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

问答 0 29

舞蹈教案,第1张

舞蹈教案
导读: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舞蹈基本功节奏的训练。(难点)

 2、幼儿学习一些舞蹈造型,能够大胆跟着音乐摆出造型,动作优美。(重点)

 3、幼儿体会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教师带幼儿做基本功热身。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拍过照片吗?那么你们拍照片的时候都喜欢摆什么造型呢?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展示,其他幼儿一起来学一学。

 二、播放ppt。

 1、师幼一起观察中幼儿的造型。

 2、教师分动作教幼儿,提醒幼儿摆造型时的注意点。(提腰、顶胯、绷脚尖等)

 3、提问:怎么摆造型最好看?

 4、教师:摆造型时不能乱动、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1、教师跟着音乐节拍表演,幼儿观察。

 2、提问:你们觉得老师表演好不好?为什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在听音乐时候心里默默数节奏。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练习数拍子。

 请能力强的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练习。

 4、播放音乐,幼儿全体随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玩玩、找找中了解五官、四肢等各部位的名称,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乐意跟随《小手拍拍》的乐曲旋律做模仿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围个小圈圈》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动动动

 指导重点:注意律动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将幼儿自然地引入音乐活动的氛围中来。

 教师提示语: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动身体吧!

 教师过渡语:我们宝宝的身体真灵巧,个个都是健康的好宝宝!

 二、玩玩乐乐:小手捉迷藏

 指导重点:在玩玩乐乐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随乐做拍手、握手、弹钢琴等模仿动作。注意不落痕迹地渗透游戏规则。

 教师提示语:顾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和你们玩个小手捉迷藏的游戏。那可要听仔细喽!等一下顾老师眼睛闭起来,数123的时候,你们赶紧把小手藏起来,千万不要让我发现哦!等到顾老师唱歌请你们小手出来的时候才可以出来哦!

 教师过渡语: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会做这么多动作,真是了不起。

 三、音乐游戏:小手拍拍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自己身体其它各部位的关注,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身体运动部位,唱出来并用动作模仿,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提示语:小手除了会捉迷藏,它还会找朋友呢。请你们仔细听听,看看

 它会找谁做朋友呢?(眼睛)

 2、随音乐完整感知游戏。

 3、了解游戏规则,仿编动作。

 教师提示语:猜猜小手还会找谁做朋友呢?想想还有什么地方没找过呀?可

 以请个别幼儿示范。

 4、完整集体游戏。

 教师提示语:这一次我们要边听音乐,边把小手的朋友全都找出来哦!

 四、跟随律动音乐自然退场。

 幼儿园托班舞蹈教案,舞蹈课可以说是一种将音乐和运动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对于幼儿来说既可以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又可以让他们运动身体,真是一门事半功倍的课程。

舞蹈教案 篇3

 小班舞蹈教案范例

  活动目标

 1、在玩玩、找找中了解五官、四肢等各部位的名称,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乐意跟随《小手拍拍》的乐曲旋律做模仿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围个小圈圈》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动动动

 指导重点:

 注意律动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将幼儿自然地引入音乐活动的氛围中来。

 教师提示语:

 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动身体吧!

 教师过渡语:

 我们宝宝的身体真灵巧,个个都是健康的好宝宝!

  二、玩玩乐乐:

  小手捉迷藏

指导重点:

 在玩玩乐乐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随乐做拍手、握手、弹钢琴等模仿动作。注意不落痕迹地渗透游戏规则。

 教师提示语:

 顾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和你们玩个小手捉迷藏的游戏。那可要听仔细喽!等一下顾老师眼睛闭起来,数123的时候,你们赶紧把小手藏起来,千万不要让我发现哦!等到顾老师唱歌请你们小手出来的时候才可以出来哦!

 教师过渡语:

 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会做这么多动作,真是了不起。

 三、音乐游戏:

小手拍拍

指导重点:

引发幼儿对自己身体其它各部位的关注,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身体运动部位,唱出来并用动作模仿,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提示语:小手除了会捉迷藏,它还会找朋友呢。请你们仔细听听,看看

 它会找谁做朋友呢?(眼睛)

 2、随音乐完整感知游戏。

 3、了解游戏规则,仿编动作。

教师提示语:

猜猜小手还会找谁做朋友呢?想想还有什么地方没找过呀?可

 以请个别幼儿示范。

 4、完整集体游戏。

 教师提示语:

这一次我们要边听音乐,边把小手的朋友全都找出来哦!

