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新春过年时都会听到这首人人朗朗上口,富有年节气氛的祝贺歌。「恭喜,恭喜!」便是人们拜年时惯用的祝贺语。「恭喜发财」一语最早出现在外国人记载中国风俗的书中。一八二六年,英国人威廉�6�4亨德来到广州,在美国人办的洋行做事。当时,每逢过年时,广州一些靠办洋务维生的中国人,络绎不绝地到洋人的商馆里去拜年,双手打拱作揖,口里念着「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往后,威廉�6�4亨德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洋人在广州》一书,书中便记叙了这一年节习俗,「恭喜发财」一语便随之传遍国内外。 顺着「恭喜发财」的祝贺后,紧接着孩子们便喊「红包拿来,红包拿来!」中国人拿红包,好象是年年都不可少的礼数,红包表喜气、吉祥起源自每逢新春佳节或办喜事时,总要张灯结彩,贴上大红对联,点上大红蜡烛,来个满堂皆红以示吉利。早在远古时,古人们先后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喜庆,直到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从那时起红色便成了一般百姓崇尚的喜庆色,汉后中国各地对红色表喜庆的爱好便沿袭至今。实质上红包里所给的压岁钱,也是从宫廷中衍变而来。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立春日时宫廷嫔妃们结伴三五人以掷钱为戏。」给孩子的压岁钱正是从这时开始,在当时称为「洗儿钱」。《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看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这才有长者给新生儿去邪赐福的洗儿钱,后来这个风俗流传渐广至民间成为一种习俗。而宫廷立春日的散钱和洗儿钱风俗混合在一起,演变至今便成了除夕夜吃年夜饭的重头戏,便是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或是成年人为讨个喜气供养父母或祝福彼此的「红包」。不论是压岁钱或红包,都是人世间互相交流的祝福仪式,钱数不在乎多寡,更重要的是家人朋友能团聚一起,平安健康的吃着年夜饭,喝着茶高谈着彼此拥有的甜蜜回忆,那种幸福是人们用红包都买不到的财富。 其实,发财之心人人有之,且早已有之。在先秦时就有近乎“恭喜发财”的词句了,如《论语》诠释:“恭,近于礼;喜,犹福也。”又如《礼记·大学》里的“生财有道”、《韩非子·五蠹》里的“多钱善贾”等等都成了贺语。 荀子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又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恭喜发财”也是人们极为美好的祝愿。“恭喜发财”是希望对方发财,走向幸福之路,但发不发财,并不决定于一句祝福话,它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分悬赏!!! 海外华人约有300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布满全球。海外华人带着对中国新年的一往情深,把华人的春节庆祝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届时,世界各国会以举办春节招待会、发行春节邮票等多种方式向华人拜年,祝贺新春。 春节不仅是海外华夏子孙传承中华文化的日子,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 亚洲 新加坡 华人过春节,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纸袋,里面装着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意思。柑橘成为新加坡华人农历新年前必须采购的年货之一,年节前往往供不应求。 几乎在新加坡销声匿迹的春节庙会,近年来在韭菜芭城隍庙广场重现,每年都会吸引数千人。