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图书馆的新馆建设

问答 0 30

陕西省图书馆的新馆建设,第1张

陕西省图书馆的新馆建设
导读: 新馆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内,东距西三环05公里,南临规划中的地铁11号线,周边聚集了大量软件研发与高科技企业,填补了高新区没有公共图书馆的空白。而位于南二环的老馆,也仍将继续运行。新馆占地85亩,建筑面积8万平米,包括阅览大楼40400

新馆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内,东距西三环05公里,南临规划中的地铁11号线,周边聚集了大量软件研发与高科技企业,填补了高新区没有公共图书馆的空白。而位于南二环的老馆,也仍将继续运行。

新馆占地85亩,建筑面积8万平米,包括阅览大楼40400平米,储备书库12000平米,一个1000座的专业音乐厅和两个200座的小报告厅,读者服务中心8080平方米,地下历史文献书库7200平米,停车库、设备等辅助用房12320平米。 新馆将重点突出了图书、文献、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生产与转化、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远程服务等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建成后将成为我省古籍文献收藏研究中心、读书学习交流中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文化艺术数据中心、音乐交流中心、现代信息网络服务中心。

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在南京西路325号开馆,标志着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迈出了具有历史性的一步。

1958年,又与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报刊图书馆合并,建成新的上海图书馆。

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国内第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

位于淮海中路1555号的上海图书馆新馆1993年奠基动工。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跻身于中国十大图书馆之列。

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在银川人民广场附近建成“三馆两中心”

宁夏科技馆:全区唯一集科学性、参与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安全性为一体的科普场馆。 位于银川市人民广场西路以西、上海路以南,总占地面积约58亩,总建设面积29000平方米。科普教育占17500平方米,其中常设展厅9000平方米、临时展厅2000平方米、儿童乐园1000平方米、科普教育和实验室1700平方米、3D动感和4D**厅300平方米、穹幕影院2700平方米和天文馆200平方米。宁夏科技馆科普展览教育主要分四大区:科普展览、科普报告、实验教育、影视播放和天文馆。 建成时间(首次开放时间):2008年9月9日

宁夏图书馆:宁夏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宁夏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位于人民广场东侧,与宁夏博物馆南北相对。宁夏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32360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该建筑采用同层高、同载荷、同柱网的现代建筑模式。设计藏书容量300万册,设计阅览座位2000余个,装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楼宇管理系统,并附有现代化的学术报告厅、读者餐厅、书店等设置。建成时间(首次开放时间):2008年8月28日

宁夏博物馆:该馆是集研究、收藏、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宁夏博物馆新馆位于人民广场东侧,建筑面积28720平方米。新馆建成后,对研究保护宁夏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水洞沟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菜园文化”、“马家窑彩陶文化”、“细石器文化”,以及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所创造的辉煌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宁夏的革命历史、宁夏的历史沿革、回族的民俗民风、贺兰山岩画、古生物化石、西夏钱币字画、瓷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建成时间(首次开放时间):2008年8月28日

银川国际会展中心:该中心位于人民广场西区,规划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按使用功能分为展览区、会议区、30层左右的宾馆三部分,共同构成面向城市主干道的完整城市街道景观。 该中心共四层,一层分A、B、C、D、E5个展厅,室外还有一个大型露天展厅。首次使用时间:2008年7月24日,“神华2008第四届中国•宁夏煤炭及能源工业装备博览会”

银川文化艺术中心:位于银川市人民广场东路,规划建筑面积33万米,建筑内容包括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画院 、说唱艺术团、杂技团等。其中大剧院座位1300个左右,音乐厅座位500个左右。银川市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现代新颖,充满文化气息。 落成时间:2008年9月12日

