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体验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提高幼儿对语言美的感受力。 2、指导幼儿了解诗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凉爽"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自信地讲述,激发幼儿想像的丰富性,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字卡若干,树、花、草头饰若干。小风车及能产生风的工具如小扇、纸、手电筒、电风扇、小气筒等。 2.知识准备:幼儿已知道什么是空气;已做过空气能流通、空气有重量、空气有压力等实验。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风从哪里来? 1.请幼儿用纸(或扇)在脸旁扇动,从而产生风,知道空气流动能产生风。 2.让幼儿玩小风车转动游戏,了解风的大小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3.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怎样才能产生风?"鼓励幼儿尽量用不同的方法让身边的空气流动起来,产生风。 活动二:诗歌欣赏--风在哪里 1.请幼儿观赏多媒体教具,引出主题。 2.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具配以音乐,富有感染力地朗诵一遍诗歌。 3.用讨论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语言。 (1)风在哪里?诗歌中有谁回答了这个问题。 (2)风在树上,它的枝叶是怎样的?(让幼儿说出"翩翩起舞""摇来摇去"……) (3)风吹过花朵,花会怎样?(频频点头) (4)风吹过小草,小草又会怎么样?(晃动、点头、弯腰、鞠躬……) (5)风来了,它给春夏秋冬带来了什么? 4.请幼儿讨论:风还会和谁做朋友?(帆船、风筝、风车、花裙、云……) 5.请幼儿操作,朗诵诗歌。教师指导幼儿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高水平:在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创编诗歌。 中水平:幼儿能自己翻阅小图书,学习朗诵诗歌。 低水平:翻阅、操作,说出散文诗中的几个主要词语。 活动三:诗歌表演 1、指导:请老师做"风",幼儿带树、花、草的头饰进行表演,配以轻音乐朗诵诗歌中的优美语句。. 2、儿歌仿编。带幼儿外出观察风来时天空、陆地上各种物体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联想这些变化的形态像什么,引导幼儿学习用诗歌的语言表达。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教幼儿学习舞蹈"风车转转",帮助幼儿用身体语言来感 受空气的流动;想像画"风吹来的时候"。 科学:做有关空气流动的小实验。 五、生活中渗透 多带幼儿外出观察吹风时我们周围事物的变化。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风吹动物体有所变化的对比。 七、家庭中渗透 让家长引导幼儿观察有风时,家里事物所发生的变化,并和父母一起做"风"流动的实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丰富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摇晃。 活动准备: 1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 2幼儿用书 3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观察风起时花草树木的样子,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理解风与四季的关系 3指导要点:通过观察、影像资料,引导幼儿观察、体验、运用生活经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兴趣。 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见它的影子。 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到房子 2观察讨论,理解诗句。 (1)播放花草树木被风吹动的录像。提问: 你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观察树、花、草的动态风吹过时,树儿,花儿,草儿像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风在吹过。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风在吹过。风在那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在轻轻晃动,那是风在吹过。 理解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2)结合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讲述,理解诗歌的最后四段。提问: 春天的风是怎样的风?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夏天是炎热的季节,风会给人们送来什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它会收获什么呢?当风吹过的时候,空气中会飘来什么香味?冬季的风是怎样的风?他给大地带来了什么? (幼儿每观察讨论完一幅,教师就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概括小结。) (3)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3学习朗诵散文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幼儿欣赏。