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大满贯生日,曾终结欧洲选手垄断,铁腕开除刘诗雯

问答 0 26

国乒大满贯生日,曾终结欧洲选手垄断,铁腕开除刘诗雯,第1张

国乒大满贯生日,曾终结欧洲选手垄断,铁腕开除刘诗雯
导读: 2020年10月18日,是国乒大满贯孔令辉45岁的生日。孔令辉在运动生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教练生涯做出了出色的成绩,2017年退出女队主教练的工作,至今也一直未能回归。 孔令辉的运动员生涯非常辉煌,他在1995年天津世

2020年10月18日,是国乒大满贯孔令辉45岁的生日。孔令辉在运动生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教练生涯做出了出色的成绩,2017年退出女队主教练的工作,至今也一直未能回归。

孔令辉的运动员生涯非常辉煌,他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结束了欧洲选手对世乒赛男单冠军的垄断。在此之前,江嘉良在1987年世乒赛夺冠后,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在1989年,佩尔森在1991年,盖亭在1993年,连续将圣勃莱德杯留在了欧洲。

国乒男队在这几年里的成绩欠佳,曾经在世乒赛团体赛获得过第七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国乒开始研究弧圈球的打法规律,并开始培养年轻选手,1995年天津世乒赛是国乒打翻身仗的最好机会。

中国队先是在男团决赛中依靠王涛、马文革、丁松的出色发挥,3比2战胜瑞典队,重新夺回斯韦思林杯。在男单比赛中,孔令辉和刘国梁又会师决赛,最终孔令辉3比2取胜,首夺世乒赛男单冠军。

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的男单决赛中,孔令辉战胜瓦尔德内尔,获得奥运会男单冠军。夺冠后,孔令辉亲吻胸前国旗的一幕,深深留在众多球迷的心中。

退役后,孔令辉开始了教练工作。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孔令辉从施之皓在手中接过中国女队主教练的职位,带领国乒女队在苏州世乒赛和里约奥运会上,续写了辉煌。2016年的女子世界杯,刚夺得大满贯的丁宁因伤退出了比赛,后来刘诗雯也提出自己因为身体问题,要退出世界杯比赛。

孔令辉和教练组劝说刘诗雯参赛,对成绩不做要求。刘诗雯也是因为自己是世界第一,却无法取得里约奥运会单打资格问题,心里憋了很大火气。刘诗雯拒绝了教练组的建议,导致2016年女子世界杯国乒无人参赛,平野美宇捡了个大便宜,国乒女子世界杯19连冠终结。

国乒教练组因此非常震怒,对刘诗雯的消极做法给予了处罚,将她退出了国家队,三个月后才重新回归。这件事在当时也引起了争议,刘诗雯差点因为这个产生退役想法。

2017年,对孔令辉来说是非常不顺的一年。在无锡举行的亚锦赛上,平野美宇连续战胜丁宁、朱雨玲、陈梦,夺得亚锦赛女单冠军。刚刚解禁复出的刘诗雯,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向战胜队友的平野美宇表示祝贺,让人难以理解。孔令辉也承认平野美宇的打法很先进,国乒要加强研究。

2017年的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前,孔令辉因为卷入 娱乐 业纠纷,紧急回国接受调查,就此离开了中国乒乓球队,目前从事紫砂壶的行业,近来没有什么消息了。

尽管刘国梁曾经邀请孔令辉回归,但他答复只想静一静。目前国乒女队在李隼和马琳指导下,成绩也非常不错,孔令辉回归的可能已经非常渺茫了。

如果孔令辉能回归的话,国乒女队会变得更好吗?

欢迎在讨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在距离奥运会还有50天之际,国际乒联宣布一消息,来自白俄罗斯的世界冠军萨姆索诺夫名单在列,搭上了去东京的末班车。

与老萨一起乘坐这班车的还有英国名将皮切福德(球迷称他“皮皮虾”),非洲一个阿鲁纳等,能够最后时刻获得战奥运机会,真值得可喜可贺。

老萨,44岁了,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杯单打冠军,与刘国梁同时代的世界高手,是国乒一个可敬的对手,职业生涯曾战胜刘国梁、孔令辉、马龙等大满贯选手,在2009年、2011年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

虽然老萨还没退役,他已经于2020年就任欧洲乒联副主席。

奥运名单的确定,并非一个途径,有的是靠洲际比赛,有的是奥运预选赛,还有的是国际乒联公开赛(含总决赛)等,当然了,最后一个直通途径是,国际乒联根据世界排名,直接来定名单。

像这次公布的选手,就是依据世界排名,由国际乒联定夺的,能够搭上末班车,去实现奥运梦想,是一次难忘之旅。

依靠世界排名入围的选手,还有球迷比较熟悉的韩国混双名将田志希/李尚洙,他们在预选赛不低印度选手,如果没有这个靠排名,乒坛劲旅韩国队的混双就缺席了。

前一阵子,小言浏览乒乓信息,看到了阿鲁纳陪儿子打球,奥运临近了,作为曾在奥运战胜波尔,打进八强,被张继科称赞过的选手,没有参加东京奥运的信息,挺纳闷的,没想到,这就公布了,且与老萨,皮皮虾等名将一起,这说明,国际乒联充分考虑了各个协会的特点,把实力名将都汇集到奥运舞台。

除了公布最后确定的名单,国际乒联近日也确认一规则,那就是在单打项目——同协会回避原则,一个协会最多4人(男女各2人),有了这个原则,甭管世界排名、奥运积分排名,两人都不会同区。

