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

妈妈 0 71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1张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27日,张带着和(左一)一起踢毽子。


9岁的冉冉和7岁的知止(均为化名)是一对不同姓氏的姐妹。很难想象,这对活泼可爱的姐妹,一个有足部缺陷,一个先天性肛门闭锁,经历了不止一次大手术,都被亲生父母抛弃了...


这对姐妹现在的“母亲”是张,甘肃省兰州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工作人员。2016年,3岁的冉冉手术后身体虚弱。为了帮助她尽快康复,张申请到了福利院,她在家里受到了照顾。一年后,她迎来了需要喂养的妹妹知止。我的父母和丈夫都非常支持张。“这是我们家的福气”。


“放不下”的牵挂渐渐变成了“离不开”的亲情。冉冉和知止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爷爷送去上学,奶奶做三顿饭,爸爸妈妈陪着她...在全家人的关怀下,两姐妹茁壮成长。


今年的“六一”是姐妹俩和“妈妈”张一起度过的第五个儿童节。张提前给她们买了新衣服和新鞋,一家人准备去姐妹俩最喜欢的公园,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居家育儿”。孩子们在接受福利院医疗、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更全面、更健康地成长。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7日,张与在家里进行了沟通。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27日,张教和洗袜子。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7日,张(左)和在家中。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7日,张辫。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奶奶带着冉冉(左)和知止去公园(2018年10月7日摄)。


新华社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7日,“爷爷”送冉冉去学校。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五月十七日,张与孩子们共进午餐。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五月二十七日,张陪着到家里玩。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五月二十七日,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买了文具。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7日,冉冉展示了他的画作。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27日,张教洗袜子。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5日,在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张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新华社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15日,在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张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新华社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5月27日,张(右)和母亲为、夫妇准备晚餐。


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爸爸”和冉冉去了兰州百合公园(2019年5月15日摄)。


新华社



最好的家给最爱的你(“我最好的礼物,是有一个爱我的家”),第2张

冉(右)给喂食(2019年2月19日摄)。


新华社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