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今天是大年初一,想必很多人都发了或者收到新年祝福信息,各种祝福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年轻人发财致富,祝小朋友健康成长等等。从形式上看,有些通过微信,有些通过视频的,有些通过短信,甚至有些通过电话,还有些登门拜访等等。从内容创
今天是大年初一,想必很多人都发了或者收到新年祝福信息,各种祝福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年轻人发财致富,祝小朋友健康成长等等。
从形式上看,有些通过微信,有些通过视频的,有些通过短信,甚至有些通过电话,还有些登门拜访等等。从内容创作上看,有些是搜索、复制粘贴的,有些是个人原创的。
总体上,现在过年的仪式感一步步消失,从跪拜礼到红包雨,从见面聊到发信息,从一起唠嗑一起吃点心到一起抢红包。
但是,不能说现实的就一定胜过虚拟的,复杂的就一定胜过简单的。比如用微信文字问候和祝福不一定比视频、电话来的差,因为现实的情况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见面或者直接沟通。
群发信息就是这样一个表达方式,群发已经成为趋势,因为原创能力越来越差,同时大家追求更高效率更省时间的问候和社交方式。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社会,如何看待春节群发信息呢?
群发的都很华丽,比较对称,有很多华丽的辞藻,甚至尽量用一些古语,比如合家幸福写成阖家幸福,因为群发的多半是搜索而来的。原创的比较朴实,发大财,身体健康等等。
群发的带自己姓名,原创的带别人姓名;群发的可能会带软广告,比如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自己的公司名字等等,原创的不会有这些信息,除非脑袋有点问题。
毋庸置疑,群发的肯定没有原创的有情义。群发是一种拜年的虚拟化,是一种弱关系的高效维护方法。
很多人可能常年没有见过面,但是之前有过同窗之谊或者一面之缘,觉得你人不错,或者以后还可以相处,否则人家凭什么要粘贴复制给你,要知道做两个动作也是在浪费时间。
群发不能绝对认为是一种套路,说套路的人,你连群发和原创都没有,那你算什么呢?
那么问题来了,群发的要不要回?
1 我们要接受所有的群发祝福,群发也需要时间,也是一份心意。
我们不能鄙视群发的祝福,群发的也要回。因为群发的也不是那么容易,最起码你要找到一条大家都适合的祝福语,网上搜索,自己添加一些词句,小心翼翼,生怕针对有些人不适合。
再者除了广告商之外,你认真地检查下,有多少人给你群发信息。
2 弱关系可以群发,强关系可定制可群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你不能苛求弱关系也花别人那么长时间。同样,强关系则要从正面理解,好朋友要定制,根据别人的心愿去表达你的祝福语。
但也可以说好朋友没有必要那么注重形式,复制群发问候下即可。
3 不弱不强则要原创定制
关键就在于你想让弱关系成为强关系,或者介于弱关系和强关系之间的,你最好好好打字,表达你最真挚的祝福。群发毕竟有套路之嫌,因为你没有分亲疏远近。
我个人的态度是,我乐见而且接受群发,你只要Call了我一下,我就会回你,而且一定要是自己手写,必须原创,无论字数多少。
如果了解你很多情况,我会根据你个人和家庭情况,表达我独特的祝福。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做法,效率比较慢。
时代的变迁,很多人越来越追求简单高效的社交方式,因为有更有趣更好玩的事情,同时大家也忙着工作、事业和挣钱。
但是,我们也要保留一些更有仪式感更有人情味更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交方式。
至于选择,让大家自由决定,当大家觉得互联网让一切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缺少了文化和温度,最终遗失趣味性和温度感的时候,那时就会想起和回归中国传统的节日礼仪和文化。
其实我很反感群发信息拜年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群发信息显得没有诚意过年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好时机,平时联系的不联系的,亲近的疏远的,熟悉的陌生的,有年这根绳子拧着,不由自主的互相靠拢,见面的还好,寒暄、叙旧,谈天说地,年这个氛围是个广阔的天地,又是个闲散的空泡时间,大家没有压力,自然聊得不亦悦乎。但对于无法见面的,只能借助发达的通信设施达成同样的愿望,打电话拜年、网络视频、手机短信还有新兴的微信,电话、视频之类无疑是耗时的,不够经济不够快捷,除非特别亲近的可以尝试,不可能普及到所有亲朋好友,短信息是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够快够方便,流行了十几年了,如今仍然占据春节拜年的第一渠道,只不过短信息的运营商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群发信息使友情或者亲情失去了真实感感情的维系在于双方的经营和付出,亲情和友情又是不同质的两种感情,我们往往会分别的对待,用不一样的态度和方式维护感情的真挚和长久。而过年时的问候却将两种感情拉在一起、融成一体,在春节里,亲朋好友无法分辨,也无意再分那么清楚了,反正都是过年,就图个快快乐乐、吉祥如意,无论亲情和友情都能够共同契合的规则,干脆一锅烩了。群发短信的恶劣之处在于那些毫无感情的文字所代表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心态。