对于国乒来说,已经确定的单打名单,无论男队的马龙、樊振东,还是女队的陈梦、孙颖莎,她们排名都是名列前茅,不受这个规则影响。

随着最后一批参赛名单确定,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名单,全部定了。祝贺获得奥运参赛资格的所有队员,有了圆梦机会。在仅剩的50天,各位选手,要抓紧备战了,争取在奥运舞台上打出精彩。

根据奥运乒乓项目比赛规程,7月24日至8月6日进行乒乓球比赛,顺序是先混双,后单打,最后是团体比赛。

不是。乒乓球选手的代言都是集体性的代言,因为国乒是一个大团体,不是只有主力才能代言。国乒名单:男队:樊振东、马龙、梁靖昆、王楚钦、林高远;女队:孙颖莎、陈梦、王曼昱、王艺迪、陈幸同。

祝贺!邓亚萍儿子勇夺男单冠军,他在业界还有林诗栋,王楚钦,松岛辉空。

一、林诗栋背景

2020年全球乒乓球锦标大赛,在广西省百色市正式拉下帷幕。年仅15岁林诗栋获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样一个年轻新星,有不少人感叹刘国梁的眼光毒辣。 林诗栋是国内近几年冉冉升起的一颗乒乓球新星。2015年,10岁的林诗栋正式加盟海南省乒乓球队,在海南省乒乓球队教练李蒙的训练下,林诗栋技术和成绩提高很快。2018年和2019年,他“以小打大”代表国家少年队参加了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并获得了两次男子团体冠军和两次个人单打亚军好成绩,如今他已经成为海南省乒乓球新代表人物。这样有实力,自然也是引起了刘国梁的注意。林诗栋在去年全国锦标赛,奥运模拟赛都有出色表现,这也导致很多球迷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他的偶像是樊振东,希望能在未来成为世界冠军。因为他们有点像,所以大家亲切的称他是“小小胖”。

二、王楚钦背景

王楚钦属于国乒00后一代佼佼者了,国乒六大主力中唯一00后选手。2000年出生的吉林小伙,自小就和乒乓球结缘。王楚钦自小对自己特别严格和苛刻,不管冬天还是夏天,坚持锻炼从来没有间断。在2015年全锦赛上,王楚钦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击败了巅峰时期的马龙。凭着这样优秀成绩他成功进入了国家队,那年他才15岁。王楚钦打起球来狠劲十足。前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吴敬平曾说“王楚钦打法不一般,关键时刻总能敢打敢拼,跟藏獒张继科的狠劲有的一比。”2016年在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出征奥运团体热身赛上,16岁的王楚钦与张继科鏖战五局,决胜局仅以8-11惜败。

二、松岛辉空背景

日本天才选手松岛辉空,2岁时局会正手攻球,3岁时就会正手爆冲,4岁11个月时的搓中起板接快拉,7岁就会正反手连续爆冲,8岁时征战全日本大赛,取得骄人成绩。是青少年乒乓球未来强大的劲敌。

相信喜欢乒乓球的球迷都在期待国乒官宣奥运名单,可是大家等来的却是奥运名单推迟发布的消息,不过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官方疑似泄露了国乒奥运名单,而刘诗雯此次则是落选女单资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国乒官宣推迟发布奥运名单的消息之后,不少心急的球迷经过各种搜索却找到了 WTT发的名单,而名单里面的女单项目并没有出现刘诗雯的名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男子单打 : 马龙和樊振东

女子单打 :孙颖莎和陈梦

男子团体 :马龙、许昕和樊振东

女子团体:孙颖莎、陈梦和刘诗雯

混合双打:许昕和刘诗雯

从 WTT发布的名单可以看到,刘诗雯被安排到女子团体和混合双打项目,而女子单打的2个名额则是分配给了孙颖莎和陈梦。

要知道刘诗雯此前夺得了2019年 世锦赛女单冠军以及 世界杯女单冠军,当时她在世界杯女单决赛中以4-2的大比分击败了朱雨玲,在赢得比赛的同时也成为了 女乒世界杯 历史 上第一位“五冠王”。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刘诗雯却依然落选了此次的奥运女单项目,这样的情况确实出乎了球迷们的意料,而 WTT似乎也发现了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泄露奥运名单),在舆论逐渐扩大的情况下WTT也赶紧删除了这份名单,不过这份名单依然被许多球迷提前截图保存了。

从球迷的评论可以看到,大家都希望刘国梁能够给予刘诗雯一个机会,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让一名优秀的国乒选手就这么与奥运女单资格擦肩而过了,有球迷更是直接用“祝贺伊藤美诚东京双冠”这样的言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与此同时刘国梁此前说过的话也被球迷挖了出来,当时刘国梁表示国乒女队员想要在东京奥运会上担当重任,就必须经过一些大赛的洗礼,只有引领一个大赛或者一个周期,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

如今种种迹象表明刘诗雯落选了奥运女单,刘国梁说过的话也成为了笑话,毕竟刘诗雯夺得了2019年 世锦赛女单冠军以及 世界杯女单冠军,这2个奖项可以说都极具含金量,如果这还不能入选奥运女单名单的话,那么刘诗雯就真的是有苦难言了。

不过刘诗雯此次入选混合双打名单,国乒派出刘诗雯和许昕这对组合去参加混合双打,这也可以看出她的实力是获得认可的,国乒肯定是希望用这个“王炸组合”确保混合双打项目的金牌,争取能够在奥运会上一举拿下5个乒乓球项目的金牌。

只是从球迷角度出发的话,大家确实很难接受刘诗雯落选奥运女单的情况,毕竟刘诗雯的能力确实配得上这个席位。

2016年里约奥运会 刘诗雯就没能入选女单项目,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乒乓球手,如果这次依然落选的话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被并称为国乒“六小龙”的王皓、陈玘、邱贻可、郝帅、单明杰、张超,在2003年的国际国内乒坛上演了一幕新人风暴,这股“龙旋风”走势强劲。