请幼儿注意观察和聆听教师朗诵时的表情和声音 (2)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表现诗歌的美。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结合幼儿用书,自主朗读。 4讨论:风在哪里、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评价要素: 是否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歌优美的意境。 活动建议: 可尝试在延伸活动中创编并表演诗歌。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儿频频点头,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在我们身边 春天,他吹绿了大地; 夏天,他送来了凉爽; 秋天,他飘来了果香; 冬天,他带来了银装。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我本着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科学活动。本节活动课的时间教学缺乏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我以幼儿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为切入口,运用了幼儿比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如;8:00入园,下午5:0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最后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进一步让其理解和接受。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爱惜时间,珍惜生命,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整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 整时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 : 1、实物钟 2、幼儿操作材料 上午七点整起床 上午八点整上幼儿园 上午九点整学习 十二点整吃午饭 下午三点整做游戏 下午五点整回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这来了好多好多的客人老师,大家转过身去向客人老师挥挥小手,打个招呼吧! (小朋友们转身挥手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真有礼貌,表现的太棒了,给个什么奖励呢?这样吧,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童话故事,好不好? (好) 一天清早,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一只美丽的小公鸡起床了。他跳到高处“喔喔”的叫起来。 2、提出问题: (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叫我们快快起床) (2)每天早晨你是几点起床的? (五点、六点、七点) (3)你每天都是怎样醒的呢? (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闹钟闹的、我看时间(表)、) 3、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都是能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的好孩子。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你们是用什么知道时间的? (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 大家愿不愿意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时间的小主人? (愿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 (活动分析:这一环节,通过听童话故事,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幼儿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使幼儿产生求知欲,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二、自主探究 (一)初步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1)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钟表的 (家里、商店里、学校里以及爸爸妈妈的身上) (2)钟表都有些什么形状的? (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2认识钟面 (1)组织同桌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要求:在玩的时候,可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合作学习) (2)幼儿反馈交流结果。 A:刚才小朋友玩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B: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幼儿自己展示) 注重引导认识到指针长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和钟面上的12个数字。(及时给以肯定、用实物对照) (3)小结:生活中的钟表各式各样,我们发现有的钟面上有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而有的钟面上只有2根针。