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有关荔枝的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1 有关荔枝的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无处不荔枝” (郭沫若)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苏轼)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可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陈辉《荔枝》)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还有,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杜甫赞赏它:“九过泸戍摘荔枝,香枫隐映石逶迤。”
2 写荔枝的诗句1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三绝》诗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搏杨贵妃红颜一笑,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2唐·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3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著名,亦足见他对荔枝的喜爱。
4宋·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5明·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6明·文征明《新荔篇》: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3 关于荔枝的诗句1、《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减字木兰花·荔枝》宋代:苏轼 闽溪珍献。
过海云帆来似箭。 玉座金盘。
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酽白。
雅称佳人纤手擘。 骨细肌香。
恰是当年十八娘。 译文: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
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
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3、《南乡子·双荔枝》宋代:苏轼 天与化工知。
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
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
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
怎得成双似旧时。 译文:天同造化说,他恩赐给荔枝的衣裳都是深红色的。
每每朝华堂深处一看,可怜你,虽有两颗果核,可肉是连成一片的。从小,我俩就形影不离,在盛美的唱歌劝酒的宴席上,一刻也未分开。
极端痛恨将两个核仁一个个地打成两半,怎能恢复那成双成对昔日苦恋模样。 4、《成都曲》唐代: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译文:新雨初霁,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
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玩的人最喜欢在哪家投宿呢? 5、《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译文: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
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4 关于荔枝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无处不荔枝” (郭沫若)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苏轼)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可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陈辉《荔枝》)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还有,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杜甫赞赏它:“九过泸戍摘荔枝,香枫隐映石逶迤。”
5 有关荔枝的诗句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徐火勃《咏荔枝膜》〕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白居易《荔枝图序》〕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次江乡亦萌蘖。〔文徵明《新荔篇》〕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二首〔并引〕》〕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元佑七年(一○九二)二月轼由颍州改知扬州,八月被召还朝。次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时局大变,苏轼被命知定州(今河北定县)。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贬官惠州(今属广东)。苏轼以言得罪,但他并未因此而沉默,就在谪居惠州的第二年,他又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荔枝叹》。前十六句揭露汉唐官僚争献荔枝、龙眼的丑态,希望老天爷不要出产那些成为老百姓祸害的「尤物」。后八句指名道姓地揭露本朝官僚的「争新买宠」,对在位的哲宗也暗含讽刺。全诗纵叹古今,对民间疾苦寄予了深切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深表愤慨。诗题本为《荔枝叹》,但他从荔枝说到茶,说到牡丹,可见他真是百感交集,胸中积满了愤懑,一发而不可收拾。
1 关于别人送荔枝的诗句
关于别人送荔枝的诗句 1 关于荔枝的 诗句
1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三绝》诗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搏杨贵妃红颜一笑,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2唐·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3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著名,亦足见他对荔枝的喜爱
4宋·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5明·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6明·文征明《新荔篇》: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2 有关荔枝的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无处不荔枝” (郭沫若)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苏轼)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可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陈辉《荔枝》)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还有,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杜甫赞赏它:“九过泸戍摘荔枝,香枫隐映石逶迤。”
3 描写荔枝的诗句有哪些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释义: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出自唐代张籍的《成都曲》
释义: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出自宋代李师中的《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释义: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唐朝文学家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
释义: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白居易《荔枝楼对酒》
释义:成熟的荔枝颜色就像鸡冠子,刚开坛的烧酒飘出琥珀香味。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宋·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
释义:他把长于南方的荔枝移植到宫里,并且使它结果了。
4 关于荔枝的诗句
1、《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减字木兰花·荔枝》宋代:苏轼 闽溪珍献。
过海云帆来似箭。 玉座金盘。
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酽白。
雅称佳人纤手擘。 骨细肌香。
恰是当年十八娘。 译文: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
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
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3、《南乡子·双荔枝》宋代:苏轼 天与化工知。
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
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