  “所谓的六小龙,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和差距的。但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冲击力,究竟谁能冲上主力位置,就看这一两年。”男队主教练刘国梁2003年年底的时候说。

  如今,一年过去了。这六个人当中,王皓已经成了世界冠军,但是在雅典与奥运冠军失之交臂,这种痛楚让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迅速的一次成长;2004年之于陈玘是一次突破,一种幸福,连他自己都说,“能拿奥运冠军,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半年的禁赛是邱贻可为年轻付出的代价,在痛定思痛中他渐渐成熟起来,年底访欧,他重拾自信;而对于郝帅、单明杰、张超而言,2004年像过去的很多年一样普通,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平淡”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年,年底访欧的铩羽而归,让三人多少有点郁闷,可平淡中自有一种积累,年轻的生命期待着那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王皓:龙头有龙头的痛苦

  3月份的多哈团体赛上,王皓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威给自己拼出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主管教练吴敬平说:“他比我想象的好得多。”

  8月雅典,王皓在一场年轻人的巅峰对决中输给柳承敏,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朴实的父母道出那句感动天地的“儿子,爸妈永远陪伴着你!”

  2004年,王皓经历了初次登顶的喜悦,也品尝了与冠军失之交臂的痛楚,他俨然已经从“小龙”成长为一员虎将,而那些经历过的大喜或大悲,注定会成为这一年里他最深刻的记忆。

  自从“六小龙”声名鹊起后,王皓一直作为中国乒乓球新生代的领跑者被列在第一位,而最终确定这一地位的是2003年底的世界乒乓球大奖赛广州总决赛,甚至可以说,王皓的2004年是从2003年年底开始的。那之前的世界杯、访欧比赛他都没打好,但他一直相信自己在同批选手中能力是最强的,这种心理优势在他与陈、郝帅的比赛中化作了一种韧劲,让他咬到最后,也笑到了最后,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更多的自信。

  尽管备战多哈团体赛的冬训中,王皓状态时有起伏,可在出征希腊公开赛前,当心理老师让队员写下自己的目标,王皓还是毫不犹豫地在单打一栏写了“冠军”,结果他真打了第一。希腊公开赛的球馆就是后来雅典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用馆,王皓夺冠后,刘国梁曾跟他开玩笑,如果现在是奥运会打完就好了。

  多哈团体赛自己也没想到打得那么好,因为赛前吴指导、刘指导感觉我不是特别紧,都找我谈话,那次比赛是我这么多比赛中准备最充分的一次。

  很多人一般第一场球都会比较顺,可我上来第一场对法国希拉打得就非常艰苦,1:2落后,咬到最后才赢了。因为团体赛气氛跟其它比赛完全不一样,我想第一场打得都这么紧张,后面比赛会越来越激烈,对抗性越来越强,所以自己对困难估计得比较充分而且大一些,最后打完发现,其实困难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

  王皓给自己拼出了冠军,拼来了机会。领奖前的空隙,他给家里拨去电话,大声告诉妈妈“我是世界冠军了!”而在雅典奥运会男单三号竞争中,他同样赢得了最重要的筹码。

  王皓是从一位央视记者那里知道自己单打报上的消息,可他首先想到的是孔令辉没报上可能会很沮丧。从3月17日,双打第一次报名落选到4月10日最终报上名的25天里,王皓一直与孔令辉并肩战斗着,从这位老将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和人在绝境中所爆发出的潜能,这些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他。奥运会预选赛前的那段日子,王皓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双打上。

  凭借队内7胜1负的战绩,孔令辉在男双项目上搭上了去雅典的末班车,第三次踏上奥运征程。而2000年刚进国家队,通过电视看孔令辉悉尼夺冠备受鼓舞的王皓,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身兼单、双两项。他知道作为单打三号,自己的任务就是当好一名“扫雷工兵”,为队友夺冠扫清障碍。而对于把握性更大的双打,王皓有理由给予更多的期待。可一场仅仅30分钟的比赛改变了这一切。奥运会男双第一轮孔令辉/王皓VS老瓦/佩尔森,当1比4的比分定格,王皓和孔令辉对望着,几乎不相信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知道第一场非常不好打,赛前对老瓦/佩尔森这对也特别重视。去年韩国公开赛时,我们两对交过手,本来该输的球最后4:3赢了。可真正到了比赛,觉得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他们对中国人的技战术打得非常坚决,跟他们打特别难受。一上去没想到他们就拼得很凶,我们没能及时摆脱那种被动局面,还老想着把比分拉开。其实,赢的一局比分很悬殊,可输的几局都只差2分。

  也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双打的失利让王皓更加全神贯注于单打,他离奥运冠军似乎也越来越近。半决赛对阵王励勤,原本的下风球,王皓打得却格外主动。

  奥运会前的热身赛,我1比3落后,最后4比3赢了王励勤,心态上感觉好一点了,不是特虚。他只报了单打一项,肯定飙着劲要拿冠军,我想他跟我打半决赛时的心态就像我决赛对柳承敏一样。

  六胜柳承敏的战绩足以让王皓对决赛充满自信,决赛前夜,他睡得很踏实。第二天,站在决赛场上,他感觉自己肯定能赢,或许是太自信,又太想拿这个冠军,心态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决赛场上的王皓始终给人感觉不够兴奋。

  我也很想让自己兴奋起来,我知道蔡指导在场外不停地喊,让我叫起来,跳起来,可自己蹦了两下,不由自主就停下来了。即使1比3落后,第5局6:9落后时,我仍然觉得自己能赢。

