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年年如意家和万事兴,岁岁平安福寿到百年——这个不能算对联,根本就不对偶,而对联最起码应当是上下句要对偶。“年年如意”与“岁岁平安”,这两句是对偶的,按照对联平仄格律,也是对仗的,很不错。但是“家和万事兴”与“福寿到百年”根本不对偶,请看——
年年如意家和万事兴,岁岁平安福寿到百年——这个不能算对联,根本就不对偶,而对联最起码应当是上下句要对偶。
“年年如意”与“岁岁平安”,这两句是对偶的,按照对联平仄格律,也是对仗的,很不错。
但是“家和万事兴”与“福寿到百年”根本不对偶,请看——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家(主语)+和(谓语)+万事(主语)+兴(谓语)-条件复句(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
福寿(主语)+到(谓语)+百年(补语)-单句
上下句的语法结构根本不同,这是对偶的大忌,对偶都没有做到,就更谈不上对联了,所以也就不要问上下联了。
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锣鼓阵阵迎新年
“爆竹”对“锣鼓”:名词对仗,平仄相协。
“声声”对“阵阵”:叠词对仗,平仄相协。
“辞”对“迎”:动词对仗,平仄不计。
“旧”对“新”:名词对仗,平仄相协。
“岁”对“年”:名词对仗,平仄相协。
上联辞旧,下联迎新。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首句入韵者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泪》)
前三联对仗者,首句不入韵的,五律多于七律;首句入韵的,七律多于五律。
律诗首联不用对仗,颔联、颈联、尾联用对仗。这种形式的律诗罕见,因为一般尾联是全诗的结束语,用散行比较容易画龙点睛,用对仗较受束缚,故诗人不喜用尾联对仗。杜甫诗中时有这种形式,后人模仿者较少。下面五律、七律各举一首: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悲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泗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律诗中也有四联全部用对仗的,这种形式出现得较早,如唐初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盛唐时,王维、杜甫作品中有不少四联全对仗的律诗,其后也有诗人仿效的,故这种形式虽比较罕见,但较后三联对仗的稍多些。下面五律、七律各举一首: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王维《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一)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旗列紫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排律的对仗和律诗同,首联、尾联可用可不用,但中间不论有多少联,必须全部对仗。例如: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贼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之一)
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
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
唤客潜挥远红袖,卖炉高挂小青旗。
剩铺床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
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
(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律诗以颔联、颈联对仗为正例,上面介绍的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颔联、颈联、尾联三联对仗,以及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对仗,称为变例,也有书上叫做别格、变体的。这些变例,唐宋以后,以至现代人写旧体诗也有仿效的。还有两种变例,中唐以后就很少有人仿效了。这两种变例是在近体诗形成过程中,尚未完全定型时出现的,起于齐梁,延至中唐。一种是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颈联又对的形式。如梁简文帝的《夜听妓》: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如何明月夜,流动拂舞腰。
朱唇随吹动,玉钏逐弦摇。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余娇。
这首诗首联、颈联是很工整的对仗,而颔联却不对。在平仄格式上也有后来所谓"失对"、"失粘"之病,带有不少古体诗的痕迹。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平仄完全合律,而对仗尚存古法。在近体诗定型之后,也有诗人偶然仿古。如李白《挂席江山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这种变例后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偷春体",意思是:律诗应该在颔联对仗的,却抢先在首联对仗了,"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诗人玉屑》卷二)
还有一种仿古的变例,就是首联、颔联都不对仗,全诗只有颈联一联对仗。例如盛唐的王维《送岐州源长史归》: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又如中唐的元稹《归田》: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这两种仿古的对仗,多见于五律,七律很少,但于名作中亦偶然见到。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这两首七律的颔联似对非对,与颈联相比,其工整程度就差得多了。第一首颔联平仄失对,第二首首联、颔联平仄失粘,在声律上也都有古体诗的遗风。
上面介绍的那两种存有古风的律诗,中唐以后就很少见到了。晚唐以后,律诗颔联、颈联的对仗,同平仄的对、粘一样,成了律诗的金科玉律。因此绝句后来也称截句,意思是:绝句是从律诗上截取下来的。如果截下的是律诗的首联、尾联,那末这绝句两联都不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首联、颔联,那末这绝句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颈联、尾联,那么这绝句,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颔联、颈联,那么这绝句两联全对仗。
“祝贺新春迎好运”和“贺喜佳节开门红”是两句对仗的祝福语,没有上联和下联之分。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例如,“祝贺新春迎好运,贺喜佳节开门红”、“贺喜佳节开门红,祝贺新春迎好运”等等。
1、福年新运,财源广进!凤凰自古栖大梧,良木由来作栋梁,新的一年再接再励!
