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多音字组词:撒:撒花(三声) 撒气(一声)散:散落(三声) 分散(四声) 零散(其实这个是轻声,字典里算第三个多音)落:飘落(四声) 落枕(LAO 四声) 丢三落四(LA四声)大大落落(LUO一声)倒:跌倒(三声) 倒立(四声)=
多音字组词:
撒:撒花(三声) 撒气(一声)
散:散落(三声) 分散(四声) 零散(其实这个是轻声,字典里算第三个多音)
落:飘落(四声) 落枕(LAO 四声) 丢三落四(LA四声)大大落落(LUO一声)
倒:跌倒(三声) 倒立(四声)
==============================================================
四个象声词:嘀嗒、叮咚、噼啪、哗啦
四个描写雨的词:瓢泼大雨、绵绵细雨、梅雨殷殷、和风细雨、来势汹汹(的雨)等
四个表示时间短的词:忽而、瞬间、俄顷、须臾
四个ABB形式的词:白茫茫、气呼呼、轻飘飘、空荡荡(还有很多,基本都是形容词,想不出来的时候,可以说几句描写性的句子,很多形容词都可扩展为ABB形式的词。)
侧弹腿、正蹬腿、侧踹腿、扶地后扫腿、横扫腿、抱双腿前顶摔、抱单腿拉腿摔、夹颈过背摔、接腿转压摔、左直拳、左摆拳、左勾拳等等。
1、侧弹腿
以左侧弹腿为例,左势站立,上体稍向右侧倾,重心后移,同时左腿曲膝展髋,大小腿自然折叠,脚背绷直,随即由曲到伸,大腿带动小腿向右前横弹,力达脚背。实战范例:左侧弹腿佯攻对方下盘,随即右侧弹腿实击对方上盘。
2、正蹬腿
以左正蹬腿为例,左势站立,身体重心稍后移,同时左腿屈膝提起,曲肩向前,脚尖上勾,随即从脚跟领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实战范例:用正蹬腿攻击对方上盘,当对方运用侧弹腿攻击时,突然用右正蹬腿抢先攻击对上盘。
3、左直拳
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前方,然后左拳压肘收回,成基本姿势。右直拳反之。
4、左摆拳
基本实战势,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离地外转,并辗转脚掌,上体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与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横击高于肩平,然后恢复基本姿势。右摆拳反之。
5、横扫腿
以右横扫腿为例,左势站立,重心移至左脚随即上体右后转360度,带动右腿,直腿由后向前弧形横扫,力达脚背。实战范例:当对方用右侧弹腿攻击我上盘时,拍挡防守后随即用右后横扫腿攻击敌上盘。
-散打
这是最新的05版的,得分部分
第十九条 得分部位
头部 躯干 大腿
第二十条 禁击部位
后脑 颈部 裆部
第二十一条 禁用方法
(一) 用头、肘、膝和反关节动作进攻对方
(二) 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三) 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
第二十二条 得分标准
(一) 得2分
1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
2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
3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2分
4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十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
5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6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二) 得1分
1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1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1分
3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4用主动倒地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不能顺势站立者,得1分
5主动倒地三秒钟不起立,对方得1分
6 运动员被指定进攻8秒后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7受警告一次,对方得1分
(三)不得分
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
2双方下台或同时倒地,不得分。
3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4缠抱时击中对方,不得分。
第二十三条 犯规与罚则
(一)技术犯规
1消极搂抱对方
2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3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4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5上场不待或有意吐护齿、松脱护具
6运动员不遵守规定的竞赛礼节
(二)侵人犯规
1在口令“开始”前或者“停”后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的方法击中对方。
(三)罚则
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成绩无效。
5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成绩无效。
第二十四条 暂停比赛
(一)运动员倒地(主动倒地除外)或下台时
(二)运动员犯规受罚时
(三)运动员受伤时
(四)运动员互相抱缠没有进攻动作或无效进攻超过2秒时
(五)运动员主动倒地超过3秒
(六)运动员举手要求暂停时
(七)裁判长纠正错误、漏判时
(八)处理场上问题或发现险情时
(九)因灯光、场地等客观原因影响比赛时
(十)被指定进攻超过8秒仍不进攻时
第六章 胜负与名次评定
第二十五条 胜负评定
(一) 优势胜利
1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员长同意,裁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2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3一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二)每局胜负评定
1在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判定每局胜负。
2一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3一局比赛中,一方下台两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4一局比赛中,双方出现平局时,按本局受精干,劝告少者,当天体重轻者顺序判定胜负,如上述三种情况仍相同,则为平局。
(三)每场胜负评定
] 1一场比赛,先胜两局者为该场胜方。
2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诊断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3比赛中因一方犯规,另一方乍伤,经医务监督确诊后,判犯规一方为该场胜方
4因对方犯规而受伤,通过义务监督检查后确认不能继续比赛者,为该场胜方。但不得参加以后的比赛。
5循环赛时,一场比赛中,如获局数相同,则依受警告,劝告少者的顺序决定胜负。如仍先同,则加赛一局,一次类推。
第二是六条 名次评定
(一)个人名次
1淘汰赛时,直接产生名次。
2循环赛时,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两人或两人以上积分相同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词
1负局少者列前
2受警告少者列前
3受劝告少者列前
4体重轻者列前(以抽签体重为准)
上述四种情况仍然相同时,名次并列。
(二)团体名次
1名次分
(1) 各级别录取前八名时,分别按9、7、6、5、4、3、2、1的得分计算
(2) 各级别录取前六名时,分别按7、5、4、3、2、1的得分计算。
2积分相等时的处理办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分数相等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次:
(1)按个人获得第一名多的队名列前;再如相等时,按个人获得第2名多的队伍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2)受警告少的队名次列前。
(3)受劝告少的队名次列前。
以上集中情况仍相同时,名次并列
搏击散打,看起来好像更多的是身体素质的比拼,其实更是需要头脑的一种天才项目。你自己也说了自己在比赛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很好,说明你在动脑子。但是,你需要挖掘出原因,第一局为什么乱,是技战术发挥不好,还是对对手的套路不能在短时间内清晰的认识;第二局,你为什么开始急了,为什么技术动作乱!为什么对自己的训练内容没有很好的发挥!心态为什么没有调整好??就这些点,你一个点能总结50个字,二三百字也足够了。
不过。写总结不是应付差事,更需要你能对自己的不足、长处,做出客观的评价和认识,不知几不知彼怎么能大好比赛呢???
