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本人就是2017阿特兹25运动蓝的真实车主,坐标陕西省西安市,MOC车主俱乐部成员,我现将我用车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下,仅供参考。马自达,可以说是日系车中的一股清流,坚持自然吸气开创创驰蓝天技术,并且执着于转子发动机的研究,孜孜不倦。说日系车中最有个性,最坚持自我的车企,非马自达莫属。旗下中级车阿特兹纵然销量不高但颇受好评,阿特兹优缺点简评如下:先来说说阿特兹的优点。 1外观动感拉风。马自达旗下车子,总会美得不要不要的,从未听说马自达丑的评价。修长的车头,短小精悍的尾部,营造出流畅动感的的外观,配上魂动红的颜色,运动气氛营造的恰到好处。 2富有驾驶乐趣。马自达被誉为东瀛宝马,创驰蓝天技术对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进行全面优化,整车协调性非常好,富有驾驶乐趣乐趣。与运动标杆宝马3相比,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这对于一款前驱车来说,难能可贵。 3省油省心。马自达在美国连续五年被评为最省油的车企,阿特兹搭载20升和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七八升的样了。质量方面,阿特兹也是表现出众的。不足之处同样比较明显。 1隔音降噪水平表现一般。马自达车主说,每天早上启动车子,全村人都知道我要上班了。马自达 汽车 的隔音降噪水平一直表现不够好,这也被消费者深深吐槽。 2舒适性欠佳。舒适性与操控性从来都是矛盾的,主打运动的车子悬挂调教偏硬,对侧倾抑制非常到位,但是舒适性表现不足。对年轻人来说可以不计较,但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天籁和凯美瑞才是更好的选择。 3价格坚挺。马自达 汽车 定价并不低,并且在销量不高的情况下依旧不会大幅度降价,这也让消费者敬而远之。相对美系车,动辄几万的优惠,更具有吸引力。马自达阿特兹定位是一款运动型中级车,对年轻人来说颇为合适,但是年轻人压力大购车预算不多,只能默默放弃。等到资金充足了,孩子也大了父母也老了,一家人用车这时候阿特兹并不是非常的合适。因此,阿特兹叫好不叫座。 您好,我是 兹态青岛 成员,本人17款25尊崇,开到现在将近3万公里了,简单谈一下阿特兹这款车的优缺点吧(不是专业人员,大白话请多多包涵)优点: 首先阿特兹的外观,相信大多数人看了他,应该都不会觉得它丑吧?尤其是那独一无二的混动红,很容易俘获年轻人的芳心!B级车里,阿特兹颜值绝对是前三名 阿特兹的动力谈不上多有爆发力(相对那些涡轮车而言),但它绝对算得上是,顺畅,随踩随有,动力直接,不会拖泥带水,变速箱跟发动机的匹配很好,操控在同级中也算是上等的水准了,底盘很紧绷,过弯能给人足够的信心! 油耗在同级中,算是比较低的了,毕竟创驰蓝天的动力总成在这摆着,市区走走停停,我算下来也就9升左右,这还是我从来不开自动启停的状态下,上了高速,巡航轻松做到6升以内!缺点: 阿特兹的空间在同级中占不到任何优势,尤其是后排头部空间,为了顾及流线造型,就务必会牺牲掉一些头部空间,内饰装配工艺一般,很多人都说,马自达把钱都花在了咱们看不见的地方,当我升起底盘的时候,我也再一次验证了这一说法,底盘非常的工整! 隔音也是阿特兹的一大槽点,罪魁祸首主要是19寸的大轮圈跟搭配的轮胎,再就是马自达的隔音效果,也确实不怎么样,如果你想要一款静谧舒适的车子,那么显然,它不适合你,再就是,倒车影像偶尔黑屏现象,本人一年半当中遇到过两次,重启后完美解决,这倒也不算什么大问题,还有一个我比较讨厌的地方就是,阿特兹的车漆,真是薄的可以了,,,,小小的剐蹭,占不到任何便宜,,先简单说这么多吧,本人才疏学浅,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欢迎补充! 最后,代表青岛阿特兹车友会,欢迎大家的加入!谢谢 三大件不用担心质量,舒适性总体来说比大众好很多,就是胎噪和地盘隔音效果差些,后期你可以去加装全车隔音,最好选25排量的,我朋友的20都有些后悔了,说还不如加1万多去买25排量的好些,油耗不高,操控性完爆大部分车,毕竟号称东瀛宝马 阿特兹车主素来被网友称为“懂车之人”, 历史 上也曾有“弯道之王”的称号,可盛誉之下,却始终也掩盖不了阿特兹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今天,疆哥就带大哥回顾一下弯道之王马自达6(阿特兹)的加冕之路。在聊马自达6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下马自达的 历史 ,马自达品牌要追溯到1920年,它的创始人松田在广岛从生产葡萄酒瓶木塞起家。1931年马自达公司以生产三轮载重 汽车 为起点,开始涉足 汽车 制造业,1940年开始生产小轿车,1984年公司以创始人松田的姓氏命名,翻译时正式采用“松田”的音译“马自达”。虽然第一代马自达6诞生于2002年,实际上在马自达Atenza(马自达6)诞生之前,它叫Capella,一共有7代产品。 第一代Capella1970年在日本上市,次年推出海外市场,因为其粗犷的美式造型,在美国尤为受欢迎,当时正是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巅峰,搭载代号为12A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RX-2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一款经典车型。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能源危机的爆发,转子发动机遭遇到重大危机,押注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也被美国福特收购。于是,第四代Capella就有机会和如今蒙迪欧的前身Telstar同平台生产,最大的变化在于此后一款名为626GT车型第一次使用了代号为FET的20L涡轮增压发动机出现了,使得Capella更加的运动化。最后一代Capella于1998年上市,2002年停产,这一代Capella正式把标志换成现在我们熟悉的马自达海鸥标识。此后,Capella就被马自达6取代了。