位于首都图书馆8层的自习室,因为内部调整以及搬入二期新馆的原因在去年的11月中旬就已经关闭了,由于首都图书馆的搬家工作进入实质阶段,首都图书馆的很多阅览室都将关闭,现在您就能凭本人的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联合读者卡或者首都图书馆临时阅览证到位于三层的中文报刊阅览室上自习了。上自行请先存包。 三层阅览室可以使用电源,但是只有固定的几个座位,因此,要使用电源您必须早来(9点之前)排队,否则,您可能没有座位。首都图书馆目前没有无线网络,上网请到六层电子阅览室。搬家期间首都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如下:

1、地下一层历史文献(古籍)阅览室:周一到周五上上午九点到上午十一点三十分,下午一点到四点三十分。

2、一层少儿视听阅览室: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3、一层少儿综合阅览室: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4、一层康复阅览室即全馆中文图书总还书台和外馆图书通还处: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晚上七点三十分;

5、二层少儿外文阅览室: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6、二层总咨询台: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三十分;

7、二层办证处: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晚上六点三十分;

8、三层中文报刊阅览室: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晚上七点三十分;

9、三层中文期刊外借处: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晚上七点三十分;

10、六层外文图书借阅室览室、外文报刊阅览室、学术期刊阅览室: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晚上五点;

11、六层电子阅览室:周一到周日上午九点到晚上七点三十分。

其他的阅览室关闭。

说明:对于全馆的中文图书来说,院子里的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可以外借外,楼内的中文图书均不外借。

国家图书馆

一期(国家图书馆)

1987年10月6日,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1998年12月12日更名为国家图书馆)。

二期(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现在建筑工程已经竣工,进入内部陈设阶段,2008年奥运会前开放。

1900年。浙江图书馆创建于1900年,前身是杭州藏书楼,1909年浙江官书局并入,成立浙江图书馆;1951年接收藏书家刘承干捐赠的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及藏书;1953年,确定使用“浙江图书馆”为馆名;2000年11月,浙江图书馆百年华诞之际,浙江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

浙江图书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一级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浙江省分中心、长三角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瑞安图书馆始于心兰书社,也是全国最早的图书馆(雏形)之一。  心兰书社 心兰书社创办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比“同文阁”和“强学会”图书馆分别早15年和23年。创始人许启畴、陈虬、陈仲舫、陈黻宸、池竹卿、林楚卿、金雅莲等20人,他们深感瑞安地处“浙江尽头”、“苦无书读”,倡议聚书,相约创办“心兰书社”,以求相互切磋学问。并每家出钱十五千,共三百千,除购书外,余款在飞云江南岸置涂田数十亩,以每年所得田租数十千为购书之款。数年后藏书大增,“寻常文史略可足用”。书社创办的第二年,陈虬的二哥陈仲舫考中癸酉(1873)拔萃科举人。自1885至1893年的8年中,书社同人中有7人蝉联5科举人:乙酉(1885)科胡鹤汀,戊子(1888)科周仲龙,己丑(1889)恩科陈虬,辛卯(1891)科郭梅笛、胡榕村,癸巳(1893)恩科陈黻宸、蒋作藩。其中胡榕村、陈黻宸又分别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十九年中进士;蒋作藩于光绪三十三年举贡会考及格。同时期,瑞安县还有9人中举。书社部分成员陈虬、陈黻宸、金鸣昌为维新派人士;陈虬、何迪启、陈葆善是我国最早中医学校——利济医学堂的创始人和著名医生。  心兰书社遗址在今心兰巷(西河桥侧,邮电北路北端),房舍正屋五间,旁边平屋数小间。今基本完好。光绪二十年(1886)许启畴逝世,陈虬等继其志在城东北隅面城临水处购得地基二亩建房,毗连的精庐寺也划归书社所有。制定章程,扩充为“心兰书院”,教读子弟,为乡邦培养人材,心兰书社藏书亦并入书院。