  第5局,王皓被逼上绝境后的出手坚决果敢让很多人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当第6局王皓2:1领先时,很多人以为这会成为一个转机,可2:2平后的两个球彻底粉碎了那瞬间的希望。

  咬回来一局后,第6局又2:1领先,我当时就想如果能这样咬住,到最后着急的可能是柳承敏。可2:2平后,他发球,没想到我连续搓了两个半高,他又连续抢攻,比分忽然就变成了2:4,没想到让他把比分一下子拉开了。

  决赛后,王皓说,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励勤会跟他打成那个样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王皓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怎样退场,怎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那时候什么也想不进去,领奖的时候我连长裤都没带,还问人家“不穿裤子能行吗?”老外都懵了。最后借了蔡指导的运动长裤,上的领奖台。

  决赛当天,王皓家几十平米的房间里挤满了人,有领导、各媒体记者。为了更清楚地看比赛,长春市政府还特意送来一台大彩电。决赛后,王皓连着给家里打了六个电话,他不说话只是一直不停地抽泣,妈妈想安慰儿子,就给他讲家里边的情况。王皓听完后,问妈妈:那我输球以后,彩电拿走没?这么孩子气的话让妈妈哭笑不得。当爸爸妈妈告诉他要去机场接他,王皓死活不让,他让爸妈到北京后住在宾馆里,下飞机后他去找他们。这时的王皓像是个做错了事情的小孩子,害怕面对自己的父母。

  当时主要怕自己情绪受影响而控制不住,可他们真去了,我也非常高兴。看到那么多人去接自己,真的挺激动的。回国前自己也想可能会有很多球迷对自己很失望,那几天在外面想换换心情,碰到了很多球迷,他们都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安慰我,说一些鼓励我的话,告诉我2008年还有机会,这些都让我挺感动的。

  雅典奥运会是王皓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考,同时,他也迎来了人生中最迅速的一次成长。一枚奥运银牌对于年轻的王皓,已经是一种突破,一次的失去和获得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下去。从雅典回来后,王皓看了他对柳承敏那场球的录像,偶尔会自言自语,这个球如果这么处理就好了,那个球那么打可能就赢了。

  可输了就是输了,必须要承认。教练也跟我说,有些人会因为一次比赛的失利而从此一蹶不振,但有些人会因此更激发斗志和潜能,反弹的空间更大。我当然会选择做后一种人。

  被王皓当成偶像刘国梁,这样评价王皓:“小孩非常本分,但在综合气质、求战欲与获胜欲上,他甚至不如小将陈,总之劲头不够。他需要很快从阴影中走出来,超越自我。”10月底萧山世界杯上,王皓半决赛负于马林。

  当时感觉自己已经缓过来了,可实际情况比想像的还是差了点。前面比赛打得还可以,等到了半决赛,不知道怎么回事,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赢了,打进决赛碰格林卡,再输了怎么办?可能就那么一刹那,心态上就出了问题。下来我也把这些想法跟刘指导讲了,他说只要你打进决赛,总有机会拿冠军,有本事你就次次进决赛。我想如果每次我都能打进决赛,总不至于一次冠军也拿不到吧,那点儿也太背了(笑)。所以,重要的是,每次比赛都能进决赛

  可谈到“复仇”,王皓却看得很淡,“我的对手不止柳承敏一个,要想在2005年世乒赛上夺得单打冠军,有实力拿冠军的那几个人都是我的对手,还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打比赛。”在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王皓已经成了响当当的NO1,可对于“****”的说法,他认为还是要用成绩来说话。

  ****既不是靠媒体炒出来,也不应该是自己说出来,而要用成绩说话,最重要的是得到队里人的认可。****不仅要球技一流,还要在全队起到核心作用。就像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夺冠后,大家都认可他是****。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后几年的一个奋斗目标。

  陈玘:恍惚之间已是奥运冠军-

  “还想进国家队吗?再拼一拼,要进就直接进一队。”2002年,在联赛赛场上,刘国梁对已经两次被国家队退回的陈玘这样说。受到鼓舞的陈玘豁出去了,凭借在超联中的出色表现,11月份他被直接调入国家一队。

  “有灵气、讲义气、人不错,练好了将来能往上冲,但前提是必须把过去身上的惰性改掉。”这时刘国梁刚当上助理教练,主管陈玘。

  “他打球时的场上作风、拼劲杀气,包括心理素质都不错。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有激情、有朝气,这也符合我们的队风和我的执教思路,我比较看好他这点。”说这话时,刘国梁已经成了男队主教练。

  或许是陈玘身上的灵气和激情,让刘国梁仿佛见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对陈玘格外器重。而陈玘也没有辜负期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奥运冠军,这种火箭般上升速度折射出他身上的某种特质,而这正是刘国梁所看重的。

  刘国梁在谈到2004年年底的欧洲之行的时候说:“这次出去访欧,如果你问欧洲人,他们肯定说陈玘是这几个人中威胁最大,水平最高的一个,甚至与其他几个人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事实上,他们几个的真正水平是一样的。陈玘发球好,特点突出,有得分手段,他的这种得分手段能冲击世界上任何一位高手,但他同样有明显的漏洞。经历了雅典奥运会的考验,陈玘外战的综合能力无疑上了个台阶,国外选手会觉得他的冲击力更强了。

  “如果说,陈玘强,未必是他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是强在心态和气质上。在那种生死关头,能超水平发挥,才是一名真正的优秀运动员应该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果不具备,在世界大赛中就很难担当起重任。可陈玘做到了,奥运会谁敢说不在乎,可他仍然能豁得出去。”

