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祝福语古文1、 梁孟才追山海誓,oo娇比璧珠联,鸳鸯谱订成佳耦,伉俪荣谐到百年。2、祝福我的好姐妹新婚愉快,幸福,和新郎永在,白头偕老!(结婚祝福语古文)。3、凤卜愿知足起家,俪福定无涯,合欢恰喜联双壁,偕老真堪赋六珈;鹿驭不惭才自赡,鹏程共振愿何奢,海东此日鸳盟在,合舆神州作蔚霞。4、据说你们郎有才,女有貌,情有投,意有合,在花又好,月又圆的今天,要缘定三生,特来祝贺:美满良缘,白首成约!5、正所谓天生一对,地生一双,祝愿你俩恩恩爱爱,白头偕老!6、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紫箫吹月翔丹凤,翠袖临风舞彩鸾。 7、 林苑一隅秀牡丹,国色无言暗香传,民兄愉悦喜意涟。张灯结彩闹新婚,齐聚亲朋笑开颜,景色炫美更空前。 8、 谱成一阕同心曲,弹出七音得意弦,转轸新丝沿旧线,凭君抚拔五更天。9、月老牵红引线:《月老宝诰》中记载“牵缘引线,月下老者。合婚联姻,正缘真神”,月老的职责便是为真心相爱的有缘人牵线。10、因为有缘,所以结缘;因为有份,所有不分;因为有爱,所有依赖;因为有情,所以温馨;因为快乐,所以幸福。愿你们牵手人生风雨,永远不离不弃!11、恭贺新婚,花开并蒂;新婚快乐,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永浴爱河;枝谐连理,鸾凤呈祥;两情相悦,有情成眷;连理交枝,钟鼓乐之;鸳鸯比翼,海燕双栖;新婚之喜,缔结良缘;新婚快乐,早生贵子;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新婚愉快,甜甜蜜蜜!12、答:婚礼/宝宝/生日/乔迁/同学会都有!有!13、十个字古代结婚贺词祥云绕屋宇,喜气盈门庭。堂开蓬莱景,人醉武陵春。人生梦几回,相卧即相宾。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花开富贵图,人结并蒂莲。 十二个字古代结婚贺词芝兰茂余千载,琴瑟乐享百年。琴韵谱成梦语,灯花笑对羞人。执手花前月下,相偎风花雪月。14、闻悉××仙逝,不胜伤悼,足下遭此不幸,伤感必甚,恳请宽辟哀情,善自珍爱。15、梁孟才追山海誓,娇比璧珠联,鸳鸯谱订成佳耦,伉俪荣谐到百年。16、婚礼红包的背面祝福语格式有竖版和横版两种,前者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格式,更加正式端庄,但后者也正在逐渐为人们接受。除此之外,红包背面上一定要署清楚送礼者的全名,否则新人无法在众多红包中一一区分。送给闺蜜结婚祝福语简短。17、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祝你俩幸福美满,永寿偕老!18、燕尔新婚正妙年,亲朋争说好姻缘,珠联璧合情如蜜,海警山盟石比坚。19、你们本来就是天生地造的一对,如今喜结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扶持,祝福你们,夫妻永远恩恩爱爱!20、在结婚时的婚礼、酒席等庆祝结婚的场合,参与者对结婚主角直接的祝福。这类祝福呈现直白、简短、精炼的特征。21、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22、今天,你是最美的,他是最开心的,你俩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祝愿,幸福还有待你二人慢慢去实现。美女,新婚快乐!23、家声中垒也称贤,喜气临门敞绮筵,双璧联辉夸美眷,六葭应节缔良缘;女如五彩云犹丽,郎却斯文德自妍,恐负嘉招先作贺,诗题汤饼约明年。24、宜室宜家:出自《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5、第仟僖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26、 其三; 薰炉香 绣帘褰,竟理丝桐第二弦,词谱凤台春正暧,匣开鸾镜月当圆27、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28、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29、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30、红包背面的祝福语从古至今的流传都是竖着写的,建议从右往左的竖着留下祝福语句,然后,左下角落款赠送人姓名,个人或者家庭闺蜜二婚怎么红包祝福语。