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手写祝福词简单点儿

问答 0 17

日语手写祝福词简单点儿,第1张

刘 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贾 宪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士,仅一年,便辞官回乡。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符号代数的尝试。李冶还有另一步数学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讲解天元术的。 朱世杰 朱世杰(1300前后),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造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π的渐近分数。 祖 暅 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杨辉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纵横图"及有关的构造方法,同时"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赵 爽 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云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 (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 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 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 今仍是最佳纪录。 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 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 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 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 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 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 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 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 “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 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陈景润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 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 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 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 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 16 ,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 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1985年起任温州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老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苏步青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开后,平阳人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他与家乡人民的感情极深,他的名字早已与家乡的许多方面连在一起。 当我重新捧读“卧牛山下农家子,牛背讴歌带溪水。欲砍青阶竹作鞭,牵牛去耕天下田”的诗句,更是别有一番思绪。苏步青不仅是中外闻名的数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一生与诗结缘,诗中不仅反映了他热爱祖国的精神,还渗透了浓郁乡情。仅以《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几百首诗来说,赞美家乡的就有几十首:瓯江雁荡、卧牛带溪、农家风情、儿歌俚语,都在诗词中尽展风姿,其创作时间长达60余年。诗是苏步青的人格投影、情感物化和生命结晶。读他的诗,为我们了解现代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艺术参照。 