我们现在熟悉的阿特兹,实际上是马自达6的日本车名Atenza,源自于意大利语“Attenzione”,意为“注目”。 这个寓意名副其实,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中级车都在侧重于商务方面,所以车辆造型几乎都是中庸,稳重的风格。马自达6的诞生,颠覆了大家对于中型车的概念,原来中型车也可以这么年轻运动化,鹤立独行的马自达6赢足了当时消费者的注目。重生的第一代马自达6就收获了“弯道之王”的称号,这一代马自达6也成为至今最为经典的一代车型。 2003年第一代马自达Atenza(马自达6)登陆中国以来,这辆B级车几乎塑造了车迷们对于马自达的所有印象,运动化的造型,澎湃的动力、灵活的操控和明显超越同级别车型的弯道表现。开过这一代马自达6的人都知道弯道之王并非浪得虚名。为了让马自达6拥有出色的操控,马自达工程师精心调校了这代车型的底盘,而运动型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E型多连杆式后悬架和许多先进的电子设备也为其过弯操控提供了支持。在实车测试中,马自达6以110公里的时速过急弯而无须减速,弯道之王实力展现无遗。第一代马自达6搭载了20L和23L两款发动机,其中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45马力,而23L车型最大功率168马力。 在变速箱的匹配上,在2006年前的马自达6均采用的是4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而到了2006年之后换成了5速手自一体和6速手动变速箱。当时的这个动力总成,也是如今马自达后期的宣传“人马合一”的雏形。马自达6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款运动车型,还有的是马自达“zoom-zoom”的品牌理念,“zoom-zoom”也随着马自达的广告深入人心。按照马自达的说法,ZOOM-ZOOM是儿童模仿发动机轰鸣的声音,马自达想通过设计一款车,激发每一个人儿时对速度的渴望与梦想 。老车迷会知道,马自达6除了轿车版本还曾经推出过Wagon车型,动感的造型一甩以往旅行车的笨拙姿态,但是偏高的价格使得当时的马自达6旅行版销量惨淡,在2006年便停止生产了。但是即便如此,因为其经典的造型至今仍拥有许多拥趸,也是二手车市场里的热销车。马自达6虽然作为一代经典,但是细心的车友也会发现,现在市场上并没有名为马自达6的车型出售了,取而代之的是阿特兹。这一切都源自一汽马自达的同堂销售策略。在2009年,第二代的马自达6正式上市,由于马自达6的一代还在销售,为了便于区分,马自达为第二代马自达6取名为“睿翼”。 虽然睿翼造型更流畅,也更年轻,内饰也更具有豪华感,采用全新25L发动机,响应了当时马自达“人车一体,灵性共通”的口号,但是并没有重现马自达6的辉煌。第三代马自达6正式更名为阿特兹,也不再叫马自达6。它在2012年亮相,于2014年才在中国上市。首次采用了马自达引以为傲的创驰蓝天技术以及魂动设计理念。虽说一代马自达6的造型至今仍未落伍,但是魂动设计理念的阿特兹绝对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特别是搭配了马自达独特的魂动红,更加的令人心动,确实漂亮。魂动和创驰蓝天的加入也注定让第三代马自达6阿特兹成为里程碑式的车型。就在即将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有媒体在马自达展台上拍到阿特兹旅行版。近几年,旅行车忽然火了起来,马自达会不会抓住潮流,顺势也在中国市场再次推出阿特兹旅行版车型呢?虽然目前看来不大可能,但是值得期待。说到马自达这个品牌,很多人会想到它执着的设计理念,以及那一颗认真的心,当然还有让车迷们忘不了的转子发动机。 其次,它在中国让人提及的还有一部1997年的**《黑金》,由梁家辉饰演的周朝先在一次社团聚会中说的台词“你开马自达,你根本没资格来开会”,虽然马自达无辜躺枪,但也算走出了“东瀛宝马”的一步 。马自达6的 历史 也算是跌宕起伏,从一开始的大卖,到中间由于竞争激烈陷入挣扎,到如今最新魂动设计再次吸引众人的注目。这一步步的走来,确实不容易,但是马自达对于技术的严苛追求,和 汽车 操控的执着,令人动容。不管是马自达6一代,还是如今拥有创驰蓝天发动机,GVC和魂动设计的阿特兹,弯道之王依旧行走在江湖上。 我是阿特兹第一批车主,20豪华型,2014年买的,开了四年多,跑了6万多公里,说说我的感受吧。 优点: 1外观拉风。阿特兹的造型就不用多说了,虽然过了4年,跟现在的新车比较外观依然不落下风,特别是魂动红,在阳光下更显动感。 2省油。阿特兹还是非常省油的,我每次加油都在小熊油耗里记录,6万多公里综合油耗757,其中50%市区畅通路段,20%市区拥堵路段,30%高速。20的车达到这个油耗水平已经很满意了。车友群里的车友说25的比20的油耗高不了多少,大概高1-15L左右,综合动力和油耗来看25的更省油。 3变速箱响应快。阿特兹的变速箱虽然是6AT的,但逻辑很顺畅,响应很快,应该是同价位里响应最快的,虽然动力一般般,但变速箱弥补了动力缺憾,基本上可以说随踩随有。 4操控好。别看阿特兹48几的车身,但操控很好,转向灵敏,不突兀,在普通市区道路和高速上体现不出来,在省道上更能体现出这个优势。 5轮胎耐操。我的车型是20,配的是韩泰R17 225/55的轮胎,虽然胎噪大,但耐操,经磨,我开着我的阿特兹去过318、217,很多坑坑洼洼的路也走过,轮胎没出过啥事。25的请忽略,25是19寸的胎,不耐操,换胎还死贵,1000多一条。 缺点: 1胎噪大。轮胎耐操的另一面就是胎噪大,这是不可兼得的,没办法。特别是经过沥青颗粒较大的路面,那种噪声真是受不了,打算换米其林的,静音舒适一些。 2隔音不好。不知道是流线型车身的问题,还是厂家舍不得成本的问题,老款的隔音很差,不是中级车应有的表现,特别是2014款尤其明显。我开车基本上都不开窗,受不了噪音。不过新款的好像有所改善,没试过车,不知道改进如何。 3漆面薄。魂动红确实好看,但漆面真是太薄了,有点硬物碰上就有印子,我的车子现在是伤痕累累,也懒得动它,反正弄好也一样被刮花。 4后排空间略小。阿特兹轴距很长,但基本上都放在发动机舱了,留给驾驶舱的空间并不多,后排空间一般,能改进下就好了。 520的动力一般。20的动力只能说够用,想要爽就买25的,别买20。 有一个哥们儿比较有钱,开过很多好车(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比如GTR),车技很好,自己也很喜欢车。