  邱贻可说:“陈玘打奥运冠军对我们几个年轻人启发也很大,我觉得他应该拿这个冠军。原来刚上一队的时候,刘国正、陈玘和我都是刘指导主管。2003年巴黎世乒赛以后,我能感觉到训练中陈玘那种向上的欲望特别强,也很用功,每天都加班加点,下来还经常想球、琢磨球,这一年他进步真的很快。”陈玘夺冠对其他几个“小龙”的确有很大的触动,正如2003年邱贻可在巴黎世乒赛上对波尔一站成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波尔似乎成了中国年轻选手的“试金石”。

  单明杰跟陈玘同为江苏队的,又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最佩服陈玘在球场上的那种霸气。“他在比赛场上能够给对手一种威慑力。有些人赢你一次,下次碰他,你还是觉得会输,陈玘身上就有这种威慑力。”

  陈玘从来都觉得自己行,即使比赛打输了,他也从不怨天尤人,也不会退缩。他自信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冠军的料子,这种想法是发自内心的,即使在没打出来之前,他也这么觉得,可当时其他人有谁会觉得他行呢?

  但陈玘也有过短暂的不自信,那是2003年朝鲜公开赛(一个级别比较低的国际比赛),他打得一塌糊涂,回北京后,他问马林:“你说后面我还能有机会吗?”“应该有吧,不知道。”当时老大哥的答案显然无法抚慰陈玘。可这次访欧中,当张超输球后郁闷地砸床时,同住一个房间的陈玘却以一个“过来人”的口吻跟他讲自己输完朝鲜公开赛以后的那种感受。“没事,你还是出来打得太少了,关键要好好总结,打好后面的比赛。”张超听得很信服,因为发生在陈玘身上的奇迹,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刘国梁对陈玘的气质尤为喜欢,他说:“陈玘是个人来疯,人越多,场面越大,他的表现欲就越强,你要是再一夸他,他就更来劲。你夸多了,他也会找不着自己,但从目前看,这点上他做得还不错。陈玘身上还有一点很可贵,就是他会主动跟你交流。德国站比赛,他早早就输掉了,可跟没事人一样在你旁边溜达,你说他,他听着也很高兴,还会主动和你说他的想法,他有不对的地方,你怎么骂他都行。可其他几个队员输了球,都躲着你走。”

  陈玘说自己走到哪里都是挨骂最多的一个,所以习惯了。奥运会前的封闭训练,盯他的教练最多,他挨的骂也最多。“教练骂你说明重视你,如果没人管你,那就说明你完了。”这样的心态能不好吗?王皓输给柳承敏后,承认自己赛前与教练主动沟通得不够,没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刘国梁还讲了陈玘在2004年11月的德国公开赛的一件事,“因为很多场次都是同时开始,我不可能每场都盯着。陈玘对波兰老将布拉什奇克这场球,一上来他就2比0领先,打得比较顺手,估计是他觉得问题不大,应该在自己控制范围内,所以就松了一口气。但这时候,对方有了一些变化,加上布拉什奇克本来就具备一定的实力。陈玘没能及时调整过来,在临场经验上,他还是显得不够。

  “比赛中,有一局陈玘局面非常困难,他拼命在场上喊啊,叫啊,结果艰难拿下了那局。这时,对方忽然向裁判提出,陈玘叫喊的声音太大。但在其它场次做场外指导的刘国梁说,他并没有感觉陈玘的声音有多大,应该说还没奥运会时叫得凶。可裁判给了陈玘一个警告。

  “后来,陈玘不喊了,可这一不喊,还真发挥不出来,打得皱巴巴的。他下来也说,不知道为什么裁判不让他喊。我说,如果你临场经验再好一些,可以问裁判,或者用其它方式解决。从这点上看,陈玘的摆脱能力还是差了一些。当然,这与前一阵他一直打联赛,没有系统训练有关。”

  奥运会回来以后,陈玘一直穿梭于各种庆功、活动和比赛之间,人没得到彻底的放松。访欧前,他觉得自己状态不错,可真正到了比赛场上,却有种打不进去的感觉,“尤其每局打到后面,比如僵持住,1:1,2:2的时候。还是精力不够,盯不住。”“我当时还2:0领先呢,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打的,那哥们最后打疯了”,输给布拉什奇克,陈玘自己都觉得稀里糊涂。

  陈玘说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累了”,因为全是比赛,如此高密度的比赛确实给了陈玘机会,但人只有自己成就自己。2004年,陈玘算得上是个大赢家,一年前,他还只是中国乒乓球队中最普通的一名球手,而一年后,他已经实现了当运动员的最高理想: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为此,本刊把风云2004中的“年度突破”颁给了陈玘。

  四年前,陈玘还在女队给参加奥运会的人当陪练,在电视里看孔令辉悉尼夺冠,他绝对没想过2004年自己也可以站在奥运赛场上,更不用说拿冠军了。何况,几天后他因违反队规第二次被罚回省。与同龄人比起来,陈玘打球一路上经历了太多挫折,这也让他变得知足:能拿奥运冠军,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但他不会满足,他还想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的单打上有些突破。“继续好好练呗”,陈玘说。

  这次年底访欧,我们是故意让同批的几个队员去竞争,平时有主力队员参加比赛,他们输球了也看不出来。通过访欧,可以看出他们心气在不断往上走。但与国家队几位主力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他们的共同问题是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心里甚至存在幻想,如果这次能打好,最好能够拿冠军,就能参加明年的世乒赛。我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大目标,但不应该把这种想法带到比赛中。尽管都想取得好成绩,但为了这个好成绩而付出的努力和必胜的信心不够,没有发自内心的那种自信,在场上摆脱困难的能力不够,战斗力下降,这些都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通病。现在他们要解决的是思想方法和心态问题。要学会分析问题,技术上可以练,但心态是最重要的。