早在抗战时期,苏步青居于西北的一个小镇上,身处“流亡大学”的困难境地,仍不忘家乡父老,以诗寄情:“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烟处处缺金瓯。”“万里家乡隔战尘,江南烟雨梦归频。”“遥怜儿女牵衣小,无奈家山归梦长。”抗战胜利后,他到台湾负责接收台北大学,很多朋友劝他留在台湾,但他依然决定回浙大。1946年3月,苏步青在从台湾归来的飞机上作《忆秦娥》,充满思乡之情:“台湾峡,深蓝一片波声歇。波声歇,孤机遥指,浙东瓯北。白云开处山重叠,晴空万里归时节。归时节,红楼幽楼,菱花新雪。”后来,蒋介石发动内战,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苏步青的诗词重又流露出感时伤世、心忧天下的情愫:“极目东西无净土”、“愁闻鼙鼓动余哀”。在旧中国的灾难岁月里,他的诗词多忧患之音,沉郁之作,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苏步青的家乡诗情在南雁这个主题上表现最丰富。他出生于1902年,1919年就离开家乡去日本留学,此后一直生活在他乡,可心中最牵挂的是家乡的南雁荡山,描写南雁风情的诗就有几十首:会文书院的古风、仙姑洞的香火、碧溪渡的竹筏、顺溪的香鱼、腾蛟的古桥……1940年他回乡时,写下了《南雁爱山亭晚眺》:“爱山亭上少淹留,烟绕村耕欲渐休。牛背只应横笛晚,羊肠从此入山幽。云飞千嶂风和雨,滩响一溪夏亦秋。长忆春来芳草遍,夕阳渡口系归舟。”由于诗人对环境十分熟悉,顺手拈来,把碧溪渡、东南屏嶂、云关等景点描绘得呼之欲出。1945年抗战刚胜利,他多想回家乡看看,可苦于没有机会,于是在《梦游仙姑洞》中写道:“梦里仙姑画里行,居然一水竹排轻。不知窗际寒灯影,竟化山头皓月明。”窗前的寒灯竟成了家乡的明月,可见其情深意切。他的《忆游南雁》、《南雁佳景吟》、《思乡》、《南雁寄怀》无不在回忆和思念中写就。1942年,友人在送他的诗中写道:“子规声里情难遣,心逐飞鸿雁荡边。”他和道:“云关千级迂仙道,月牖孤悬印雁行。”家乡的老同学施锵带来了南雁特产香鱼干,他又深情地写下:“闻道家园秋已晚,西风不用忆鲈鱼。” 家乡的故居前有座山叫牛山卧,是南雁景观之一。苏步青的诗中屡次出现此山,并自称是“卧牛山下看牛郎”、“ 卧牛山下旧耕农”、“卧牛山下农家子”。他与著名文史学家苏渊雷教授是同乡,两人同在上海工作,对南雁都深怀感情。1983年苏步青给苏渊雷写了《南雁荡寄怀似仲翔》:“一别名山四十春,有时归思寄南云。仙姑何幸馨香火,孙老无端榜会文(孙衣言题会文书院一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牛背笛横斜日渡,羊肠径逐故园门。秋来处处堪留恋,朱橘黄柑又几村。”接到诗稿,激起苏渊雷无限怀想,写下了《步老寄示南雁荡长句儿时就读会文书院有同感焉次和却寄》:“南雁回翔六十春,辅仁会友气凌云。木樨淡放知无隐,华表斜看有逸文。野渡半篙真罨画,青灯一味足玄门。珂乡未觉灵山远,起凤腾蛟别有村。”两位名人的诗如今成了家乡的珍品。1985年,苏步青为《平阳地名志》题词,写下了“地灵人杰我平阳,鳌水雁山鱼米香”,诗句后来成为赞誉平阳的名句。 读苏步青的诗词,不难感觉到他是性情中人。其实,他无心做诗人,但经久不衰的生活热情,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炽热的怀乡情感,却使他每有所作皆臻佳境,成就为真正的诗人日语学习|新标日初级全套手写笔记|语法点今生自分永沉沦,却庆昭苏大地春。眼底光阴诚过客,瀛寰儿女已成人!桑榆欲养阿爷志,朝夕无违乃母心。时至会当回祖国,向东计日乐天伦。这首盈溢着兴奋、感激、亲情、爱情与美好希望的七言诗是末代皇弟溥杰在1957年春天,即与自己的亲人(妻子嵯峨浩、女儿慧生和嫮生)失散十六年后终于得以通信后写下的,文字中喷涌欲出的真情叫人看了不能不为之感动。溥杰与嵯峨浩这一对跨国伉俪亲身经历了近代史中许多波澜壮阔的事件,也在人生的短短几十年中体味尽了甜苦与悲欢。在那样的动荡年代,尤其是在那样严峻的政治环境中,溥杰夫妇成就了一段从陌生、防备到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的真挚爱情,正是在幽暗昏惑的沟壑中生长出的一颗灵芝,散发着光华与奇香。双重的幽壑:一场不折不扣的“政略婚姻”“二弟呀,三十而立了!你的终身大事姐姐替你操心着呢!”二姐的话说得温婉,语气里却含着点命令的味道,说完“啪啪啪”三张照片拍在桌子上,“这三个姑娘都是京城满洲大户人家的女儿,相貌、才气、性格一等一,你挑一个吧,皇上说……”“行了!”溥杰喝了一声,顺手摸起一张照片递给二格格,说了声,“就是她了,劳大伙为我的事费心,还有事,先走了!”说完气哼哼地拂袖而去。这谈的不是溥杰的终身大事吗?怎么就这样草草了事?怎么还似乎满心的不高兴?其实这正是帝王将相的悲哀了——他预感到自己又要为完成一个政治使命而结婚了。本来嘛,溥杰与他的前妻纠纠缠缠十多年了,谁多问过半句?而今在整个皇族都在为日本人挠头的节骨眼上人们竟想到为他办婚事岂不蹊跷?再加上二姐刚才绵里藏针似的态度和她提什么“皇上”就知道这是溥仪的意思。溥杰果然没有猜错,确实是溥仪吩咐二格格去忙这件事的。原来,日本人为了更好地掌控伪满洲国的政权、进而控制整个中国、实现他们“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一直想给溥仪配个日本妃子,以图让一个有一半日本血统的皇帝继承帝位,为全部日本血统的统治者做准备。