庙会上别开生面的福建歌仔戏、现代歌舞秀、小吃摊和游戏摊等,让当地市民感受到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缅甸 华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饭,饭后欢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年初一也是这里法定的公休假日,人们穿上新衣走亲戚,分住各地的亲戚朋友都利用这个节日团聚,共贺新年。 泰国 华人开的商店,春节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除夕各家各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全家围坐吃团圆饭。年初一,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习惯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美洲 美国 中国的春节在美国日益受到重视,纽约从2003年将春节纳入公共假日,春节这一天人们享受的待遇和其他合法的公共假日一样,学校虽然不会停课,不过学生可以春节为由向学校请假。纽约政府还允许在中国人集中居住的曼哈顿中国城和法拉盛燃放鞭炮。加州2004年也宣布了中国农历新年日。 每到中国农历新年,纽约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1327只彩灯就会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颜色红、白、蓝,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这一形式至今已延续了6年。 纽约华人每年春节都举行“新年花车游行”,并表演舞龙、舞狮,近年来更是吸引了迪斯尼,派出卡通主题人物助兴。越来越看重华人文化的美国人,甚至会穿上唐装旗袍和你共度佳节。 加拿大 目前加拿大全国华裔人数已达百万之多,成为加拿大第三大民族。由于华人的增多,春节在当地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也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当地日益扩大。 每年腊月,从加拿大东部的多伦多到西部的温哥华,华裔社团就陆续开始欢庆春节了。有中国使领馆的地方,中国外交官和当地的政府官员就会被一同邀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舞龙与舞狮、武术与杂技、歌舞与服装表演、庙会式的展览、狂欢式的游行等活动为当地社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大城市,华裔社团与当地一些社区和管理机构联合举行贺岁活动。舞狮、秧歌、京剧、灯笼、剪纸、“中国结”等中华文化的“特产”深深地吸引着其他族裔的居民。 在欢庆活动中,也有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老外”参与,如在舞狮队伍里常常能见到“老外”的面孔。在首都渥太华,有一位名叫乔治的希腊歌手,他特别喜爱唱中国民歌。在蒙特利尔,一位名叫吉米的加拿大人能用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拉出一首首动人的中国民族乐曲。 欧洲 英国 这几年,在英国过春节,应了这么一句吉祥话: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了政要们向英国华人拜年、举行春节招待会以外,主流社会还积极参与庆祝活动,大英图书馆这一类世界级馆所和中小型博物馆以及剧院、基金会、大学乃至社区中心等都会举办中国春节文化介绍,中小学校还纷纷给孩子们讲授中国的春节习俗,教孩子学做红包、灯笼以及中国龙等。 伦敦唐人街每年吸引600万游客,伦敦华埠商会主办的特拉法加广场春节庆典,已经成为伦敦的著名旅游品牌。 法国 随着华侨华人在法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已为巴黎市政府和市民所接受,每逢春节来临,巴黎市民总会携家带口来到游行和演出场所和华侨华人一道庆祝节日。 每到春节,装饰着红灯笼的巴黎市政府广场便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众多巴黎市民聚集在这里观赏由法国华人侨团联合举办的春节彩装游行。