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诗句古诗祝福语

问答 0 35

元宵佳节诗句古诗祝福语,第1张

元宵佳节诗句古诗祝福语
导读:元宵佳节祝福诗句有《元夕》、《上元竹枝词》、《千辰元宵夜咏》、《元窗无月》、《正月十五夜灯》等。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

元宵佳节祝福诗句有《元夕》、《上元竹枝词》、《千辰元宵夜咏》、《元窗无月》、《正月十五夜灯》等。

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王守仁《元夕》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弟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词》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雷流。

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

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

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日昭昭照九州。

—伯永《千辰元宵夜咏》

熠霞流是指灯笼多的意思。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这首诗是描写洛阳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洛阳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一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5、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 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张祜《蝶恋花 密州上元》

此词作干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元宵节诗词祝福语如:"月圆人团圆,灯火映欢颜,元宵佳节到,祝福传心间。愿您福星高照,喜气洋洋,生活美满甜如蜜,岁岁平安乐逍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这一天,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这个充满欢乐与祥和的节日里,诗词祝福语成为了一种传统而又雅致的方式,用以表达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祝福语往往融合了节日的元素和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优美的语言和韵律,传递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温馨的祝福。例如,“月圆人团圆”一句,既描绘了元宵节明月高悬的景象,又寓意着家人团聚、亲情满满的美好时光。而“灯火映欢颜”则进一步以灯火的璀璨夺目,映照出人们欢乐喜悦的面容。

在接下来的祝福语中,“元宵佳节到,祝福传心间”直接点明了节日名称,同时表达了通过祝福传递心意的愿望。最后的“愿您福星高照,喜气洋洋,生活美满甜如蜜,岁岁平安乐逍遥!”则是对收祝福者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希望他们福气满满、快乐无边、生活甜蜜、平安顺遂。

这样的诗词祝福语不仅适用于元宵节期间,也可以在平日里用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怀和祝愿。通过灵活调整诗词中的个别词句,还可以使其更具个性化和创意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场合和对象的需要。

元宵节祝福语诗词如下:

1、《元宵》

作者: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译文:

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2、《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3、《十五夜观灯》

作者: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唐代的元宵节与元宵诗:

自唐代起,元宵节节日元素逐渐摆脱了以往迷信禁忌的神秘氛围,不仅在宫廷,而且在民间也日益普及,并逐渐转变为狂欢娱乐型节日。盛大、狂欢的节日,给帝王贵族、文士骚客巨大的创作灵感和欲望,因此留下了大量与元宵节相关的诗歌。

据粗略统计,清人辑录的《全唐诗》收录的唐代2200余位诗人48900多首诗作中,与元宵节相关的诗歌就有66首。

诗歌创作者,则上自皇帝,如唐玄宗、唐文宗,下至普通文士骚客。他们借助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月色灯光、火树银花、宝马香车、歌舞达旦的栩栩如生的元宵节盛况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