我们认时间主要看时针和分针。 (4)指针小检查:指针说名称。 (同桌合作) (活动分析: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以及认识小数字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组织幼儿参加小组讨论,在探索的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合作学习、认识整时 1、初步认知并感知 哪些小朋友已经认识时间了?请举手! 真不错!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钟,转一个时间,告诉大家,是多少? 幼儿:3点、5点、4点 (1)口头语言的纠正 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时间,太能干了。不过,老师有一点要告诉大家,我们平时说的几点钟,那是口头语言(平常的话),在书上,我们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几时。 如:平时说的5点,书上是叫――5时。这种时间叫整时。 (2)自主学习,互帮互助 老师想请认识时间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一教不会认的同学,让大家都会认识整时。行不行? (行!) (小组合作学习) 2、引导学习,强化认知 你是怎样认整时的?分针和时针是怎么指的? (我是看分针指向数字几,时针指向数字几) 3、教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出示歌谣 珍惜时间的好宝宝 ;要把时间记得牢; 时针指几就几时; 分针必须指十二。 5、打手势记整时 (活动分析: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使幼儿进行探索认识整点,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放松活动: 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和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规则:老师演老狼说时间,幼儿扮演小时钟正确表示。) 四、实践应用: 1、纠错练习 (1)(出示实物钟,2:40)提问:这是3时吗?为什么? (2)(出示实物钟,8:15)提问:这是8时吗?你会拨8时吗?自己试试。 2、操作练习、深化认知 大家做得很好!现在,你能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吗?跟大家说你那时在做什么? 3、听时间打手势。 4、比比谁的反应快 (1)早晨老师六时吃饭,过一个小时要上班,你知道老师几时上班吗? (七时) (2)晚上老师6时吃饭,过四个小时要睡觉,你知道老师几时睡觉吗? (十时) (活动分析:这个环节,通过动手、动脑及师生互动相结合,既让幼儿充分地展示了自我,也活跃了活动气氛,同时也使幼儿感到学得轻松快乐。) 五、完成幼儿操作材料《快乐的一天》 (1)接下来我们拿出操作材料,动手做一做。 (师巡视、辅导幼儿操作) (2)展示小朋友们做得好的操作材料 (活动分析:此环节,充分调动幼儿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新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整点、整时的认识,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六、结束 引导小朋友们向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分析:此环节的安排,就是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重点难点: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知了》。 2CD:《知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3学习单:《知了》。 4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感受知了的意境。 1诗歌中提到的知了是谁? 2知了是蝉的另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叫声,你觉得儿歌中的这么多,知了是什么意思 3听了儿歌,你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二、请幼儿运用画笔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学习单上。教师在幼儿创作之后,进行分享,请每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试着边看自己创作的画面边朗诵儿歌。 1图中画了什么 2这副画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作品相似? 3你看着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组朗诵儿歌,一组念每一段的第一句,还有一组念知了知了,教师引导幼儿将每一段的知了念出不同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念得轻一些,慢一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句。 2、通过仿编诗句的练习,积累一定量的动词。 3、感受大胆表述和同伴分享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卡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跟我一起来运动师:小朋友,来!跟老师来运动吧!老师带幼儿做操 刚刚我们做了哪些动作?将幼儿说的动词提炼出来 二、初步理解诗歌 (一)观察,说说他们是怎做操的(说出动词) 1、师:我们小朋友们不但会做还会说呢,还有一些好朋友也来做操了。瞧!是谁来了?出示小蜜蜂 看!他是怎么做操的呢?用飞的动作提示,请2~3名幼儿说说是的,小蜜蜂会飞,做操的时候是飞过来飞过去的,我们就说是飞来飞去!