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里都有/baikebaiducom/view/1171htmlwtp=tt#4目标2009年10月1日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国庆60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检阅部队这次阅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军的一次全面检阅,必须努力做到“四个一流”。军委明确要求,要以一流的组织领导、一流的武器装备、一流的训练成果和一流的精神面貌,展示人民军队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良好形象。这次阅兵编队多,展示武器装备多,是对中国特色武装力量精锐之师的一次庄严检阅。参阅部队从有关大单位以及总部有关直属单位抽组。陆军涵盖主要兵种专业,海军、空军、二炮将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装备。为体现我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性,安排武警装备方队参阅,还安排少量民兵和预备役方队。可以说,这次阅兵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专业之广,都是以往历次阅兵没有的。流程安排 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坚持“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具体安排是: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标志 9月30日晚,国务院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国庆招待会。 10月1日上午,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之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阅兵将重点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果,显示我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展示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精神风貌。群众游行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共设“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辉煌成就”“锦绣中华”和“美好未来”等7个部分,由近20万群众和60辆彩车组成。 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以“礼赞祖国、讴歌时代、振奋民心”为主题的联欢晚会,在天安门广场和其他指定区域燃放烟火,届时,党和国家***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登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载歌载舞,观看精彩的文艺演出和绚丽的大型焰火表演。 10月1日至3日,在北京各区县主要公园和公共绿地,将举行国庆游园活动。 9月中下旬,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9月下旬,将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集舞蹈、声乐、器乐、话剧、朗诵、戏曲、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展现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记录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的历程,展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看点 1兵种装备超过以往 今年国庆阅兵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专业之广,都超过以往历次阅兵。 这次阅兵参阅部队从有关大单位以及总部有关直属单位抽组。陆军涵盖主要兵种专业,海军、空军、二炮将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装备。为体现我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性,武警、民兵和预备役方队也将参阅。 2歼-7歼-10战机将受阅 记者近日获悉,在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歼-7战机将进行编队表演。目前,歼-7机队已经全部喷漆涂装完毕。另据透露,备受关注的国产歼-10战机,也将编队登场。 3战术战略导弹方阵再现 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曾展示过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方阵,据介绍,根据中央的部署,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将作为重要方阵亮相,展示的导弹肯定比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中的更先进、性能更好、数量更多,更为壮观。 4女飞行员将驾机受阅 在结束了44个月的院校培训后,中国空军首批16名战斗机女飞行学员日前以全优成绩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毕业。她们当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21岁,她们将首次代表空军女飞行员驾驶歼击机参加空中受阅。 