他换车的频率比较高,对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在18年下半年买了一辆25L的阿特兹,专门为这个问题跟他交流了一下,我觉得他的看法有些道理。 首先要是单论操控,阿特兹算不上非常好,像别人经常在网上说的,什么阿特兹操控好过3系、A4,那纯粹是吹牛,十代雅阁的操控可能都要比阿特兹好些(起码不差)。 阿特兹这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开起来很舒服。用朋友的话说就是,阿特兹让他感觉到车子懂他。变速箱的逻辑,底盘、转向的回馈,都有点“善解人意”的意思,就是说你想让它做什么,结果它就真那样去做了,人马合一。 其他的优点就是帅、省油,这些在同级别里面都是比较突出的。外观不需要多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阿特兹丑,油耗么,25L排量,百公里综合8个多油,比一些涡轮增压都低了。 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就是后排空间相比同级对手来说比较小。但是我那朋友主要是上下班通勤,对这个没啥要求。而且阿特兹的后排空间也够用,只是跟迈腾、雅阁这种车比差距有些大。 再一个就是噪音大,隔音一般不说,冷启动的声音很大,而且哪怕是路边停下车,在启动动静也挺大的,车上有人的话会有点小尴尬,显得车子档次不高…… 以上都是那哥们儿分享的,然后我做了一点点加工,题主可以参考权衡一下。阿特兹是款优缺点分明的车,爱它的非它不选,不爱的看都不会看一眼,既然题主心里长草,我觉得最终很有可能会选择它。 2020款25蓝天运动,4月份提的车,目前已经开了2万公里,说说好的地方: 1确实好开,丝般顺滑无顿挫,加速线性不神经! 2好多人说后排小,我家里3辆车车主要是我自己开,所以后排利用率不高,不过7月开车3200公里出去玩了一趟,后排坐2个人空间也够用,后排坐垫比迈腾要宽,靠背也缓! 3噪音的话,20款感觉还可以。我跑高速多点,我车表显7个油,我算了算平均76,77个,25的排量确实算省油了。 最大的缺点:异响是随机发作的,我的车比较有意思,异响不是一直有的,不定期发作,响的时候少,确实比较烦。希望厂价尽快解决 家里有一辆马自达阿特兹和一辆老款马自达睿翼。 因为主要不是我开,简单说说。 首先,如果不那么重视品牌或者所谓的唯德系车论,个人觉得在15-25万这个区间,其实日系车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而日系车里面,论操控和设计感,个人觉得马自达最佳。 相比于丰田的平衡和耐操、本田对发动机的偏执、尼桑的平庸舒适,马自达是最适合年轻人的选择。 首先魂动设计加上独有的红色喷漆,在你每次洗完车以后都能给你焕然一新充满激情的感受。 第二,创驰蓝天技术真的觉得是马自达对乘用车技术专注的最好体现,虽然不得不说发动机保养是有些贵,但高压缩比、低油耗加上洗车过程中的细腻,确实让人觉得开它就一个爽字。 第三,日本车的制造工艺,阿特兹上市初期的内饰曾被人吐槽过很久,但后来经过几次小的改款也已经日趋成熟。如果非要去跟宝马比,我只能说还有差距,但是车毕竟主要还是用来开的。 第四,操控,这应该是马自达最大的卖点了,继承了马自达优良的传统,无论是老款的睿翼还是现在的阿特兹,依然继承了弯道之王的特点。直喷发动机释放动力的直接加上出色的弯道技术,在驾驶过程中信心十足,无论是超车还是复杂路况都能从容面对。 不足,隔音问题依然处理的不好,可能对于一台20几万的车来说要求像BBA一样的隔音确实苛刻了,况且日系车整体而言除了雷克萨斯那个级别的以外都不太好。 另外就是相比丰田,小毛病还是多了些,这也不排除是在技术进步的迭代阶段所带来的阵痛,但希望未来换代的车型可以比肩丰田的质量。 最后,作为一家车企,马自达确实称之不上什么大品牌,甚至相比于老款马六而言,现在更小众了,可能很多人买这个价位区间的车还是更重视用车成本的问题,阿特兹毕竟相比竞品而言保养太贵了。况且国人买车那么要面子,恐怕帕萨特和迈腾才是更好的选择。但作为一个偶尔的驾驶者而言,阿特兹确实是辆好车。 二十几年驾龄,安全驾驶里程近百万的老司机今年2月换了25尊崇,之前一直开的是德系车因此我的体会还是有点代表性。不否认阿特兹是辆好车,主要体现在平台、三大件不错,表现在使用中就是好开,省油,目前1万公里平均油耗84市区路况为主,高速底盘操控性比神车B5平台略差一点,主要的不足在于供应商配件质量一般,做工品控较差,油漆很漂亮但实在很难保持下去。特斯拉反超丰田,整个汽车产业被颠覆了? 奇瑞算是国产车里发展不错的品牌了,最早开始造车,早年因为和上汽签订一些不平等合约才能开始买车,名字也叫上汽奇瑞,虽然这样,但是奇瑞也一步步脱离上汽,导致后来的4S不受理奇瑞的维修,才流传出“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流言,按理来说按照奇瑞前几年的发展速度,应该成为自主品牌的老大,然而后起之秀太多,不用说比不上吉利长城长安,就连荣威比亚迪都比不上,作为奇瑞的老车主,真的很痛心,车主们纷纷“骂”奇瑞,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1、奇瑞整天只会造车不宣传,车子质量倒是不错,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好好宣传,谁知道你是一款好车,更何况不进行市调,定价就会偏高,如之前的艾瑞泽7,多好的一款车,3年多了,销量依然屈指可数! 2、 好好管管 你的4S店,售前售后拽得不要不要的,就这样的态度,谁还求着去买你的车? 3、别坑车主,能买你首批车的不是小白鼠,是真爱你奇瑞,不要刚刚买车就降价,问题多价格高,伤了车主的心,口碑就回不来了! 4、不懂得传承,想A3这样的豪车,配置那么高,为什么不在A3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款,让这么好的车,成了绝唱! 5、 知错要改,手动档难怪发动机难听,从A3到艾7,车主们自己想办法,加软链接做隔音,就是帮厂家解决这个问题,完全是在考验车主们的动手能力! 6、不要猴子搬玉米,出一辆新车,死一款旧车,E3把艾3弄瘫了,艾5出了E3又完蛋了,这不瑞虎7上市,瑞虎5又不行了,全面发展吧,别生一个爱一个! 