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截至5月13日21时08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12万人,仅四川省已有12000余人遇难,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入院伤员近7000人,而处于震中区域的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血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截至5月13日21时08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12万人,仅四川省已有12000余人遇难,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入院伤员近7000人,而处于震中区域的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
“5·12”,像一块突如其来的黑纱,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左臂。如果说灾情即是最大的政治,那么我们以“第一时间”的反应表达政治的良知。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共和国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解放军和中央多个部委第一时间发起响应与联动,国外政要第一时间表示慰问与哀悼。
与此同时,权威的信息第一时间穿透灾难的屏障,以跑在谣言前面的方式抵达公众。而且就在灾难发生的次日,北京奥组委负责人表示,要把奥运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结合起来。奥运火炬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缩减规模,简化程序,注重简朴,讲求实效。在火炬传递开始前,全体参与者将默哀一分钟,向在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在火炬传递的起点、终点和沿途设立募捐箱,悬挂抗震救灾标语,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奥运圣火传递的热情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
摒弃那些政绩、形象与名声的负累之虑,为所有亡灵腾出一方静穆的祭堂,为现实的苦难留出一方净地,更为一切公共与政治找到它最人性的初衷与最本质的立场。悠悠万事,惟“灾”为大。那些永远静默于废墟下的生命,足以让我们低首致哀;那些仍在等待救援的同胞,足以让我们此心如焚。大灾岂敢漠视,人事岂能怠慢,惟有在危局之中保持果断,灾难面前传递坚定,始能焕发举国同心的能力与勇气。
灾情是最大的政治,而积极投入救灾就是最好的爱国表达。在那些被掩埋与被隔绝之地,依然隐藏着我们所有人的祈求与祝福。我们哀悼死者,更祈望生还者的名录上能够尽量多地增加一些鲜活的姓名。各级政府与部队在紧急行动,民间组织和国际社会在迅速响应。“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总理所言即为灾难之下的国家表达,国民诉求,更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
奥运之年,圣火经行之处点燃蓬勃爱国热情。然而灾难来了,它以另外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那些排队捐赠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献出热血的大学生,那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包括所有那些时刻关注灾情、为灾区祈福的人们,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最有力的爱国大字。这是大灾难后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天佑中华,天佑灾区。从来大难兴邦,手足同胞之情将我们系于一脉。汶川“5·12”大地震,更是一条迎风飘扬的黄丝带,高悬中国。这条上书SOS的黄丝带,是亲人离散后的求助标志。那些身在震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所要竭力寻找的离散于灾难、血浓于水的亲人。
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
抗震救灾的演讲稿:牵手
一场罕见的大地震,降临到四川汶川。仅仅在一段有限的时光,房屋便被摔倒,摔倒,摔倒。
多少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一个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所有,所有同胞的眼睛都在关注着灾区,用行动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连同一些国外的友人,都伸出了援助的手。
一队队军人,一架架飞机,一支又一支急救医疗队奔赴灾区。
在被灾难的阴霾笼罩的土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回荡着一组组爱的交响诗!
用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谱写我们众志成城的一个个日子。
阳光会灿烂,月亮会微笑,孩子的眼睛会被水灵灵的希望擦亮。
我们手牵手,手牵手用一种不屈的精神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们手牵手,手牵手用一种伟岸的气魄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汶川地震发生得太突然了,大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备,所以很多人都被废墟掩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人世,有一个婴儿他是幸运的,因为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他的妈妈用血肉之躯给他挡住了灾难,让他可以平安从这场灾难中走出来,这个妈妈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臂弯中,然后用身躯遮挡孩子,所以这个妈妈不幸在地震从丧生,而孩子就活了下来,
、汶川地震发生得太突然了,大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备,所以很多人都被废墟掩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人世,有一个婴儿他是幸运的,因为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他的妈妈用血肉之躯给他挡住了灾难,让他可以平安从这场灾难中走出来,这个妈妈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臂弯中,然后用身躯遮挡孩子,所以这个妈妈不幸在地震从丧生,而孩子就活了下来,
