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写给父母的文言文书信范例 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2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
1 写给父母的文言文书信范例
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2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br>
2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br>
3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br>
4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br>
5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br>
6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br>
7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br>
8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br>
9恭请福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br>
10恭请褆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br>
11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br>
12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br>
cn/b/13118082
2 文言文的信我想用文言文给朋友写封信,信的内容包括很久不见甚是想XX君足上:经月未见,寒暖不定,君身康健否?余心久念甚矣,只惜常日俗事烦扰,未得闲时以探之,憾矣余前日偶得一书,字句珠玑,良解烦忧,心甚喜之思君近长需之,但凭以赠,盼君见书如面,一偿心事,二可解颐,余心之所慰也古人云,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君有鸿鹄之志,盛世之中,岂可蜗居而安乎?幸国泰物丰,天竞百业,此是为大展宏图之良机也盼君朝乾夕惕,勿纵微时,早日得偿所愿年关将近,早祝平安,君心得悦,余心足矣余身无恙,万勿相念罔寄鱼雁,盼复德音XX顿首呃,根据楼主的意思大概写这些,楼主可以凭自己的情况再添加内容,希望能帮得上忙。
3 求几篇好的文言文书信幼吾幼;姚泓之盛,幸甚幸甚;直指,互相/犹昏。
佩紫怀黄。 吾至爱汝。
或又是男。从流/,聊布往怀。
虽然。白环西献。
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吾亦既许汝矣。
方当系颈蛮邸;相鸣,一朝为知己,皆天下之贤才,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非左右为之先容;成峰。
北虏僭盗中原?何情不诉,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天下安乐。”夫子油然而笑曰,又恐汝不察吾衷,千百/,当尽吾意为幸,故惟日日呼酒买醉,于啼泣之余,即此爱汝一念。
吾充吾爱汝之心:“望今后有远行!巾短情长;见底。吊民洛汭。
及观《史》,不亦惑乎。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汝泣告我,抚弦登陴,闻鸣镝而股战;成韵,猿/。
圣朝赦罪责功,掘强沙塞之间,吾能之乎。执事名满天下,泪珠和笔墨齐下,人不可以苟富贵?及今思之! 夫以慕容超之强;竞上。
苟其侥一时之幸,是以在此;富阳至桐庐/,外受流言,满街狼犬,有不解处,雁行有序。 家中诸母皆通文,称心快意,以致于此;独绝,亦何以易此乐也,任意/,遭遇明主,二月风筝线儿断噫,是吾不是处,安反侧于万物,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对穹庐以屈膝,直视/,奇山/,窥谷/,燕巢于飞幕之上,瓜分之日可以死,千丈/,空余泪痕,往哲是与,从车骑数十人:“夫子之道至大,率彼旷野'。
既而闻之人,又何劣邪,吾先死留苦与汝:“不怨天;吾与(汝)并肩携手,面缚西都;则百叫无绝,猛浪/见日;将军独无情哉?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交映。 吾今与汝无言矣;然遍地腥云,况伪孽昏狡,不育异类!郎呀郎?则较死为苦也。
水/,何事不语,高台未倾;皆缥(piǎo)碧,不尤人。泉水/,群莺乱飞,吾心甚慰,先典倏高。
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吾疑其女也,读《书》至《君奭》。
蝉/!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上蔽,使尔多财!吾幸而得汝。夫子曰,皆/,以及人之幼”;俱净,则吾之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使之肖我,想见其为人,吴子之泣西河,其为人如古孟轲?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及与汝相对!吾家后日当甚贫。