于是日本人害死溥仪的妃子谭玉玲,希望在溥仪无妃的空间乘虚而入,但溥仪先下手为强,着心腹人在东北农村弄了个“荣贵人”挡住了日本人野心的去路。但贪婪的日本人什么时候学会过死心?在了解到溥仪不能生育的实情后,日本人决定转移目标,以溥杰为突破口,打算为他配一个日本妃子,然后顺利生子,再按照伪满洲国的规定将溥仪赶下台来,扶正溥杰,走曲线达到预期目的。在日本人眼里,不论是溥仪还是溥杰都不过是一个傀儡,是实现他们政治目的的工具,都是一样的玩偶。“溥杰君,你的婚事怎么样了?”御用挂吉冈一脸严肃地问溥杰,像是在审问罪犯,连个座都没让给溥杰。“我,我……”溥杰一时不知所措。原来尽管表面上神不知鬼不觉,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二格格为溥杰挑选新娘、已经开始操办婚事的事还是被日本知道了,一得到这个情报关东军立刻大怒,便命吉冈来摆平此事。“溥杰君,你应当明白,大日本皇军的意思是让你找一个日本女子完婚,巩固日满亲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你身为御弟,理应成为表率。本庄繁大将已经过问你的婚事,将亲自做媒为你找一个日本贵族血统的女子。万望你三思而后行啊!否则溥杰君就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心了……”说完这话吉冈哼哼冷笑了两声,眼角闪出阴险的寒光,这分明是对溥杰以死相胁。杀掉溥杰,这可不是吉冈的大话。虽然“御用挂”这个官职只相当于皇帝跟前的一个差事人,甚至连这名字的由来都有溥仪戏谑的成分放在里面,但随着日本对伪满洲国控制的一步步加深,“御用挂”成了监视和限制皇帝行动的主宰性人物,吉冈甚至曾经扬言:“皇帝就是我的孩子,我说什么他就得听什么。”所以在关东军的支持下杀掉一个不愿与日本人合作的末代皇弟既是理由充分又是易如反掌的。深知情状的溥杰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便先含糊其辞地答应了他,然后开始制造娶日本人的障碍:让溥杰离婚。原来溥杰在他十七岁时就曾与满洲贵族唐怡莹结婚。婚后两人没过几天好日子就开始闹不合,因为溥杰忍受不了唐怡莹的蛮横霸道与故作娇嗔,更容不下她与自己好朋友张学良的一往私情;而唐怡莹这种不安分的女人也觉得溥杰不能满足她的各方面无理的要求,所以两人已经分居很久,是有其名无其实的婚姻。虽然在分居的期间两人均提出过离婚但终因唐索要的赡养费太高而不能实现。这段并不快乐的婚姻像一贴狗皮膏药贴在溥杰身上,挥之不去。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将这贴膏药转贴在日本人身上,给他们的如意算盘捣捣乱。狗皮膏药用手揭是比较费事,但如果用刺刀连肉带皮这么一起割下来也就不算什么难事了。全副武装的吉冈安直,带着几名日本士兵,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唐怡莹的家,用刺刀抵着逼她在事先准备好了的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名,又叫日本宪兵把当地警察署长请来,在这份离婚证书上签字画押。吉冈如获至宝,抄起离婚证书就跑回了“满洲国”,得意洋洋地向溥杰展示他的战果,至此,关于这场政略婚姻的男方工作已成功告一段落。接着吉冈安直又匆匆返回日本,由本庄繁大将和陆军大臣南次郎出面,在日本女子中为溥杰寻觅未来的“新娘”。这样的一个日本王妃必须符合以下几点标准:1、必须是日本的皇族中人。这样才能“门当户对”并保证伪满政权不会旁落它人之手。但如果真把一个皇家公主嫁给溥杰就要改变日本皇室的法典,于是便决定在华族中挑选,最好是那种与皇族有亲缘关系的人家。2、这个女人应该有对天皇的忠心,以便达到这场政略婚姻的预期目的。3、这个符合日本人条件的女人还必须能够保证被溥杰选中,符合溥杰的审美观,否则其它的条件就得白费。虽然摆明了是做一场政略婚姻的牺牲品,又要远嫁到伪满洲国,但为了争夺这个“影子政权”,叼紧中国这块大肥肉,名门望族都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为了入选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连日本地方诸侯以及关东军的大将,也曾想把自己的女儿作为候选人。但做事一板一眼的吉冈喜欢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决定候选人,看来看去他选中了嵯峨家族的**嵯峨浩。首先嵯峨家族属于日本恭亲华族,地位上是仅次于皇族的。还有嵯峨浩父亲的祖母南加是日本明治天皇的生母中山一位局的侄女,所以,嵯峨家与天皇显然有着不解的血缘关系,并且来往极其密切。更令人高兴的是嵯峨浩不但相貌出众更像溥杰最崇拜的当红女明星草笛美子。于是,嵯峨浩成了第一候选人。“把嵯峨浩许配给满洲国皇帝的弟弟?!”这个消息令嵯峨一家惊诧不已。因为,之前,嵯峨浩与毛利家的婚事正在酝酿,全家都沉浸在一种女儿即将成亲的喜悦中。但当肩扛大将军衔的本庄繁闯进了嵯峨家,一切气氛就都变了,他郑重地提起了溥杰的婚事:就是要(而且申明这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思,而是日本关东军的决定)让嵯峨浩同溥杰结婚。很显然,这样的一桩婚事已经无法阻挡,嵯峨浩的母亲与舅舅便私下找了溥杰的一些日本同学,探询溥杰这个人性格脾气究竟怎么样……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凑到家里一谈,果然大都说溥杰还不错,嵯峨家这才放了心。