但是过去救援的队员,都感到的流泪了,觉得母爱真的是太伟大了,妈妈虽然去世了,但是她依然维持着保护孩子的姿势,而且旁边还有一个手机,手机上面编辑了一个短信就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可见母爱是多么伟大,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就是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所以过去了12年了,大家还记得汶川地震中这个短信吗,还有就是最后定格的姿势,相信大家都还记得这个感人的画面,因为太深入人心了。
牺牲自己
不仅母爱的伟大,有很多老师他们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了自己,就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学校里陷入了恐慌,孩子们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到这样的情况,谭千秋老师就现场指挥学生们逃生,他一定会留到最后,直到所有的学生都逃出这里为止,眼看大部分的学生已经逃了出去,谭老师正准备带着最后的四名学生逃离这个教室,不过房子眼看就要他了,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这四个学生来不及逃走,谭千秋就让这四个学生藏到桌子底下,而他就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桌子上面,这样双重保护下,这四个同学就幸运的活了下来,但是谭千秋老师就很不幸的去世了,这件事情感动很多的人,特别是这四个学生的家人,他们都十分感激老师的牺牲精神,这四个学生也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老师的救命之恩。
还有一次公共汽车出事了,直接跌落悬崖,很多人都直接当场丧命,只有一个婴儿活了下来,因为在掉下的一瞬间他的妈妈用手举起他,才让他幸免于难,而他的妈妈虽然去世了,但是依然维持着举起他的动作,但是很多人都很感动,称赞妈妈的行为,是这个妈妈给了孩子活下去的机会,可见母爱的伟大,可以牺牲性命去保护她的孩子。
老师和母亲是我们尊敬的人,他们都会去呵护我们的成长,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写给汶川大地震31日祭:祝福映秀:再造阿坝第一镇
题记: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
映秀的夜晚,我总要出神西望山坡上那两溜“之”字形蜿蜒的“天灯”。痊愈中的渔子溪村在默默守望着5000多名乡邻的亡灵,恍若天上的街市,静谧而渺远。
映秀的梦乡,我总要猎猎飘起大河边香樟树下那面不倒的国旗,260名鲜活的生命在跳跃,在涅盘。镇里的小学、幼儿园已贴出告示,请赶在12日前注册报名。
映秀的早晨,我总要缓缓走过中堡滩的滨河大道,奔腾不息的泯江水,日夜诉说着渐行渐远的苦痛与伤悲。一位小媳妇开始低低吟唱,歌声里藏着坚强和向往。
映秀的每天,货柜车往返穿梭,直升机盘旋起降;一批批建设者挑灯夜战,一排排新板房鳞次栉比;流动邮政点盖上了首个邮戳,商铺卖出了第一包熊猫香烟
真的,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感伤和祝福,为映秀,为自己。
伤逝:那面不倒的红旗
5月31日,记者在都江堰前往映秀的岔路口搭上了一辆从云南楚雄远道而来、要去汶川寻找遇难亲友的破旧面的,沿213国道顺着岷江西岸向北,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地震一道道山体滑坡而留下的土**伤口、堆积如山的巨石和被砸扁的车辆。进出映秀的白花桥大沟宽从30米整体位移到80米,长从15公里撕扯成3公里。
映秀镇,坐落在一块三平方公里的岷江河谷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处四川汶川县城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也是阿坝州的南大门,距成都88km,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路。全镇面积11512平方公里,人口12万余人,辖9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汉、藏、羌、回等兄弟民族交错居住。镇内有中央、省、州、(gw9080com公文有约提供)县属企事业单位18个。近年来,该镇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在仅余的1,800亩耕地上走出了一条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路子,其中,黄家院村种植了黑麦草300多亩,老街村、张家坪村试种草本黄连100亩。映秀还有“水电之乡”的美称,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镇上一些人甚至可以每月从映秀湾电厂那里领取50元的补助。
在漩口中学学生朱永飞的记忆里,映秀就是世外桃源,13岁的她每当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她就会与同学理论:“这地方还没我们映秀好耍。”
可惜,这一切都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被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彻底改变。14时45分,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发布预评估结果: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在中国,这是最高级别。震中就在映秀镇西边上游7公里处。
事后查明,北川受灾面积大,遇难者也多,是损失最重的县城;绵阳汉旺镇东汽公司大批厂房垮塌,算是灾情最严重的工业区;都江堰市向峨乡是受创最严重的乡;距震中最近的映秀则是受灾最重的镇——刹那间天崩地裂,天昏地暗,大雨滂沱,短短1分多钟,繁华而宁静的镇子顿时被夷为平地,损失不下60亿,只剩下不到3000人逃出生天,整个映秀乃至汶川的通讯和交通全部中断,俨然孤岛,美丽不再……
在地震中失去了12岁男孩和11岁女儿的渔子溪村村民李加福喃喃地告诉记者,映秀镇由老街和新街两部分组成,第一天到处充斥呼救声,第二天多是呻吟声,第三天晚再走进老街救人时只能听到天籁般的轻微声,后来就再也没有什么声音了。
最惨烈的是映秀小学,473名学生,除了两个正在上体育课的班级和一楼一年级的两个班共四个班155人跑出外,近300名孩子被埋在了废墟下,260多人遇难。只剩下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昂然立在操场中央(如图,罗艾桦摄),似乎它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每天,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听到孩子们的救命声。”悲愤的校长谭国强逢人就说。
与映秀小学遭受同样命运的是位于镇口的漩口中学和镇中心的映秀湾电厂。前者共损失师生40余人,后者不见80多人,还不包括大量受伤者。如今,漩口中学1000多名幸存的学生已转移到成都等地。
当汶川县县长廖敏踏进这片废墟时,不禁掩面痛哭:“地震让映秀的经济社会发展倒退了至少20年!”