7、多点市场洞察力,瑞虎3早在2006年就上市了,那时候SUV的风潮似乎被你刮起来了,结果你不把握,让H6抢了风头! 8、品牌太多,瑞麟、开瑞、威麟,生了多少孩子,内部人都数不清!别拿东方之子说事,现在轿车代表就是艾瑞泽7,SUV代表就是瑞虎7,成天想啥呢? 9、:内饰不上档次,现在买车就追求的是外观好看,外观终于不像前些年的那些奇葩了,都变得很好看,但这万年不变的内饰是不是该改改了,不会就学学吉利、再不行学学众泰去 10、别把好东西都藏着,我们知道你有16T,也有20T的发动机,那你知不知道奇瑞就是肉的代名词,为什么不拿出来用,16L的发动机拖个14吨的车,累啊,艾瑞泽7,15T没自动档,没好变速箱买去! 作为奇瑞车主,骂奇瑞是恨铁不成钢,我很希望车能够大卖,以后我们的车保值率也高,配件也好买,我可不希望我的车成为绝版,你们日系德系的根本体会不到车太少,遇到同类激动打招呼的心情……车确实造的很好,底盘都超越同价位的合资,就是卖不过人家 作为奇瑞老车主,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听别人说奇瑞不好,简直就是伤心,希望奇瑞以后抓市场、抓质量、抓均衡发展,车造得不错,为什么就卖不过别人呢? 别说国人不爱国产不爱奇瑞,是奇瑞你真的不懂市场不懂车主在想什么!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那都是老黄历了。个中原因网上都有解释。本人奇瑞旗云车主,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咱不偏袒国货,实事求事。车是2010年2月份买的,总共下来6万不到。现在已经7年了,已经跑了12万公里了。北上新疆,南下湖南,从没半路趴窝过,除了一次路上爆胎。还算尽职尽责。这些年除了正常保养,更换的零件有:右前轮的轴承(300),右前大灯总成(300),第一次到新疆更换了一个电瓶。更换过后备箱锁。其它就是一些刮碰类的小事故。从我经验来看,小毛病有,大毛病没有,其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希望奇瑞以后越来越好,所以国产品牌都越来越好。只有国货强了我们才能用上质优价廉的好东西。!!!附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个老梗,到现在都已经十多年了,那个时候别说奇瑞了,当时的比亚迪、吉利都是半斤八两,奇瑞的问题,所有自主品牌也都有,而在自主品牌里,奇瑞的技术、质量以及各方面的服务,肯定是第一梯队的。 自主品牌的发展,是每年都有新变化,奇瑞也不例外,我们要买车的话,倒是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判断,而不应该从品牌层面直接更奇瑞、吉利或者比亚迪打个标签。 我习惯于把奇瑞的产品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十多年前的QQ、旗云都是代表; 这些车型在当时主打的优势是性价比,当时很多工薪家庭,预算就那么四五万块钱,合资品牌除了老奥拓这种微车之外,最低也要七八万往上走,那时候很多人还没到追求性能、品质的时候,手上的钱只要能买辆车遮风挡雨,平时不会经常出毛病抛锚在路上,消费者就已经满足了。 可惜的是,奇瑞在A3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如果不是国内SUV市场大热,瑞虎3在销量上火了一把,奇瑞之后连留在自主品牌第一阵营都困难。 第三个时代,就是奇瑞的正向研发时代,代表车型是艾瑞泽7。 这款车的安全性和品质是比较受到认可的,也是自主品牌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自主设计、正向研发的车型,甚至一直到现在,哈弗、比亚迪、五菱、长安等等都没有一款真正正向研发的车型。 不过艾瑞泽7虽然是正向研发,但正向研发不代表就一定能诞生成功的产品,在外观、内饰的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方面,艾瑞泽7表现平平,整体产品力撑不起自己当时比较高的价格,所以这款车以及不久的艾瑞泽3,基本上都宣告失败。 到了第四个时代,奇瑞引入了国际化的设计、工程团队,终于搞出了一台销量、口碑双丰收的车型——艾瑞泽5。 奇瑞近几年在国外招兵买马,在上海设立了一个外国人、年轻人占比颇高的设计研发中心,艾瑞泽5就是这个团队参与研发的第一款车型,外观、内饰、舒适性、操控等等都让很多媒体刮目相看。在此之后的瑞虎7、瑞虎5x等车型,也都是奇瑞第四个时代的产品。 最后的结论:奇瑞早已摆脱了修车排队的老时代,现在推出的产品,在自主品牌中很有竞争力,但如果真要买的话,新车君建议的是买近两年奇瑞推出的新车,例如艾瑞泽5、瑞虎7、瑞虎5x等,因为这些车型,确实代表了奇瑞当前造车的最高水准。 这都是老皇历了,现在的奇瑞质量方面在国产里面也算相当不错了,只是奇瑞的营销不行,车子的外观设计也没哈弗,吉利设计的好看,销量一直上不去,我14年12月份买的瑞虎,现在己经跑了10万3千多公里了,正常保养,换了4个轮胎,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是多年前的老问题,传说当年奇瑞没有自己的保养店,和其它品牌共用保养,所以排队。还有就是顺口溜。我想不管是什么原因,十几年前的国产车处于刚起步阶段,问题都很多。如果当前再用十几年前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 汽车 行业,那就是典型的落伍。当前的国产车从发动机技术到整体性能都有了质的提高,特别是奇瑞的发动机,在热效率、稳定性上更是略胜一筹。奇瑞的虎八、捷途系列车型更是性能和配置较为突出,优于某些合资品牌,对于某些国人总是用旧的眼光去看待国产车,用崇拜的眼光和虚荣去看待合资车,这种观念应该改变一下了。当然国产车在某些方面相对于国外的老牌车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但是我相信,按照现在中国 科技 的发展速度,在不久的将来,中国 汽车 一定会领先世界 汽车 行业 是,这句话完全是说的是实际情况,但是,大部分人都把这句话理解成奇瑞车型质量不好,这就不对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 在机动车刚在中国出现的时期,国家给与能够销售整车的一共没几个厂家,但是比较火的就是大众的桑塔纳,捷达和东风富康。