31、并带花开十月天,两姓缔良缘,锦堂此夜春如海,瑞兆其昌五世绵。32、鸾凤和鸣: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意思指凤凰鸾鸟互相迎合鸣叫,多比喻夫妻和谐。33、网络祝福符合现时代特点,具有时尚感。网络在普适人群、传播领域、即时速度等方面都有书信、电话不可比拟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是朋友、亲戚、同学、兄弟等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亲临结婚现场对新人的祝福语言的传递。将对结婚主角的祝福通过互联网铭记、传播在网络世界,将祝福永恒记录,代表和体现了祝福的美好性、浪漫性、永恒性、时尚性和环保性。34、横写式:红包左上方写(祝/贺/恭祝/祝贺+收红包人的姓名),中间处写祝福语,在右下方署名落款(送红包人姓名+贺/具)。35、 林苑一隅秀牡丹,国色无言暗香传,民兄愉悦喜意涟。张灯结彩闹新婚,齐聚亲朋笑开颜,景色炫美更空前。 36、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37、 葭月欣逢合卺时,关雎赋就共熙熙,oo灵匹成偕老,定叶良宵入梦罴。38、树缠树绕树,永结同根树。相拥至耋耄,恩爱相不负。举案齐眉始,众心同效慕。时举金婚礼,福禄寿同祝。祝你们恩爱有加,福禄寿同。39、恭喜你找到共度一生的灵魂伴侣,婚姻是人生大事,我也相信你做出的会是最明智的决定,到时有了爱的结晶生了可爱的宝宝,别忘了请我吃油饭喔!40、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41、清水盈盈芙蓉碧,愿如水中莲并蒂。白云悠悠几万里,愿如天上鸟比翼。春光满院芬芳季,愿如花间蝶双起。最是百年好合意,愿如水中鸳鸯戏。42、三生缘缔海之东,两筱无猜志亦同,事业鸿基今奠定,荣华富贵日如中。43、 贺军界新婚诗 夫唱妇妇吉礼同,韩梁眷属世所宗,长杨日暖祥光集,细柳风高乐意融;44、新娘美貌似天仙,天地注定好姻缘;在家父母好教练,应敬老教少年。45、愿你俩恩恩,意笃情深,此生爱情永恒,白头偕老!46、 贺秋月新婚诗 四时秋独好,今夕更何如,明月银河渡,灯花绣阁舒;47、夜雨三春形影从,比肩佐读竟全功,明诚受业成厚福,知仁处世卓义风;鸾凤和鸣赓美曲,枝头连理并蒂红,花好月圆梁上燕,连绵瓜瓞德声隆。48、听说你过几天就要举行婚礼了,我好想去参加,但由于工作原因,我无法参加你的`婚礼,只好借助短信通道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祝新婚愉快、笑口常开!49、 贺夏月新婚诗 宝扇迎归日,榴花插木檐,人真冰玉耦,爻应凤凰占;50、佳期正值小阳春,风暖华堂拥玉人,应是三生缘夙定,漫教相敬竟如宾。51、祝两个幸福的人儿,永远幸福快乐无虑无忧。致闺蜜出嫁的暖心句子。52、简而言之,就是竖写式从右往左写,横写式是从左往右写,也可以用只写贺词在红包中间,不写名字。53、 正是时来暖日红,欢颜两颊笑迎风,幸临侣喜游观鸟,福衍斯庆逐一螽;54、 姻缘千里两情牵,佳耦感恩宝架前,燕婉之求诗咏雪,执柯以伐谱联鸳;55、一份执着,两颗真心,拌三份糊涂,四分怜惜,加五钱眼泪,六两柔情,配浪漫七杯,用八分爱火,九经考验,煲成十全十美正果。56、 连理枝头喜鹊闹,才子佳人喜成家。举案齐眉比翼飞,笑对共饮莲花酒。百年共枕鸳鸯恋,堂前开满合欢花。两情相悦恩爱浓,甜蜜幸福到永久。57、玫瑰象征幸福甜蜜,牡丹寓意富贵华丽,百合蕴含百年好和,月季代表四季如意。新婚大喜日,统统送给你。四花陪伴你,婚姻好惬意!58、结婚祝福语是指在结婚时对结婚人祝福的话语,具体是指对结婚双方的祝福和祈愿(如: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等)。结婚祝福语的方式包括口语祝福、托物言志、网络祝福等。59、银汉明星回,填桥乌鹊肥;玉堂云气霭,秀阁画烛辉。燕舞雕梁曲,锦幕暗香飞;宜男花正好,兰畔照双衣。60、答:婚礼/宝宝/生日/乔迁/同学会都有!有!61、合卺报喜有金鸡,熊罴梦占雀声啼,赤绳系脚良缘定,风烛登科金榜题;红抽添香堪佐读,白首齐眉乐倩兮,琴瑟和鸣鸳鸯配,绵绵瓜瓞步云梯。62、麟趾之庆:出自《诗经 麟之趾》,用来祝福生儿子。63、 凉月笼新簟,青山拂晓帘,百年方共尔,应不愧鹣鹣。64、你们是天生的一对,如今终于共偕连理,祝福你们白头到老,永浴爱河!65、 头发衣衫此夜新,百般打扮度芳辰,众云娶室将忘老,我观成婚能顺亲;66、特大好消息:新婚姻法规定,一女可以找四个老公。一个挣钱,一个干家务,一个跑外交,最后一个负责夜生活,三月八日起正式执行。