由于映秀首屈一指的战略位置,地震后,原想从马尔康赶去汶川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侍俊辗转来到了这里,并第一时间在这里设立了州的总指挥部,指挥全州的抗震救灾工作。日夜兼程赶来救援的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也把大本营安扎在此。
“儿去后,请求娘,将儿的坟墓向东方。”枕着庙基坪青山,聆听泯江河水,映秀的罹难者们被妥善“安顿”在镇子西的半山腰上。他们“割舍”不下对映秀的情意,他们要“见证”映秀的过去,“守护”映秀的未来。
玫瑰凋谢香犹在,亲人故去爱永恒。5月19日14:28,国旗徐徐半降,警报声呜咽而来,汹涌的岷江河水也似乎停止了咆哮,中国,我们的中国,正排出最庄严的仪式,为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洒泪送行。
祝福:再造阿坝第一镇
逝者已矣,生者当继续前行。
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后去西藏林芝援藏两年、现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广州市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的赵南先,对记者娓娓谈起自己对这次地震灾难尤其是映秀震难的思考,论证之严密丝毫不输于专家。
不容置疑,汶川大地震是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相撞后引起相接地壳剧烈活动,并完全按照中国的造山运动由西南向东北延伸,以极快速度纵向传播,加之震源较浅——距地面只有19公里,瞬间造成川、甘、陕相邻地区大面积破坏。
映秀的东边是一座山——云华山,西边也是一座山——庙基坪山,北边还是一座山——西瓜老山,地震时映秀镇显然成了一把楔子,同时受到三方面的强力挤压,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地表错位断裂,几乎没有一座房子能够幸免;同时,三山表层向镇中心同一方向坍塌,即使你逃出来,也会给滚动的岩石砸死砸伤,可以说当时生存的几率极低。阿(gw9080com 公文有约提供)坝州政府门户网站最早一篇报道便描述了当时的惨状:都江堰至映秀公路全线瘫痪,必经的白花大桥全部垮塌,由于余震不断,山上滚石频繁,极其危险;映秀镇有常住人口6641人,加上流动人口共1万余人,生还的仅有 2300余人,其中1000余人伤势严重,急需医护人员、药品、包扎药械和食品、饮用水
为此,赵南先对映秀未来的永久性建设提出了四点意见:
映秀六镇都处在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灾害频繁,可利用的平地即坝子不多,开展永久性建设包括过渡安置板房建设时,镇村规划、选址首先要考虑地质和生态安全,要避免把建筑物放在造山运动和地震带等破坏力强的地方,要敢于打破历史上遗留下生产生活与居住的格局‘
其次,要重视促进数千年形成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与今天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的融合,要化危机为发展的时机,按照科学发展观加速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居住格局,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集中建设若干个点,不能原来是什么今后还是什么,否则在高山峡谷中为分散的居民花了大量资金通水通路又通电,却每个点只有少数几户人家用得上,劳民伤财,效率很低。
再次,建筑设计方式应予专门研究。既要处理好建筑与气候天气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建筑与地形地貌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建筑与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的关系。如羌寨顶平底不平,也没有什么防雨设施,家家户户都有碉楼;高原上更是支一顶帐篷抹一层泥就行了,而汶川映秀却是多雨,建筑时可下半截用石头,上半截用钢结构,既代替木材,又可尽量少用木头。
最后,不能穿新鞋走旧路,要首先建立好机制这一决定一切的东西。特别是对口援助机制一定要体现高水平,要多多借用外力和外脑,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援助时注意不仅要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输入和移植管理模式,培育好组织和发展经济社会的能力,否则,除了多了几座新房子,一切还是照旧,再好的援助也难以维持。
赵南先强调,我们对口支援的目的是要灾区人民发展和安康,而不是显示我们比他们强。目前,广州的建设者们按照朱小丹书记和张广宁市长的嘱托,根据陈国副市长的指示,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灾区群众,科学规划,以人为本,探索出了三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要为灾区建最好的板房。 “集中建房”模式。地震后,12万多人的映秀镇只剩下不足3000人。无论是从生存和发展计,还是在感情上,大多数原本就在镇上从事第三产业的幸存者仍希望住在镇上。考虑到这一诉求,广州和映秀确立了“集中建房”模式,以通过集中居住安置,恢复镇区的社会功能,并决定优先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用房。
