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师傅对徒弟的祝福词

问答 0 17

拜师师傅对徒弟的祝福词,第1张

1、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2、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3、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扩展资料:拜师礼历史: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讲究尊师重道,注重拜师礼仪。俗语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而拜师礼就是尊师重道的体现,也是师徒结拜的见证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汉代以后,国家设学,博士员生弟子之从师,可能仍然依循此法,或迳由国家分配,也就不另设拜师之礼了。总之,拜师并没有进入国家正式的礼仪典制中,即或有之,概属私礼。唐《通典》才开始提到拜师礼。该书卷六七“礼典”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天子也要拜师,把拜师纳入国家典制中了,即显示唐人对此已甚重视了,正式的拜师礼也就是这时才确立的。—拜师礼拜师师傅给徒弟红包吗1 关于徒弟认师父的诗句 关于徒弟认师父的诗句 1关于“拜师”的诗句有哪些 1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2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5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拜师收徒依照中国古代拜师礼内容有: (1)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2)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 (3)老师回赠礼品。 2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师礼适用于所有师生关系,不仅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拜师礼仪规定,皇太子初入学,拜见老师的程序及要求,与州、县学的拜师礼是一样的。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人学之后则强调敬师,在行为规范上要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 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 2表达师傅对徒弟帮助的诗句有哪些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3、《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七绝·师恩难忘》 佚名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5、《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3用于徒弟给师傅的暖心句子有哪些 1、有人说,师恩如山。我们的点滴进步和些许成绩全部凝聚着您辛勤的汗水。您像航船,领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您像辛勤的园丁,每天给播洒知识的雨露,滋润我们这些小树苗。 2、您,无论是失意还是快乐,您用心发出的光芒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师傅,您为什么一无所求?您本不用熬夜批阅至深夜;不用撑着疲惫的身体向我们微笑。 3、师傅啊!您是建筑工人,我们是砖,是您用汗水把我们砌成房子。师傅,您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您为了我们的成长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您就像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在用一生的心血培养我们这些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师傅我想对你说:“敬爱的师傅,我谢谢您!我非常感谢您陪我们渡过这个人生的转折点,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 5、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6、首先要谢谢师傅一直以来对你的照顾,说你以后会继续努力,这样师傅会更高兴,如果喝酒的话就说一些实在的东西也可以,比如说你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顶然后让师傅指点你下。 7、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8、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9、在短短与您的交往中,感受到您对我的真切关心和事无巨细地指导。让我在实习的短短日子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这对我今后工作非常有帮助。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希望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能得到您更多的帮助。也祝您事业蒸蒸日上,身体健康。 10、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师傅。 4关于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一《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赠萧山彭少府》 唐代:方干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三《进学解》 唐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四《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五《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描写拜师的诗句 1、常与师徒同苦乐 唐 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2、乐与师徒共 唐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3、以练舟师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云吴王开以练》 4、门是祖师徒 唐 齐己 《独院偶作》 5、师徒百万哗喧 魏晋 曹丕 《董逃行》 6、西竺师徒果有魔 宋 陈舜俞 《寄姑苏智肱钱塘文捷二上人》 7、武侯於此济师徒 宋 郭思 《剑门》 8、且可按甲休师徒 宋 刘克庄 《四和》 9、师徒气扬扬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10、适观争国誓师徒 宋 石延年 《首阳》 11、乌合师徒空百万 宋 王禹偁 《仲咸见予一百六十韵赋诗相赠因以四韵答之》 12、十万师徒关外聚 宋 王之望 《再和》 13、师徒虽不多 宋 袁燮 《安边》 14、师徒多遁巡 明 郑善夫 《赠道夫(三首)》 6关于拜师的诗句 颜真卿拜师 颜真卿是唐朝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官做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 “颜鲁公”。 一开始,颜真卿在一个县里做县官,可是一直惦记着读书写字的事,尤其对书法更是放 不下。不管公务多忙,每天总要抽时间练字。 过了一年,颜真卿听说草圣张旭正在洛阳一个朋友家里住着,觉得机会难得,就辞去了 官,到洛阳求见张旭,打算跟张旭学习书法。 这一天,颜真卿来到洛阳城,还没安顿好,便带着平常练习写的各种字,去拜访张旭。 恰好张旭喝醉了酒,正躺在椅子上呼噜呼噜睡着了。颜真卿只好耐心地等待着。等啊等 啊,等了好半天张旭才醒过来。颜真卿马上上前行礼,说明来意,送上自己的书法手迹 请他指教,还要拜张旭为师。 张旭看了颜真卿的书法,说:“您的字写得已经不错了,不必拜我为师了。您又是国家 的栋梁之材,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 颜真卿听了,诚恳地说:“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怕我没有恒心学习书法,所以不愿马 上收我当您的学生。那好吧,我先回去,以后再来找您。” 说完,颜真卿向张旭告辞,回家去了。后来,朝廷又让他到长安做官。但是颜真卿始终 惦记着学书法的事。不久,他又辞去差事,再次到洛阳向张旭请教。张旭看到颜真卿态 度十分恳切,就把一向不轻易传授的写字方法告诉了他。 后来,颜真卿的楷书和草书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人们把他的字叫做“颜体”。颜 真卿对张旭的指导十分感激,写了一篇《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记载他跟张旭学习书 法的经过,并且毫无保留地把张旭的书法要诀告诉别人。 颜真卿的字,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正是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他位居高官,但是秉性正直,不阿附权贵,屈意媚上。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后,颜真 卿被奸臣构陷,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得知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三军将士痛哭失声 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 7形容“感恩师父”的诗句有哪些 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郑燮《新竹》 白话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话翻译: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白话翻译: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4、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白话翻译:人指给我的那一处占尽人间物华的绿野堂就是令公的家;实在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用桃李罗堂前、栽花种草来装饰呢?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龚自珍《乙亥杂诗》 白话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拜师仪式对师傅说的话有什么?