三、群发信息杜绝了进一步交流的冲动
最后提一点祝福的意义吧!亲友之间的感情维护不在于过年的这几天,关键的是平日的积累,是个持续的过程,祝福的意义更在于交流,借着春节这个由头,大家互相了解一下近况,不至于渐渐地陌生了。
二者是同义词,均是用于祝贺新年快乐的。
相比较而言,二者又有些许差异:谨贺新年中的“谨”特指恭谨,恭敬,郑重之意,在谨贺新年中,谨是慎重,小心的意思,多数用于官方,书面文件中,整句意思是:是在新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你最真诚的祝福。
例如:公司年会,领导讲话等用谨贺新年比较合适;恭贺新年就是恭敬的祝贺新年快乐,感情层次轻一点。其使用范围比较大众化,多用户与广告语,日常交谈,例如平辈之间新年祝贺,家庭聚餐个人祝愿等比较合适。
新年祝福语:
1、爆竹声声除旧岁,瑞雪红梅迎除夕。良辰美景不夜天,才子佳人对春联。祥瑞随风入庭院,千里万里人团圆。猪年祝福表思念,健康富贵到永远。除夕快乐,猪年吉祥!
2、今年新春不收礼,收礼只收好心意,美丽幸福加如意,通通属于你;今年新春不送礼,送礼只送短信息,健康自信加活力,统统都给你!春节快乐哈!
3、轻轻地写下一句,风儿乱了思绪;带一声问候,含几多牵挂;联系不多不少,但很真;问候不冷不热,但很亲。短信传音,愿你新年幸福!
4、为欢度新春,我为您整一对联。上联:上午聚,下午聚,喝高喝醉梦里聚;下联:白天乐,晚上乐,玩疯玩爽透心乐。横批:祝您春节过得岗岗的!
5、春节来临百花香,一条信息带六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工作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箱,六香送你永安康!祝大家春节快乐!
在我的周围就有一群人,每当新年的时候,都会在朋友圈里面发很多内容,同时还会群发祝福。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我的看法有这几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人都是比较喜欢热闹的,发朋友圈也是图个吉利,发祝福是为了给对方最真挚的祝福。
在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举行非常多的活动,很多朋友都喜欢把这些活动分享给大家,所以才会选择发朋友圈。
但是群发祝福,我就有点讨厌了,如果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发的话那还可以,群发的话,自己感觉有点厌烦。
我个人比较反感群发信息拜年,因为这是最典型的无效社交行为,是走量不走心的社交。
登门拜年和群发祝福是两种常见的拜年方式。春节人们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拜年群发信息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拜年方式有点敷衍缺乏心意和诚意。
我觉得新春拜年最好可以分类编辑信息,亲自编辑审核好预发送的信息原则是简单明了再加上自己的地理位置镜框等个性化因素证明一下该条祝福信息是有心准备自己写的而不是纯转发的。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以不同样的方式送上祝福,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家里亲人老一辈的老人。应该主动打上一个电话去祝福他们天冷多穿衣吃饱喝好是最基本的语言。
我最不喜欢那种无脑群发的人群里面的内容没有经过自己审核就发给所有的朋友,该用的禁语也不用甚至还有转发前原信息内携带着陌生人的署名。
每年在身边发群发祝福信息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是接了信息,不回复也不闻不问。其实不管如何应该回复信息即使转发甚至出了问题的转发至少他们在转发信息的时候还点击了你的名字至少还想着要给你发个信息。虽然收到的信息不一定合胃口,但至少应该礼貌的回复一下。
总之,我个人比较反感群发信息拜年,但是一个人的社交圈有很多人是平息联系比较少的春节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一种形式来维系彼此之间的这种链接群拉祝福也是一种拜年方式只要心意表达了就好。朋友总归是朋友不会因为对方用了群发祝福的拜年方式关系就疏远。拜年最重要的是把心意传达给对方,至于什么方式也无需计较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