507式新军服整齐亮相 据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介绍,国庆60周年阅兵将全部采用国产主战装备。相关负责人透露,将有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新型武装直升机参加阅兵。受阅官兵将首次穿着07式新式军装走上阅兵场,同时在方队的编排上也有新变化。 6“老兵方阵”恐难成行 全国政协委员、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援少将曾建议,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可以专门增加一个老兵方阵。 对此,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认为,即便让这些八九十岁的老兵坐车参加检阅,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对老兵表示尊敬,可以采取其他更方便和安全的方式。 7千人军乐团现场演奏 建国60周年阅兵大典的现场音乐演奏,将由从全国各地军乐团中选拔出的千人军乐团负责。这将是建国以来国庆阅兵中军乐团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 8阅兵路段焕然一新 作为阅兵仪式的“主战场”,3月起,有“神州第一街”之称的长安街迎来10年来首次大修,重点在于强化路面抗碾轧和防滑的能力。作为阅兵重要路段的复兴门桥至建国门桥,修缮后实现双向十车道,将提高阅兵车辆的通行效率。 9影片将记录阅兵盛况 记者从八一**制片厂了解到,两部有关国庆阅兵和庆典的纪录影片将在年内推出。 10女民兵方队最后亮相 在国庆阅兵徒步方队中,女民兵方队最后一个亮相。今年年初,北京朝阳区人武部公开招募选拔民兵,边练边选,最终将留用约400人。10月1日,祖国母亲在这五谷丰登的日子里迎来了它六十华诞,也迎来了它第十四次阅兵式。 上午十点整,我们期待已久的阅兵式开始了,只见庄严的胡主席站在国产红旗轿车上,缓缓地检阅着每一位精神抖擞的战士。主席站在轿车上高声喊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那高大魁梧的战士高声回答:“主席好!”“为人民服务!”嘹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传遍神州大地。 随后,祖国各族人民怀着振奋和自豪的心情观看了气势磅礴的阅兵式。只见英姿飒爽的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在严肃的阅兵式中我最喜欢的是武器展示了。它们由各种新型战车、火炮、导弹,组成了25个雄伟的方阵,威武的空军由132架战机编成十个空中梯队翱翔在祖国的蓝天。这些武器有的是我熟悉的,但更多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到心潮澎湃,回想起六十年前的建国阅兵式上,外国记者嘲笑我们的武器是“万国牌”,因为当时的阅兵式上除了人和马是国产的,其它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缴获的各国武器,而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精锐武器全都是我国自主生产的,还有很多技术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祖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威武雄壮的阅兵式让全世界中国人欢欣鼓舞,我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骄傲自豪,并真诚地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的光辉日子。通过阅兵大会,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庆典开始时,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了整个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烧。胡锦涛总书记肃立在敞篷车的正中央驶过金水桥,向海陆空三军问好。“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问候如和煦春风,温暖军心。 “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官兵们的回答似惊雷回荡,山呼海应。包括三支“娘子军”在内共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共计4732人,每个方阵都有着雄伟的气势,精良的装备,高昂的士气,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力量。 60周年的国庆阅兵庆典,激起了我们滚滚心潮!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啊!伴随着共和国逐步发展壮大的步伐,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解放军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的带领下,发扬光大我国优良传统的美德。他们为了中国能够更好的发展,不惜献出了他们一生的心血,他们是多么的无私、伟大啊!如果没有他们,本文来自于免费范文网就不会有中国的今天了……这次国庆阅兵典礼,向全中国展现了他们一生心血的结晶,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我为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 记得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就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解放全中国”!今天,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如今,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吗?