关于拜师时是否需要给徒弟红包以及徒弟是否需要按时缴纳学费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今天,我将为大家解答这些疑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学费问题:现在收取学费的师傅往往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你可能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2 师傅的选择:真正的师傅会根据你的勤奋程度、上进心和诚意来决定是否传授你知识。3 尊师重道: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日常生活中,对师傅表示尊敬和孝顺也是应该的。海底捞拜师仪式徒弟应该说什么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徒弟的我需要进步、更需要成长,我一定会虚心的向师傅学习,真诚地请教。师傅是火种,点燃了土豆的心灵之火;师傅是石级,承受着徒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您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您送我们走上学习的道路,给予我们无穷的鼓舞。拜师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尊师重道,注重拜师礼仪。俗语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而拜师礼就是尊师重道的体现,也是师徒结拜的见证。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拜师师徒结对共成长的诗句在海底捞的拜师仪式上,徒弟可以表达对师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表示将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以不辜负师傅的教诲和期望。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师傅、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宣誓,拜某位师傅为师,成为他的徒弟。在此,我想首先向我的师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感谢您愿意成为我的师傅,指导我成长,帮助我掌握海底捞的优秀传统和服务技能。我将虚心向您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牢记您的教诲,努力将您所传授的技能和经验融入到我的工作中。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用我的真诚和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海底捞的温暖和关怀。作为徒弟,我会尊重师傅、维护师傅、信任师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师傅的栽培和指导。我相信,在您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底捞员工,为海底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师傅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会珍惜这次机会,不断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徒弟!1 关于师徒结对的诗句 关于师徒结对的诗句 1关于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一《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赠萧山彭少府》 唐代:方干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 尽拟勤求为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与君相识因儒术,岁月弥多别有情。 三《进学解》 唐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四《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五《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描写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1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2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代: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4 《赠上都先业大师》 唐代:李中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 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 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5 《访澄上人》 唐代:李中 寻师来静境,神骨觉清凉。一饷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败叶,莎砌咽寒螀。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忘。 3关于师徒的诗句 1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朱公徒弟丘公婿,标致虽高气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发因时事欲苍皤。 讣传淮甸边情惜,路出萧山巷祭多。 最长郎君师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2 《悼古镜果佛慧法师》 作者:储泳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諡本终后赐,真谤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 3 《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 作者:陈抟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4《胡士彦挽词二首》 作者:陈师道 此地来何晚,经年见未频。 荐贤仍赌命,有道可辞贫。 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襄阳耆旧内,无复姓庞人。 5 《自遣》 作者:齐己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6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 作者:齐己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4关于拜师的诗句 1、常与师徒同苦乐 唐 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2、乐与师徒共 唐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3、以练舟师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云吴王开以练》 4、门是祖师徒 唐 齐己 《独院偶作》 5、师徒百万哗喧 魏晋 曹丕 《董逃行》 6、西竺师徒果有魔 宋 陈舜俞 《寄姑苏智肱钱塘文捷二上人》 7、武侯於此济师徒 宋 郭思 《剑门》 8、且可按甲休师徒 宋 刘克庄 《四和》 9、师徒气扬扬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10、适观争国誓师徒 宋 石延年 《首阳》 11、乌合师徒空百万 宋 王禹偁 《仲咸见予一百六十韵赋诗相赠因以四韵答之》 12、十万师徒关外聚 宋 王之望 《再和》 13、师徒虽不多 宋 袁燮 《安边》 14、师徒多遁巡 明 郑善夫 《赠道夫(三首)》 5关于“拜师”的诗句有哪些 1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2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5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拜师收徒依照中国古代拜师礼内容有: (1)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2)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 (3)老师回赠礼品。 2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师礼适用于所有师生关系,不仅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拜师礼仪规定,皇太子初入学,拜见老师的程序及要求,与州、县学的拜师礼是一样的。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人学之后则强调敬师,在行为规范上要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 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 6写师徒情的诗词有哪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3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 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3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3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7写师徒情的诗词有哪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1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2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2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2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2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3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3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3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