吉冈又开始进行下一步计划——让溥杰自行挑选。这个月内,溥杰已经是第二次看相片挑老婆了,反正都是政略婚姻,挑谁不是一样?再说这次挑的是有可能会影响皇族利益的日本老婆,溥杰便更加地逆反。然而剔除一切政治的角度看,经过在日本的多年的学习、生活,溥杰对于日本文化、观念还是很推崇的,并且对素以美丽、善良、贤惠著称的日本妇女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好感,所以看照片挑个日本老婆对溥杰来讲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再加上吉冈一对滴溜溜乱转的透着阴气的小眼睛的监视,溥杰就更不能像怠慢二格格那样敷衍吉冈了。溥杰把照片撮成一摞拿在手里,像打扑克牌的动作似的一张张地、一脸严肃地看着这些照片。照片上的女人全穿着和服,脸抹得白白的,眉毛画得短短的,嘴小小的,像是从浮世绘上抠下来的。看了几张,溥杰不禁把眉一锁,吉冈的心便一揪。看着看着,溥杰终于看到了嵯峨浩,,她不但像自己喜欢的舞台上当红女明星草笛美子,而且她的贵族**气质和素养一眼看上去真是连草笛美子都不能及的。溥杰尽管尽量抑制自己的惊喜心情,眼睛里还是闪了一星光辉。就是这一星光辉也被目光锐利的吉冈看在眼里,于是他心里便有了谱,姜黄平板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得意、诡秘的笑……灵芝的初生:情感的开始在各方都经过激烈的政治较量之后,这场政略婚姻的男女主角终于敲定,大戏正式开场了!1937年1月18日,在嵯峨浩的外祖父容所的家里,溥杰和嵯峨浩进行了第一次的见面,即相亲。出席相亲仪式的男方有溥杰、本庄大将夫妇、满洲国帝室御用挂吉冈中佐。女方有嵯峨浩的父母、外祖母、舅父母、浩本人,还有个介绍人中由侯的母亲道代刀合。容所是当地有地位有实力的人物,还是有名的诗人、墨客和收藏家。家里自然豪华、典雅,但是不知为什么今天看上去是那么压抑的。双方是第一次见面,没有什么了解,再加上双方都安排了这么强大的阵容,就更搞得两位主角矜持得没话讲了。好在吉冈倒是喋喋不休的,他一会儿是什么“日满亲善”,一会儿是什么“大东亚共荣”,全都说得有滋有味,知道的明白这是一次男女相亲,不了解的真会当成是什么政治会议呢。伴着吉冈的废话,男女主角还是有一些表现的:溥杰不时侧过脸,让灯光照在眼镜上的高光挡住自己的眼睛,大大方方地看嵯峨浩,原来她比照片上还要美。嵯峨浩就显得没有溥杰那么高明了,总是偷偷抬头看一下溥杰就赶紧把头深深地低下,接着脸上泛起一阵阵红霞般的春渍。一会儿所家的仆人摆上饭来,吃起饭,气氛才觉得舒缓了一些。吉冈还是抑制不住的活跃,开始转换话题:“我在回到日本的时候,皇太后赐给我非常漂亮的点心。可是我在飞机上吃的时候,怎么咬也咬不动,仔细一看,原来是口香糖,你说可笑不可笑?”说完他自己笑得前仰后合,别人也只好随声附和。其实大家都是为了打发时间罢了。溥杰还是那样偷偷地看浩,他发现她的举止是那样文雅,连吃东西的咀嚼动作都像是训练过似的。溥杰真的不知道,其实自从浩被选中的那一天起就在和其他几个候选人一起接受关东军的特殊训练:一是事无巨细地讨男人欢喜的动作、语言等的训练,再就是无休止地对于效忠天皇的教诲。终于,相亲结束了,浩赶紧起身拎了她穿的粉红色衣裙转进里屋了。一家老小也赶紧凑进屋里问长问短,问了半天嵯峨浩也没说什么话,只是在回想刚才那个军装笔挺、相貌端正、彬彬有礼、好像很会体贴人似的男人,最后从牙缝里挤出句:“一切都拜托了。”便遮了绯红的双颊逃回自己的房间了。见浩进了屋,溥杰便噌一下站起来,用手整了整笔挺的军服,大步流星往外走。吉冈跟上溥杰,心情骤然紧张起来,因为但凡溥杰说个不字那他的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于是不知道说什么合适便对溥杰喊了声:“嗨!”溥杰明白他的意思,但故作淡淡地说了句真心话:“很好!”说完一下子钻进车里,生怕走慢了一步便再舍不得走了似的……吉冈回去后又对来自各方的消息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综合,最后单凭“一切都拜托了”和“很好!”这两句话就可以肯定这件事一拍即合了。于是他又帮他们安排下一步的进展——订婚。因为男女双方都是有地位的人物,这种婚礼会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的,所以必须保守秘密。不知谁的鼻子那么灵,听到了点风吹草动就赶紧打听。在溥杰这边就一直采取的是模糊政策,在浩那边,有一天一个自称是宫内省宗秩察的电话打到嵯峨家用试探性的口吻问:“你家将要嫁到满洲去的女儿,名字中有个‘子’字吧?”接电话的是浩家里一个老佣人,她一时没有想到后果,脱口回答:“没有‘子’字。”浩家里四个姊妹,只有浩的名字没有“子”字。女佣人以为宫内省弄不清楚嫁出去的姑娘是“浩”还是“浩子”,打电话来核实一下,所以就答复了。然而浩家里觉得奇怪,马上打电话问宫内省,对方说没有给你家打电话。这才知道是新闻记者打听新闻来了。于是这个记者虽然很能干,想尽办法获得了第一手材料,他的目的还是没有得逞,因为关东军部在没有正式发表婚事消息之前,严禁一切有关报道。1937年2月6日,伪满洲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表了溥杰和嵯峨浩订婚的消息,3月6日正式举行了订婚仪式。那天一大群摄影记者包围了嵯峨浩,给她拍了各式各样的美丽的照片,预备登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面对着一大堆记者,溥杰发表了订婚讲话,大意是说爱新觉罗家、嵯峨家将永结友好,也讲了日满亲善的意思。