我们一起来跟着小蜜蜂做操飞来飞去。 2、出示小松鼠看,又是谁来做操啦?他是怎么做的呢?用跳的动作提示小松鼠跳过来跳过去,我们可以说是跳来跳去做操的!我们一起跟着小松鼠跳来跳去,做早操啦!。 3、出示小鱼瞧!又有谁来了?小鱼是怎么做操的呢?游恩!小松鼠做操是跳来跳去,小鱼做操是游……引导等待幼儿说出来是的,是游来游去。 (二)欣赏诗歌,找一找他们是在哪里做操的,是什么时候做操的。 1、师:这些好朋友会在哪里做操呢?请1~2个幼儿说说,他们到底在哪里做操,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他们是在哪里做操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卡片小耳朵听的真仔细、谁听得更清楚,他们是在哪里做操的?注意请幼儿学说方位词 咦?他们是什么时候出来做操的呀?早上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听到了什么?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三)完整讲述诗歌师:好朋友们请我们把他们做的操说一说,好不好!? 和幼儿一起完整地坐在小椅子上朗诵诗歌,身体做出相应的模仿动作,突出动词 哇!有的小朋友会一边说一边做动作的呢!我们来学学他,一边说一边做,把好朋友做操的动作做出来! 三、练习巩固诗歌1、师生分角色,以接句的形式说诗歌。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我来说诗歌的前面半句,你们说后面半句,可以吗?我们来试一试试两次第一句用肢体动作提醒幼儿什么时候说利用表扬来提高幼儿说的激情:这只小鸟做的操真棒!…… 你们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换一下,你们说前半句,我来说后半句,行不行?! 2、全体一起说一遍。 哇!我们的游戏做的真快乐,现在这些好朋友请大家大声的说给客人老师听呢,诗歌的题目叫做操。 四、仿编诗歌 1、学习仿编诗歌出示几个诗歌中没有出现过的,请个别幼儿进行仿编,其他幼儿进行学习师:还有好朋友也来给我们表演做操了,可是,他们做操好像和刚刚几个好朋友不太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你会说一说他们做操的事情吗?要用诗歌中的话一样,说一说他是谁、他是怎么做操的、他又在哪里做操。 ①小露珠:滚来滚去、大海里、河里、鱼缸里②小猴子:爬来爬去,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在两个树枝之间荡秋千,他荡秋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啊?同时动作提示如果有人说是荡秋千,就提问:是的,小猴子在干什么呀?请幼儿再来说一遍 ③小海龟:爬来爬去、沙滩④青蛙:跳来跳去、荷叶集体一起朗诵2、练习创编出示四张非动物师:小朋友和动物朋友们天天做操,锻炼着身体,生活中其他的好朋友们他们也天天运动者,好像在做操呢,看!是谁呀?突出动词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会更好听哦! 集体完整的朗诵一遍3、尝试自由仿编出示“?”,请幼儿自己想一想,自己创编。 看!这是什么呀?小问号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呀?他要问我们什么呢? 他要问我们还有谁也回来做操,在哪里做操呢,我们也会用好听的话来告诉他吗? 还有小朋友想说一说好朋友是怎么做操的,是嘛?我们回去说给班里的小朋友听吧!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那是番茄吗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整首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的情趣,学习词:扮、乐、滑、摔。 活动准备 事先告知配班老师如何扮老公公出场、白眉毛、白胡子及相关儿歌的。 活动过程 一、情景问答,引出题意。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他是谁? 2、为什么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为我们跳个舞,我们欢迎他表演吧!(老公公刚要跳舞,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见了。) 4、教师忙扶起老公公问:“老公公,您没事吧?”老公公边摸掉胡子边说:“没事没事!” 5、引导幼儿发现老公公的胡子不见了,引出题意。 二、教师朗诵儿歌。 1、引导幼儿说一遍题目,并请幼儿说说“扮”是什么意思? 2、教师朗诵儿歌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3、请幼儿说说: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4、出示,引导幼儿说说中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句说一说。 三、幼儿学儿歌。 1、请幼儿跟随老师边看边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单独看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四、儿歌表演。 1、请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化装成老公公,并请幼儿相互化装成小老公公。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 3、请幼儿相互表演儿歌一遍。 五、小结 今天的儿歌有趣吗?你们学会了吗?开心吗?请你们回家后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儿歌《扮老公公》 老公公,出来了, 白胡子,白眉毛。 点点头,弯弯腰, 滑一滑,摔一跤, 一摸胡子掉下了, 乐得大家哈哈笑。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爸爸的本领,愿意用普通话夸夸爸爸。 