瑞安县公立图书馆 创建于民国8年(1919)11月。由许苞等10人于民国4年倡议筹办。建馆时,在九都(今莘塍一带)八甲购置涂田500余亩,以年租收入充当常年经费,并由巡按使司备案。首任馆长孙延锴,馆址在西岘山文昌阁,馆舍前后二进各七楹,前为鳌山阁,阁两旁辟藏书室、目录室、阅报室、挂图室;阁后文帝庙两旁为女子阅书室、会客室。左右便庙,分别祀黄仲弢(绍箕)、孙仲容(诒让)。建馆初,黄家从#绥阁藏书楼拨出部分书籍,孙家从“玉海藏书楼”拨出3600册书籍,作为图书馆基本藏书。当时图书馆每年经费不满200元,苦无购书之资。月后,继任馆长薛钟斗撰《瑞安县公立图书馆征书启》,征诸四方,旬日之间,近邑以书寄存达15万卷,自此始有可读之书,藏书出具规模。后二度易名,初改名“瑞安县公立通俗图书馆”,旋又改名“瑞安县公立中山图书馆”。  瑞安县公立中山图书馆 馆长胡经、助理陈准,年经费242元,由政府拨款,其中购书费80元,藏书18万册,新籍图书分类采用杜威法,古籍图书分类采用四库法。地址在小东门外话桑楼,当时曾为中共瑞安地下党员活动场所之一。  瑞安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部 民国19年(1930),瑞安县公立中山图书馆并入瑞安县民众教育馆,设图书部。馆长胡经,馆址在学前文庙(含总工会),图书部主任邱岳,设藏书、阅书2室和借书、阅报、问字代笔3处以及读书会、巡回文库流动车等。  瑞安县立图书馆 民国24年(1935)7月,瑞安县民众教育馆图书部从民教馆内析出,单独建立瑞安县立图书馆。馆长胡经,馆址在今公园路后垟桥边。属瑞安县图书馆协会领导。28年为避免日军入侵瑞城时书籍遭受损失,馆长孙祖武将《万有书库》及秘藏宋版古籍等重要书籍运抵大#镇(今文成县)保存,1941年2月安全运回。1942年瑞安仲容文化馆宣传抗日救国。1946年,城区党组织以图书馆为阵地组织读书会,举办多次时事讲座,各界进步青年约30余人参加。读书会延续1个多月,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后转入秘密活动。  瑞安县图书馆协会,成立于民国19年(1930)年9月,地址在杨衙街(今公园路),会长孙芙士,副会长张扬(宋庼),执行委员李笠、胡经、曾约、陈准、林庆云等,是当时全省唯一的县级图书馆协会。26年,协会曾由孙延钊、周予同、李笠等学者发起向国内藏书家、学者征得一批典籍,浙江省图书馆协会会刊于26年4月号上曾刊出《瑞安县图书馆协会征书启》。  瑞安县图书馆 1949年6月上旬,瑞安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派员接管瑞安县立图书馆后,将图书馆并入瑞安县仲容文化馆,为图书室,藏书5000余册(含古籍2000册)。1950年改名瑞安县人民文化馆图书室。1952年又改名瑞安县文化图书室。1951年温州市图书馆按温州军管会通知,派员接收瑞安县文化馆图书室及瑞安几家私人藏书楼的古籍藏书。1956年6月,图书室从县文化馆内析出成立瑞安县图书馆,隶属县文教局,经费由县文教局下拨。馆址迁至城关小沙堤,面积约140平方米,新籍藏书5000余册。管理人员两名,馆长曾永祥,设外借、阅览、儿童假期辅导3室和农村流动图书箱100余个,全年接待读者108万人次。1958年5月,县图书馆由县文化馆兼管,因馆址几经搬迁,图书散失较多,至1964年藏书仅7000册。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图书馆被迫闭馆,13万册藏书全部封存。1967年6月,群众组织武斗队住进县文化馆,部分图书被窃。1971年6月1日县图书馆恢复开放,改称图书室,隶属县文化馆,藏书17万册,1980年3月单独成立瑞安县图书馆。1984年8月,从县文化馆中析出,配正、副馆长。1985年1月起,事业经费单列。当年藏书77073册(含部分旧损及剔除未处理图书),1987年易名瑞安市图书室,并新添《四库全书》1套,填补该馆古籍的空白。1990年起收藏地方文献900余册,增加自然科学、经济类及工具书的收藏量,达2万册,全关藏书增至102782册。购书费相应增加,占全馆经费的31%—45%,年增新书5000册至8000册。80年代,瑞安市图书馆在原有的外借室和报刊阅览室的基础上,增设农村书库、少年儿童图书室、稽存书库等,服务对象各有侧重,相互协作,做好图书流通工作。同时不定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图书流通服务宣传周活动等。1991年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文明图书馆。1995年12月,坐落在玉海广场东侧的市图书馆新馆舍落成,1996年6月26日开馆。馆舍1515平方米,藏书15万册。1996年起,全市开展“书架子”工程建设。瑞安市图书馆内辟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等。