巴黎市市长还会为迎春狮子点睛,一时间锣鼓喧天,金龙银龙上下翻飞,彩狮精神抖擞,平安腰鼓、京剧人物、龙舟报喜等精彩表演张扬着华夏文明。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悉尼每年都举办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活动,压轴戏龙舟竞赛往往吸引数十万观众。数百名乘坐龙舟的队员竞相泼水,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武术表演以及民族歌舞表演,都深深吸引着每一个观众。 墨尔本有世界最长的巨龙,有150米长,1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串街走巷,非常壮观。 非洲 南非 约翰内斯堡的华人每年大年三十都要敬神、拜天地、烧香、吃团圆饭,当地的客家人还要酿豆腐、煎年糕等。还要到“中国城”去观赏放鞭炮、舞狮、舞龙等活动。背惊(2003年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佳话剧) 人物: 莉迪亚怀尔德(莉迪亚 菲雪尔) —— 联合轮渡公司的负责人,菲雪尔家族的掌权者 莉萨里奇 (莉萨 菲雪尔) ——莉迪亚的妹妹 里德 菲雪尔——莉迪亚与莉萨的弟弟,菲雪尔家最小的成员分公司经理 坦图怀尔德——莉迪亚的丈夫,出任轮渡公司的经理。 布南德里奇——莉萨的丈夫,春景旅馆的经营人。 格兰里奇——布南德的弟弟,在旅馆里帮忙。 维特卡希——莉迪亚的私人秘书。 斯马特吉尔——著名侦探,与布南德是朋友。 第一场 (舞台左侧放着一条长沙发,中间一张桌子,看桌上显然刚刚进餐完,一些盘子叠着,周围有些餐具。桌子周围有三把椅子,右侧有一酒柜。) (喧闹声起,音乐响起,舞台上,莉迪亚,坦图坐在沙发上,莉萨坐在桌边的椅子上,布南德则忙上忙下) 莉迪亚无疑是漂亮的,但是她脸上散发出来那种女皇般的光芒,或多或少抵消了这张脸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明显的优越感与自豪感,不管对任何人,她的口气也永远是不变的。她的笑从来都会出声,表明她的某种态度,同时手势也会辅助,加强这种效果。 坦图作为一个女强人的丈夫,倒没有想象中的软弱他的腰板还算硬朗,语气也还平和,在大多数时候被妻子打断话头,也总是一笑了之。他似乎对所有人都显得友好和热情似乎每见事情都显得关心但是相处久了你会发现其实他真正关心的还是他自己或许可以称其为虚伪,可他已经把这样一个缺点化为个人气质,不得不佩服。 莉萨和姐姐恰像一个苹果的两面,尽管是相似的外表,却拥有完全不同的色泽莉萨温柔,体贴。是男人回家后最希望见到的那种妻子无论语气,眼神,动作,脚步,都像怕伤到身边的事物般柔和。请注意,我并没有说她象黛玉那样弱不禁风况且黛玉有太多刺,她没有。形容她,我只需要强调温柔就够了 莉迪亚: 哦,天哪布南德,平时来你这间小旅馆的客人不会太多吧,仆人们怎么连这点儿事情也搞得手忙脚乱的。 (布南德上) 布南德有着成熟男人应有高大身躯和坚毅面庞, 但是如果就此认定他足够成熟也实在高估了他他在经营旅馆方面表现出来的熟练很像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可是他对于世事表现出几近无原则的乐观又让我们发现他本就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识。他爱他的妻子,感谢上帝他爱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这生活所以他是幸福的,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就让他在岛上安逸地生活吧别把他看成毫无魅力的男人看他在人面前举止得体的样子,也仿佛是个贵族啊 布南德:(搓手)怎么啦莉迪亚?是不是觉得刚才牛排上的太慢 莉迪亚: 倒也不完全是我是想说,我们不过来了几个人,瞧你们这儿,可真够乱的 莉 萨: 姐姐你就别挤兑他了布莱不想让人打扰我们的家庭聚会,这个周末就让仆人们都回去了这屋子全是他自己收拾的。 莉迪亚:怎么,莉萨,才说了他一句你就心疼了? 莉 萨: 姐姐!!! 布南德:(怕妻子以为他不好受赶紧说)莉迪亚,你别急,鸡尾酒马上就好,配方是我亲自调配的,保证适合你的口味。要是有什么招呼不周的话,这个会让你舒坦一些的。 莉迪亚:是吗?那我要做好心理准备了。哈哈。 (里德上,手中拿着酒瓶和酒杯) 里德可不同于那些伦敦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后者是自小就培养对一切丧志玩意儿的兴趣而里德毕竟在老父亲在世时还规规矩矩过了好多年也曾一度想创下点事业直到遗产的不公平待遇受到打击,决定放弃一切进取,这才是堕落的开始他等到把自己的那份钱用完了,就开始直接去找姐姐要,碰了钉子也不灰心,权当练习死皮赖脸。他的衣服永远是干净无比,领口和袖口的花边样式也从来不会保持一个月。虽然半个爵位都没有,他却更希望别人称他为“老爷”。只有在姐姐面前,他才会收起一切,安心当一个弟弟。 里 德:不好意思,我可等不了。看见地窖里有现成的,无论如何我得先开瓶尝尝。(对布南德)顺便可以告诉你哪些拿到城里去一定会畅销。 莉 萨:(生气)里德!你真不象话。 布南德:(宽容)没关系,亲爱的就随他去吧 莉迪亚:布南德,你们家没有用桶装的酒吧 莉 萨: 姐姐,现在不是酿酒是时候,桶都是空的。 莉迪亚:那可安心了,至少里德不会把酒桶搬到客厅里来你瞧他那身子骨,没准把腰折了的。 莉 萨:(掩嘴)哈哈。 里 德:(不以为意)哦,是吗,亲爱的姐姐们,我要是真折了腰,一打姑娘会为我大哭的。 莉 萨:(向布南德)你瞧瞧,亲爱的,他还得意了。 莉迪亚:我们的弟弟在伦敦社交界可是位重要人物。知道吗,莉萨,每天排队等着他请吃饭的女孩子比刚才盘子里的青豆还多。 布南德:(走到另一边悄悄问妻子)莉迪亚是不是觉得晚餐的青豆少了? 坦 图:我觉得… 莉迪亚:(打断)亲爱的,你就不用觉得什么了,如果你是在替里德解围,我会告诉你,这里没有人在嘲笑他。如果是你觉得羡慕,想要求某种权力的话,我无能为力。 坦 图: (自讨没趣)不不,当然没有当然没有这个意思…… 布南德:格兰,来一下,这里还有几个盘子。 (格兰上) 格兰里奇并不算俊俏,可是看上去却很能博得别人的好感。或许是他那对大眼睛,似乎有着许多心事想叫人去了解。他个头不高,所以在哥哥面前显得更像个孩子。等到和你相熟了,他就会把自己的固执和孩子气一股脑表现出来。假如他认定了某事,就会把把薄薄的嘴唇紧闭,谁也别想轻易说服他这方面,艺术家的气质或多或少体现了一点 莉迪亚:等等,格兰,先把桌上我的手绢递给我。 (格兰很快地走过来交给她,马上转身走开) 莉迪亚:(摇摇手绢,不无嘲讽地)嗬,还是那样一幅不爱搭理人的样子。 布南德: 莉迪亚,请别介意我这个弟弟被我宠坏了 莉迪亚: 不要说了,布南德,在宠坏弟弟这方面,你永远不会有我做得好对吧,里德 (莉萨在一旁悄悄拉拉格兰的袖子,格兰摇摇头,端着盘子下) (里德与坦图耳语,斯马特上,敲门) 斯马特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像侦探的人,正如同坡罗在大多数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个糟老头子。斯马特可不老,毕竟他离开踌躇满志的那个年龄段也没有多久。常年的办公室工作使他身材显得臃肿,不过他自己反倒不在意。用他的话讲,他只负责认出犯人,抓犯人是警察的事儿。斯马特说话的时候总是彬彬有礼,只有在处理案情时言语中的锋芒才会显露出来。这当儿他穿着一身夏天的衣服,带着遮阳帽,一边抹着汗,一边敲门。 布南德: 奇怪,这会是谁呢 斯马特:(亲热地)你好啊,布南德。又是一年不见了。 布南德:(热情地)啊,吉尔!老朋友,您从哪儿来。 斯马特:当然是伦敦,这天气可够热的。 布南德:(疑惑)你在电报里不是说今年不来这儿度假了吗? 斯马特:(无奈)哦,是啊,谁想得到呢,突然有一个委托人约我见面。 布南德:在这儿?什么时候?我怎么没有接到任何定房间的电话。 斯马特:(轻描淡写)或许他明天到吧。这个神秘的客户是一位老朋友介绍的。不然我也不会在大热天跑来跑去。幸好,这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工作开始以前,我还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停顿)怎么了,听你的意思,我现在好像不方便来这儿 布南德:哦,不,当然不是。只是今天旅馆歇业,我要腾出地方开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提过行李)哦,你还是进来吧! (高声)格兰!过来,来客人了…… (格兰里奇上) 格 兰:是在叫我吗? 布南德: (走过来把行李递给格兰)把行李搬到楼上去(对斯马特)来吧,我给您介绍我的家人。 斯马特:不胜荣幸。 (格兰里奇下) 布南德:(兴奋)莉萨亲爱的。看看这是谁? 莉 萨:(上前行礼)原来是吉尔先生。您一向可好? 斯马特:老样子。夫人,好些日子不见,您可是越发地漂亮了。 