四、跟随律动音乐自然退场。

舞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资料的查阅,让同学初步掌握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

 2。通过对音画舞的欣赏,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并能够结合自身的感受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接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赏析舞蹈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配音乐和画面,师作DJ带领同学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赏

 A,舞蹈片段《酥油飘香》,欣赏后提问:

 姑娘们在干什么?

 哪个民族的舞蹈? 你怎么知道?(有同学回答:从服装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打酥油,生随音乐画面动作模仿,引语:舞蹈来源于生活。)

 B,欣赏和讨论

 出示各民族服装

 师:既然舞蹈和服装有关系,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什么于舞蹈有关系。

 舞蹈--(有关系) 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

 三。创编

 1,欣赏三个有关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让同学为它们取名字。

 问:为什么这样取,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回答时进行模仿和体会。如:没有明显的节奏,动作很快等。

 师:除了动作和队形,你还从哪里看出来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导同学从舞蹈元素进行分析。

 队形--漩涡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同学使用沙巾进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试一试,模仿“海宁潮”

 同学八人一组进行讨论, 个别组上台扮演,师生一起评价。

 3。展现:海宁潮,合成作品

 4。小结

 四,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出教室。

舞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能较合拍地行进走。

 2、迁移已有的动作经验,通过观察、讨论、图谱、探索的方式,初步学跳集体舞。

 3、感受“小蚂蚁”在一起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兵》(节选自《巡逻兵进行曲》)、录音机

 2、图谱、黑板、军人衣服一件、垫子若干

 3、了解军人的生活。

  活动过程

 一、完整的欣赏音乐,引起幼儿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军人的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听了以后是什么感觉?乐曲里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二、运用肢体动作,跟着音乐扮演“蚂蚁兵”。

 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结构,并用身体动作,一下一下感受音乐的旋律。

 (1)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乐句。

 师:乐曲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再听一听,一个乐句拍一次手。

 (2)教师出示,讲故事。

 师:这首乐曲还讲了一个《蚂蚁兵》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一天,有一群蚂蚁兵,他们要出去训练了,他们来到的训练场,练习本领,练习了哪些本领呢?(幼儿说,教师出示,鼓励幼儿做一做动作)

 师:(播放音乐,讲述故事)见到长官先敬礼,打枪、打炮、需找敌人、发现敌人,吹号集合。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创编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和手臂做动作。

 (动作:双手食指和中指在大腿根部踏步,慢慢走到膝盖,站定,敬礼并放下(做两次),左右张望,吹号,双手食指和中指在膝盖处踏步。)

 2、学习舞蹈《蚂蚁兵》,学习用肢体跟着音乐做“蚂蚁”舞的动作。

 (1)几位教师示范舞蹈动作。

 师:这首乐曲还可以跳舞呢!请你看一看,老师们跳了些什么动作?

 (2)孩子随着音乐在自己的位子前面,自然地跟着老师动作。

 师:我们一起站起来试一试吧!

 (3)幼儿排成四路纵队。

 师:请你将小椅子轻轻的靠边,我们到蚂蚁兵的家集合了。

 (4)跟着老师一起舞蹈。

 三、玩游戏。

 1、游戏“蚂蚁兵找食物”。

 师:练习了这么长时间的本领,你们感觉怎么样呀?我们这一次去找食物吧!(游戏2次)

 2、幼儿边舞蹈边走出活动室。

 师:蚂蚁兵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更多的食物吧!

 附动作建议:

 前奏(打鼓) 两横排,原地踏步

 1——4个八拍 行进走走上台

 5——6个八拍 敬礼,礼毕

 7——10个八拍 打枪、打炮。

 11——12个八拍 双手放于眼睛前做望远镜状,左右张望。

 13——14个八拍 一个幼儿向前两步走,做吹号状,其他幼儿立正,向右看齐。

舞蹈教案 篇6

 舞蹈课程:《小星星洗澡》

  一、年龄段 :4-45岁

  二、主题 :夜晚 树林 小河

  三、方案名称 :闪闪小星星

  四、艺术方向: 舞蹈

 五、设计思路:大自然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对自然中的各种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教育应追随幼儿的兴趣,因此设计了本次以星星为主题的活动,希望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更好的完成舞蹈学习活动。