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
怎得成双似旧时。 译文:天同造化说,他恩赐给荔枝的衣裳都是深红色的。
每每朝华堂深处一看,可怜你,虽有两颗果核,可肉是连成一片的。从小,我俩就形影不离,在盛美的唱歌劝酒的宴席上,一刻也未分开。
极端痛恨将两个核仁一个个地打成两半,怎能恢复那成双成对昔日苦恋模样。 4、《成都曲》唐代: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译文:新雨初霁,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
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玩的人最喜欢在哪家投宿呢? 5、《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宋代: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译文: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
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5 写荔枝的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苏轼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甫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宋·苏轼
南村诸杨北村卢,(谓杨梅、卢橘也。)白花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食荔支二首(并引)》
——宋·苏轼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莆阳饷荔子》
——宋·陆游
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
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荔枝》
——唐·徐寅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荔枝》
——唐·徐寅
朱弹星丸灿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踏晓和烟摘,拜捧金盘献越王。
《忆荔枝》
——唐·薛涛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荔枝诗》
——五代·梁崇
露湿胭脂点眼明,红袍千颗画难成。
佳人胜尽盆中味,无意偏教岭外生。
桔柚远渐登贡席,盐梅应合共和羹。
金台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光景热,向北道路长。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
——唐·白居易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荔枝楼对酒》
——唐·白居易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荔枝》
——唐·戴叔伦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荔枝诗》
——唐·薛能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荔枝》
——唐·郑谷
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处远,愁见摘来稀。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
《廖致平送绿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支绿酒亦》
——宋·黄庭坚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6 描写“荔枝”的古诗有哪些
1、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宋·苏轼《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唐·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清·谭莹《岭南荔枝词》:十里矶围筑稻田,田边博种荔枝先。凤卵龙丸多似谷,村村箫鼓庆丰年。
5、唐·杜甫《解闷十二首》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6、宋·苏轼《荔枝赞》石榴红似火,鲜荔赤如丹。日啖谁能厌,我今欲当餐。
一、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二、宋·苏轼《惠州一绝》
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三、唐·杜牧的《过华清宫》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四、唐·杜甫《解闷十二首》
原文: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译文:泸戎之间,亲摘荔枝,若京中所见,应无此色味,吃得人应当自己知道。
五、宋·苏轼《荔枝赞》
原文:石榴红似火,鲜荔赤如丹。日啖谁能厌,我今欲当餐
译文:石榴红的像火,新鲜的荔枝红的如丹红色。每天吃谁能厌烦,我今天想要把它当作饭食。
7 谁知道关于荔枝的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无处不荔枝” (郭沫若)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苏轼)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可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陈辉《荔枝》)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还有,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杜甫赞赏它:“九过泸戍摘荔枝,香枫隐映石逶迤。”。
8 唐明皇为博杨贵妃一笑,千里送荔枝的诗句是什么
诗句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释义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三、出处
唐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二、赏析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9 唐明皇为了博杨贵妃一笑,命人千里送荔枝的那首诗是什么
过华清宫绝句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长安回望绣成堆 ”,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 ,“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 。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 :“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当她看见“一骑红尘 ”奔驰而至 ,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
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 。但是 ,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 ”突现出来,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荔枝好吃可以用以下形容词形容:
1 甜津津的汁水涨满你的嘴,使你感到细腻爽口。
2 荔枝的形状象鸡心,大小如乒乓球一般。 拿起一串荔枝,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那香甜味迎面扑来,使人陶醉。
3 荔枝圆圆的,和乒乓球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儿。 荔枝外面是鲜红鲜红的,果实却是白白的,还有一颗纯黑的小核。
4 美食跟身段哪个更重要?吃货:身段是神马?能吃吗?还是多吃点水果,能够既有身段又可以吃。
5 我家乡的荔枝呈鲜红色或黄绿色,但其他地方的荔枝有的是绿色、有的是黄绿色,还有的是紫色,让人眼花缭乱。
6 阳春三月,细雨如丝,荔枝树上长满了四季常青的嫩叶,还有雪白的花儿,开满枝头。 还有一些淡绿的未成熟的小荔枝。
荔枝寓意着丰收喜庆、平安吉祥、华丽贵气。荔枝象征着富贵财源、家庭美满、业绩显赫等。
一、荔枝的寓意
荔枝,作为夏季的水果,其鲜美多汁、果肉香甜,令人口感爽口,极受欢迎。与此同时,荔枝还有着浓重的吉祥寓意,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收喜庆
荔枝的果实呈红色或粉色,象征着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丰收喜庆之意。因此,在农村传统的婚礼等重要场合,往往会以荔枝为主角,寓意大红大紫、大富大贵。
2平安吉祥
荔枝的外壳是坚硬的、粗糙的,可以保护果实,避免遭受外界的损害和入侵。因此,人们将荔枝视作平安吉祥、护身符等物。
3华丽贵气
荔枝的果实粉嫩鲜艳、形似珠宝,带有丰富的贵族气息。由此,荔枝成为了表达华丽、显赫气派的重要符号。
二、荔枝的象征意义
除了寓意之外,荔枝还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富贵财源
荔枝的果实形状饱满、颜色鲜艳、果肉多汁,让人联想到“富贵”二字。因此,很多人把荔枝视作财富和收入源源不断的象征,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广泛使用。
2家庭美满
荔枝的果实内部有着鲜美多汁的果肉,象征着团圆、美满的家庭生活。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荔枝往往被视作表达关爱、温馨、祝福的礼品。
3业绩显赫
荔枝的果实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被视作“顺口”的水果之一。因此,在商业活动中,荔枝经常被用作产业、事业等方面的象征,寓意着“生意兴隆”"生产富强"
荔枝推广软文:
1、大唐妃子笑,合江荔枝红!