莉 萨:(熟练的笑)呵呵,吉尔先生,您的嘴可真甜。 斯马特:(看见沙发上的人,回头)这三位好像是第一次见面吧。 布南德:啊……这位是……(被打断) 莉 萨:(并非故意地抢白,使得布南德手在空中停了一会,不过他并没有什么不快)这是我姐姐莉迪亚怀尔德(将双手按在姐姐肩上),这位是她的丈夫坦图怀尔德。(对莉迪亚)姐姐,这位是伦敦的斯马特吉尔先生。 斯马特: 很高兴见到你们。 坦 图:(起立和斯马特握手)当然了,我们也是,先生。 莉 迪: (高傲)请问,您在伦敦是什么职业? 斯马特:(谦逊)我和人合伙开了一家侦探社。 莉迪亚:(快速地)那么您是干什么的呢? 布南德:(以为她没有听清楚)莉迪亚,斯马特先生不是说了吗?他是个侦探。 莉迪亚:(带着一点嘲弄)我知道,我只是好奇,你们这些所谓的侦探平日里是如何工作的?是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看脚印,还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照片。 (身边的人顿时觉得尴尬,突然冷场,只有里德发出喝酒的声音) 斯马特:(笑着)您大概是觉得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死人的案子,这样想很自然。不过侦探社的工作并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斟酌了一下)刺激,更多时候我们只是枯燥无味的查资料。 坦 图:(想把气氛活跃起来)那样的话,这些工作岂不是时刻让人厌烦。 斯马特: (对尴尬好像毫无察觉)也不算太坏,虽然我必须养家活口,可我总不能祈求别人犯罪吧。至少从心底里我还是希望这个世界上一切风平浪静 坦 图:这样说来,一年中您可以做的事情也没多少了。 斯马特:(礼貌地解释)先生,我们工作的范围远比您现在想象的要大,我们涉足法律方面的很多事情。嗯,一般说来,我倒喜欢受理些遗产纠纷之类的委托,替那些无可奈何的孤儿寡母解开遗嘱中的迷题。至少这样能减少些不必要的纷争,还可以得到不薄的酬劳 莉迪亚:好啊,假如有一天我不幸去了天国,我的遗产见证人一定会算上您一个的 莉 萨:(不满地)姐姐! 莉迪亚:(摆手)呵呵,开个玩笑。布南德,为什么不请这位,哦……这位…… 坦 图:(轻声提示)是吉尔先生…… 莉迪亚:哦,当然,为什么不请吉尔先生坐下 布南德:(从紧张中解脱出来)哦,当,当然。 莉 萨:天哪,我差点忘记了。斯马特先生,这位是我的弟弟里德菲雪尔,我们家最小的家庭成员。 里 德:(自嘲)没关系您不用在意我,她们对我永远这样。斯马特先生是吗很高兴见到你来!让我们为这种不在意干杯(喝酒)。 莉 萨: 你太过分了,不要再喝了总有一天你会因此而送命的(去抢瓶子) (里德站起身,躲到沙发另一边) 里 德: 斯马特先生,能给我们讲几个凶杀,绑架之类的故事吗 莉 萨: 里德!这样做太没有礼貌了!(对斯马特)他还年轻,希望您不要介意…… 里 德: 嘿,你别忘记了,这里最小的可不是我是那个格兰里奇 他父亲工厂失火那年(莉萨故意咳嗽),他在我们家花园里过十五岁生日时就已经证实过了 莉 萨: 别胡说了,我记得格兰比你大三个月 里 德: 哼,又来了!为什么我的话总被你们看成是胡说他上来了,你自己问他好啦 (格兰里奇上) 格 兰:先生,您的行李已经放好了。这是您的房间钥匙。 斯马特:哦,谢谢你。 布南德:(走到格兰的身边,按着他的肩膀)斯马特,这是我弟弟格兰,他刚刚从巴黎学画画(格兰不满地提醒----是美术)回来,现在在这里帮忙。(对格兰)格兰,斯马特吉尔。 格 兰:您好,斯马特先生。(握手) 斯马特:您好,里奇先生。 (格兰在和斯马特说话时,莉萨终于放弃了夺走里德的酒) 莉迪亚: (高声)布南德,你说起来就没完,想想本来你准备干什么来着 布南德:(猛拍额头)哦,差点忘了,酒!斯马特,你坐下,我去拿我调好的鸡尾酒。 斯马特:(再次欠身)呕,不用客气。 (布南德下) (格兰开始拿出一块布抹桌子,里德到他身边问他生日,与后面话语重叠) 坦 图:(先望望妻子)这次您来这儿是为了公事吗? 斯马特:(似乎从思考中醒来)啊,是的。 莉迪亚:(心不在焉)那么,又是准备着要帮谁分遗产那? 斯马特:(认真)这个,我还没见到委托人,所以一切无从谈起。 里 德: 你可不要骗我哦我的舌头非常灵的 格 兰: 好啦好啦,是的那瓶酒就在架子的最上面,没有标签的 里 德: (回到位置坐下)我郑重宣布,格兰的确比我小 莉迪亚: 你再次证明你的智力和年龄的差距有多大 坦 图: (劝慰似地笑着对妻子说)呵呵,象里德这样永远充满活力不好吗 (布南德上,拿着一个盘子,将酒杯分给台上除了莉萨的人,到里德时,莉萨把杯子夺过) 布南德:(有点紧张)久等了。 