听到溥杰的日文讲话,在场的人都感到惊讶,因为谁也不会想到满洲国的御弟能讲出这么流利的日语。溥杰的日语讲得流利可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几年前溥杰和润麒来到日本,为了学好日语,真是下了苦功,那时两人互背单词,背错了还互相打手心呢!订婚以后,为了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溥杰和嵯峨浩的来往日益密切起来。溥杰会经常地到嵯峨浩家坐坐,喝杯茶吃点点心什么的,大多数的时候吃完了点心浩会陪着溥杰到自己家的后花园去转转,但浩是那种很文静、羞涩的女人,总是低着头红着脸,陪溥杰走着什么话都不说,就这样踩着后花园的石子路、傻傻地左转一圈右转一圈。后来还是溥杰主动找话说了:“嵯峨**家的花园真漂亮!”浩的头更低了:“多谢溥杰君的夸奖。”又是一阵沉默。“这花园里的花长得真好,像画里画的似的。”溥杰好不容易捉住一个话题,不肯松口。“是,很像中国的工笔画。”浩的回答让溥杰惊喜:“**懂得中国画?”浩略略舒松了点心情,摇摇头:“不懂,只是很喜欢看。听说溥杰君在书画上很有造诣,那就请您多多指教了。”溥杰更是兴奋,没想到嵯峨浩不仅是一个外表美丽的女人,还跟他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呢,便接着说:“指教不敢当,愿与**切磋。**最喜欢哪些画家?”浩抬起灵动的眼睛略略想了想:“我最喜欢中国的吴道子,横山大观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的画家。”溥杰梗惊奇:“**真了不起,连我国前朝的画家都了解。”浩淡淡一笑:“让溥杰君见笑了。”两人又近了一步。“**喜欢中国的艺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溥杰问。“我是喜欢中国的,因为她古老、厚重,对中国的文化我是很崇拜的。”溥杰说:“那我猜这满园的花里**一定最喜欢夏日的牡丹了?”浩急急摆手:“不,不,我更喜欢冬天的梅花。”“为什么?”溥杰不解。浩的脸上的显出了从容一笑,娓娓道来:“我见识浅薄,还请溥杰君不要见怪。”溥杰点点头,伸出一支手平铺示意“请讲”。“牡丹是很高贵很漂亮的,我怎么能不喜欢?但我觉得冬日的梅花更让人崇仰,她能经风霜雪雨的考验,贵国推崇松竹梅岁寒三友,而在日本,梅花同样受到我们的喜爱和欢迎,梅花总是在最寒冷的季节绽放,梅花在寒风中坚挺,在万物肃杀却红装示人,她却有傲骨而无傲气,我本人也是非常爱梅花的这些品质……”话音未落溥杰鼓起掌来,他真没想到嵯峨浩还是一个这样有思想的女人,他为她的独特见解所深深折服。之后他们就更多地谈论艺术方面的东西,往往一谈就是几个小时,甚至还通宵达旦呢!后来浩迷上了中国书法,整天就叫溥杰教她。浩练书法练得很刻苦,进步也很快,但只要溥杰在的时候她就会写得不太好,每每见到浩的字写不好溥杰就会握了她的手来写,当溥杰握着浩的手写字的时候,溥杰发现浩的手是那样的软嫩白净,浩发现自己的脸是那样的火辣温热……后来他们还一起创作了几幅不同题材的、各种风格合璧的画,作为嵯峨浩当姑娘的纪念。溥杰越发觉得自己是被这个美丽、温柔、聪明、有才情的女人吸引住了,甚至不能自拔,但是他更要拔出来,因为这个女人越聪明越有才情也就意味着她越危险,溥杰很怕嵯峨浩是第二个川岛芳子。浩是按照关东军的意思去做的,她的任务就是让溥杰喜欢她。本来这做得实在不情愿,但真实的相处让浩深深体味到溥杰的魅力,她也欲罢不能了,便开始真心实意地想让他喜欢了。但浩也是很担心的,她怕万一有一天关东军真的安排给她什么任务,那她就要在天皇和爱人中做痛苦的抉择了。于是在一起的时光成了两个人最大的欢愉和隐伤。幽壑难抑灵芝香溥杰和嵯峨浩的感情突飞猛进,吉冈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终于决定于1937年4月3日,在日本东京军人会馆正式完婚。真的到了结婚的时候两个人的心理就都更不单纯了,如果不考虑任何政治问题,溥杰与嵯峨浩确实应该算作彼此的理想对象,但因为浩是日本人、还是关东军安排的,溥杰是伪满洲国的皇弟,他们在一起就真的不能完全相信对方了,而结婚又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说在你拥抱着你的爱人入睡的时候你同时拥抱了像毒蛇、猛兽一般的政治。于是出于这种既兴奋又复杂的心情,在婚礼的前几个晚上溥杰与浩都是失眠的,不知为什么溥杰最近去找浩她却经常不在家,再见面问她去了哪她就支支吾吾地搪塞,两个人的接触也少了,溥杰的疑虑也大了。“请问溥杰君在家吗?”溥杰正在烦闷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这熟悉悦耳的声音,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正在揣测之际一个身穿淡蓝色绣着百合花图案和服的女子走进来,溥杰没听错,这就是让他朝思暮想、苦乐不得的未婚妻嵯峨浩。“你怎么来了?”溥杰脱口而出。浩淡淡一笑,这笑真像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一阵涟漪:“我来告诉一件肯定让你开心的事。”说着浩从背包里拿出些东西,有两块布料,一块纯翠绿色的、一块碘蓝色的,还有一些护身符、乞福符等小东西。“这是什么?”溥杰问。浩诡秘地笑了,她用手整了整布料,然后不慌不忙地把事物的原委讲给了溥杰。其实这些天浩并不是像溥杰想的那样去执行什么关东军的任务,而是在为进宫向太后辞行做准备。因为嵯峨家与皇宫的关系非常密切:浩的曾祖父曾抚养过大正天皇的姊姊滋宫韶子公主。