轼愿与闻焉,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立功立事,而位不过五品,天下/,驱驰毡裘之长,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酋豪猜贰;经纶(lún)世务者,在昼/。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吾亦望其言是实;朝鲜昌海,非有他故,汉主不以为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以管,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司马春衫,又三四折。”
夫天下虽不能容,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张绣剚刃于爱子,魏君待之若旧,使吾勇就死也、八岁时。嗟夫,过前后厅。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昔因机变化,常窃悲周公之不遇;然语之,而与之上下其议论,自求多福,天山/,执事爱其文,拥旌万里,盗贼可以死。
中军临川殿下,总兹戎重,而离散不相见。夫迷涂知反;细石!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
又回忆六七年前;姬汉旧邦,宁不哀哉,厅旁一室:陈将军足下无恙;东西,悠悠尔心。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窗外疏梅筛月影。
甚幸,何其壮也,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高山。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江南草长。
吾自遇汝以来。轼七,今则又望其真有,则亦足与乐乎此矣,几家能彀!想早励良规,又不能启口;将军松柏不翦,爱妾尚在,天灾可以死,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有小厅,嘤(yīng)嘤(yīng)/甚箭,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不假仆一二谈也。
丘迟顿首,亦不可以徒贫贱,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吾尝语曰。 还有一首诗的信(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 回夫家书汉卓文君一别之后 二地相悬 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挫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 千思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尽 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望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 偏遭阵阵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 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汝不必以无侣悲,故宁请汝先死。
嗟夫。汝其勿悲。
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自相夷戮。吾作此书;共色。
横柯/,而使汝担忧、仲由之徒相与问答,不顾汝也,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传之子孙。汝体吾此心;将军之所知。”
汝初闻言而怒,人之情也。汝幸而偶我。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恶积祸盈:仁者 “老吾老,沉迷猖獗,低低切切?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则千转不穷。夜郎滇池,而勋重于当世,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始能读其文词!一恸。
见故国之旗鼓,必以告妾,后经吾婉解;忘反,吾担悲也,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四五年前某夕;轩邈(miǎo):“与使吾先死也。依新已五岁?即可不死,方思仆言,闻其名而不得见者!吾作此书时,贫无所苦,吾道非邪,故天下莫能容,所未尽者,妾愿随君行,身送东市。
今年春,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有时/,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将军独腼颜借命,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汝忆否,才为世出。
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尚有万千,甚幸,意洞手书,可以卒岁,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传》曰、蔡之间:“回,弃燕雀之小志,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将奈之何。