2、了解儿歌内容,并愿意模仿跟念 重点:愿意模仿跟念儿歌 难点:愿意用普通话夸夸爸爸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孩子们对自己的爸爸的本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爸爸本领大——了解爸爸的本领 1、引入提问: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 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一句话“我的爸爸叫XX。” 2、提问: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出爸爸的本领,如“我的爸爸会XX。”让幼儿说以及简单的完整句。 3、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真大,会做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来夸夸我们的好爸爸。 二、听听:飞呀飞——了解儿歌内容 1、引入:我知道爸爸有一样本领,你们听听看,是什么本领? 2、教师念儿歌 提问:爸爸又什么本领? 3、教师边看课件边念儿歌 提问:你听到我是什么? 谁高高举? 落在谁的怀抱里? 4、再次欣赏儿歌,引导幼儿尝试跟念。 5、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真大,把我像小飞机一样高高的举起来,我们真幸福。 三、念念:飞呀飞——愿意模仿跟念 1、引入:我们来夸夸我们的爸爸吧!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跟念儿歌,并模仿动作 3、幼儿尝试分小组念儿歌、模仿动作。 4、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大,我们回家夸夸我们的爸爸,再让爸爸让我们做小飞机。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17。 重点难点: 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17。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3页。 2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从筐子里倒出一些雪花片,堆放在一起。请个别幼儿上来点数雪花片,其他幼儿观察个别幼儿点数的方法。 1这里的雪花片一共有多少块? 2他用了什么方法来数这些雪花片? 3你和他的方法一样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数数看。 二、教师为每一名幼儿的桌前倒一点雪花片,请他们各自数一数面前的雪花片有多少,再和同伴交换位置,分别数一数同伴的雪花片有多少,以此互相验证数的结果。 三、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至第23页,数一数书上三个小朋友的面前分别有多少块饼干。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数数方法,并及时分享好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中班教案 篇5 主题总目标: 1、运用测量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的长大而高兴 2、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长大了的积极情绪 运动活动: 小鸭小鸡看谁听得清种萝卜 游戏活动: 各班根据本班情况从不同的切入口展开 生活活动: 各班根据本班情况从不同的切入口展开 主题内容: 学习活动: 一、小手真能干 1、谈话:身体的变化 2、小人国 3、小手歌(一) 4、计算 5、小手真能干 二、我们在长大 1、小手歌(二) 2、我在长大 3、秘密 4、粘贴我自己 5、高朋友和矮朋友(建构) 三、朋友见面真高兴 1、大鞋和小鞋 2、绘画我自己 3、找朋友(建构P17) 4、有朋友真好(建构) 5、手拉手 四、和朋友在一起 1、大树和小鸟(建构P28) 2、绘画:我自己(画五官) 3、火车钻山洞(建构P26) 4、听话的朋友(建构) 5、计算 中班教案 篇6 社会教案:《小值日生》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目标: 知道一周的周期和顺序,了解其表现形式,初步感知时间的周期性。 活动准备: 1.本年度、本月、本周的日历(周一到周日),每人一份(或用幼儿操作材料代替);一周的大日历图表一张。 2.本班值日生安排表一份。有意识提醒本周值日生记住自己值日是周几。 3.在进行此活动前,结合幼儿本周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如食谱、课程等)内容,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周的表现形式,感知一周中时间的递增性和周期性 活动步骤: 1. 出示本班本周的值日生安排表,引导幼儿回忆,说出本周班级值日生的名字以及值日的顺序。小小值日生 2.说一说 由每个值日生自己说出“我是星期值日,我做了些……”。 3.引导幼儿回忆一周所经历的活动。 周一至周日各做了什么事情? 周一至周五(或周日)的早餐各是什么? 4.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仔细看日历,了解一周的周期及表现形式。问: (1)一周有几天? (2)分别是怎么表示的?(从星期一至星期日) 5.出示大日历图,认读日历。 (1)听要求查日期。如号是星期几?星期三是几号? (2)幼儿自己查看幼儿操作材料中的日历,然后和教师共同完成在大图表上填写星期和日期(图表中有的星期处是空着,有的日期处是空着)。 教师小结: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们在幼儿园做游戏又学本领,我们快乐又聪明;星期六和星期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幸福又愉快。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花儿展现的艺术美。 2、 了解花的作用、用途。