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馆的组词大全(约50个)馆的词语解释_馆是什么意思?馆的拼音馆的解释馆是什么意思1、馆字的拼音是guǎn;2、馆字的解释:(1)(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2)(名)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大使~|领事~。(3)(名)(~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4)(名)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5)(名)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从~(在私塾或别人家里教书)|他教过三年~。精选部分馆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1、图书馆造句:图书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地部分为那些靠自己无法获得资源或者接触书籍和信息的人,提供了唯一的途径。解释: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2、茶馆造句:人们在军事方面所做的蠢行注定会有这样的命运从中国的长城到哈德里安墙都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茶馆遍地,导游众多的地方。解释:(~儿)卖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顾客喝茶。3、天文馆造句:我们事实上正在与加纳的第一撒哈拉沙漠南的天文馆建得一样好的位于哥伦比亚贫民区的新建成的图书馆和柬埔寨的一所高中共同来分享太空之旅。解释:普及天文知识的文化教育机构,一般都有天象仪、天文望远镜等设备。4、文化馆造句:文化设施建设和各类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文化馆等。解释: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而设立的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5、宾馆造句:他告诉我,由于经济不景气,他失去了工作和所有东西。我一边往宾馆走,一边想着那名男子,想着在包围着每一位总统的高墙之内,我将如何了解到他这样的人所面临的问题。解释:公家招待来宾住宿的地方。6、使馆造句:据我所知,英国驻华使馆和英国的一个组织通过被告人委托的律师提出对阿进行精神病鉴定,但未提出被告可能患精神病的依据。解释:外交使节在所驻国家的办公机关。外交使节是大使的叫大使馆,是公使的叫公使馆。7、馆子造句:在《绝望主妇》中伊娃朗格里娅扮演的角色加比索利斯,或者下馆子吃饭或者干脆不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她,食物在生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解释:卖酒饭的商店:下~|吃~(到馆子里吃东西)。8、旅馆造句:一路走来,我们不仅和当地家庭住在一起,还住过青年旅社和经济型旅馆,以适合我们的步调做二等旅行,没有提前预订或严格的计划。解释:营业性的供旅客住宿的地方。9、饭馆造句:中国的团购网站向网上消费者提供的大量交易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交易从度假、酒店、饭馆、食品到剧院演出,样样都有。解释:(~儿)出售饭菜供人食用的店铺。也叫饭馆子。10、公馆造句:多年致力于保护这所房子的国家文物保护信托基金会地区律师布莱恩特纳(BrianTurner)声称,拆除杰克林公馆“非常的不幸”。解释:官员、富人的住宅。11、体育馆造句:最近我开始在一家体育馆游泳健身,上周,看到自己蜕变一新的火辣身材,让我非常的心满意足,就买了一件性感的小比基尼,穿着它去了游泳池。解释:室内进行体育锻炼或比赛的场所。一般设有固定看台。