瑞安市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6月,馆址在小沙堤,当时馆舍面积只有140平方米,藏书仅5000册,管理人员两名,设外借、阅览、儿童假期辅导三室。 坐落在浙江省瑞安市万松路145号,是国家二级图书馆。

1963年迁至解放中路8号,馆舍面积为200平方米,藏书12万余册,管理人员6名,设外借、阅览、少年儿童阅览室、采编室、办公室。

1985年11月,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造县图书馆新馆舍。1986年立项,1996年6月对外开馆。新馆面积1515平方米,分别设有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少年儿童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视听外借室、采编部、地方文献部、业务辅导部、信息部、办公室等。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20人。现任馆长:白皎皎,副馆长:王晓东。

新馆建成后,瑞安市委、市府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工作,购书经费逐年增加,2005年购书经费55万元,2005年止,全馆藏书达18万5千多册,其中工具书2000多册,还收藏地方文献3000多册(篇件),谱牒130多种,200多册,视听读物2万多种,6万多盘。现订有报刊556种,其中报纸106种,杂志450种。现发放借书证近3万多个,2005年全年接待读者15万人次,流通53多万册(盘)次。

瑞安市图书馆是温州地区较早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一九九八年底建成馆内计算机局域网并投入使用,使全馆各业务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建成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网上浏览、光盘阅读、信息咨询等服务。1998年12月23日视听读物外借室相继对外开放,标志着我馆从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2002年年底成功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工作,2006年3月建成本馆网站,进一步将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向信息开发和网上服务等领域拓展。

瑞安图书馆新馆

瑞安市图书馆新址位于瑞安广场东首。乘6路、9路、11路公交车即到。免费看书借书,一天12小时开放。早上8:30-晚上8:30每周五早上不开放。

并于2010年12月30日开馆的市图书馆新馆,以其1万余平方米面积(含地下室)、20多万册藏书、智能化管理。

她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她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她还是民众智慧之源,积累了人类从古至今极其丰富的典藏文献……建馆50多年来,市图书馆经历多次搬迁,面积一次比一次扩大,功能一次比一次齐全,设备一次比一次先进。 〖改变〗

新馆面积扩大近8倍

走进与瑞安广场毗邻的市图书馆新馆,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玻璃落地窗,大厅内弧形的工作台、富有生气的白色和米**色调,透露出一丝丝宁静与淡雅。穿梭于一间间房间,感叹其明亮空旷之余,随处可见成堆的书籍,或被高高地叠在墙边,或成捆地等待被分类、上架。

“文学类集中放在二楼,给每个人分派任务,负责分类到上架。”“书架本月5日到货,20日完成全部书籍上架,保障月底顺利开馆。”从大厅直上四楼,随处可见犹如蚂蚁搬家的场景,而身着蓝色工作服的馆长白皎皎正在统筹指挥工作人员搬新家。

据介绍,新馆面积10657平方米(含地下室),比位于万松路科技大楼1515平方米面积的老馆足足扩大了近8倍。四层楼的图书馆,根据便民服务的理念做了特殊设置,其中一楼设儿童阅览室、亲子阅览室、盲人阅览室、地方文献展览厅、报告讲座厅;二楼设总服务台、外借书库、报刊阅览室、休闲阅览室;三楼设外借室、多媒体阅览室、地方文献书库;四楼设视听读物外借室、电子阅览室、自学阅览室。