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各种花茶、茶壶、茶杯、热水。 活动过程: 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 欣赏《花仙子》之歌 师:让我们欣赏一首《花仙子》的主题歌,边听边想它唱了什么? 让我们与花仙子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同时欣赏各种各样的花。, 游戏:报花名 例:春天的桃花、迎春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等! 2、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花的作用,开展“用花做什么”,教师提升花的用途和经验。 学生:有人生病的时候,送花给他让他开心。 学生:我家摆了几盆鲜花,很漂亮。 学生:我喝过菊花做成的茶,可香了。 老师:除了菊花茶,还有不少花儿也可以做成茶呢?你们喝过吗? 活动:品花茶。指导幼儿认识不同花茶的特征与功能。 3、 花的用途:浓郁的方向和艳丽的色彩吸引着爱花的人们,同样也吸引着向往健康的人们。几乎所有的花都能做药、泡茶、酿酒,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 花的奥秘 1、花的颜色: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樱花,骄红的桃花, 纷纷绽开笑颜, 那么为什么花有不同的颜色呢? (原来在花朵细胞里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只要周围环境中温度和酸碱度发生变化,立即会换张面孔。) 2、花的香味: l 花是用香味来说话的。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叫《玫瑰香奇案》。 边听边想,小蜜蜂是怎样破了玫瑰花失窃案的。 l 听了刚才的故事,谁来做做小侦探? (其实小蜜蜂知道:花细胞中有一种芳香油,很容易挥发。当微风吹过,芳香油在空气中弥漫,就能闻到各种花香。) l 这就是各式各样的花散发出来的香味,我们一起来闻一闻。 3、传粉:正因为有了沁人心脾的芬芳香味,我们才能享受愉悦;也正因为有了各种花香,才能吸引那么多的昆虫来帮它们传播花粉,使他们的后代得以繁衍。 三 花的寓意 1、 寓意: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花除了有艳丽的色彩和芬芳的香味外,还往往和美好的祝愿结合在一起,赢得大家的喜欢。 2、 师:你们有没有送花给别人,或者收到别人送的花?又是为了什么呢?(讨论) 介绍几种花的寓意: 玫瑰 爱情、热爱、尊敬 菊花 高洁、隐逸、清雅 康乃馨 热恋、母爱、美丽、真情、纯洁 百合 纯洁、百年好合、祝福、庄严 一品红 祝福 牡丹 富贵 荷花 清纯、高洁 非洲菊 互敬互爱、毅力 山茶花 天生丽质、美丽、顽强。 勿忘我 友情 梅花 高洁、坚贞不移、高风亮节 郁金香 神圣、祝福、永恒 重点通过讲故事来介绍石竹(康乃馨)的寓意。 3、 节日送花:因此,在三·八妇女节或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送康乃馨给妈妈,向她表示节日的问候。 让我们再来看看其它节日还可送什么花。 (1)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之间互相送什么花呢? (非洲菊,代表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2)九月十日教师节,该送什么花给老师合适呢? (木兰花、桂花,代表高尚的灵魂和才华) 4 朋友送花: (1) (1)叔叔阿姨结婚,我们该送什么花呢?(一束漂亮的百合花送给新婚夫妇是最恰当的祝福,他的意思是百年好合。) (2)探望病友,该送什么花呢? (康乃馨、满天星等) 附:这里有一张如何向朋友赠花的表格供大家参考? 祝贺生日 愿朋友青春永在,前程似锦。选用的花材有玫瑰、菊花、兰花、非洲菊、满天星、康乃馨及郁金香等。 应邀做客 祝全家欢乐、幸福。选用的花材有百合、兰花、蛇鞭菊、火鹤花、郁金香、香石竹及玫瑰等。 乔迁新居 祝居家安安稳稳,幸福永远。选用的花材有兰花、文竹、米兰、玫瑰、天门冬、康乃馨及盆景等。 送别朋友 祝朋友一帆风顺,平平安安。选用的花材有玫瑰、百合、满天星、马蹄莲、芍药、菊花及香石竹等。 宝宝出生 祝愿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伶俐。选用的花材有康乃馨、玫瑰、火鹤、孔雀草、蔷薇及雏菊等。 祝寿用花 祝长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选用的花材有万年青、君子兰、苏铁、唐菖蒲、菊花及金桔等。 探望病人 祝朋友早日恢复健康。选用的花材有唐菖蒲、兰花、金桔、六出花、玫瑰及康乃馨等,但忌送香味浓烈的卉,如晚香玉。 各种美丽的鲜花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更代表着赠花的一份特别的感情。 四 花与国家: 正因为花有它的特殊含义,所以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选有自己的国花,国花往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 (1) 你们看,这就是中国的国花——牡丹。 简介牡丹后,让我们欣赏一曲《牡丹之歌》吧。 (2) 配配响: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向日葵) 它是俄罗斯和秘鲁的国花 2、玫瑰——美/英的国花 3、郁金香——荷兰国花 4、樱花——日本国花 5、石榴花——西班牙国花 五 花与城市: 1你们看,这是一面什么旗帜? (对,这是一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紫荆花就是香港的市花,其实,许多城市也有自己的市花。) 2北京市市花——月季、菊花 3天津市市花——月季 4上海市市花——百玉兰(简介) 5重庆市市花——山茶花 6桂林市市花——桂花 六 花的月历: 刚才我们了解了不少花,但是,你知道吗?在自然界中,各种花开放的时间,每年都是相同的,你可以在不同的月份里,欣赏到不同的花。 