  六、目标预设:

 1掌握《小星星洗澡》的基本动作及3/4的节奏。

 2学会扩指(五指张开,伸展到最大限度)、切手和简单的空间方位(正上位、正下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旁斜下位、胸前位)。

 3拉伸幼儿手臂及手指肌肉,锻炼幼儿上肢灵活性。

 4培养幼儿创造性,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方案准备:

 布置教室(夜晚,树林,小河)

 准备星星形状的卡片若干、星星头饰若干、《小星星洗澡》音乐及歌词。

  八、方案操作:

 1展示星星形状的卡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些是老师请来的星星朋友,我们一起把它们贴到墙上好不好

 老师带幼儿粘贴星星卡片。

 2师: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看星星啊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星星为什么那么亮呀,今天老师教大家一首歌,学会了这首歌小朋友们就知道小星星为什么那么亮啦 放音乐,教幼儿唱《小星星洗澡》(歌词:小星星在夜空,每晚跳进小河中,痛痛快快洗个澡,我夸星星讲卫生)

 3师:现在,小朋友们知道小星星为什么那么亮了吧,那是因为它们都是爱干净,勤洗澡的乖宝宝。老师教大家一个舞蹈,让小朋友们也变成小星星和它们一起洗澡,好不好!

 学习动作:扩指 师:小朋友们,谁能用自己的双手模仿小星星一闪一闪的样子啊(幼儿模仿,老师带其他同学跟着学)老师也想到一个,大家一起来学。

 练习空间方位:切手(先让幼儿自由模仿洗澡的动作在较规范动作)

 4师:好啦,小朋友们已经学会小星星洗澡的样子啦,我们的小星星朋友也来了,我们一起到小河里洗澡吧。 放音乐,带幼儿学习连贯动作。

 准备位置:跪地团身。

 准备音乐:

 (1)-(4)保持准备位

 (5)-(8)双手掌心向外放在眼前,摇头起身

 第一段:

 (1)-(2)正下位,掌心向外,扩指两次

 (3)-(4)旁平位,掌心向外,扩指两次

 (5)-(6)切手6次 前3次向右摆头 后3次向左摆头

 (7)-(8)双手缓缓放落在腿上 (第二、三段同一节奏,手位不同)

 结束音乐:

 (1)-(8)作睡觉状 (幼儿自由发挥)

 九、家庭拓展:在父母陪伴下观察星星 和父母一起做《小星星洗澡》

舞蹈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的美感,并愿意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

 2、幼儿能够小组合作创编舞蹈组合。

  活动准备: 丰富幼儿舞蹈动作、感知音乐内容、原声带

  活动过程:

 一、基础训练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准备动作站立

 2、手位以及手眼协调动作练习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提升经验动作

 1、幼儿欣赏完整歌曲

 2、你觉得这首歌分为几部分?你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吗?

 (1)从歌曲的节奏来说

 (2)从歌曲的前奏、歌曲、间奏来说

 3、节奏舒缓的时候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欢快的时候呢?

 4、歌曲的前奏我们都可以怎样舞舞蹈形式表现出来呢?间奏呢?

 5、平时我们小朋友都是自己跳自己的,我们今天要小组一起来跳舞,那小组跳舞和自己跳舞有什么区别呢?(队形、动作、商量)

 6、我们都会有什么队形呢?(两排横拍和两竖排、圆圈、开火车、前排蹲下后排站起来等)

 7、我们在进行舞蹈排练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记住大家编排的动作、编的动作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一句一句的编)

 三、幼儿分组自由创编舞蹈

 1、教师重点指导相对较弱的组(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按照歌词的意思来创编舞蹈)

 2、当幼儿基本完成创编时,教师为幼儿放音乐两遍,为其提供音乐完整正确的感觉。(两遍音乐中间教室要提示幼儿:你感觉那里不太好需要改变一下,请大家抓紧时间,一会老师还会为大家放一次音乐)

 四、幼儿舞蹈表演:

 1、表演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要有笑容、面向观众)

 2、文明的小观众应该怎样做?(注意看、鼓掌)

 3、问题:请大家在看表演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觉得他们这组哪里做的最棒?为什么?

 (2)教师要注意强化幼儿做得好的地方。

 五、活动结束:幼儿进入活动区

 1、刚才我们看了大家的表演,又学到了不少本领,一会感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到表演区,把你们的舞蹈再改编一下,争取让他更漂亮,好吗?