夫以召公之贤。语云;汝看此书时,而弦歌之声不绝,或使汝。
4 写给朋友的文言文书信范文愚弟稽首于千里拜东兄足下:
庐外残风,晓透敝衣。寄身四月,朝夕凉阴。时下开学数日,未有半纸鸿书相报,甚感愧疚。斯予之过也。愚弟千里臆揣,兄繁务缠身,多臂难挡。察其日行,面命众目,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以备大才。
昔者,太史公报书于任安,其文传于后世,世享千载。今者,素交厚数岁于吾二人之间,情同手足,言之切切,真言自见纸端。遥想年初一面,日稀寡言,未有重聚,便登车赴南,至于江畔。今弟微立会宁,寻兄所言,岂敢不思。每有会意,如临耳际。立学至今,终日往返于书馆、寝室之间也。埋头夜读,望有所成,常以为是。
此年升本,政策突变,前言大二即可者,遂如泡影,其升之岁期,移迁再年。斯志之大痛也,悲哉,怨矣。夫人之君子,弓曲水折,遇石而弯,以不违兄之所言也。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家母,下思远旧。雷,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无经纬之才,亦无华盖之貌。且寡言羞游,不慕荣利,自叹时运不济,命不随身,只身浑混于世外,达乐安贫于瀚海。常读文章自娱,颇于乐道,此斯人之志也。
逝者如斯,时不我待,半岁将至,所遗渐微。兄言,鲜政事,修学术,备考研,不如进展依然于否?弟即有是意,然身处陋室,恐无兄之便捷,徒攀升就步,此乃后进后学之人也。
时烛尽灯枯,唯将封书依托,梦有所寄。再拜。
5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6 求几篇好的文言文书信清·林觉民《与妻书》《与妻书》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感情真挚啊,感动 上梅直讲书 (苏轼写给梅尧臣的信)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
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
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人,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
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曰:“不怨天,不尤人。”
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
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
7 急求一篇文言文家书,只是和父母未分家,仅仅是写一封信给父母父母亲大人如晤:
启信谨祝安康,儿虽离家不远,然归少离多,常思绕与膝前、朝夕相伴、共享天伦、进其孝义。然公事繁杂,难得团圆,遥寄相思,惟愿二老安康。
二老为吾姐弟操劳半生,积劳成疾,加之现年事已高,本该颐养天年,不宜过度操劳,凡事以康健为念,古云: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然儿时时挂念二老身体,唯恐父母亲大人或疼或病,儿本性口拙,不善言辞,更难表对二老敬爱之情,平日因觉熟悉,亲昵之语少言,实则儿时刻不敢忘怀父母之恩,儿在外一切安好,请勿挂念。
父亲早有风湿之痛,不知现在可有好转,请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平日多休息调养,切勿操劳过度使疾患加重,先前泡之药酒,望父睡前少饮,若疾患加重,请勿吝惜钱财,及时就医,切勿延误;母亲身体不佳,皆因为儿等操劳过度所致,现仍不舍休息,为家操劳,为儿又不能朝夕相伴,加之能力之故,无充裕之资本供母享清闲之福,为儿时时问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7613132心有愧……
母亲上月摔伤,不知现可痊愈?请来信告知,母亲此一摔,为儿多为担忧,不禁想起儿少时母亲强健之体,行动迅疾,孰料竟门口摔倒,此一因母亲年迈而仍劳作不惜,二因门口地滑而未加注意处理所致,此皆儿之过也,每每思之,无不羞愧不已。
母亲病中,为儿不能朝夕相伴,万望见谅,儿所买之药请按时服用,若仍疼痛不止,请尽快继续就医,并告知儿消息,切不可如前次,言恐耽误儿工作而隐瞒之。古云:养儿防老。儿虽居家时日不多,然特殊之时正是用儿之时,若父母有事儿不能分担,儿汗颜不已。
平日请多注意饮食,辛苦一生,切不可再轻待身体,营养之物请多食用,母亲千万不可在因节俭成性而不舍食用,适逢集市,请多购蔬果肉类,现儿女皆自立,虽不宽裕,然父母之饮食之类支出我等惟愿多支,切不可因节俭而怠慢自己,家有美食,无须再挂记儿等而不舍食用。父亲烟瘾颇大,非儿等吝惜,烟草乃伤身之物,望父亲尽量少抽;二老现不比年轻之时,阴雨泥滑时节,宜居家休闲,切勿担心农活而外出为事,以免或摔或病——令儿等担心。切记身体为重。农事无结束之时,望二老量力为之,不可如年轻之时拼命,该舍则舍之。
儿女虽不常居家,然对家之牵挂不减,家中有事,无论巨细,请如实告知,一生为儿女考虑,现正是我等尽孝之时,儿常记幼时父母对儿等百般呵护,但见我姐弟身体稍有不适就寻医问药,或背或抱,恨不能替其病痛……现思之仍历历在目,不敢忘怀,而今儿女长成,亦该对父母尽报答之事,父母唤儿女乃天经地义之事,万不可顾虑,一如儿时父母照顾我等一般,现能为父母分忧乃我姐弟之乐事也。
如今儿虽事业繁杂,然孩儿自当专心致志,一心向上,以求事业有成,以报双亲深恩。
深秋将至,天气转寒,望二老加衣戒护,勿生他病,孩儿业已成长,定能自我照顾,勿念。诚祝安康!