但是价格普遍都比较高,像最火的桑塔纳大概在15万左右,像便宜的富康也在10万左右。很多人想买车但是又嫌太贵,当时奇瑞已经有能力造整车,但是没有资质销售,于是和上汽合作用上汽的4S店卖车,修车也在上汽的4S店,奇瑞风云上市价格在5万左右,当时几乎是风云全国。 这个时候,上汽眼红奇瑞,要求要强硬收购奇瑞,奇瑞不同意,于是,上汽和奇瑞的合作当即终止,合作破裂的时候,奇瑞已经有资质销售自己的整车,但是,渠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于是,前期销售的一大批车型只能在极小的一部分4S店保养,这就出现了修车排队的情况。 所以,所谓的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只是在早期的渠道跟不上的时代出现的特殊情况,只能说明奇瑞的车型当时卖的太好,并不是说奇瑞车型质量不好。 谢谢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国产,支持奇瑞。 迈入全新30时代的奇瑞,产品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换代,设计、品质、性能都得到了提升,虽然不能比肩欧美,但是也在缩小与日韩系的差距。平心而论,奇瑞算是自主品牌中比较有良心的产品,在技术的加持下,奇瑞的质量真的不差。 修车排队的由来 说奇瑞修车排队,基本上是找不到奇瑞的槽点,开始吐槽奇瑞过去的灰色 历史 。对于奇瑞来说是一件好事儿,因为有心抹黑奇瑞的人真的找不到奇瑞的缺点,才会用如此低劣的手段去抹黑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还得从20年前说起,当年的奇瑞没有生产资格证,只能依附在上汽集团的名下。而上汽集团并没有给奇瑞过多的好处,奇瑞车坏了没有地方修理,只能在上汽奇瑞的维修车间门前排队修理。 上汽奇瑞是奇瑞过去的一个痛,早期质量不好,加上没有生产资质,加上上汽并没有给奇瑞好脸色,政策上是不倾斜于奇瑞的。所以才有修车排队情况的发生。 其实国产车质量并不差,奇瑞更是如此,某年度国产车质量评比中我们能找到奇瑞的影子,奇瑞质量优于行业总体,百车故障数421个,比吉利、哈弗、荣威都要优秀,质量仅次于日产换标而来的启辰。 其实现阶段国产车的质量表现都不错,奇瑞同样如此,尤其是发动机可靠性方面,奇瑞表现的比较优秀,细节做工方面的把控与监管,奇瑞的质量也在稳步上升,变速箱、底盘等大件的设计上奇瑞也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 当然奇瑞并不是完美的,他也有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供应商的杂乱,奇瑞的供应商来源较多,可能同一个车型的同一个配件有多个供应厂家,雨刷器、起动机、电瓶、电路板等电子元件以及小件的供应商多而杂乱,奇瑞的软肋在于供货商管控体系。杂乱的供应商加上不严格的管控,有很大可能使得残次品装机,这样就会降低整体的可靠性。现阶段奇瑞也有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你的奇瑞有可能几个月烧了灯泡,雨刮器三个月需要更换。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偶尔会出现。 小结:奇瑞质量并不差,在国产车中表现可以说相对稳定可靠。现阶段奇瑞需要做的就是优化供应商体系,尽量选取大厂零配件,大到涡轮,小到雨刮片,都要严格把控。提升整体质量。 一句“奇瑞奇瑞,修车排队”把多少奇瑞的潜在客户拒之门外,也苦了奇瑞将近20年的时间。不知者认为“奇瑞奇瑞,修车排队”是因为奇瑞质量差,往往因为这个梗望而却步,实不知这不仅仅是一个梗,更是一段故事。 生孩子要有准生证,造 汽车 也要生产许可证。 20年前,奇瑞第一款家用 汽车 奇瑞风云下线,由于没有国家下发的生产许可证,所以全部 汽车 只能在安徽老家销售,且大部分是出租车。这下可把奇瑞难住了,原本指望展翅高飞的“孩子”,因为没有“身份证”,就只能在家门口转悠,这可如何是好? 为了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奇瑞想无头苍蝇四处寻求帮助。 1999年,在有关部门的斡旋下,将奇瑞与上汽集团牵线搭桥形成了“联姻”,作为回馈,奇瑞必须拿出20%的股份送给上汽集团,而且上汽集团秉持不投资、不管理、不承担债务和不分红的态度,只要奇瑞不给上汽集团惹麻烦又能给点钱,就给你生孩子。 就这样,“上汽奇瑞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奇瑞如愿以偿获得了“准生证”还是大量生产 汽车 并在全国销售。 要知道,当时的奇瑞与上汽集团相比,简直就像蚂蚁见大象。彼时,上汽集团不仅有完备的生产线,在全国的4S店可以说首屈一指,所以奇瑞并没有另辟蹊径,而是直接借用了上汽集团的销售渠道,形成了自己生产别人销售和维护的模式。 奇瑞的第一款车叫做风云,它的原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雅特公司的Toledo,生产线在1999年西雅特公司停产后被奇瑞购买。虽然在国外已经停产,但其出色的性价比受到广大国人的好评,一经推出就爆棚。由于Toledo部分专利属于大众集团,所以销量火爆的风云不仅为奇瑞带来了丰厚利润,也为奇瑞带来了第一场官司。 2003年,“国民神车”奇瑞QQ上市,以低端的价格和可爱的造型再一次风靡全国,让很多囊中羞涩的人也成了有车一族,这再一次让奇瑞对簿公堂。由于奇瑞QQ与当时同样广受好评的通用雪佛兰乐驰比较相似,所以奇瑞与通用产生了知识产权纠纷。 两次涉嫌“抄袭”的纠纷,让上汽集团对奇瑞心生不满,对两家的合作开始怀疑,甚至有想要甩开奇瑞这个“惹事精”的打算,或者干脆收购过来方便自己管理。 自此以后奇瑞越发不受上汽待见,凡是上 汽车 型和奇瑞车型同时到4s店维保,那么上 汽车 型拥有绝对的优先权,奇瑞则需要排队等待,所以导致部分车主抱怨“奇瑞奇瑞,修车排队”。 奇瑞发展越来越壮大,同时也发现了上汽对自己的不待见,就有了想要脱离上汽的打算,所以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经销网络。 