67、愿你们分分秒秒平平安安,朝朝暮暮恩恩,日日夜夜健健康康,岁岁年年潇潇洒洒,永永远远快快乐乐,时时刻刻风风光光,生生世世顺顺当当当。68、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69、 权将玉帛庄闺内,绣得丝罗见市中,琴瑟和鸣今日起,百年偕老乐融融。70、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古代人的书信格式 书写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朱宣咸插画《信》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如下图: 一、 主要部分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二、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4、署名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敬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古代书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称语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二)告辞或思慕语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此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思慕语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的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四)结语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具体例子如“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等等。(五)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六)署名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词,也可不加。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如“舟中”、“灯下”、“万籁俱寂”之类。(七)附候或致意如写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是长辈,可作“请在某某前四名问安”之类。扩展资料:书信举例:1鲁迅写给母亲的信“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信,早已收到。现在是总算过了年三天了,上海情形,一切如常,只倒了几家老店;阴历年关,恐怕是更不容易过的。男已复原,可请勿念。散那吐瑾未吃,因此药现已不甚通行,现在所吃的是麦精鱼肝油之一种,亦尚有效。至于海婴所吃,系纯鱼肝油,颇腥气,但他却毫不要紧。“去年年底,给他照了一个相,不久即可去取,倘照得好,不必重照,则当寄上。元旦又称了一称,连衣服共重四十一磅,合中国十六两称三十斤十二两,也不算轻了。他现在颇听话,每天也有时教他认几个字,但脾气颇大,受软不受硬,所以骂是不大有用的。我们也不大去骂他,不过缠绕起来的时候,却真使人烦厌。“上海天气仍不甚冷,今天已是阴历十二月初一了,有雨,而未下雪。今年一月,老三那里只放了两天假,昨天就又须办公了。害马亦好,并请放心。“专此布达,恭请金安。“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一月四日”2、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澄宇先生夫子道席: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荆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肃此敬颂教安不具受业毛泽东参考资料:鲁迅写给母亲的信-河南省检监察厅参考资料:古代书信文化常识-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