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英国大选的祝贺词

问答 0 23

祝贺英国大选的祝贺词,第1张

据报道,英国官方9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8日举行的议会下院选举中,执政党保守党虽然获得最多议席,截至目前,英国选举部门已统计出650个议席中649个席位的结果。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获得318席,未达到过半数所需的326席。最大反对党工党获得261席。保守党曾在2010年英国大选后与自由民主党组成过联合政府,但当年的执政伙伴此次不再愿与保守党合作。自由民主党认为自己在与保守党的联合执政中吃了亏,该党党魁蒂姆·法伦已表示不可能再与保守党组成联合政府。自由民主党发言人孟席斯·坎贝尔8日晚说,他很难想象法伦改变立场。另一方面,虽然工党在理论上也可能出面组建联合政府,但由于工党自身议席数与过半数相差太远,必须联合较多党派,因此成功组建联合政府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保守党和工党最终都无法组建联合政府,则将导致第二次大选。而保守党即使能组成联合政府,也要付出代价,在有分歧的问题上将不得不对盟友做出一定让步。这可能会影响未来联合政府的执政效率和稳定性。此外,“政治赌博”的失败还可能危及特雷莎·梅的保守党党魁地位。由于特雷莎·梅提前大选的决定将保守党带入现在的尴尬境地,因此党内可能会对她追究责任,不排除部分实力派人物借机谋求取而代之。保守党党魁一旦易人,将给英国政局增添新的变数。英国大选中要赢多少席位才能执政英国是两院制。上院和下院。。上院无权。下院掌握立法权,并有权监督、弹劾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即自动成为英国首相。首相解散议会,是在首相认为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议会,或者将要被议会弹劾的情况下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方式。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选的是下院议员。英国大选程序表保守党党首:卡梅伦(43岁)工党党首:布朗(59岁)自民党党首:克莱格(43岁)有望改写英国历史的一场大选将于今日举行。选前破天荒地举行了三场电视辩论,大大提升了民众对选举的关注度。电视辩论也让原本默默无闻的第三大党自民党领袖克莱格一鸣惊人。分析称,此次英国大选是自1992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选举。不过英国主流媒体普遍认为,已经连续执政13年的工党料定要输。三种最可能结果保守党赢得过半数议席,顺利组建政府;保守党和工党均不过半数,且旗鼓相当,自民党左右大局;保守党赢工党,并取得接近半数议席,可与小政党合组政府,免受自民党掣肘。保守党保守党是英国最古老政党,也是目前主要反对党,领袖是戴维·卡梅伦。该党在1979年至1997年间连续执政18年。保守党支持者多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保守党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近年来,该党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及英国加入欧元区。工党工党为英国现执政党,领袖是英国现任首相戈登·布朗。工党于1900年成立,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执政13年。近年来,工党更多倾向于关注中产阶级利益,与工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远。2003年因布莱尔政府与美国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导致大量党员退党。自民党自由民主党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多数派组成,领袖是尼克·克莱格。自由民主党主张维持与工党的合作关系。在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问题上的主张比工党更“进取”。对外政策方面,该党反对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支持欧洲制宪,主张英国加入欧元区。该党现有党员7万名。最新选情大选将于当地时间6日早上7时(北京时间6日下午2时)展开投票,于当晚10时(北京时间7日凌晨5日)结束,随即展开点票。英国三家电视台(BBC、ITV和SkyNews)都会播出“大选之夜”特别节目,全程报道这次选举进展。7日凌晨完成点票据悉,第一个出结果的选区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英格兰东北的桑德兰南区。由于该选区今年被分割成两个选区,计票工作在1小时内就能完成。