2、当年长安妃子笑,今日合江荔枝俏。
3、酒品泸州好,荔是合江香。
4、荔枝熟了--合江红了--天下醉了!
5、泸州美酒醉古今 合江荔枝红天下。
6、品合江晚熟荔枝,享荔城千年古韵
7、千年合江荔,一品奥运果!
8、试问荔枝谁家好,还看合江妃子笑!
9、天赋合江秀,地赐荔枝香。
10、晚熟的荔枝,初恋的味道。
扩展资料:
赞美荔枝的诗句:
1、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2、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3、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4、冰肌不受人间热 ,分明密露枝枝结。
5、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只是荔枝来。
7、笑靥开时。一骑红尘献荔枝。
8、玉环旧事谁能说。迢迢驿路香风彻。
荔枝的诗句有:一枝长伴荔枝来,阶前摘荔枝。
荔枝的诗句有:一枝长伴荔枝来,阶前摘荔枝。结构是:荔(上下结构)枝(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ㄌ一_ㄓ。拼音是:lìzhī。
荔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荔枝lìzhī。(1)一种常绿乔木(Litchichinensis),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二、引证解释
⒈果树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引《东观汉记·匈奴南单于》:“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荔枝树,高五六丈_,如桂树,_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宣和中,保和殿下种荔枝成实,徽庙手摘以赐燕帅王安中。”⒉菊名。引宋刘蒙《菊谱》:“荔枝,枝紫,出西京,九月中开。千叶紫花,叶卷为筒,大小相间俗以为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圆故也。”
三、国语词典
植物名。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叶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或近于对生;圆锥花序顶生,有毛。果实也称为「荔枝」,呈球形或卵圆形,鲜红紫色,外皮有纹状,肉色白多汁,味甘美。相传唐代杨贵妃喜食荔枝,玄宗命人自岭南快马传送而至,故也称为「妃子笑」。词语翻译英语litchiorlycheefruit(LitchichinensisSonn)_德语Litschi,Litchi(S,Ess)_,Litschibaum,Litchibaum(lat:Litchichinensis)_(S,Bio)_法语litchi
四、网络解释
荔枝(水果类植物)荔枝(学名:LitchichinensisSonn)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因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坚实,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关于荔枝的诗词
《初食荔枝·南海何年贡荔枝》《荔枝香近/荔枝香》《荔枝香近·荔枝》
关于荔枝的成语
别生枝节繁华损枝本枝百世枝枝节节桂折一枝根深枝茂左枝右梧南枝北枝鼷腹鹪枝强本弱枝
关于荔枝的词语
左枝右梧桂折一枝强本弱枝一枝春本枝百世鼷腹鹪枝词无枝叶连枝比翼别生枝节强枝弱本
关于荔枝的造句
1、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橄榄两头黄,三月樱桃粒粒红,四月枇杷如蜜糖,五月杨梅红似火,六月莲子满池塘,七月南枣树头白,八月菱角如刀枪,九月石榴露齿笑,十月金桔满园香,冬月柚子黄金金,腊月龙眼荔枝凑成双。
2、大暑养生有妙招,坚决不做火药桶,少吃温热类水果,荔枝桂圆需适量,坚果热量非常高,一天三十克别超,肉类会使血粘稠,再馋摄入尽量少。愿安康围绕!
3、荔枝,你走路永远看着天空,出门不记方向,你说你不敢出远门,怕回不来,以后不怕了,不用背路名,不用买地图,我会在这个导航仪里面一直陪着你。只要有太阳照常升起,导航仪就永远有电。我,永远在你身边。
4、成功是水嫩的荔枝,失败是荔枝的核,吃完荔枝一定要把核取出。
5、秋天的果园更是硕果累累,一派好景象。红艳艳的苹果像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枝头。那黄澄澄的桔子,像一个个金色的皮球。果园里的小枣像一颗颗红玛瑙镶嵌在树枝上。还有那一串串晶莹圆润的葡萄、个个果肉饱满的山楂和荔枝,像弯月一样的香蕉、还有那长得像葫芦的梨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荔枝的详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