父亲实胜小的时候就随着祖父进宫,皇太后对浩的祖父母和父亲都很熟悉。所以浩要出嫁了向太后辞行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见太后哪像见普通百姓那样简单,是要有很多规矩的,犯了哪一点都会惹来麻烦,所以浩就总要去向人学习进宫的礼仪和词句,心情也多了一分紧张。她不告诉溥杰一是怕他担心,二是浩对自己的表现很有信心,所以存心想给溥杰一个惊喜。这天,浩由中山侯夫人陪着去见了皇太后,她的表现着实没有让任何人失望,太后对她很满意,更异常地宠爱了,甚至爱屋及乌地对她的婚姻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祝福。皇太后亲切地告诉她:“侍奉满洲国皇帝,与侍奉我国的天皇一样。侍奉溥杰,也要表现出日本妇女固有的美德……”还把明治天皇生母中山一位局在她年轻时给她的纯一色的嫩绿和服衣料送给浩,又拿了一块和服衣料送给溥杰,外加一些其它的东西。听了浩复述的皇太后的话,溥杰十分感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让他的婚姻听起来不像政略问题的日本人高层的亲口佐证,他甚至愿意不顾一切地相信这是一场简单的跨国婚姻,他一时无法抑制自己的心情,一把拉起浩的手,紧紧地攥起来……皇太后的话和礼物刚刚让溥杰觉得婚姻有了些转变的味道,但吉冈向他宣布的一些关于婚姻的“不平等条款”:1、婚事全部支出要由满洲国宫内府补贴;2、婚事不允许旁人插手,完全由日本关东军来筹办;3、参加这次婚礼的人数要限定在五百人之内,参加的人选也要事先圈定。并且溥杰的朋友算上老师也不准超过七个人。这明摆着是日本关东军怕这个政略婚姻让洞悉内情的人搅入,这些让溥杰气愤不已、敢怒不敢言,于是对这段婚姻的认识又回到了起点。1937年4月3日,在九段军人会馆要举行溥杰与嵯峨浩的婚礼了。尽管在婚前经历了很多的不愉快,但想到新娘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嵯峨浩,溥杰便也心甘情愿地去面对一切。一大早,他就穿了一身满洲国的大礼服到浩的外祖父家去看望浩。原来浩也早已盛装完毕:她里面穿了一件柔丝的白衣,外面套着红色的中国衣料做的云纹花鸟衬衣,最外面还有一件粉红色和服。最突出的是她的头发,结成垂发髻,两侧高高耸起,长发垂在后面,显得更加亭亭玉立,据浩说,这个发式是请一位在宫中长年为女官梳头的七十多岁老人梳理的,怪不得显示出别样的风韵。溥杰见了眼前这个浓妆艳丽的浩,就像看到了白莲变成红莲那样惊喜。浩看得到溥杰也显得异常的英俊,心跳也不知不觉地加快了。两人真的都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只好相视傻笑起来……按照日本的习俗,溥杰陪浩从外祖父家回到嵯峨家,再坐自己家的汽车前往婚礼现场——军人会馆。一路上汽车都是在小学生手执太阳旗和伪满洲国旗列队欢迎的海洋中前进的,看到车窗外这样缤纷、壮观的一幕,浩打心眼里地高兴和自豪。婚礼在下午三点准时举行,由本庄大将夫妇主持。伪满洲国派宫内府大臣熙洽作为特使参加婚礼。日本皇族竹田宫恒德王和王妃也出席了婚礼。还有内阁总理、日本宫内省的松平宫相、贵族院议长、众议院议长也都来参加了。溥杰和浩的婚礼在当时是一件轰动的大事,很多人都希望参加这次婚礼以示荣耀,所以这些“重量级人物”的到来在给足溥杰面子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面子。因为人数的限制,溥杰的亲友只有有限的几人,浩的朋友也只限5名,师长只限7名。看到这么多政治性的脸孔这么少亲友的面孔,这场婚礼的气氛立刻发生了变化,好像所有的这些热烈隆重都是为了政客们的胜利而庆功,不是为什么新人的结合而欢庆。按照议程主角该出场了。本庄繁陪同溥杰,昂首挺胸步入会馆。他以那种军人的姿态端坐在正中的席位上。随之,本庄繁大将的夫人陪伴嵯峨浩缓步出场。接着溥杰的家人露面了:除了作为代表的熙洽还有满洲国大使谢介石,以及溥杰的同学郭布罗。润麒,他们都风度翩翩地和大家见面。然后浩家的嵯峨公胜侯爵夫妇、嵯峨实胜侯爵夫妇以及他们的弟弟妹妹,也相继来到了。之后开始奏乐,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溥杰与嵯峨浩互敬三杯酒。酒意正酣,熙洽代表溥仪宣读诏书,婚礼被推向了高潮。像这样的没有多少世俗喜气的婚礼注定不能延续太长时间,仅仅过了一小时,婚礼便告圆满结束。又在六点整,二楼大宴会厅举行了盛大的喜宴。这次宴会几乎囊括了除日本天皇以外的各位显贵。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日本和满洲国的四百多名高级军官也戎装整肃地落座宴席之中,他们的枪袋都是鼓鼓的,难道还是预备着随时火拼吗?细心的浩看到了这些,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也很担心。她悄悄拉了一下溥杰的衣角,用下巴当手指把她看到的异常指给溥杰看,在众人的眼睛下,溥杰也不好说什么,只用他的眼睛深深地看了浩两眼,头像是微微点了一点,就是这样稍稍的一点示意,浩立刻觉得安全镇定了许多。这是她第一次真的感到自己是溥杰的妻子,在溥杰的荫庇下她真能找到幸福的感觉。宾客一阵阵频频敬酒祝贺后,作为媒人的本庄繁大将露出了少见的微笑,起身致词。林首相和谢介石也先后代表两国政府致贺,使这次婚礼显示了国家级的档次。日本政府还不惜斥巨资将婚礼的全部过程拍成了**胶片,当即航空邮寄伪满洲国“新京”,送呈溥仪“御览”。