由于没有经验,奇瑞最初建立的4s店并不多,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而大批奇瑞车主听说奇瑞建立自己的售后都赶过去维保,所以再次形成了排队维保的情况,进一步做实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一实际情况。自此之后,这个梗在 社会 中广为流传,跟随奇瑞走到了现在。 那么奇瑞 汽车 质量差不差呢? 在当时看来奇瑞 汽车 质量确实不怎么样,因为十几年前,国产 汽车 刚刚起步,不仅奇瑞质量不怎么好,诸如吉利、比亚迪、长安、一汽集团等都是普遍的不怎么样。大家都是小孩子学走路,但即便奇瑞质量不怎么好,在当时的国产车行列也位列前茅。 经过十几年发展,国产 汽车 有了质的进步,其中奇瑞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奇瑞号称自主研发第一人,不仅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各方面都有出色成果,同时还率先将车辆和发动机出口到国外,也是国产 汽车 的第一次。 现在的国产车和十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奇瑞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如果单论整车技术和质量,可以说同级别车辆不论是国产还是合资,都不输任何品牌。 但奇瑞在 汽车 技术之外,却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甚至是弊端。 1流程缺陷 无论是什么产品,想要过的长久口碑,必须服务好每一个流程, 汽车 也是如此。 汽车 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相关环节,设计、研发和生产在奇瑞已经做的比较完善,但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却不尽如人意。 奇瑞大部分4s店销售人员给人感觉并不热情,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工作人员有些冷漠,对待客户漫不经心,好像卖出去或者卖不出去都与他们无关。 这样的销售态度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能有效提高客户的消费积极性,所以成单几率比较低。 再一个就是售后,奇瑞售后师傅技术挺好,到解决问题的效率普遍较低,同样是正常保养,如果放在吉利售后可能很快就能解决,但奇瑞有可能会拖一下午,有点懒散的感觉。 2车型较少 奇瑞到目前为止在售车型比较少,尤其是三厢车只有艾瑞泽5和艾瑞泽gx两款,suv虽然比较多,但拿的出手的只有瑞虎8一款,其它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销量不好的车型在消费者眼中就是有缺陷,所以考虑购买奇瑞的车主选择余地比较小,除非是忠实粉丝,否则很容易被同级别其他品牌抢单。 3传承力不足 大部分车企都会将销量好的车进行更新换代,飞度、polo、卡罗拉,轩逸、思域、帕萨特,都是一代一代在传承,儿奇瑞没有一款车是这种模式。 东方之子、风云、A3、旗云等这些销量与口碑持续表现不错的车型都被奇瑞束之高阁,每当消费者满待希望等待改款的时候,奇瑞总是推出新命名方式而将它们抛弃。这使得每一位奇瑞车主即是第一代车主,又是最后一带车主,显得很孤单。 这样的模式也让奇瑞每推出一款新车型都要从都宣传,而不像其他车型一样利用好老车主,事倍功半。 结语: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是奇瑞发展 历史 中遗留的梗,它大部分是 历史 遗留原因而非奇瑞质量原因。从测方面看也是替奇瑞打了一波长久的广告,同时也激励着奇瑞奋发图强。看得出,奇瑞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着自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奇瑞的看法从“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变成了“奇瑞奇瑞,好车不贵”,这就是奇瑞努力的结果,也是国人对他的期望和接纳。 在 汽车 圈有一些比较出名的调侃语,比如“丰田买发动机送车,日产买大沙发送车”这些调侃语算是对某些品牌优点的大致概括。 还有些调侃,就有些一针见血了,比如“上坡不跟汉兰达,下坡不追凯美瑞”。在合资车领域被调侃并不会影响它们的销量,卖的倍儿好。 在国产车这边,有句话叫做“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句话就比较毒了,既说明奇瑞质量不好,又说明售后跟不上,大家排长队修车。 其实这句话也算不上黑奇瑞,只能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 奇瑞 汽车 公司于1997年3月在芜湖经济开发区8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动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芜湖市政府下属的5家公司共同投资,属于地方性国企。 到了1999年12月,安徽 汽车 零部件工业公司(奇瑞前身)的首辆轿车下线。但是奇瑞这款车因为没有登上国家目录没有取得合法生产销售的资质,被要求停产。为了取得资格,在国家经贸委的协调下,奇瑞与上汽集团谈判,加入了上汽集团。 2001年1月,安徽省 汽车 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现在很多非常老的奇瑞尾标上还有上汽奇瑞的字样。 在这段并入上汽的时间里,奇瑞旗下的车型风云使用了上汽的售后维修场地。 到了2004年09月23日,奇瑞取得了 汽车 生产资质,正式脱离上气集团,更名为“奇瑞 汽车 有限公司”。 在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奇瑞自家的4S因为数量少,而上汽也不再接风云售后的单子,导致最早的一批奇瑞车主维修保养成了问题,车多店少,就出现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调侃。 虽然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是奇瑞最早的一批车品控也不是很好。