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中小学,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还有可能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吗?

问答 0 31

在乡镇中小学,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还有可能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吗?,第1张

在乡镇中小学,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还有可能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吗?
导读:其实在乡镇中小学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还是有可能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评为正高级教师的条件。第1点,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任教5年以上,那么才有可能会被评为正高级教师。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其实已经满足了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任交5

其实在乡镇中小学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还是有可能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评为正高级教师的条件。

第1点,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任教5年以上,那么才有可能会被评为正高级教师。

教龄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其实已经满足了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任交5年的一个条件,这是一个硬性指标。

第2点,要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乡村教师如果想要评上这么高级教师那么自己的学历不能太低,不能是专科,必须要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最好是本科以上学历,最低也需要本科。因为这个也是硬性条件,如果达不到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想要评这个正高级教师岗位,那么是比较难的。

第3点,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在乡村教师任教30年以上的高级教师,想要成为正高级教师,必须拿出卓越的教书育人成果。比如说自己教育的班级拿到了某某优秀奖,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这个也是被用来评判的一个标准。

第4点,能够很好的完成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工作任务。

这是职责所在,其实也是工作态度的一种良好体现。能够完成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工作,那么就是把工作放在所谓认真落实好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只有用积极的心态才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其实这个考核的就是一个工作能力和心态问题。

第5点,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在乡镇中小学教龄30年以上,那么从中可以看出应该是在教育教学第1线的。只要坚持在教育教学第1线,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满足评比正高级教师的一些硬性指标。

第6点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作为一名教师,这个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他不仅仅要教书育人,他更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以及人生的引路人。如果以上的这些都能够做到,那么就可以去评比正高级教师。

提起教师的职称晋升来,中小学校的老师们可谓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老师们喜的是晋升高一级职称是对老师们辛勤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可以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高职称就意味着高工资,高待遇。

老师们担忧的是,中小学校教师职称的级别越高,岗位名额就越少,门槛就越高,意味着晋升就越难了。

众所周知,教师职称设置是金字塔结构,越往上级别越高,岗位设置就越少,评审门槛就越高。这样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老师们创新创造、勤奋努力。

所以一名教师,从教几年后,就自然定级为初级职称。也就是说,评审初级职称不费吹灰之力,属于自然晋升,有多少人晋升多少人。但是要想再晋升一级,评审中级职称,就有难度了。中小学校教师的中级职称,要受名额岗位比例的限制。

初级职称自然晋升,所以大家只要够条件了,都可以跨进来。但是中级职称虽然够条件了,但是往往因为岗位满员没有名额而无法晋升。这样一来,等待晋升中级职称的教师就会越来越多,形成“堰塞湖”。

记得二十年前,本人所在学校二十多个人等待晋升中学一级教师,但是每年划拨下来的晋升一级教师的名额只有1到2人。没办法,老师们只能耐心等待。本人是从教15年获得初级职称9年之后才得以晋升一级教师。

近几年来有的地方教师晋升中级职称好像还比以前更难了。本人所知道的有的学校已经连续五六年没有中级职称名额了,一些老师已经20年教龄了还是初级职称,如果以后几年岗位没有空缺没有名额的话,这些老师晋升中级职称还是没有多少希望的。

晋升一级职称尚且如此,晋升高级教师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近来有关教师职称方面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教师职称将有一个重大调整:中小学教师初级和中级职称不受岗位比例限制,不再竞争评审,只要工作到年限,满足考核标准,就可以按规定自然晋升。

一般来说,等待评审中级职称的老师们,都是满足了考核标准的,只是苦于岗位比例的限制而无法晋升中级职称。现在好了,教师中级职称将不再受岗位比例的限制,满足考核条件就可晋升。这对那些苦苦等待了好几年十多年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不光中级职称可以自然晋升,有的地方近几年来也针对农村教师的高级职称晋升出台了政策,在乡村学校教龄满三十年的教师晋升高级教师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符合条件可以通过考核认定晋升高级教师。这样的政策,让老师们振奋,也让老师们感动。有的老师这样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

教龄满三十年理应在职称评聘和收入待遇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直接晋级副高。

对在农村村学校任教时间较长的教师,在评聘高一级职称时应适当倾斜照顾,具体包括:

(最多18字)

1、是否是农村教师;

2、是否是在教中小学;

3、教龄是否达到30年,至少是20年以基层中小学教师岗位高级职称按1:2报送材料,通过率控制在55%以内;基层中小学中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率控制在60%以内。

破格参评对象,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累计30年以上的可以申请正高级职称,20年以上的可以申请副高级职称。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没有论文、项目、奖项、职称等要求。全国实行教师职称改革,教师职称改革后,将职称分为三个职称,合并为统一的职称等级。

法律法规

《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新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将注重教育教学一线任教的教师,对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已评聘相应岗位专业技术职务,长期未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即长期未履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件》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和义务的,今后将不再按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级。所以,提醒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双肩挑”人员(指兼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和乡镇教办人员以及原专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今后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须按《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应承担一门学科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否则,将按职责分类规范聘任到管理人员岗位。