面积扩大了,相应的图书也必须增加。为了这次搬家,市图书馆投入了100多万元,购买了4万多册的新书,内容涵盖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20多个大类。“我们在整理新馆时,要求新书先上架。加上原有的,目前市图书馆流通书籍达18万余册,各种报纸200多种、期刊800多种、视听读物约8万盘。”白皎皎估算,该馆的藏书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大约共计20多万册。

设有盲人和亲子阅览室

在白皎皎的指引下,记者详细参观了每个楼层,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楼的盲人阅览室和亲子阅览室。据悉,这两个阅览室是首次设立的,旨在扩大公共文化受益面。

盲人阅览室设在图书馆的东方位,其隔壁就是一处图书馆入口,室内面积40至50平方米,设置了盲人书籍和盲人电脑。“盲人的书籍少且贵,每本需100元;盲人使用的电脑软件也要几千元,够买一台电脑了。这些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挺大的开销。”新馆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弱势群体的需求,不仅购买了特殊设备,而且还贴心地设置了盲道、安排专人为盲人读者服务。

一走进亲子阅览室,仿佛走进了海底世界。蓝色的海洋图案壁纸,五彩斑斓的儿童读物,五颜六色的桌椅,处处充满了童趣。而这些都是该馆工作人员反复商量、精心挑选布置的。在亲子阅览室的中间,一个占据二分之一面积共100多平方米的儿童娱乐设施正准备组建。“开馆后,妈妈们就可以常带孩子们来看看图书,给孩子们讲故事,还可以玩玩滑梯等。”白皎皎说,通过与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直接了解孩子的阅读喜好。

定位休闲变借书为“悦读”

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而在市民陈**的心中,也有一个理想的图书馆。“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紧靠玻璃窗的沙发上,点一杯清香的绿茶,翻看醉心已久的书籍。若是倦了,再移步多媒体阅览室,邂逅一场情节跌宕起伏且极具艺术的**……”她希望瑞城能够有一个让她消磨假日时光又能增长知识的地方,自大学毕业回乡后,她寻觅到的不是借了就走的图书馆,就是陈列寥寥无几图书的咖啡厅。市图书馆新址的开馆,将让陈**的愿望成真。

“以前市民来图书馆大多借了就走,如今不同了,市民可以在图书馆呆上半天。”据介绍,市图书馆新馆定位休闲,有休闲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视听读物阅览室等,还配备小卖部,实现从借了就走到有空来坐坐的美丽蜕变,从借书到“悦读”的华丽转身。

不仅如此,馆内还设置了报告厅、展示厅等可容纳上百人的场所,用于开展讲座、举办展览等文化气息浓厚的活动,丰富群众日常文化生活。“开馆当天,我们将举办瑞安人著作展。”采访中,白皎皎还向记者透露了富有家乡气息的展览活动,将收集展出90多位瑞安人撰写的500多本著作。

智能系统让借还书好比存取款

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耗资70多万元引进了智能标签系统,系浙南地区首个引进智能标签系统的县级市图书馆。“一进门就可以通过机器查看3D平面图、查询你想看的书的位置,它能清楚地告诉你它在哪一层哪个房间。”据了解,在新馆装修时,经政府采购程序,购买了上海一知名公司的智能标签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读者可以自助借、还书,好比银行自助存、取款,减少了排队的麻烦。“通过这个系统,读者还可以24小时还书。”以前图书到期,读者必须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来还书,现在就没有此束缚了,只要在当天的24小时内归还即可。而借还书的手续操作十分简单,只要读者按电脑提示按几个键即可。

也正是有了这个智能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许多。经历过纯人工操作到智能操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把书的目录编好、按四角号码排好就一劳永逸了,只要通过扫描系统一刷,就能知道书的位置有没有摆错。而以前,要是弄错了一本书,要将它复归原位好比大海捞针。