斯马特:(脱口而出)啊,味道不错。不是吗夫人 莉 萨: (遗憾)可惜我是不胜酒力,布莱调酒的手艺我一次也没尝过 (坦图想说什么,但是突然又停住了) 莉迪亚:(慢悠悠)布南德,如果这就是你所谓的精心调配的话,我只能说。(摇摇头,摊手) (所有人皆不言语地看着莉迪亚,气氛似乎变的紧张起来。斯马特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场面) 莉迪亚:(有点戏弄感觉地笑)谢谢。 莉 萨:(松了一口气,带着缜怪)姐姐。 (莉迪亚看着莉萨欲伸手,但是最后又收了回去,此时维特卡希拎着一个公文包大步上) 维特仿佛曾在军队服过役般,无论站着坐着腰板都挺得直直的。他说话时眼睛不会移动,甚至肩膀也转都不转。他的话语简单而明了,在莉迪亚手下当差这么多年,他知道怎么样能最好的,最有效率的把资料传达上去,又怎么样在反馈回来的话里得到最清楚的指令。他沉默时,你能看出他在想事,可怎么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但当他看着你时,你又会觉得他是可信任的。整个场上,最叫人琢磨不透的大概就是他了。 维 特: (公事口气)莉迪亚**, 莉迪亚:(也是公事口气)啊,你也到啦。 维 特: 是的,今天最后一班船这是几份您需要签字的文件。 莉迪亚:我回头看看再说。先把它放在我的房间里吧 维 特:(接过文件)好的 坦 图:(不满)亲爱的,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家庭聚会吗? 莉迪亚:(仿佛有意驳斥他)没错,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和维特谈公事不是吗?我想我没有必要向你解释我为什么要把生意带到这儿,你也应该明白我要养活你你们这一大家子人就必须每天工作不是吗当然,幸好还有维特这样可以信赖的人(招手)布南德,我叫你留的那间房还在吧。能把钥匙给维特吗? 布南德:已经弄好了,你要我准备的打字机我也放进去了。 (布南德掏出钥匙,维特接过钥匙准备上楼) 里 德:(起身)啊,卡希,真高兴在这里见到你,来杯鸡尾酒怎么样? 维 特:(接过酒)多谢了,里德。你这件新衣服不错。如果没看错的话,式样好像是今年最流行的。 里 德:(高兴)太棒了,我还以为你每天在办公室里闷着,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呢。 维 特:(偶然想到)你要我帮你找的那种专门喷在信纸上的香水我买到了。 里 德:真的吗?太好了。(望了一眼身后)我们过来说。 (此后二人就一直在舞台右侧小声谈话,然后下) 莉迪亚:几点了? 坦 图: 哦,我看看,差不多七点半。 莉迪亚:太闷了,今天晚上过得也够慢的,一大堆无聊的人…哼…格兰——格兰——给我的杯里加点酒。 格 兰: 来了,来了。 (在格兰倒酒的时候,莉迪亚打了个喷嚏,酒溅到衣服上) 格 兰:哦,对不起。 莉迪亚: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 格 兰:(后退)我没有注意到你会… 莉迪亚:(低头)噢,不… 格 兰:对不起好吗,不过不就是一条裙子吗 莉迪亚:你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可怜的裙子,你知不知道这是多难买到的款式,你知道不知道这种料子多么娇贵,你这个蠢货,智力不及常人千万分之一的奴才别碰我!你和你那个笨拙的哥哥一样,只会惹麻烦。 格 兰:(非常不满)对不起,请你收回您刚才的言论。 莉迪亚:怎么,不是吗你们本就是这样的人,象你这个笨蛋侍者,还有这些连刷锅水都不如的玩艺,早该给我拿走。难怪我今晚会这么难受。坦图,把他拿开 格 兰:你这个不可理喻的,只会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的女人。为了一件衣服不依不饶的,这完全不管我的事,是你自己那个冒失的喷嚏闹的,要怪就怪你自己吧。 莉迪亚:你还真会狡辩,布南德,这就是你在外面培养出来的好弟弟。哼,做什么都半途而废,还想当画家,真是可笑。 格 兰:听着,我要干什么,会干什么这不关你的事 斯马特:呃,夫人。 莉迪亚:请住嘴,侦探先生,这种环境不需要您的推理,别让我对您的好印象打折。 布南德:(突然开口)格兰,回房间去。 格 兰: 哥哥,你还帮着她,她刚才那样…… 布南德:(似乎开始发怒,但是又带有一点请求)格兰—— 格 兰:(望望布南德,又望望莉迪亚)求之不得,这样我就不用再和一个疯子交谈。