难道不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吗?是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靠我们的努力。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也曾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我们五十六个名族的兄弟姐妹,团结一致,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让我们的祖国为有我们而骄傲! 军旗飘飘,军歌嘹亮;马达轰鸣,铁流滚滚。多么整齐的步伐,多么威风的军容,多么严明的纪律,多么坚强的意志!在解放军建军七十七周年纪念日,驻港部队官兵在石岗军营举行的公开盛大阅兵仪式,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更是带给约三万现场市民全新的体验和强烈的震撼。随着军旗护卫方队、九个徒步方队、两个装甲方队和三个空中直升机编队组成的受阅队伍,相继亮相,接受司令员王继堂中将的检阅,其一流的精神风貌、一流的作风纪律、一流的训练质量,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全港面前。喜看阅兵式,市民无不交口称赞,对拥有这样一支威武、文明、胜利之师,倍感骄傲和自豪,对香港的稳定繁荣更添信心;咸称通过观赏阅兵仪式,增加了对解放军的了解和对国家的认识,加深了爱国之情,增强了国家主权观念。众所周知,军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保障。在世界各国,阅兵仪式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一项非常严肃和重大的活动,其主要意义在于彰显国家主权、突出国防实力,展示政府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力量和决心。在中国,除了举行过十三次举世瞩目的国庆阅兵外,一般阅兵活动是建军节在军营内举行。此次驻港部队在军营公开举行‘八一’阅兵,在香港特区和全国范围都是第一次,对于回归已经七年的香港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应该承认,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在香港,所谓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等,在人们心中一直都是比较淡薄的。对没有国家主权完整和安全,就没有民众安居乐业这样的基本道理,人们都不甚了然,甚至连‘爱国爱港’,都曾经成为一些人嘲笑的对象。在这种心态下,当然对主权象征的解放军,就长期存有偏见、疑虑和抗拒了;在这种认知下,对认识和落实‘一国两制’,对执行基本法,当然带来种种不利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有识之士早就大声疾呼,香港亟待加强国民教育。毫无疑问,阅兵式就是很好的一种国民教育方式。从此次阅兵式后各方的良好反应来看,昨天的阅兵式是相当成功的,相信还会给本港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不仅让市见证了驻港部队七年来的光辉足迹,展示了驻港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昂然形象,加深了市民对军队的认识和信任;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市民的国家观念,强化主权意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七年前,在香港这颗东方明珠上首次飘扬起‘八一’军旗,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有了象征和体现国家主权的军队,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有了坚强可靠的保证;七年来,驻港部队以其过硬军事素质、精良武器装备、严明作风纪律和高昂士气,严格依法履行防务,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形象,筑起安全屏障,充分证明邓小平当年坚持驻军香港,的确是高瞻远瞩陈肇英的传奇人生立身常正己, 劳心多为公。 过眼千万钱, 不曾一念生。 大师一棵不老松,经风沐雨更从容。奇葩荟萃飘香远,倜傥风流儒雅翁 深秋雁字剪云天,峡谷流泉漫翠烟。 功夫纵横美名收,五湖四海遍地友 花甲凝铸河南赋,有节苍竹仍冲天。 岁月无情增白发,人生有味亦清欢。 粗茶淡饭心依旧,虚利浮名笑泰然, 月下填词酬墨客,庭前把酒会群贤。 扬眉壮志三千丈,回首征尘六十年。 冷暖自知无所谓,何妨邀月醉中眠 共3 个,希望能到你,龙年吉祥哦爷爷七十大寿,求祝寿词`1919年,闽局初定,其时蒋介石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于长泰,与陈肇英驻地漳州相邻。二人来往密切、意气相投,且二人均为丁亥年出生(陈出生于1888年1月20日,农历是丁亥年12月初十日,故与1887年出生的蒋介石仍为同庚)。由蒋介石倡议,与蒋介石义结金兰,并由蒋介石亲书兰谱,各执一份。燃香跪拜,同诵盟词:“情同骨肉,誓共生死”。1921年,粤军陈炯明发动突然袭击,攻打陈肇英所部浙军,陈肇英被迫订立城下之盟,兵败赴港。1922年,再任以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的护法政府参谋。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炮击观音山总统府,孙中山避难永丰舰上,孙中山任命陈肇英为讨逆军一路司令(讨伐陈炯明),指挥陆战队担任黄埔地区的警戒。在1923年讨伐陈炯明时,陈肇英负责指挥辎重粮秣的运输。1924年,孙中山先生筹建黄埔军校之初,提出黄埔军校教育长和虎门要塞司令两个职务,供陈肇英选择,陈肇英选了后者。因此由孙中山派任为虎门要塞司令。虎门黄埔,近在咫尺,陈肇英仍受蒋介石委托,招兵筹枪,协办军校,为军校代募卫队一个班并选送百名浙籍子弟如期报考黄埔军校。其中包括胞侄陈述和古塘邻居印贞中等。并由旧部洪显成去黄埔军校任卫队班班长。