因为奇瑞的价格低,还不到主流轿车价格的1/3,所以小毛病较多,耐用性和钣金工艺差,车主需要频繁跑奇瑞4S店,奇瑞车质量不好的口碑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明白了前因,现在的奇瑞 汽车 质量怎么样?在我看来,奇瑞 汽车 的质量属于国产车的第一梯队,三大件的耐用性是没问题,小毛病肯定是有,但是哪个车还没点小毛病。 发动机这边,奇瑞以造发动机起家,又是地方国企,不会追求短期回报,在发动机方面的技术实力很强。比如奇瑞16GDI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290n/M,最大197马力,已经超越了部分合资车发动机的性能表现。 这台发动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比如电控小惯量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更精准更高效的控制涡轮压力。还可以减少涡轮迟滞,让涡轮车的输出更平顺,扭矩响应更直接。 缸内直喷,能够更精准的控制燃油喷射,使燃气混合更加充分,压榨出更多动力;使用了电子离合式水泵,可以在冷机启动暖机的时候断开水泵,达到更快热机的效果,可以尽可能的减低油耗和排放。还有电子节温器,集成式排气岐管等等技术。 目前这台发动机搭载在拳头产品瑞虎8,星途LX上面,表现非常好,动力储备足,加速强劲,油耗较低。 变速箱这边,奇瑞的变速箱是可靠性还不错的企业,自研过CVT变速箱,还搭载到了艾瑞泽7上面,实际表现跟日系CVT的水平差不多。不过由于企业本身的问题,已经卖给万里扬了。 底盘中规中矩,还在磨调教的功夫。 奇瑞在2019年卖了745万辆,其中瑞虎8全年累计销售116494辆,同比增长1304%。艾瑞泽系列全年累计销量124506辆,同比增长118%。市场口碑非常不错,论销量也处于国产车的第一梯队。这种拿真金白银投票的事,质量差的车企是拿不到这份销量的。 奇瑞之初,寄于上汽!上汽见其技精,欲收之麾下。奇瑞拒,上汽恼,弃与合作。而后,奇瑞得生产资质,立而离之上汽。然奇瑞门下之店,寥寥无几,上汽又拒之售后,已售之车之售后投之无门,遂成奇瑞新开门店,门庭若市,排队长龙!中国,还真是特斯拉的福地。无论如何,马斯克都该要好好感谢一下中国购车用户。6月中旬,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5月又一次交出优异成绩单。单月累计销量破万辆,11,095辆的销量数据让它毫无悬念的问鼎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月榜冠军。根据最新的交强险数据,国产特斯拉Model 3达到了11,364辆,进口Model 3销量为102辆。即便特斯拉背后诟病一大堆,但这家在国内“几乎可以横行”的外资车企根本不care那些新闻热点。相反的时不时的热度话题,如同生活调剂品一般,勾起更多国人对其的欲望。而当它在6月10日美股收盘后,以1837亿美元的市值成功超越丰田1788亿美元市值时,很多分析师认为,“汽车行业正在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全球最能赚钱的汽车公司被一家10年内一直亏损的公司赶超,不仅仅是丰田该冷静一会,恐怕全球的传统车企都该好好审视当下的汽车市场。但在这个最好亦最坏的时代里,特斯拉真的可以成为一家比肩传统车企的后起之秀吗?或许目前的答案并不能肯定。亦敌亦友的外国朋友在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第一车企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祝贺,“特斯拉现在正式成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可喜可贺!”而在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具价值车企的道路上,中国市场的销量是一股不可无视的力量。比起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玩得风生水起的“周边副业”(特斯拉即将量产电动卡车Semi,其电池和动力总成的生产将在内华达州Giga Nevada工厂进行、SpaceX火箭公司的DM-2龙飞船(Crew Dragon)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外,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涨的销量,或许才是肉眼可见的利益。国产Model 3从2月开始预定售卖至今,经历了降价风波,但早前降价至27155万元国产Model 3不仅没有受太多“被割韭菜”用户舆论影响,反而再次迎来一波小高潮。5月的销量,特斯拉整体车型销量占市场份额20%,远远甩开第二第三名。而乘联会方面也表示,5月份的销量水平已经是特斯拉相对平稳的一个状态。换言之,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不会出现过去所谓的“三家分晋”时代,特斯拉开启它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表演。加速中国本土化进程,加快市场优胜劣汰,特斯拉在无形中扮演着“审死官”的角色,也推动着中国传统汽车市场的转型。或许我们应该要感谢这位“亦敌亦友”的外国朋友,在某些程度上这条大鲶鱼正在鞭策着自主品牌完成自我的修炼与进化。虽然中国市场的遍地开花,但在美国,特斯拉的境遇有些糟糕。因为美国疫情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美国加州2020年4月份和5月份的特斯拉新车注册量分别同比下降了16%和70%。5月特斯拉在加州的销量仅为1,447辆。这样的销量数据,让中国市场的价值显得无比重要。不少证券公司分析师也给出了对于中国市场一致的看法,“目前,特斯拉股票涨跌的关键仍然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反弹情况。这对于该公司在几年内达到每年交付100万辆电动汽车的总体目标至关重要。”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形势大好的前景。