2、在这个充满喜悦的日子里,在长久的离别后,愿新年的钟声代给你一份宁静和喜悦,和新年的祝福。
3、献上我无限的祝福之意,祝福您不论何时何地都幸运常伴!春节快乐!心想事成!生意兴旺!财源茂盛!
4、爱情,既甜蜜,又苦涩:相聚时,甜得像蜜;哪怕暂时的分离也苦得如药。新年的愿望,愿我们永不分离!
5、祝老师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发达,工作顺利!
6、踩着风的翅膀,迎着满天的雪花,洒落你一生的祝愿:一周七喜,百事可乐,万事芬达!
7、老爸,今天是新年,你不知道吧?祝老爸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8、我很感激,这都有赖于您的每份支持和厚爱,在此我衷心希望您与您的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
9、春节来临,祝新年快乐,愿你常常辰刻幸福快乐!愿春节的温馨带给你祥和与喜悦。
10、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感谢您,亲爱的老师,祝福您,新年快乐,永远年轻!
11、新年到来,请遵守四项基本原则:将财神看守到底,将幸福紧握到底,将好运怀抱到底将爱。
12、新年佳节我送你一份有屎以来最重的礼物,你一定会大吃一斤,还要多多饱含,如觉分量不够,还请自便。
13、无尽的爱与祝福,献给我的大姐,你永远是我的偶像!
14、没有你的天,不蓝!没有你的花,不艳!没有你的饭,不香!没有你的眠,不甜!亲爱的,新年快乐!
对联祝福语如下:
上联:人怀远志驰良猴下联:世易新春唤白羊。
上联:天涯芳草绿猴蹄下联:华夏玉羊欢羊毫。
上联:猴甲雄骑迎胜利下联:羊羹美酒庆丰收。
上联:猴年已绘丰收景下联:羊岁继吟致富诗。
上联:万象更新新世纪下联:五羊献瑞瑞门庭。
上联:占地利生意兴隆下联:得天时财源广进。
上联:花开富贵家家乐下联:灯照吉祥岁岁欢。
上联:财达三江通四海下联:业兴千年连九州。
上联:岁焕新风燕剪柳下联:春来大地羊铺云。
上联:喜看阳春花千树下联:笑饮新岁酒一杯。
上联:世上尘埃随猴尽下联:人间春色逐羊来。
1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祝新年大吉!
2 春节你要生活超越小康,常葆福乐安康,气魄强健如钢,甜蜜入对成双,不离酱蒜葱姜,吃嘛嘛都香。
3 愿你365天天天快快乐乐;8760小时时时开开心心;525600分分分甜甜蜜蜜;31536000秒秒秒精彩缤纷!
4 当你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你头上,财神已进了你家门,荣华富贵已离你不远。祝福你新春快乐!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新春佳节我祝福你鸡年吉祥!
6 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帮助我找到以后的路,谢谢您,妈妈!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开心。
7 从今天开始什么都不想,什么人都不念,多余的事都不做。静静的迎接2018年,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8 不管汗能流多少,也不怕血可洒许多,我们在今天铭刻下人生的理想,我们将永远和懒惰与涣散作别!
9 岁岁平安,安居乐业;业和邦兴,兴旺发达;大吉大利,力争上游;游刃有余,青春永驻。鸡年快乐!
10 圣诞过了,新年走了,新年来啦,这些日子你快乐吗?愿这些快乐、开心永驻于你2018年的每一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