你说呢,朋友~~
散打是中国创立的。
武术徒手格斗形式的名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记载于文字流传于民间的叫法不少。古称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等由于以徒手相搏相角的形式在台子上进行,故俗称“打擂台”。民国时期,始将武术徒手格斗称为“散手”,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开始试点比赛之后,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散手”这个名称,尊重了历史的沿革,是自然而合乎情理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散手”这个名称不准确,不好理解,应该改为“散打”。武术徒手对抗比赛试验的反复实践过程所反映出来的表象,在人们的头脑里逐渐形成了反映这种事物的概念。人们在口头语言、文字记载、媒体报道中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散打”这一名词术语。“散打”概念中的“散”字就是表示散手、散着(招)、拆手、招术的意思;“打”字表示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格斗较量的性质和用途。这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字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从字面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表象及其本质属性,见其词、名其意,而且通俗易懂,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因此,中国武术协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1998年开始在正式的比赛和交往中,推广使用“散打”一词,并逐渐规范统一。
得分标准:
一、优势胜利
1、在一局比赛中,先完成三个三分动作者。
2、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3、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4、一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5、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鉴定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二、得3分
1、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者,得3分。
2、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3分。
三、得2分
1、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接触台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
3、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四、得1分
1、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大腿和小腿。
3、运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攻后,8秒钟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4、主动倒地超过3秒钟不起立,对方得1分。
5、受劝告一次,对方得1分。
五、不得分
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倒地或下台。
3、双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5、抱缠时击中对方。
扩展资料:
散打犯规判定:
规则规定的犯规有两大类,一类是侵人犯规,侵人犯规极容易给对手造成伤害,因此场上裁判对侵人犯规的处罚极严厉,甚至当有些运动员有侵人犯规的倾向时,场上裁判就会给予提醒,这叫做必要提示。二类是技术犯规,主要指一些不符合规则要求会对比赛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
一、侵人犯规
1、在场上裁判员口令“开始”前或“停”后进攻对方。
2、击打对方禁击部位。
3、用头、肘和反关节动作进攻对方。
4、用膝攻击对方头部。
5、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6、用腿法攻击倒地一方的头部。
7、用牙咬对方。
二、技术犯规
1、消极搂抱对方。
2、消极逃跑躲避对方攻击。
3、用手抓住围绳进攻对方或不正当地利用围绳或立柱。
4、处于不利状况时要求暂停。
5、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语言或有其他不服从裁判的行为。
6、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7、上场不戴或吐落护齿,有意松脱护具。
8、教练员及助手严重违反规则。
参考资料:
你说的“四”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我知道,日字冲拳是专打正中的。专业擂台比武,双方都有一定的水平。因此,选手的动作幅度往往较大,发力角度、攻击角度变化多端,攻击范围很广。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方防不胜防。日字冲拳,速度倒是快,但是攻击范围很窄,能够打到的地方比较少,因此很容易防住。
我与散打、咏春都有对练的经历,感觉纯粹的咏春不适合比赛,只能用于日常防身,对付没什么武功底子的人。如果你要在比赛中使出日字冲拳,也不犯规,关键是,你这样打能不能讨到便宜?现代搏击的拳法主要脱胎于拳击,直钩摆组合。虽然理念简单,真要招架可不容易。因为你事先不知道对方打你什么部位,也不知道发力方向是什么,一旦遭遇连续打击,人的反应速度完全跟不上。咏春强调直拳,动作幅度小,发力角度单一,基本上都是往前方冲击,而且常常会连续攻击同一部位(或者附近部位)。这么单一的攻击,对有经验的对手,即便速度很快,也难以突破防御。
想要体会其中的感觉,最好自己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