  邱贻可:酒醉正在醒来

  2003年巴黎世乒赛前,很多人都没想到邱贻可会入选,包括他自己。对波尔一役,让邱贻可充分享受到了踩着巨星肩膀成名的感觉。

  名是出了,可接踵而来的却是烦恼。“世乒赛回来以后,外界媒体给我的赞誉太多了,我本身也不希望这样。自己是信心越来越强,可到后来就有点盲目自信。把自己的位置摆高了,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好。”世乒赛后很长一段时间,邱贻可在训练中投入的精力明显不如以往,那种“飘飘然”的感觉影响着他的进步。2003年12月份的广州总决赛上,他因为深夜醉酒,为年轻付出了代价。“那事出了以后,自己感觉有点懵,因为从小到大我都特调皮,什么也不怕,属于做事情不考虑后果那种。”害怕、惶恐、后悔、焦虑,都是邱贻可在等待“宣判”日子里有过的最真实的感受。“我知道队里一定会处理我,可又不知道会怎么处理,也想过自己会不会被调整了。”可那时候,邱贻可脑海中唯一的念头还是:我想在国家队打球。

  总决赛后,邱贻可直接从广州飞回四川,以往他每次回去,俱乐部都会有人来接他。可这一次,他是一个人拎着箱子回去的。“我知道俱乐部肯定对我特失望,当时感觉自己真的做错了,对不起很多关心我的人。”回到家,妈妈气得也不跟他说话。“家里所有的人都说我,开始几天我妈根本不理我,后来就骂我,说一些很重的话,可我知道她很爱我的。”妈妈说,那天她好像有心灵感应似的,急急忙忙往家赶,总觉得有事情发生,就守在电话旁。家里人都知道她脾气急,没敢告诉她,而邱贻可的爸爸当时正好在外地出差。第二天,儿子的事情就见报了,有的写得还很夸张,她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了,想立刻到广州把儿子揪回来问个清楚。“我们当然希望他能打好球有出息,可如果像报纸上说的那样,他就太坏了。”爱之深而责之切,做父母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开始自己觉得都没法活了,俱乐部这么对我,家里也这么对我。每天晚上我都做恶梦,睡得特不踏实,想想自己真的愧对太多人。”后来,俱乐部领导和教练开始找邱贻可谈话,帮他分析认识自己的错误。“那时候,脑子里特别乱,每天除了写检查,吃饭,睡觉,就是再写检查,很多事情现在都想不起来了。”对于邱贻可,那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为自己不成熟的性格付出了代价,或许他自己也不太愿意再去回忆那段经历。但邱贻可保证:今后滴酒不沾。

  一次刚进训练馆,主管教练肖战看他眼睛红红的,抓住他就问:“你是不是又去喝酒了?”“肖指导,自从上次那事以后,我可是滴酒不沾,不信你闻一闻?”邱贻可张大了嘴巴,凑到肖指导面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邱贻可这种“天不怕、地不怕,做事不计后果”的性格,却可以让他在比赛中不惧压力,有一股能豁出去的狠劲。“我打比赛一般不会特别失常,不太害怕压力。”当初教练也是看中他这点,在几个年轻队员中,他最早拥有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可我跟其他几个人相比,技术没有他们好,比如郝帅,陈玘各有各的特点,而且他们进步都非常快。2003年世乒赛我感觉自己给年轻人带了个好头,我能赢波尔,他们向上的欲望也更强了。就像这次陈玘打了奥运冠军,对我们大家启发同样很大。”在性格方面,邱贻可与陈玘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有种灵气和那股豁得出去的劲儿。邱贻可认为,陈玘这一年进步神速是因为他对球的钻研和琢磨,在这点上,自己做得远远不够,“我的聪明没用到乒乓球上,主要还是太贪玩了。现在感觉比原来好多了,以前肖指导让补课,我特不情愿,可那会儿灵气好点,现在灵气也差了。”

  邱贻可小时候在四川打球时,教练说他练8个小时的球也就有2个小时是认真在练。妈妈问他为什么?邱贻可振振有词的说:“如果他们练8个小时才能拿冠军,我练2个小时就拿,那干吗还要练那么长时间?”入选国家队后,邱贻可知道了,成功是一定建立在刻苦训练的基础上。他训练很认真,可就是坚持的时间不长,容易走神。“还是太贪玩了,我会在训练中努力克服这点。现在年轻选手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都处在往主力冲这个阶段,如果训练中不比别人多付出,技术上不加强,难度非常大。”有时候累了,练不动了,邱贻可就这样提醒自己。

  这次访欧是邱贻可自“醉酒事件”被禁赛以后第一次出去打比赛。在队里打对抗赛,他连对抗的对手都排不上号。之所以让他打,教练是看重他的那股子狠劲,在比赛中时常能出一些灵感球。德国站,他半决赛输给波尔,奥地利站第一场就败了下来。“他第一站打得还不错,第二站,一个是心态没摆正,没引起足够重视,前松后紧,起伏比较大。从技术上讲,邱贻可没有特别的得分手段和实力,一打起来,如果对方实力比较强,就会比较被动。打到后面,我也发现他发抢等环节打得比较乱。”带队的刘国梁这样说。

  “这次访欧前,不用教练说,我们几个心里都清楚,打好了意味着明年世乒赛就有戏。我第一站发挥还可以,心态比较好,大家都知道比赛很重要,可能我的想法没有他们多,能全力以赴去拼,打出了一些技术。对波尔,我知道自己下风,第一局赢了,非常自信,我觉得他可能心里还是有点阴影。第二局,几个关键球自己没处理好,9平后,我发球,他摆我一个,我挑出去了。打到13:13平后,一个机会没把握好。第5局,7:1领先,可打到后面,自己还是有点紧。”邱贻可打进男单四强时,给爸爸发去了短信:爸,我单打进前四了,跟波尔争决赛权。去德国前,邱贻可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爸妈等待他的好消息。他很想通过这次访欧来证明自己。