特斯拉近期正在将特斯拉中国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从美国迁移到中国。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相关证实。目前,特斯拉决定将特斯拉中国的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将从美国迁移至中国,把服务器搬到中国,有利于解决当下特斯拉App时常出现的连接不稳定等问题。特斯拉中国也正在招聘数据相关的中心工程师、存储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运维岗位人员。这个举动不仅被看作特斯拉向中国市场示好,且还能保存好目前激增的中国车主的相关资料。但就是看似一片形势大好声中,总会有一些清醒的声音在提醒着我们,要看清局面和方面。谁才是汽车圈的主宰中国市场的大卖和市值的全球第一,虽然让特斯拉享受着名利双收,但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公司常驻东京的首席投资策略师Norihiro Fujito却提出了不同观点。他指出,“虽然丰田和特斯拉在公司市值上发生了改变,很多人会看作为“传统车企被拥有科技属性的电动车公司颠覆”,但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仅仅因为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丰田,就认为特斯拉是一家与丰田平起平坐的公司。”没错,这便是特斯拉在一片热闹声中最该认清自己的地方。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被喜欢分类的我们划分为,传统车企和互联网车企,丰田汽车属于前者,而特斯拉是后者中的翘楚。但无论当下特斯拉是否全球市值第一,都必须承认,2019年的丰田汽车全球销量1046万辆,而特斯拉交付约为3675 万辆,丰田是特斯拉的12倍。2019年丰田净利润为1,368亿元,而特斯拉的盈利数据则仍保持为负数。虽然在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特斯拉的亏损局势正在逐步好转,结束了“烧钱时代”,但面对强劲的丰田汽车,特斯拉似乎只是刚毕业的“小学生”。丰田汽车是行业内出名的自律,严谨,懂得自省,明白效率和市场的平衡。在丰田汽车身上具备着日本精致工业的最高成就,相比之下特斯拉更像是美国西部会端着酒杯在荒原上侃侃而谈的牛仔。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属性,却让他们在事物普遍性和矛盾性的共存着,如今的特斯拉和丰田俨然成为了汽车行业默许的两股势力。很多时候,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因为疫情影响,丰田汽车遭受了避之不及的打击。早前丰田汽车下调了2020年财年利润目标,丰田预估其全球汽车销量将下滑至890万辆。截至2021年3月,丰田财年营业利润目标下调为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9亿元),且是必须达成的最低目标。也许马斯克也不曾想过,在2月便复工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会为特斯拉创造出如此大规模的销量,相比之下,当初马斯克的激进却赌赢了在国内市场的机会。只能说,如今特斯拉一切的优势都是时局的恰到好处。在这样的时局下,一直被诟病的特斯拉终于也被资本市场看好,而它一直秉承的智能科技与创造力正在为其不断的“加官晋爵”。近日,马斯克表示,“7月1日之后,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的价格将上涨1000美元。在7月1日前,在特斯拉的APP内购买基本的自动驾驶功能的费用将降至2000美元。”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上调自动驾驶价格。而对于上调价格特斯拉AI负责人承认,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做法比业内大多数公司更难。他还表示,这是扩大规模的唯一途径。这次的解释竟然没有迎来太多的反对意见,用户们似乎将其默认为特斯拉为更完善的自动驾驶一直努力着,而价格上涨也说明了更加安全智能的自动驾驶系统即将诞生,这是一件好事。大家似乎对于特斯拉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这种偏于正面的导向或许是证券公司很愿意看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分析师看好特斯拉,在资本家的眼中,如今的特斯拉已经具备了长期的竞争力。而在韦德布什证券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看涨特斯拉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会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至1000美元,并称其股价可能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如今,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相信,特斯拉会和当年的苹果手机一样的出色和惊艳。正如马斯克所说,他想要的是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而非一款车型。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特斯拉无疑是颠覆的,但不要忘记了丰田这类“前辈级别”的车企们在谨慎之后所作出的决定也是巨大且深刻的,毕竟对于他们而言,特斯拉所拥有的智能和创新,也许只是他们布局之下的一个部分,但这些却是特斯拉的全部。这场游戏的精彩之处在于,谁也不能预测未来,只能一路前往追赶自己。文/芝士先生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