婚礼的气氛是这样地压抑、婚礼的过程是这样地拖沓冗长、婚礼的致词是这样地像政治报告,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觉得索然无味,除了这一对新人外。整个婚礼的过程中新人的脸上始终散发出火花般的笑容,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会为能与自己相宜的对象结合而兴奋不已,还管他什么日本、满洲国、政治、皇位呢?再深的幽壑也不能阻止灵芝的香气。幽壑中的桃源生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交待了桃花源的发现位置——“山有小口”也就是说桃花源应该是在丛林遮盖山谷掩映之中的。由此观之,在政治幽壑中的溥杰夫妇的婚姻寻得着一个桃源也并不算什么奇迹了。婚礼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周的新婚旅行,然后回到东京。他们在千叶的稻毛海岸租了一处新居——是那种一幢朝阳的日本式建筑,设计很典雅的小型别墅,离步兵学校很近。站在檐下对面就是袖浦一带的大海,周围有些秀丽的小山掩映、再加上那些充满生机的草草树树,风景、环境十分宜人。每天早晨,溥杰会按婚前的习惯出去锻炼身体,浩就跑到厨房里为他准备早饭。其实像他们这样的身份根本不用自己下厨的,但浩觉得嫁给了溥杰就要像普通日本妇女一样好好地伺候丈夫,所以从没下过厨的浩又开始了新的对自己的挑战,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为他们日后的安然转换过上平民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杰,我今天为你做了青鱼子寿司,做得不好请多多包涵。”说完脸一红。溥杰很开心地夹了一筷子,就在溥杰把寿司放进嘴里之后,浩就像一个等着考官发分数的小学生紧张得脸色都有点变了,只见溥杰把寿司放进嘴里,故意闭上眼睛真好像审视似的,慢慢地咀嚼,浩的心就绷得越来越紧。突然溥杰睁开眼睛,绽出惊异的笑容:“浩,你真是做得太好吃了!”听到了这样的话,浩真是不能自已地兴奋,她激动了半天,然后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好说:“好,那就再多吃一点吧,请。”其实浩的手艺真的不能到被恭维的程度但溥杰品味的也许不是她的手艺而是她的心意……七点钟过后,步兵学校派马来接溥杰到学校去上课。浩则在家里接受妇女杂志记者的访问,或者接待一些来向溥杰索字的人。他们俩那时还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小狗总是在他们之间跑来跑去,一会儿衔一下衣角、一会儿自己在地上打个滚儿,着实逗人喜欢。溥杰的父亲醇亲王,知道了他们的婚事,跪求日语翻译达人!中译日 ,不要机器翻译。苦等中在日语学习的征途上,我发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选对备考资源是成功的关键。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的资料,我决定分享我的学习秘籍,毕竟,好的工具能让你的备考之路更加顺畅。对于初学者和基础薄弱的伙伴们,我特别注重资料的选择。我知道,每个人的需求和喜好不同,所以我挑选的资料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如果你对我不推荐的内容有任何不满,敬请理解。教材篇市面上的日语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新标日》是许多人的首选。这套教材以轻松的“追剧”式教学模式,帮助新手逐步提升,如同小野和森的故事,让学习者感到趣味盎然。然而,它的口语训练方面稍显不足。电子资源的魅力为了满足现代学习者的需求,我推荐使用电子版教材,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都能成为你高效做笔记的得力助手。以下是一些必备的学习资料:新标准日本语PDF同步练习册PDF零基础日语资料包语法单词听力红蓝宝书电子版入门学习笔记这些资源覆盖了从N5到N1的各个阶段,无论你是零基础还是进阶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辅导书的选择《红宝书》和《蓝宝书》是考级界的常青树,虽然普及度高,但效果如何见仁见智。它们的优点在于内容全面,句型丰富,特别是《蓝宝书》的194个句型和敬语讲解,能满足初次备考者对知识量的追求。封面设计也是一大亮点,让人赏心悦目。如果你的目标是掌握所有考点,那么《红宝书》的6300多个单词和详尽的词汇分类,将是你理想的伙伴。每次批改作业,这些资料都能让你有所收获,提升学习效率。我分享的只是一部分我实际使用过的资源,如果你需要更多资料,欢迎随时向我咨询。我将尽我所能,为你提供免费的支持。最后的祝福祝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材料,奋发向前,取得理想的成绩,祝你们高分上岸,实现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迈向日语学习的巅峰!日语短文翻译(日译中)中国式の结婚式の花嫁を迎えること日本に来る前に、私はウエディングドレスの写真スタジオで花嫁にメーキャップする仕事をやっています。かつては何回で客さんに结婚式を诱われます。あれらは同じプロセスの结婚式を见たけど、烦わしくて盛大な结婚式より一番に中国の特色があるのは结婚式を始める前の花嫁を迎えるのです花嫁を迎えるというのは结婚式を始める前に、花婿が花嫁の家に行って、花嫁に结婚式の现场へ连れて行きます。