“适度规模集中”模式。在映秀、漩口和水磨三镇,不少河谷平地早已被泥石流淹没。比较平整的土地也多是部队、医疗队的帐篷驻地。还有一些平地要用于规划灾后重建或企业恢复生产,压根不能动。同时,地震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非常严重,一些平地经不起地质评估,往往在头一天看中并敲定,一夜醒来又被推翻。尤其特别的是,这两个镇居民点分布比较散,老百姓又不愿意离开原来生活生产的地方太远。根据这种复杂局面,双方提出了“适度规模集中”建房的思路。主要是在交通可以通达的地方,构建适度规模的板房组团或组群,并实现社区功能。连阿坝州也把州指挥部新址放在了水磨镇。
“分散的临时安置与永久性建设相结合模式”。援建方广州还和映秀三镇还从实际出发,把分散的临时安置与永久性建设结合起来。据了解,映秀三镇有近60个行政村、200个自然村,散布在高山峡谷中,人烟稀少。一些不是位于震中区、受损不是很严重的村落提出不想建临时活动板房,要求帮助建设永久性住房。对此,决策者们拟考虑将原板房建设资金补助给受灾群众,由他们组织自建,以充分调动各房积极性,切实解决分散受灾群众的居住问题。
不错,经历过灭顶之灾的映秀正在等待重生。事实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派的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专家组一行早前已兵分四路,分别赶往成都,汶川-茂县、理县、映秀四地进行安置重建方面的考察和规划工作。
映秀镇镇长蒋青林告诉记者,在经过专家们审慎的调查和检测后,映秀重建的新址已基本确定,即在原址以西一公里处,与原来的镇子隔桥相望,估计三年后可恢复重建,不过,映秀要完全恢复到震前水平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41岁的汶川县县长廖敏也表示,震前,全州上下曾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加强映秀的基础建设,随后又启动了总投资30亿元的圣湖生态旅游(gw9080com公文有约 提供)项目,这项工作今后还将继续;同时,他们还将提请正在对口援助映秀三镇板房建设的广东省广州市届时给予映秀方面全方位的支持,相信把映秀早日打造成阿坝生态旅游第一镇、羌族文化重镇的目标不会是一个童话。
幸存的村民李云泉原本打算永远离开映秀这一伤心地,现在,他却对记者说:“我就是担灰担浆,也要把映秀重建起来。”
彩虹常在风雨后。且让我们深深地、深深地,为新映秀祝福。
昨天下午,将近两点才午睡的我们直到快四点才被对面宿舍一个报告全国多个省市地震消息的声音吵醒。当时听到那个消息,还以为是在做梦,但听到那个声音有点不对劲,才慢慢苏醒过来。于是,起床打开电脑QQ群里到处都在议论关于地震的事,原来就在当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并波及到邻近十多个省市。想不到就在我们一个午睡的时间,全国那么多省市遭遇了地震的不幸。从那一刻起到现在,看着不断攀升的受难人数,还有不少官方和非官方的报道,以及世界各地随之而起的捐助,心不由得为之所牵动。
我在川渝没有什么亲朋,但图林里有云影、强巴曲丹、图林一子等几位同盟,让我很是牵挂,希望你们能够平安。刚才从云影的博文“地震,惊魂一刻”了解到有惊无险,方才松了口气,希望其他几位也都一切安好。同时为汶川地震中遇难的所有人祈祷,希望你们尽早脱离危险,早日重建家园。
2008对中国来说本来是一个吉祥年,有奥运的光环,很多人都准备今年喜结良缘。但不幸的是,这一年还没过一半,各种大事小事接踵而至。从年初的雪灾,到二月的艳照门,再到三月的藏独,再到四月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和月末的胶济列车出轨,然后到最近两天以四川汶川为震源的全国多个省市大面积地震,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我始终坚信好事多磨,这也许是上天对中国的一次考验。诚然在奥运会之前出这么多事会让中国分心不少,但我相信凭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努力一定可以攻克这些难关,跨过这些槛,最终赢取2008北京奥运会的全面胜利,让世界人民见证中国的力量。
短信内容:“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
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道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扩展资料: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一:
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二: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
涓涓细水,汇成浩瀚江河!