例如: 一月——梅花 二月——海棠 三月——牡丹 四月——芍药 五月——石榴 六月——莲花 七月——紫薇 八月——木犀 九月——菊花 十月——茶花 十一月——红梅 十二月——腊梅 七 花钟: 花还是一位惜时守信的朋友呢!聪明的瑞典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系统研究,发现各种花卉开放,不仅每年有固定的季节,而且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因此巧妙地把花开的时间与地球的自转的时间相联系,设计了一座“花钟”。 凌晨3时左右——蛇麻花开 凌晨4时左右——牵牛花开 5时左右——蔷薇花开 6时左右——龙葵花开 7时左右——芍药花开 晚8时左右——霄花开 晚9时左右——昙花开 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花钟。 八 德育教育 在花朵灿烂的微笑中,也能看到,这就是珍贵的名花在哭泣。比如兰花正因为有着纯洁的外表和浓郁的香味,所以,被人们不断地从野外挖回来,目前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又如非洲的紫罗兰,现在几乎从它的生长地——坦桑尼亚的森林里消失了,而成了室内植物。据科学家预测,只要有一种植物灭绝,责会有近80种相关的植物遭受同样的命运。 因此,世界各地都成立了野生生物保护组织,还划出自然保护区域,让动物和植物在那里繁衍生息。 让我们爱护一花一草一木,使世界更美丽。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爸爸的本领,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2、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达爸爸的本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爸爸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 物质准备:爸爸调查表(姓名、属相、爱好、本领)、几位幼儿的爸爸等。 活动过程: 一、爸爸调查表: 1、“前几天请宝宝们回家对爸爸进行了采访,你们知道了爸爸的哪些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幼儿共同收集的调查表。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 3、小结:“宝宝们真厉害,你们知道了爸爸的许多事情,有的知道爸爸的生肖,有的知道了爸爸的年龄,还有的知道了爸爸的职业。” 二、爸爸的本领: 1、“今天我们班级请来了几位爸爸,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待会你们就会知道啦” 2、鼓掌欢迎爸爸上场 3、请爸爸做自我介绍 4、观看爸爸的歌曲表演、做手工表演、变魔术等。 5、“宝宝们观看了爸爸的表演,喜欢吗?觉得爸爸怎么样? 小结:我们如果要像爸爸一样本领大,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好每一个本领,将来才能像爸爸一样 三、散文欣赏:《爸爸的手》 1、“宝宝有一双小手,爸爸呢有一双大手,爸爸的大手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欣赏散文《爸爸的手》 (交流散文中爸爸的手的本领) 3、“想一想爸爸的手,还会有那些本领呢?” (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交流)一、活动目标: 1、学习、体验在不同需要、情景、场合中说什么话、怎么做,使幼儿明白说适当的话让人听了愉快、舒服,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说、认真听的习惯,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冲突事件,分析幼儿发生冲突的原因,为幼儿学习解决策略提供帮助。 2、纸、笔。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体验在不同需要、情景、场合中说什么话、怎么做。 四、活动难点:使幼儿明白说适当的话让人听了愉快、舒服,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五、活动过程: 1、播放故事录音,引出课题。 (1)辣椒**是一个舞蹈家,番茄先生是一位歌唱家。他们住在同一栋楼里。番茄先生和辣椒**的一日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2)为什么他们常常在 剧院碰到却从来不理睬呢? (3)番茄先生的歌声太响了,辣椒**每次被吵醒,都会很生气;可是番茄先生却不知道,仍然唱他得歌。辣椒**脚步声太重了,番茄先生每次被吵醒,也会很生气;可是辣椒**并不知道,仍然跳她的舞。这个时候番茄先生和辣椒**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对方知道呢?引导幼儿积极讨论。 (4)番茄先生和辣椒**都生气了,他们吵架了,结果怎么样? (5)如果你是番茄先生、辣椒**你会怎么说? (6)后来,番茄先生和辣椒**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的?你觉得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2、幼儿讲述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 3、激发幼儿讨论解决策略,让幼儿自己寻求合适的语言表达方法。 (1)幼儿根据排行榜中的问题,讨论具体的解决策略。 (2)师幼共同整理、归纳讨论结果。 六、活动反思: 故事《番茄先生和辣椒**》的情节,在幼儿的生活也不乏词现象,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结合生活讲述遇到的矛盾和冲突时,许多幼儿都能大胆表达,并通过集体讨论说出了解决的办法。通过活动幼儿学习并体验了在不同需要、情景、场合中说什么话、怎么做,使幼儿明白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让人听了愉快、舒服,提高语言表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