但在许多其他选区,估计要到当地时间7日凌晨才能完成。工党可能“玩完”英国历史性地举行了选前三场电视辩论,大大提升了民众对选举的关注度。据民调显示,这次大选的投票率将高于2001年与2005年(2005年投票率仅为61%),达到1992年以来的最高,当年投票率约为78%。经过三场电视辩论后,工党、 保守党、自民党三大党的政策主张,卡梅伦、布朗、克莱格的个人风格,基本都为选民知晓。卡梅伦继续领先目前看,卡梅伦领先优势不减,但也陷入苦战——他要想胜出,就需要率保守党争取到117个“游离席位”,这将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没有一个政党能取得的壮举。克莱格因电视辩论表现不凡而蹿红;只有现任首相布朗前景不妙,备受4月28日“麦克风事件”中辱骂选民的困扰,使工党支持率发生动摇。[1]  议会将无多数党?最新民调显示,约有近25%的选民表示,该事件影响他们投票给工党的决定。最近的一系列民调显示,三大政党民意支持率的差距为4%~9%之间,选情呈胶着态势。最新民调显示,反对党保守党在几个重要选区已“站稳脚跟”,所获支持率在三大政党中领先,有望在议会选举中胜出,但难赢绝对多数席位。一些分析人认为,英国大选后很可能出现“无多数议会”,即没有一个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的状况。媒体立场《金融时报》改撑保守党时至今日,英国媒体似乎闻到了什么味,纷纷将“支持声音”投向反对党保守党。《泰晤士报》、《每日电讯》先后明确支持保守党。23年首次改变立场最引人瞩目的是英国《金融时报》。5月4日,《金融时报》改变自1987年以来的立场,发表社论明确为保守党造势。《金融时报》社论指出,英国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度过当前的金融危机,社论强调虽然保守党“不是完美选择,但他们更可靠”,并认为工党需要成为反对党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英国议会选举中,赢得媒体支持是各政党的重要任务。《金融时报》公开支持保守党之前,英国一些重要媒体已“抛弃”工党,转向保守党。这些媒体包括《太阳报》、《泰晤士报》和《经济学家》周刊等。选情内幕布朗:“经济能手”光环消退受金融危机和政坛丑闻的双重打击,以布朗为首的执政党工党大选前景不妙。工党席位逐步下滑的幕后,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英国一味追随美国反恐,奔波于世界各地,使得工党执政形象大受损害。二是以“经济能手”著称的布朗,未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大显身手”,失去了吸引选民的“王牌”。2005年工党赢得英国大选,主要得益于布朗治理下的英国经济成就。但步入2008年以来,英国经济的糟糕表现,使得布朗的昔日光环开始消退。卡梅伦:难获草根阶层认同尽管保守党党魁卡梅伦民调中一直领先,但他也有隐忧,这就是他的上流社会背景,可能得不到草根和劳工阶层认同。身为白人的卡梅伦,在精英学校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妻子家族显赫。在下层选民眼里,卡梅伦却是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政客。伦敦北部的一名加油站店员说:“卡梅伦的皮肤像婴儿,我觉得这个家伙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对解决问题束手无策”。在英国这个“南北分化”的国度,保守党以南部富裕地区为腹地,要打破阶级隔膜,争取北部劳工选票相当难。克莱格:被指“狮子大开口”英国媒体披露,为了赢得执政,自由民主党早于10多年前就开始制订机密策略,准备夺取更大管治权力。一旦出现“悬浮议会”格局,便向大党开出苛刻的合作条件。条件包括由该党领袖担任外相和副首相、获分配不少于6个内阁部长职位和12个其他部长职位,以及可全面取得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和军方保安机密。大选特写8名华人参选历来最多或产生首位华裔议员本报讯英国大选6日举行,今年有8名华人参选,是历来最多。如果有候选人胜选,将成为英国史上首位华裔议员,改写历史新页,其中保守党的香港移民李泽文,获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支持,成为热门人选。英国下院至今无华人自上世纪初第一批中国海员移居英国,华人移居在英国的历史已经有一个多世纪。英国现有华侨华人60多万。但时至今日,英下院600多名议员中却没有一个华人面孔。布朗4月宣布大选日期后的第二天,这8名华裔候选人就发出呼吁,希望华人选民在大选中积极投票,争取融入主流社会。英国选举问题专家邓利维说,华裔候选人对于英国各个政党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我预期他们会有良好的表现,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华人工作勤奋,而这也是选民期望议会议员所具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