另据了解,从现代化管理到智能化管理,市图书馆一直走在温州地区的前列。早在1998年底,全馆各业务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2002年底成功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工作;2006年3月,建成市图书馆网站,进一步将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向信息开发和网上服务等领域拓展。

大事记:

图书馆50多年记录

1956年5月,浙江省委文教委发文通知,瑞安公共图书馆单独设置;

1956年6月,图书馆从文化馆中析出另建,馆址在小沙巷,馆舍面积140平方米,藏书仅5000册,管理人员2名,设外借、阅览、儿童假期辅导三室;

1958年,图书馆并入文化馆为图书室,迁至南门工商联原址;

1960年,图书室随文化馆迁至总工会;

1963年,图书室迁址解放中路8号,馆舍面积为200平方米,藏书12万余册,管理人员6名,设外借、阅览、少年儿童阅览室、采编室、办公室;

1984年,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览室增设外借窗口,改为少年儿童图书室;

1987年,瑞安撤县设市,县图书馆改名为市图书馆;

1990年,图书馆阅览室更新设备,实行全开架阅览;

1996年,搬入科技大楼,馆舍面积1515平方米,分别设有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少年儿童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视听外借室、采编部、地方文献部、业务辅导部、信息部、办公室等;

1998年,全馆各业务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志着从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

2006年,建成图书馆网站,进一步将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向信息开发和网上服务等领域拓展;

2010年,图书馆迁入市文化艺术中心,馆舍面积11828平方米,藏书约20万册,在浙南地区县级市图书馆中率先使用智能标签系统。

南宁市图书馆新的场馆即将开馆了,本次的活动将会出现全面的设施配套升级,让你的思维得到全面的提升,在这个充斥着文人情怀的场地升华自己的灵魂,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新图书馆介绍。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玉洞大道和玉象路交叉口

开放时间:2018年8月8日封顶,之后的时间段,会很快对外开放。

近日从南宁威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南宁市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公益性项目之一—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已于去年完成主体封顶,目前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与水电安装工程也基本完成,预计6月30日前竣工验收,建成后南宁将再添一座地标性建筑。

由于现有图书馆的业务面积和功能配置已跟不上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并且制约了南宁图书馆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读者的借阅率,因此,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应运而生。

新馆项目位于五象新区玉洞大道南面、玉象路西面,建筑高度36米,建筑层数为地上7层、地下1层。

项目于2016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17年8月8日完成主体封顶。

昨日来到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南宁市图书馆新馆造型别致,外观层层交叠如同一本正在翻开的书,同时融合了梯田、铜鼓、风雨桥等广西壮乡元素。

走进馆内,室内装饰装修简洁大方,颇具现代气息。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将突破图书馆常规的藏借阅基本功能,增加餐厅、咖啡吧、创客空间等休闲场所,打造用于文化共享交流的活动空间。

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将于今年12月面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新馆建成开放后,将成为一个有文化品位、地方特色及现代气息浓厚的市级公共图书馆,并与南宁博物馆、南宁民歌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综合文化设施共同组成南宁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南宁市图书馆新馆总用地4204亩,总建筑面积为36127

7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687219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925554平方米,建筑高度36米,建筑层数地上7层,地下1层。

(南宁市图书馆效果图)

该馆设计藏书300万册,阅览座位约2500个,功能主要包括藏书区、借阅区、咨询服务区、公告活动辅助服务区、业务区、办公区、技术设备区、后勤保障区、其他功能用房等。

(南宁市图书馆鸟瞰图)

地下一层设置为机动车停车库及设备机房;首层层高为46米,主要设置为报告厅、展厅、新书推荐区、培训室、业务办公区、后勤保障区及书库;二层层高为57米,主要设置为门厅、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及借还书空间,报告厅、展厅、新书推荐区为两层通高空间;三至六层主要为阅览室,三层层高为495米,四至六层均为48米;七层层高为465米,主要设置办公区及珍善本书库,同时设置了屋顶花园保证办公区的自然采光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