  奥地利站的首轮出局,邱贻可说完全怪自己,“大分2比1领先,第4局又7:4领先,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下来,就开始看旁边张超他们那场球。”贪玩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知道比赛很关键,可人就是紧不起来。7:4领先后,我拉他正手,他放了一个高球,当时自己处理得太随意了。那个球打完,我就知道坏了。第5局7:3领先,又有点走神,第6局打到5:5平,当时已经有点乱了,虽然11:10领先,但结果还是11:13输了,都是自己‘烧’的。”以往遇事总爱找客观的邱贻可说这次输球完全怪自己。按理说,这样的教训也不算少了,可他总是不太长记性,“我早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时处理球就是太随意,注意力不够集中。”

  让邱贻可给自己两站访欧比赛打分,“第一站可以打80分,第二站也就20分。”“加起刚好100分啊?”邱贻可笑了,他更希望自己今后能尽百分百的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在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邱贻可排在了第35位,“原来还排19呢,这下都掉飞了。”但邱贻可的目标依然坚定如初,那就是世界冠军。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眼睛里又泛起了那股久违的争胜的光芒。

  郝帅:小小的“野心”在萌动

  2003年访欧前,采访郝帅,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如果能参加年底的访欧,就争取打进总决赛。12月份,在广州总决赛上,郝帅一路连胜庄智渊、柳承敏闯进了决赛,这是他第一次打进顶级比赛的决赛,对他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最终郝帅还是输在了关键局、关键球的处理上,以3比4负于王皓的结果,让他难过了好一阵。“打第二跟第一的差距可大了,也许就这一次冠军就能把你那口气提上来”,冠军得主王皓这样说。

  “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下那场比赛,可到关键时刻手却变软了”。

  “手软的那几个球,我就那么一溜神,王皓就赢了。”

  问他“是不是想‘甲壳虫’了?”郝帅那张长不大的娃娃脸上,两只眼睛笑得眯成了缝。

  关键时刻好犯嘀咕,这个问题已经困扰郝帅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些可能不是在训练中能够完全解决的,而要通过比赛不断改进。”

  过去的2004年,郝帅自己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平淡。

  “其实在一年开始的时候,也想过这一年应该是什么样子,可现实总跟想像不一样。这一年一眨眼就过完了,感觉真的就是平淡。”这一年郝帅一共打了三站公开赛,两站输给香港运动员,一站负于了自己的队友。在联赛中,他所在的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发挥不错,最终位列三甲。

  在年底德国、奥地利两站访欧中,郝帅由来已久的“心理问题”又暴露出来。“郝帅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心理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技术水平的发挥。”刘国梁说。德国公开赛上,郝帅输给香港的张钰,而此前中国公开赛长春站他输给了高礼泽。“因为香港队的队员都是从内地出去的,球路非常清楚,加之他们心态上调整得比较好,而他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刘国梁这样分析郝帅两次输给香港选手的原因。郝帅占一个左手优势,技术上又很有特点。跟外国选手打时,他们可能会不适应,而他通常能发挥得比较好,但与香港选手交锋,在对手适应自己后,郝帅的变化明显不够。“面对国外选手,我倒不会手紧或发怵,所以这次访欧没打好,不能归结为出去打比赛打得少,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心理上。”追问他的这个“心理问题”到底是什么?郝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自己在场上想法多了点。”显然,郝帅已经意识到这点,这一年里他也一直很努力地

电视剧《夺金》的时间来到1965年,国家乒乓球队同时出征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布达佩斯国际乒乓球锦标赛,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来到国家乒乓球队,为运动员们打气助威。他说:“自从容国团1959年拿到第一块世乒赛的男子单打金牌,为中国拿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从那时候开始,乒乓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就不仅仅是一项 体育 运动,同时也是我们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窗口”。

这段反映了当年乒乓球运动在国家的地位,而且电视剧艺术地再现了真实的 历史 与比赛场景,既引人瞩目又扣人心弦。

非同寻常的比赛

大赛开始,贺龙元帅像指挥战役那样运筹帷幄。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赛场,加密电话和电传机直通北京人民大会堂国乒赛总指挥部。贺龙在电话里告诉国乒队的领队:周总理特地叫他去中南海西花厅,说毛主席对这次世乒赛和国乒赛相当重视,中央要求在赛场上赢要赢得英勇顽强、干净利落,要赛出我们的水平,打出我们的风格。对于关键赛局的比分,要一分一报中央——由此可见,当时中央领导对比赛重视到什么程度。

电视剧的主角、国手刘争光不负众望,在半决赛中3:0战胜民主德国选手舒比克,与苏联选手达德洛夫斯基进行决赛。在北京,贺龙元帅要求决赛一分一传。比赛开始后,周总理要求从现在起到比赛结束,他与贺龙的电话作为专线不挂掉,他要第一时间知道每一分的比分变动。

决赛第一局,刘争光21:17获胜。周总理在电话里说:“贺老总啊,苏联大使契尔沃年科刚给我打了电话,说都是 社会 主义阵营,苏联毕竟是 社会 主义的一杆大旗,希望咱们让他们赢这一场。“贺龙问:“总理,您的意思是?”周总理表明了态度:“金牌我们不能让”。随后,周总理要求确保冠军的指示传到布达佩斯。

