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浇注:优点:是梁体美观,减少混凝土接缝。缺点:模板工程施工难度高,箱梁底模板承受的荷载比较大,其支撑必须要一直支撑到底层面板,操作难度大,且该方案需要大量的模板及支撑材料,在经济上极不合理,投入大;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高,相应的措施费用多;箱梁的内模板安装后,空间狭小,工人师傅振捣很难操作,且浇注过程中温度很高,工人的安全很难保证,腹板及底板的振捣很难达到质量要求,影响后续张拉工作,施工安全性存在很大风险。 二次性浇注:优点:利用第一次浇灌混凝土形成的梁支撑第二次浇灌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增加支架安全性;内模板安装加固直接支撑到梁地板,增加稳固性;减少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相应的措施费用少,同时因混凝土分层浇灌可缓解大体积水化热过高,温度应力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缺点:需设水平施工缝,影响整体性及外观。第一次浇注完成后对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用高压水认真清洗;对于外观问题,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表面修饰扩展资料:两次浇筑的主要工序如下:一、对于支架现浇第一次浇筑前安装支座,安装底模,安装侧模,翼板模、端模安装绑扎底板、肋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锚具、预应力钢绞线,安装内模,浇筑底板、肋板混凝土(部分)第二次浇筑前待强,安装顶板、翼板钢筋,安装湿接缝钢筋及封边模板,浇筑顶板即部分肋板混凝土,待强,预应力张拉、管道压注水泥浆,拆除支架。二、无支架现浇(挂篮悬臂施工)挂篮就位,轴线、标高调整一次性安装所有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端模浇筑混凝土,顺序为:底板→肋板→顶板→翼板待强,穿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压注管道水泥浆移动挂篮,准备下一阶段施工。-混凝土浇筑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叫什么名字?第一次浇水的时间是在浇筑完毕后的12个小时到18个小时之间,但是也需要根据温度来决定。如果是炎热的夏季,那么等水泥在凝固之前我们就要进行浇水,如果在寒冷的冬季,我们需要等待18个小时以上,如果夏季的时候也等12个小时到18个小时的话,很有可能水泥会出现干裂的现象。在浇筑完毕之后,如果气候比较炎热,空气中比较干燥,这个时候不及时维护的话,混凝土中的强度就会降低,另外一方面也会使混凝土在优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而大量的吸取自身的水分,最后导致严重缺水,产生开裂。混凝土在没有足够强度的时候,水分过早的蒸发会产生大量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的裂纹,导致后期渗水的现象发生,这个时候需要立即的进行养护,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后面不出现裂缝的现象。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混凝土的养护第一次浇水什么时间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是法国一位名叫蒙耶(1828—1906年)的园艺师修建的,落成于1875年。这座桥长16米、宽4米,是座人行的拱式体系桥。当时,人们并不清楚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和钢筋受力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因此,桥梁的钢筋配置都是按照体型构造进行,在拱式构件的截面中和轴上也配置了钢筋。桥拱呈椭圆形,这是因为这位园艺师长期用铁丝网夹在混凝土中制作花盆、管罐、贮水池等,或者是他受了随圆形古石拱桥的影响。可惜的是,这座桥早已毁掉了。随着人们对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不断研究和广泛试验,到18世纪末、20世纪初,终于造出较为符合力学原理、配筋相对合理的桥梁结构。随后,钢筋混凝土才开始作为合格的材料被普遍用于桥梁建筑。随着科学的发展,桥梁建筑技术也越来越高。混凝土的养护第一次浇水养护应在浇筑后的12h-18h后。混凝土养护开始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来确定。对于一般环境下普通水泥品种的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h-18h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21d-28d。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喷涂薄膜养护及塑料薄膜包裹养护等几种方法。这几种混凝土养护的机理都是保持混凝土湿润,避免失水以达到养护目的。扩展资料混凝土浇水养护的目的为:1、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混凝土浇筑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一方面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从而产生裂缝。2、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3、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的话,混凝土混凝土的凝固效果,因此混凝土养护是需要浇水的。-混凝土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