(转身欲离去) 莉迪亚:(轻蔑)站住,你觉得你还有发脾气的权力吗?你以为你还是小孩子吗要是觉得委屈,就躲回床上去哭吧 莉 萨:姐姐。 莉迪亚:对不起,亲爱的,让你难堪了吗?那就继续难堪吧。(起立)我想我要回房间休息了。(对坦图)不要跟着我。我要一个人静静。(快速走到台边低声道)哈,什么家庭宴会,谁的馊主意? (莉迪亚下,里德上,里德被推了一下) 里 德:她老人家又怎么啦,算了不用告诉我。我对此可没兴趣,反正我知道这次不是我惹起来的。(走到桌子边坐下) 坦 图:(向众人)我看我还是下去劝劝她好啦。(下) 莉 萨:唉,姐姐她怎么能这样,还有客人在这里呢!(坐下,捂住胸口)呃! 布南德:斯马特,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莉萨,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斯马特:我看我还是回… 布南德:不不不,千万别扫了你的兴,格兰!来陪斯马特先生聊聊。我先失陪一会。(拉过格兰来坐下)我这个弟弟其实挺好的,就是固执了些。格兰,别耍小孩子脾气了。 (斯马特扶莉萨下) 里 德:(又喝下一杯)咦好像人都走光了,好啦,我也得去干我自己的事了,斯马特先生,很高兴今晚见到你,希望明天还可以和你见面。 斯马特:会的先生,晚安。(里德下) 格 兰:(苦笑)您一定觉得我很失态吧。我哥哥的脸也许让我丢尽了。 斯马特:就我对您长兄的了解,他一直是以你为荣的。今天的事情纯粹是个小意外而已。 格 兰: 也许吧,我不想再谈刚才的事情了。对了斯马特先生,您真的是侦探吗我觉得您的职业很神秘。比上我的生活有色彩多了,(起身)我哥哥本是送我去巴黎学医的,可是我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每天对着苍白的衣服,试管,脸庞,回想都叫人觉得可怕。于是就偷偷开始学习美术。 斯马特: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轨迹。我的的职业算得上是我自己选择的。其实侦探的工作不算神秘,只是要留心观察生活,细心收集证据,再加上简单的推理,任何人都可以作到的区别只是某些人正确率较高而已 格 兰:斯马特先生,想就您的职业问一件事。应该说,是有关于某事看法。 斯马特: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格 兰: 学美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同艺术间的共通点,因为艺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可您觉得犯罪是一门艺术吗? 斯马特:这个问题在侦破界和行为艺术界都讨论过的。目前,嗯,还是没有绝对的答案。 格 兰:您自己觉得呢? 斯马特:简单的说,不太认同艺术是需要人欣赏的,一桩犯罪假如完美到极至的话,就不会有人知道,那么哪儿有欣赏这一说呢?但如果有人知道,犯罪自然会成立,也就根本够不上完美的境界。在这样两难的环境下,犯罪成为艺术是不可能的。 格 兰:但是如果完成了犯罪,然后告诉别人呢? 斯马特:那等于认罪,不符合一个正常罪犯的行动规则。当然,除非他的确想证明什么! 格 兰:也就是说你还是觉得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没有人做而已。 斯马特:不,这么说吧,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毫无的破绽的犯罪。只要是人,只要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就一定会在某个方面留下日后使自己得到惩罚的东西。 格 兰:怎么这话听起来不像一位侦探的话,倒像是某个神父的劝戒。, 斯马特:神父和侦探对于善恶的看法是一样,只是在惩罚的尺度各有不同而已。好啦,今天晚上我说得够多了。下面我要说的是——晚安!先生。明天需要面见委托人,不作点准备可是不行的 格 兰:(看看钟)好吧,我也该去收拾一下厨房了 (台下一阵尖叫:啊,快来人那,姐姐她死在房间里了。) (格兰正准备说话,听见尖叫色变。二人立即起立。斯马特立即走向台边,这时布南德上) 布南德:(慌乱)怎么啦,我怎么听见莉萨的尖叫。(省悟般)是在楼上 斯马特:我们最好马上去看看。 格 兰:对,我们马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