12、博物馆造句:“我不仅是一位矿物学家,而且是一名教师和馆长,对这篇论文我感到非常兴奋,”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自然史博物馆的大卫萨亚说。解释: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革命、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13、报馆造句:他们是撒切尔一家、哈帕一家、罗杰斯一家、波莉姨妈、希德、玛丽、牧师、报馆撰稿人,还有很多别的人,大家全都衣着考究。解释:报社的俗称。14、会馆造句:推土机铲平了靠近老商船会馆(建于1715年,)附近的老房子。曾经在18世纪和19世纪作为商人聚会的大厅,将被保留下来。解释: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15、领事馆造句:据警方说领事馆车队中的一辆还是装甲车,但它却被炮弹碎片炸成了筛子。炸弹使之猛烈地与一所幼儿园旁的一根电线杆相撞。解释:一国驻在他国城市或某地区的领事代表机关。16、殡仪馆造句:马克苏德在大型殡仪馆里工作了20年,然后在密歇根州的拉裴尔买了一个自己的殡仪馆,这个工薪阶级的城镇大约处于底特律北部50英里开外。解释: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机构。17、史馆造句:历史皇家宫殿在一个新闻发布上说,这些藏品已被英国图书史馆认定为具有国家和世界级意义的文物。解释:旧时指编纂国史的机构。18、秦楼楚馆造句:希望能够了解在秦楼楚馆调笑嬉戏以外的,柳永热烈率真却又独自吞下伤心泪水、整理行囊赶路的失意文人寂寞词心。典故: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有关馆字组词的词语列表馆的组词馆怎么组词馆的多音字组词馆字组词馆递、馆谷、碣馆、饯馆、假馆、解馆、捐馆、开馆、酒馆、就馆、茧馆、客馆、考馆、泉馆、起馆、马馆、林馆、芹馆、憩馆、蒙馆、秘馆、琳馆、函馆、候馆、桂馆、馆娃、馆藏、馆主、馆选、馆第、馆职、馆次、馆议、馆伴、馆僚、馆阁、馆粲、馆馈、馆劳、馆宅、馆东、馆真、公馆、歌馆、府馆、饭馆、东馆、打馆、馆师、馆殿、恭馆、籍馆、吉馆、会馆、花馆、虎馆、衡馆、书馆、私馆、素馆、邃馆、摊馆、史馆、三馆、散馆、商馆、甥馆、设馆、大馆、辞馆、祠馆、词馆、川馆、处馆、传馆、娼馆、重馆、柘馆、珠馆、竹馆、筑馆、坐馆、驿馆、邮馆、瀛馆、酉馆、玉馆、燠馆、直馆、芸馆、武馆、禊馆、霞馆、舞馆、五馆、闲馆、学馆、虚馆、瑶馆、烟馆、养馆、洋馆、外馆、入馆、玄馆、行馆、游馆、寓馆、云馆、月馆、作馆、斋馆、西馆、仙馆、戏馆、吴馆、质馆、真馆、新馆、轩馆、熊馆、阳馆、宴馆、燕馆、野馆、夷馆、山馆、僧馆、授馆、舍馆、上馆、使馆、神馆、水馆、石馆、图馆、台馆、亭馆、试馆、宾馆、别馆、边馆、报馆、同馆、算馆、菜馆、倡馆、翠馆、餐馆、茶馆、蚕馆、鹾馆、楚馆、池馆、翘馆、儒馆、做馆、旅馆、命馆、女馆、面馆、门馆、南馆、楼馆、六馆、离馆、丽馆、灵馆、留馆、鲁馆、妓馆、画馆、槐馆、列馆、旧馆、鲛馆、甲馆、江馆、家馆、高馆、堠馆、馆置、孤馆、馆使、阁馆、馆驿、馆授、馆甥、馆人、馆官、馆舍、馆客、道馆、宫馆、梵馆、赌馆、当馆、第馆、邸馆、馆宾、馆子、馆御、馆饩、馆僮、馆券、馆学、馆宇、馆打、馆地、馆室、馆院、馆丈、馆阁体、大使馆、风月馆、番菜馆、广文馆、馆伴使、弘文馆、馆陶园、会同馆、国史馆、领事馆、裸游馆、落子馆、牌尾馆、平津馆、律例馆、商飙馆、青山馆、牌面馆、崇玄馆、殡仪馆、体育馆、白面馆、书信馆、图书馆、四夷馆、私学馆、五花馆、书馆儿、银牌馆、周公馆、望乡馆、戏馆子、文化馆、淹中馆、逍遥馆、展览馆、小旅馆、钦贤馆、铜龙馆、同文馆、迎风馆、寅宾馆、燕昭馆、小公馆、鸦片馆、小餐馆、行珍馆、新闻馆、昭文馆、紫方馆、班荆馆、白公馆、长乐馆、波斯馆、博物馆、崇文馆、吃馆子、上馆子、士林馆、四门馆、四方馆、水族馆、棠梨馆、天文馆、四译馆、曷苏馆、贡计馆、档案馆、馆娃宫、来扇馆、平码馆、六疾馆、平乐馆、捐馆舍、纪念馆、金张馆、碣石馆、九馆仙、公使馆、馆阁气、馆子门条、青楼楚馆、门馆先生、离宫别馆、图书馆学、楚馆秦楼、博物馆学、病梅馆记、谢馆秦楼、适馆授粲、秦楼楚馆、秦楼谢馆、楼堂馆所、李膺门馆、格物大馆、东方图书馆、商务印书馆、中央档案馆、群众艺术馆、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