比赛异常激烈,苏联选手达德洛夫斯基连扳两局,刘争光1:2落后。在北京的贺龙元帅坐不住了,激动地说:“刘争光啊,我的小祖宗,你可不能再输了。你的比分,周总理在电话里每一分都听着呢,”这些话一字不差地传到布达佩斯,教练拿给刘争光看,对他说:“小祖宗,全世界都看着咱们呢,你可得加把劲啊”。

随后的比赛中,刘争光犹有神助,21:17拿下第四局,比赛进入决胜局。这时,克里姆林宫的专线电话打到贺龙元帅那里,苏联国家 体育 委员会转来苏联元帅马林诺夫斯基的电话。翻译告诉贺龙:“他命令我们,一定要让达德洛夫斯基赢得这场比赛”。贺龙与周总理通话,周总理的态度是坚决不退让。贺龙让翻译原话告诉苏方,并通知前方第五局尽快拿下比赛。

决胜局,刘争光20:18获得赛点,达德洛夫斯基捞回一分,19:20。在北京,时针哒哒地走动,布达佩斯赛场暂时没有消息传来。周总理在电话里焦急地问:“贺老总啊,前方什么情况啊”。贺龙指着电传机问:“怎么不传了,怎么没动静了?”

在布达佩斯赛场上,刘争光连攻对手十三大板,赢得比赛冠军。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徐寅生在世乒赛上连攻日本选手十二大板,与队友夺得男团冠军的事。全场沸腾了,在北京的贺龙元帅向周总理汇报胜利的消息。周总理高兴地说:“我代表党中央、代表毛主席,向布达佩斯的同志们表示祝贺,我还要给你们体委送庆功酒啊”。

布达佩斯举行男单冠军颁奖仪式,五星红旗升起,赛场内外唱起了国歌。接着切入了资料镜头:在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第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团冠军,容国团带领中国女队战胜日本队,登上女团世界冠军的宝座,庄则栋第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和徐寅生、郑敏之和林慧卿分获男女双打冠军艺术再现与纪实部分交织在一起,既让我们看到激情澎湃、无比精彩的比赛,又深刻地体会了乒乓球的“国球”使命。

贺龙元帅与乒乓球运动

《夺金》里的贺龙元帅是艺术化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元帅对国家 体育 事业和乒乓球运动的贡献。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贺龙元帅发现乒乓球运动对场地和设施的要求不高,适合在国内推广,可以成为中国 体育 的突破口。

《夺金》里的国手杜建华是从南洋回来的,而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是从香港回国的,邀请他回来的正是贺龙元帅。就像《夺金》里有国家乒乓球一队、二队一样,贺龙元帅在全国搞“乒乓球会战”,广泛选拔人才组成国家集训队。

1961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组成的中国男队战胜日本队,夺得男团冠军。庄则栋获得男子单打冠军,邱钟慧获得女子单打冠军。从那时起,中国乒乓球队冲上了世界高峰。

1963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办的第27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夺得男子项目的三项冠军,女队成绩不理想。贺龙元帅非常心急,他点将容国团来带女队。容国团主管女队仅半年时间,就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办的第28届世乒赛上打了“翻身仗”,在女团决赛中打败蝉联四届冠军的日本女队,捧回了中国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女子团体冠军奖杯——考比伦杯。

在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捧回五座奖杯,确立了世界乒乓强国的地位。国球昌盛,凝聚着贺龙元帅的心血。

经过5天激烈的对决,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乒乓球WTT多哈支线赛正式落下帷幕,中国队收获颇丰,斩获了5个项目中的4个冠军、4个亚军,仅男双遭遇败绩,无一对组合打进决赛,具体成绩如下:

不过本次比赛国乒虽然战绩可喜,但多人惨遭爆冷或者外战败北,仍然值得反思总结!

WTT多哈支线赛国乒共派出了27人参加,但排名都不是很高,队内位置也都比较靠后,因为主力运动员基本都去新加坡参加WTT大满贯赛了。

而在出战多哈的国乒运动员里,名气最大的应该是周启豪(世乒赛单打主力)、刘丁硕(全运会单打亚军)、于子洋(世界杯团体冠军)、钱天一(世乒赛双打主力),结果除钱天一以外,其余三人都没能拿到冠军,甚至连一次决赛都没打进。

首先是女队防线连续两次被张本智和的妹妹张本美和突破,覃予萱、齐菲都输给了这位年仅13岁的日本小将,这也让无数人感到惊讶不已,许多人不禁发出感慨:别人13岁就能赢国乒一队的选手,而我们的13岁小将现在干嘛呢?

随后张本美和又和一队名将张瑞打得难解难分,最后也不过是3-4才败北,真是后生可畏!而张瑞赢球后不久也输了外战,被年仅17岁、与自己同为横拍生胶打法的木原美悠淘汰——虽然木原美悠等日本选手最终都止步于决赛前,但她们的表现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了!

此外,国乒男双又一次掉链子,两对组合于子洋/刘丁硕、徐海东/袁励岑都没打进决赛,虽然前者是输给了队友,但后者却是被世界排名仅96位的中国台北组合冯翊新/黄彦诚打败,由此可见国乒在这个项目上确实没什么优势的,还得加油!

根据安排,周启豪等23位国乒选手将继续留在卡塔尔,参加3月18日开打的WTT多哈常规挑战赛,而这次大家的对手将会更加强大,因为许多参加WTT大满贯赛的外协会顶尖高手即将转战卡塔尔,其中就包括雨果、林昀儒、弗朗西斯卡、杜凯琹、冯天薇、田志希等人。

除此之外,张本美和等参加多哈支线赛的强敌也将在常规赛中上阵,继续冲击中国队的防线,那么这次国乒的非主力选手们还能拿到4个冠军吗?或者再接再厉,包揽5冠?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