陈肇英还以其组建训练的400多人一个营在黄埔军校教导团成立时,编入第一教导团,该教导团后来发展为蒋的嫡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925年,蒋介石亲率“校军”第一次东征,在最艰苦的淡水之役中,陈肇英胞侄,黄埔一期毕业生,时任教导团第一团排长陈述,率敢死队攻城,中弹牺牲,时年19岁。在《黄埔军校将帅录》“陈述”词条中,写有“加入中国***,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及火星剧社活动”等内容,为孙文主义学会发起人之一的陈肇英所难以预料的。1926年,国民党召开“二大”,陈肇英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汪精卫要陈肇英交出虎门要塞司令一职。3月,陈肇英参与策划“中山舰”事件,由于蒋介石颇虑***在黄埔军校的势力,专使密邀陈肇英与徐桴、欧阳格三人商量对策,决定出其不意,先发制人。陈肇英挑选旧部连长钟毓灵,率人持枪登舰,解除舰上武装,再命旧部卫兵12名迳往李之龙家,将李逮捕。“中山舰事件”的反共性质,历史已有定论。不作复述。1927年,陈肇英递补为正式执行委员,北伐开始后,由军转政。1928年10月,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五院组织成立,陈肇英为立法委员,1930年兼任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4年“闽变”(指陈铭枢、蔡廷楷反蒋)后,为了处理福建的“善后事宜”,蒋介石派出陈肇英、陈仪和蒋鼎文三人分别执掌福建的党、政、军大权,陈肇英职任福建省党务特派员(至1939年改称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1935年,监察院长于右任特派陈肇英为闽浙监察使(监察使有弹劾地方官吏的职权,与省长平级),抗战爆发后,陈自任“福建省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创建“抗建剧团”,宣传抗战。陈之书法,苍劲有力,闽省各界咸珍爱之。因此,凡出资200元支援前线者,陈手书“热忱爱国”等字样,制成匾额相赠,这个义卖活动,蔚然成风,筹到一大笔现金,支援前线抗日战士。至1944年7月,陈肇英改任江西省党部主任委员,监察院又特派他为皖赣监察使。在任职闽浙皖赣监察使时,正值抗战期间,能不避锋镝,不辞跋涉,巡视所辖各地。且为浦江家乡,做过几件泽及黎庶,惠及地方的事。1930年,鉴于古塘与钟村隔江相望,江水暴涨频繁,虽有木桥相通,却累遭冲毁,竹筏引渡,多有溺水丧命之险。乃发起捐建石拱大桥,募捐六万余元。历时二年,大桥完工,桥长五十二丈,宽一丈六尺,共十二墩十一洞,两边石栏高可隐身,两头砌就长堤数百米,桥洞上方嵌刻于右任等名人题词,陈肇英亲笔题写“普义桥”大匾,嵌镶于中洞之上,大桥气势雄壮,成为浦江义乌之通衢。1934年(民国廿三年),浦江及周边各县,均遭大旱,赤地千里。陈肇英捐募4万元,从泰国购来大米,轮船运到上海,再从上海免费运到浦江,开设黄宅和浦阳镇二个供应店,以赈济受灾之民。价格极其优惠,每元28斤,比市场上的粮价低,所以称平粜米,惠及家乡和义乌、东阳、诸暨各县。帮助家乡度过灾荒。1937年,目睹家乡教育落后,学风壅闭,浦江原无中等学校,鲜有外出就读大学之子弟,遂发起创办中山中学,规划校舍,鸠工督造,所需经费共计二十余万元、什九由陈肇英先生负责劝募,闽籍同志亦踊跃输将。校舍既成,组建校务委员会,陈先生亲自兼任董事长。委聘安吉县孝丰王恭寿为校长,招收本县及周边各县的学子,于1939年2月正式开学。1940年,又从福建科学馆购来全套教学仪器和部分资料,教学设施日臻完善。到1942年春,增设高中部。学校规模日益扩大。负笈来读者除浦江本县外,近一半来自义乌、东阳、诸暨、嵊县、兰溪等地,终成当时之浙中名校。1947年8月,为纪念陈肇英先生和王恭寿校长的办学功绩,在原礼堂之前建造了嵌有陈肇英(朝外)、王恭寿(朝内)肖像的纪念碑。以《莲经》镇基,并把建校的有关资料等珍藏于纪念碑中。1949年5月,陈肇英先生离开家乡,6月,偕夫人刘西琦定居台湾。独子士凯一家十余口,均滞留沪上。解放后,改天换地,陈肇英纪念碑也在劫难逃,×××率领人马推毁了纪念碑,建校的有关资料也付之一炬。不几年,葬于官岩山北麓的陈肇英祖坟,也被炸开挖平了。镶刻着陈肇英兄弟以及子侄辈名讳的墓碑,砌到了桥东村的塘埠头,“发挥着它的作用”,每天数以百计的妇女踩着陈肇英及其兄弟子侄的大名。千棰万棰擣衣声,擣不平石刻文字,千种万种洗涤剂,刷不掉陈家名讳,反而纤尘不染,光彩耀目。直至2007年桥东村村庄整治,才觉得有失雅观,搬迁它处。陈肇英先生去台湾后,终身任职监察委员,曾兼任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等职。粗衣淡食,安之若素。七秩寿诞时,蒋介石曾亲书“志节忠纯”贺轴以赠。九十大寿时,总统严家淦亲临祝贺。1977年10月28日病逝于台湾台北空军总医院,享年91岁,总统严家淦,行政院长蒋经国亲临致祭。陈肇英先生在台28年,不治产业,家无余帛。去世时,台湾当局拨出一笔经费,则存于陈肇英基金会内。据说,临终前还关怀着家乡的教育事业,嘱咐在台中山学子,将其遗产扶助办好中山中学。遗产由台北“浦江同乡会”管理。1986年,台胞张时操等,遵照陈肇英遗嘱,将《廿四史》送到中山中学。至今,中山中学设有陈肇英奖学基金,每年从台湾“浦江同乡会”汇来万元巨款,用来奖励有志于学的学生。遗嘱说及在其灵骨归葬故土之时,将所有遗产献之于中山中学。在中山中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陈肇英先生的骨灰于2009年3月28日,由台北市浦江同乡会理事张涵护送回浦江,以示叶落归根之意。2009年4月2日上午,中山中学校长戴朝明与台北市浦江同乡会理事张涵在中山中学会议室完成10万元赞助基金交接。台北市浦江同乡会原会长张礼善在交接仪式上表示,陈老先生一生清廉,并且对教育事业很是关注。经过同乡会会员们的协商讨论,遵照陈肇英老先生的遗愿,以他的名义为中山中学赞助奖学基金10万元整。中山中学校长戴朝明代表全校师生对陈肇英先生以及台北市浦江同乡会表示感谢。校方继续将陈老先生关心教育、振兴教育的精神发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多更深远的精神鼓励。浦江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领导和陈肇英先生亲属代表陈士濂也在交接仪式上讲了话。