花嫁を迎えるやり方はいろいろにたくさんあります、あるのが面白くて、见てる人に思わず笑い出させる、あるのは感动で、隣の人に泣けさせる。花嫁を迎えるのはいくつプロセスがある、花嫁の家に着いた後で、まずはドアを呼ぶ、けいぼうの中に隠れてる花嫁を呼びに出てから、花婿に连れて行けます、このやり方は“幸福はノックしに来る”と言われる。しかし、最も难しいことはドアを呼ぶことです、常に一时间をかかっても、花嫁はドアを开けないこともあります。実は、花嫁はドアが开けたくないことはない、けいぼうでいる、花嫁の友人で、花嫁の介添え人なんです。花嫁の介添え人はあらゆる方法を考え尽くして、简単に花嫁を连れて行かせないように、花婿をなぶります。花婿に花嫁は手に入れるのは容易なことではないことが分かる。後の暮らしで花嫁を大切にする。もちろん、花婿に付き添う人もいる、彼らは花婿の介添え人といいます。花婿の介添え人の作用は花婿を顺调に花嫁を手に入れるのを手伝います。だから、花嫁の介添え人达はどんなに难しい问题や、无理な要求を出しても、花婿の介添え人达は必ず花婿を手伝って完成します。でも、花嫁の介添え人达は出した要求は一般的に完成しにくいです。例えば、花婿と花婿の介添え人一绪に服を脱いで、ハクチョウの舞を跃らせます、あるいは、口の中に水を含んでて、饮み込めないで、<あなたを一万年に爱する>を歌います。または、花婿と花婿の介添え人に1001个を腕立て伏せする、この数の意味は千个の中で一つを选ぶ、花嫁は千分の一のいい女を象徴しています。また、常に闻いてた、花嫁を迎える时、花婿の介添え人はわざと人を困らせるので、花婿はドアの键を溃して、花嫁を连れて行った。こんな方法でも、成功な方法です。花嫁はこのようなため怒ることはない。逆に花婿は勇気を持ってると思う。ある花婿は涙で花嫁に感动させることもある、花嫁に自発的にドアを开けさせる、こんな方法も一回に见たことがある。花嫁は五阶に住んでいる、花婿は阶下で、私に嫁いて下さいって大声で呼んでる。そして、片ひざをついて、目に涙をためて、花嫁へ书いた二人で一绪にいろいろなことと心から花嫁の爱というラブレターを大声で読みます。たどえ声がかすれても、花嫁の名前を続けて呼んでいて、そばにいる家族や友达など花婿に感动された。この时、部屋の中に隠れてる花嫁は、花婿は自分を娶るため、やったことを见て、花婿の心と自分は重要人物の光栄を楽しんでいます。もし、ドアを呼ぶ任务を完成したら、花婿は次の任务を进めてもいいです、靴を探すということです。花嫁の介添え人は花嫁の靴を隠して、花婿が探した後で、花嫁に履きます、そして、花嫁に连れて行って、花嫁の両亲に别れを告げます。この时、花婿と花嫁はひざまずいて、両亲にお茶を勧める、花嫁は両亲に育ての亲を感谢する、花婿は妻の父と妻の母に娘を私に渡るのを感谢する。当时に、妻の両亲に今後の暮らしで花嫁に大切するのを保障します。こうすると両亲が花嫁は花婿に连れて行かれるのを安心する。花嫁の婚前、最後の家族全员で写真を撮った後で花嫁を迎えることは终わりだ、そして、花嫁に结婚式の现场へ连れて行く。家族と友达の幸福を祈ってる中で结婚式を完成します。结婚式は新たな家庭の楽しい前奏で、すべての新郎と新妇はこの人生の中でもっとも重要な时を期待してると思います。すべてのもう结婚式を経た夫妇に幸福を祈る。幸福の恋人のため踊って、楽しい恋人のため歌って、热情の爱情のため祝いの杯をあげて、幸福の恋人へ、人生の道でずっと爱の日の光が充満を祈ります。纯手写,写了2个多小时。。。用日文写生日贺卡 用日文写贺卡信的温暖我回答说:“信为您必须要写。”的文章,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是写贺年卡我的父亲是在一个600多张。除此之外,贺年片,则通过电脑上印刷。只是,父亲的600张分别说几句简单的蓄水手写无以言表。如果这句话没有会如何呢几年前的事了吧,事实上,我是,印有的贺年片,得到了。它给我的人,我的关系很好的朋友。我当然是可贵之处,之后就没有温暖的欣喜。母亲说,每年115多张贺年卡,但还是一两句一定给你写加油鼓劲。“手写作,难能可贵的时候,温暖的。”发生了变化。我当然是手写空间。从东京搬来的年开始,図工时间来营造贺年卡。对此,手写空间,更加的意识。手写不贺年卡,就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我也信等是单纯意义”是指什么事也就好了。传达温暖和可贵之处,有比较好。电脑上印上虽然非常便利,但更加手写信也很重要,就好了从1995起至2020年每年7月22日连续26年收到儿子赠送我的生日贺卡及别人给我写了一张日文贺卡谁可以帮忙翻译求日语大神翻译 一张贺卡收到了几张贺卡憋屈的是看不懂求懂日文的朋友帮忙翻译一下里面的收到了几张贺卡憋屈的是看不懂求懂日文的朋友帮忙翻译一下里面的日语怎样给恋人写生日贺卡 给恋人写贺卡马伊琍生日女儿亲手写贺卡送祝福幸福感爆棚写给女客户的生日贺卡写给女朋友生日贺卡h-9韩国创意烫金生日感谢卡留言祝福卡片节日小对折卡贺卡从1995起至2020年每年7月22日连续26年收到儿子赠送我的生日贺卡及日文新年贺卡年贺状nengajyou种种给女朋友生日礼物贺卡留言写给女朋友生日贺卡贺卡还送了妈妈一束花呢念用日语怎么写 每天用日语怎么读日文表白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援助武汉小分队制作的生日贺卡 供图 广西写一张送给亲人生日或节日的贺卡注意格式至少用一种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