有三年是和瑶一齐度过的,三年来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我们一齐度过了很多完美的时光。以后我会好好爱护她,与她白头偕老。不辜负大家的祝福与期望。 祝各位财源广进,生活愉快!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7 各位亲朋好友、女士、先生: 大家好! 人的一生没有几次是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今天我和心上人XX**举行了我梦寐以求的婚礼,有我们的父母、长辈、亲戚、知心朋友和领导在百忙当中远道而来参加我俩婚礼庆典,给今天的婚礼带来了恢,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真诚的祝福,有了你们来见证我们的婚礼,才是有了这场让我终生难忘的婚礼。今天,我借此机会,让我俩再一次地真诚地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感谢朋友们的祝福,请相信我,我会永远深深爱着我的妻子,并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一定会创造美满的幸福家庭。 最后,请家与我们一起分享着幸福快乐的'夜晚。祝家万事如意、梦想事成。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8 亲爱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 大家好! 感谢你们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婚礼,相信你们的祝福,会让我们的婚礼更加完美。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我想说下我心里的感受。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养育了我二十几年却是不容易,现在我长大了,结婚了,可是他们却早生华发,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 谢谢你们,谢谢对我的照顾,以后我们会尽心的孝敬你们。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岳父岳母,感谢你们的信任,将心爱的宝贝交给我,请放心,我一定会让你们的女儿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保证会做一个好丈夫,永远爱她、呵护她。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如果有招待不好,还请各位见谅,希望大家能拥有一段快乐的时光。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9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代表我的爱人由衷的感谢在座的每一位来参加我们的婚礼,今天是我们的婚礼,我们能够在这里举办我们的幸福婚礼,很是感谢她的父母把她抚养长大,我老婆是一个美丽大方聪明懂事的好女人,我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信任,我会好好的疼爱她,呵护她,爱她。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有了这么幸福的一天。 我希望我们两个人是幸福的,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和和美美,家和万事兴,谢谢大家的到临。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10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大家好! 今天我由衷的开心和激动,因为我终于结婚了。一时间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和说起。但我知道,这万语千言最终只能汇聚成两个字,那就是“感谢”。 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在这个美好的周末,特意前来为我和XX的爱情做一个重要的见证,没有你们,也就没有这场,让我和我妻子终生难忘的婚礼。 其次,还要感谢XX的父母,我想对您二老说,您二老把您们手上唯一的一颗掌上明珠交付给我这个年轻人保管,谢谢您们的信任,我也绝对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但我要说,我可能这辈子也无法让您的女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但我会用我的生命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最后,我要感谢在我身边的这位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昨天上了一夜的网,网上说现在世界上男性人口是29亿8千万,我竟然有兴的得到了这29亿8千万分之一的机会成为XX的丈夫,29亿8千万分之一的机会相当于,一个人中500万的**连中一个月,但我觉得今生能和XX在一起,是多少个500万的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想说,谢谢你,谢谢你答应嫁给我这个初出茅庐,涉世不深的毛头小子。但是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却有一丝深深的对你愧疚,因为我一直都没有告诉你,再认识你之前和认识你之后,我还一直深深的爱着另一个女人,并且就算你我的婚姻,也无法阻挡我日夜对她的思念,那个女人也来到了婚礼现场,亲爱的,她就是,我的妈妈。 妈,谢谢您,谢谢您在28年前做出了一个改变了您一生的决定,您用您的靓利青春和婀娜的身姿,把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他学知识,教他学做人,您让他体会到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您给了他世界上最温暖的家,您告诉他做人要老实,您告诉他家的'重要,可是这个小生命时常惹祸,惹您生气,让您为他二十几年来挂肚迁肠,几年前我爸爸的过世,更是让我体会到您在我生命的重要,我也不会忘记您我在大洋的两岸,度过的那几千个思念得日日夜夜。现在,我想说,妈,辛苦您了,咱家好了,儿子长大了,儿子结婚了。您可以放心和高兴吧,我很幸福,因为我遇上了这世界两位最最善良美丽女人。 最后,不忘一句老话,感谢XX婚庆为我们策划筹办婚礼,粗茶淡饭,吃好喝好。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11 尊敬的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由衷地开心和激动,因为我终于结婚了。一时间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知道,这万语千言最终只能汇聚成两个字,那就是“感谢”。 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各位亲朋好友,在这个大喜日子特意前来为我和赵xx的爱情做一个重要的见证。没有你们,也就没有这场让我和我妻子终生难忘的婚礼。 其次,我要感谢xx的父母以及她的姥姥和姥爷。我想对你们说,你们含辛茹苦把她养大成人,并将这颗掌上明珠托付给我,这是对我最大的信任。请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她、照顾她一辈子!我可能这辈子也无法让您的女儿、外孙女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但我会用我的生命与责任使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第三,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尽管我是一个又乖又听话的好孩子,但是,为了抚养我长大成人,你们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爸妈,谢谢你们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去认知、去体会、去创造、去感恩,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和家庭的责任,爸妈,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身边的这位,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你抱着如此大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决心嫁给了我,谢谢你能与我执手,共度这美好的人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 再次谢谢大家。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12 各位亲朋好友: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和xxx的结婚喜宴! xxxx年我认识了我的妻子xxx,共同经历了浪漫的(校园)爱情,共同经历了(找工作)的艰辛,现在我们终于构筑了属于我们的小大家庭。在此,我对所有关心我们助我们的领导、同事、亲戚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俩一定孝顺父母、快乐生活,构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大家庭,我们也一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大家对我们的关心。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光临我们的婚宴!谢谢大家!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13 尊敬的来宾、亲友: 大家好! 今天是xx和xx结婚的大日子。我和公婆都很开心。感谢在座的所有亲朋好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 命运让xx和xx结婚了,同时也让我们两家多了一个好儿子,一个好女儿。希望你们以后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在以后的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用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创造更好的生活,这是我们作为父母对你们最大的希望。 最后,祝你们俩新婚快乐,幸福美满,再次向今天参加婚礼的所有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订婚宴新郎婚礼答谢词 篇14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我结婚了!能娶到这么漂亮懂事的老婆,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今天,我非常感谢你们所有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婚礼。你的祝福会让我们的婚礼更加浪漫和幸福! 我们一起经历了浪漫的校园恋爱,一起经历了找工作的艰辛。现在我们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能活出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领导、同事、亲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所以在此向所有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领导、同事、亲戚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馒头把我养大,教会我在暴风雨中做人,他们努力工作,做牛做马,没有怨言。一千个字总结成一句话,我爱你,我给你鞠了一躬。 最后祝老人幸福,年轻人收获,年轻人学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