细微处见真精神!
地震无情,大爱无疆!
你帮我,我帮你,大家心相连!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天塌地陷,精神不死!
困难永远也难不到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
恐惧、心悸、疼痛、悲伤……经历过一切绝望之后——拥有的是乐观与坚强!
一年抗震救灾,一年浴血奋战。这一年,英雄的四川人民战天斗地,崛起危难,正用勤劳的双手一点一点重建家园。
一年抗震救灾,一年浴血奋战。这一年,英雄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用同样的华夏骨血证明着爱与希望从未离去。
512大地震伤害的是我们的肉体和心灵,但我们的脊梁一样挺立。
512大地震让我们失去了无数的亲人,但我们活下来的人血浓于水。
512大地震让我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但我们有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上新生。
512大地震让我们失去了许多许多,但得到的,唤醒的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
生命终究是坚强的,就像森林火灾里被烧成灰的野草,虽然伤痕累累,但只要它的根在,只需一场春雨,它就会顽强地吐出新芽,重新展露出生的希望。在它面前,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它破土而出,涅盘而生。
在汶川地震周年祭的今天,生者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就是珍惜未来,化哀思为动力,更加自立自强,更加坚韧不拔,更加坚定乐观地应对和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87150——这是汶川地震近一周年时,死者及失踪者数字的总和。剧烈的地震波把他们抛向废墟,永久掩埋。今天,部分遗体仍然躺在殡仪馆无人认领,他们的亲人或许躺在另一个地方。
87000——向南去,新县城。对于老北川人来说,回不去的废墟才是他们心灵的故土;对从其他地方迁来的87万新北川人而言,新县城带来了机会和望。
230——这是再孕母亲的群体。她们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而在今天,希望即将重生。新生儿的到来与遇难的哥哥姐姐有着很大关联,包括可能会用他们的名字。
20——20对新人在废墟上举行了婚礼。白色的婚纱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代表着对逝者的祭奠。
1——当死神在灾区肆虐时,他(她)出生了。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了震生、震摇、车生或者篷生的名字。因为充当产房的,有帐篷、公交车或者板房。
这就是512汶川大地震教会我们的东西。绝望以后,希望和爱会更强烈!并从此不会断绝!
在那刻满伤痕的土地上,我们铭记那些逝去的人们。那些在震灾里降临的生命,他们赋予这个黑色的日子以点点星光。即使沉痛也绝不后退,我们更加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究竟有多少同胞离我们远去,我们的心一直被那残忍的统计数据在刺痛,但我们知道在这一天有很多坚强的新生婴儿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些在地震期间呱呱坠地的孩子们,曾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共同的温暖与希望。这些小家伙是幸福的,有着共同的生日和相似的名字,他们的平安出生缘于大家的贡献,他们的健康成长凝聚了很多人的关注与爱。他们是爱与希望的延续,让我们在点亮蜡烛为四川加油为中国祈福的时候,也一起为他们轻声唱首生日快乐歌。
孩子们,你们曾是缺乏联系的个体,但在2008年5月12日后,因中国人在这场灾难里奉献的真爱和心与心的团结而连在一起并被重塑。共同的命运感,把你们的生命烙上了同一种印记。你们一起体会了生命面对自然时的脆弱和无助,也一起体会了生命带给他们的希望与爱。
你们的出生代表我们的希望,你们的成长代表我们的未来。^^
小宝贝们,一周岁了,生日快乐。



















.jpg)
















 一定要四字的词语啊!.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