 2、音乐提示:幼儿站队,向老师行礼,老师回礼。

幼儿集体舞,不仅让孩子们从中获得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孩子们相互间的友谊,在自信心树立、个性塑造和集体意识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掌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活的反应能力。

 2能看懂图示,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3通过道具手腕花学习并掌握舞蹈中的方位变化。

 4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朋友舞》,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词内容的四张队列图示。

 3贴花人手一个(苹果、五角星贴花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4录音机、歌曲磁带。

 5场地布置:事先画好内外两个圆圈(一个上贴苹果标记,一个上贴五角星标记)。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朋友舞》,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大胆用动作来表示对朋友的喜爱。

 2逐一出示队列图,观察理解队列图所表达的意思。

 (1)(出示队列图1),根据图示,理解手拉着手儿向前走的动作要求。

 (2)(出示队列图2),能看懂图示,理解箭头所表示的意思,明白脸对着脸儿退着走的动作要点。

 (3)(出示队列图3),根据图示,重点指导斜着找朋友的方法,并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请几位幼儿进行示范。

 (4)(出示队列图4),帮助幼儿理解臂挽着臂儿绕圈走的方法,并请几位幼儿进行示范。

 3学跳舞蹈。

 (1)幼儿自由选择苹果或者五角星贴于右手,并根据自己佩戴的贴花形状站到相应的圆圈上。

 (2)教师提醒幼儿站在圆圈上不挤在一起,要与左右的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引导幼儿内外圈的朋友要一一对应地站好。

 (3)在双圈队形中,根据队列图,边唱歌,边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A、重点练习斜着找朋友,将贴花的手先指向自己对面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向。

 B、重点练习手挽手,将有贴花的手挽在一起,转圈后回到圆上。

 (4)听着音乐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4有重点地练习。

 5听音乐,完整舞蹈。

 6延伸活动:尝试变换内外圈的位置进行舞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舞,并能创编部分动作。

  2﹑能听清教师指令,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重点:初步学会跳双圈集体舞。

  活动难点:能听清教师指令交换舞伴。

  活动准备:

  1、幼儿熟练掌握《拉手摇摆》舞曲的节奏特点

  2、音乐《拉手摇摆》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入教室,活动幼儿身体

  二、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一)教师做“拍拍,扭一扭”的动作让幼儿模仿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其它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启发幼儿互相学习

  启发性提问:“你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替换“拍”的动作呢?”

  重点启发幼儿用日常生活的动作或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来替换“拍”的动作。如:“刷刷,扭一扭”、“喵喵,扭一扭”等。并同时指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请全班幼儿轮流做领头人,随音乐做动作。

  三、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配合跳双圈舞

  (一)玩“照镜子”游戏,体验动作的方向

  提问:

  1、镜子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2、两个小朋友应该怎样玩“照镜子”游戏?

  小结:面对面的小朋友做的动作、表情和方向要一致,和照镜子一样。

  (二)初步尝试两人配合跳双圈舞

  1、教师与幼儿围成圆圈进行1-2报数,数“2”的幼儿向右前方迈一步,变成两个圆圈。

  2、引导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两个动作,进行练习。(如:笑笑,扭一扭)

  提问:“刚才我们做过的动作中你最喜欢哪个动作?”

  3、指导数“2”的幼儿向后转,面对面随音乐做选择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交换舞伴进行舞蹈

  (一)讲解交换舞伴的的规则

  重点指导幼儿听清教师指令,里圈的幼儿原地不动,外圈的幼儿向右迈,走到你的下一个舞伴,然后面对面站好,进行反复交换舞伴练习。

  (二)随音乐做动作交换舞伴跳舞

  提问:

  1、跳舞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怎样把快乐的心情传给同伴呢?

  重点指导幼儿在舞蹈过程中能与同伴用目光对视﹑微笑等姿态相互交流,充分体验舞蹈的快乐。

  五、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困难)及时尝试解决,再次随音乐完整舞蹈。

  (二)邀请客人老师跳双圈集体舞,分享双人舞舞蹈的快乐

  延伸活动:

  1、表演区:将乐曲光盘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时间继续与舞伴共同创编动作,体验舞蹈的快乐。

  2、户外活动:也可在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继续跳双圈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