教师所获得的从教30年荣誉证书,是一种荣誉象征,是国家对辛辛苦苦坚持在教学岗位上从教多年的教师的认可,这对于他们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工作30年教书荣誉证书对于教师的职评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针对于这一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享几点个人看法。

一、给教师们颁发从教30年荣誉证书,能够起到鼓励和激励的作用

“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的颁发工作”从2016年就开始了,这是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教师所颁发的一本证书,不少乡村教师坚持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多年,为乡村教育教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小匠老师看来,国家给教师颁发工作30年教师荣誉证书,这是对乡村教师的一种精神褒奖,也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肯定,给教师们颁发从教30年荣誉证书,对于正在从事乡村教育的老师而言也是一种激励。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表示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并没有什么作用,还不如直接给教师们下发奖金更为实际,小匠老师认为,给教师颁发工作30年教师荣誉证书,这属于无上的精神奖励,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个人的荣誉。

有时候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更为重要,现在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越来越好了,乡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在这个时候给予教师们一定的精神奖励,这更能够激励教师和鼓励教师。

二、对于职评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能够获得工作30年教师荣誉证书,这对于职评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的,我们知道在职称评定当中,教师们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教龄等,工作三十年教师荣誉证书也将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证明材料。

小匠老师在网上也曾看见过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从教30年荣誉证书和5万元现金,你会怎么选择?

对于这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表示从教30年荣誉证书是至高的荣誉要比5万元现金更值钱,但也有人表示5万元现金其实更加实际,从教30年荣誉证书只不过是一纸证书,并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如果让小匠老师来说,不管是从教30年荣誉证书还是5万元现金都要选,给从教多年的教师颁发30年荣誉证书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对于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另外,给从教30年之久的教师下发5万元的现金奖励,其实也是合情合理,并不过分,毕竟那些能够坚持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多年的教师,他们也是很伟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我支持30年教龄,自动晋升为高级教师。

职称对老师的重要性,只有做老师自己才心里更清楚。前两天学校通知,近几年已经通过一级教师评审的同事,携带相关资料,办理岗位聘任的相关手续。

这就意味着这些同事,过去几年一直是高职低聘。虽然已经通过了职称评审,拿到了职称证书,但是由于受岗位比例的限制,自己的工资待遇一直是初级职称。

我看了一下通知中的同事,大多教龄在15到20年之间。其中一位同事,最早通过一级教师评审时间,在六年以前。也就是说这六年当中,中级职称的岗位一直轮不到他,所以他拿了整整六年左右的初级教师工资。

这么长时间,如果换到了其他行业或者单位的员工估计,早出岔子了。 我也对比了一下初级与中级教师之间的工资差异,每月300元左右,一年将近4000元,六年差距也在两万元多。

所以题主所说,教龄30年直接晋升为高级职称。我觉得这是对一线教师最大的鼓励,这相比乡村从教30年荣誉证书可能更来得实惠。 30年是人生最精力最旺盛,时间最宝贵的30年。 我更多的建议,30年的老师直接晋升为高级,而且取消各种指标限制。

只要满足条件,晋升以后直接兑现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职称评审改革中,更突出个人的业务能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考核。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对职称评审的影响。

结束语:让职称充分能体现出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降低职称在教师工资中的比重,将职称评审变成一种激励机制,而不是以职称来区别教师工资等级的指标。真正用职称,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让职称回归本质。

不少地方中小学职称向农村倾斜,向教龄长的老师倾斜,估计老师扎根乡村,长期从教!

为了鼓励乡村教师,让乡村老师安心从教,不少地方都出台政策,职称评聘向乡村老师倾斜。具体做法不一,有的地方是乡村老师教龄满30年可以不收职数限制评聘高级职称,有的地方是在乡村任教25年以上可以不受职数限制评聘高级职称。

中小学老师职称合并以来,让中小学老师看到了评聘高级职称的希望。但是也只是希望,因为高级有职数限制,符合条件的老师比较多,所以竞争异常激烈。通常一个高级职数有几十个老师竞争。

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没有论文,没有课题,没有优质课说课竞赛的奖项,在竞争者处于劣势,因此很多在一线辛辛苦苦一辈子的老教师,只能在一级岗位上遗憾退休。

为了鼓励老师长期从教,很多地方地教龄超过一定年限的老师实施职称评聘倾斜,符合条件的老师的职称评聘不受职数限制。也就是说不需要受到高级指标的约束,符合条件基本就可以评聘了。

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向教龄倾斜是人性化的操作

比如去年江西就出台了一个规定,乡村任教25年以上的老师可以不受职数限制评聘高级。当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业绩材料和荣誉的,有的地方甚至要求说课打分。

职称评聘想农村倾斜,向教龄长的老师倾斜是比较科学的,首先农村教师流动性太大,这也个政策让农村老师看到了对坚守的肯定。其次,年龄超过25的老师,现在很多都要退休了,他们在教育一线奋战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呢,让他们评上高级职称退休,为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是人性化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