陈肇英先生创办中山中学,乃百年树人之大计、用心良苦、功不可没。 在1989年五十周年校庆之际,在陈肇英、王恭寿纪念碑原址,树起了陈肇英铜像和陈立夫的题词,以资纪念。在70周年校庆之际,撰写他的生平简略,使后人了解他的一生。千秋功罪,留於后人评说。不是我要抄人家的哦,以下真的挺好的,你可以用用嘛!字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寿百岁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松龄长岁月 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 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燕桂谢兰年经半甲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 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贤淑七旬人经几度七二风光现出麻姑仙草 导引三摩地应独有三千岁月结成王母皤桃 璇阁数华年恰合蟾圆一度瑶池看桃实预期鹤 耸千春 相夫教子壶范久钦际此欣逢设悦日 积福延龄期颐预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寿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畴乃全 设悦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称觞逢此日祝萱 龄百岁有奇 由于逢寿必祝,祝诗祝联难免多且滥,所以有词家道出其中难处:“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纵观许多祝寿的诗词联话,都离不开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旧话,所以即使多得车载斗量也难以流传。宋代祝寿诗词最多,辛稼轩有一词谐戏欢愉被人称道,这是祝他本家一亲戚八十寿,其词道: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甚今年,容貌八十,见底道,才十八。莫道寿星香烛,莫祝灵椿龟鹤。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岁,这种祝寿词确实比干巴巴地祝寿要强许多。 在祝寿上难免有借机谄谀献媚者,据《东望阁随笔》中记,南宋奸臣贾似道,曾祝寿谢太后和宋度宗,因为二人的生日仅差一天,其笺上写道: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评论说,“文人慧业,此登峰极矣。”寿诗有一些本不是经心之作,却流传下来。有一村校书年70,买一妾才30岁,正巧苏东坡杖藜经过,老校书乞为寿诗,苏东坡戏为诗,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对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他60岁生日时题写一副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观此联不愧是大手笔,舒适闲逸之态跃然纸上。上联言只要够吃够花、身体灵便就心满意足了;下联说不想成仙长寿,只有自在不虚度,眼下一日顶两日,已是活了一百多岁了。 在寿联上,人们绞尽脑汁使得词章工巧,构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寿,在位五十五年的寿联可以称“最”了,其上下联以“五”和“八”为对,可谓对得天衣无缝: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寿,联以“八”为词,那么百岁老人也常以“世上难逢百岁人”为题祝寿。清代一些老人百岁寿诞,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一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在祝寿的词诗联语中,也有不少是带有讽刺意味的。民国初年,有一位县太爷搜刮地皮,百姓怨声载道。这一年逢县太爷生日,要全县绅商送寿礼,一秀才代绅商写寿联道: “大老爷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麦、黄豆、白花,刮尽地皮收贺礼; 小百姓该死,已吃尽苦蕨、葛藤、树皮、青草,求天开眼救微躯。” 据传闻,某奸臣为其母做寿,请人当场书写寿联,只见那人开始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满座见之哗然,寿星见之欲发作,只见那人从容写道:“王母娘娘下凡尘”;其下联是:“养个儿子是盗贼,偷来蟠桃奉至亲。”此联可谓“骂人不吐核”,让人有苦说不出。 寿诗寿词寿联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时下老年人是很重视自己的生日的,逢寿诞之日以吃为主的多,但祝寿的诗词曲联已是很罕见的了 这个是长了点,麻烦兄台整理下,我还没吃饭呢,赶时间。本人文笔有限,下面的可参考: 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 龙年贺祖龙,寿比泰山松。 李桃枝叶茂,诗坛不老翁。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 桃李盛时甘寂寞,雪霜多后竞青葱。 根深更爱阳春雨,叶茂犹怜翠谷风。 师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焕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遥,杖国而今又杖朝 诗苑丰收夸老将,政坛竞秀领风骚 阳春白雪抒怀抱,明月清泉尚节操 汝向期颐跨劲足,我来祝福奉蟠桃 在你生日来临之即,祝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哇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寿星佬,我祝你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生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