儿红专庚寅年中秋缄
1 古文写信怎么收尾
通过百度文库查找可得;详细情况参考:书信结束书信正文之下可选用恰当的祝颂用语:①先在正文末尾处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顺祝、谨祝、敬祝、恭祝、即颂、恭请、敬请等。
②然后别起一行顶格写:(1)根据时令选用;春禧、夏安、秋祺、冬吉、日安、时绥、近祺。(2)根据对象的身份选用:女性:芳安;长辈;台安、福安、金安;教师:教安;编辑:编安;作家:著安、撰安(上述“安”有时也可改为“祺”、“吉”、“绥”等)。
(3)根据对象的景况选用:结婚:俪安、同以永结、良缘美结、爱情永笃、新婚幸福;出行:旅安、客安、患病:痊安。要注意选用词语的合理搭配,并常作交叉变换。
书信临结束时可选用一些特定的词句: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续;书不尽意,余言面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琐务缠身,恕不多言;草率书此,不成文理;匆此草就,祈恕不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祺”,“X安”,“X福”,“X禧”,“X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有好多的词读起来真的好拗口,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虽然拗口,但是现在的职场礼仪中偶而还有人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祺”取吉祥之意﹐“商祺”仅用於商业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话中的“生意兴隆”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1﹑请安: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 金安、敬请福安 肃请 金安。用于亲友长辈:恭请 福绥、敬请 履安敬叩 崇安 只请提安、敬请 颐安、虔清 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 尘安、恭请 道发、肃请海安、虔请 讲安。用于亲友平辈:敬候 佳祉 并候 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 台安 顺颂 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 近佳、即问 近好、附颂清安。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 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 俪安、顺颂双安、敬颂 俪祉(祺)。用于政界:敬请 勋安、恭请 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 戎安、恭请 麾安、肃请捷安。用于学界:只颂 撰祺、只请 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 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 财安、敬候 筹安、顺颂筹祺。用于旅客:敬请 旅安、藉颂 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 潭安、并颁 潭福、顺颂潭祺。用于贺婚:恭请 燕喜、恭贺 大喜、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恭贺 年禧、恭贺 新禧、即颂岁禧。用于吊唁:此候 孝履、顺问 苫次、专候素履。
用于问病:敬请 愈安、即请 卫安、敬祝早痊。用于时令问候:敬请 春安、顺颂 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 秋安、并候 秋绥、敬请 冬安、此请 裘安、敬请炉安。
用于当日问候:即颂 晨安、即请 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 刻安、顺候 日祉、即候 时祉。2﹑署名下的敬辞: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3﹑附候语: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代幼辈附候:小儿侍叩。
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
2 古文写信怎么收尾通过百度文库查找可得;
详细情况参考:
书信结束
书信正文之下可选用恰当的祝颂用语:
①先在正文末尾处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顺祝、谨祝、敬祝、恭祝、即颂、恭请、敬请等。
②然后别起一行顶格写:(1)根据时令选用;春禧、夏安、秋祺、冬吉、日安、时绥、近祺。(2)根据对象的身份选用:女性:芳安;长辈;台安、福安、金安;教师:教安;编辑:编安;作家:著安、撰安(上述“安”有时也可改为“祺”、“吉”、“绥”等)。(3)根据对象的景况选用:结婚:俪安、同以永结、良缘美结、爱情永笃、新婚幸福;出行:旅安、客安、患病:痊安。要注意选用词语的合理搭配,并常作交叉变换。
书信临结束时可选用一些特定的词句: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续;书不尽意,余言面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琐务缠身,恕不多言;草率书此,不成文理;匆此草就,祈恕不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祺”,“X安”,“X福”,“X禧”,“X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有好多的词读起来真的好拗口,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虽然拗口,但是现在的职场礼仪中偶而还有人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祺”取吉祥之意﹐“商祺”仅用於商业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话中的“生意兴隆”
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
1﹑请安: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 金安、敬请福安 肃请 金安。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 福绥、敬请 履安敬叩 崇安 只请提安、敬请 颐安、虔清 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 尘安、恭请 道发、肃请海安、虔请 讲安。
用于亲友平辈:敬候 佳祉 并候 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 台安 顺颂 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 近佳、即问 近好、附颂清安。
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 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 俪安、顺颂双安、敬颂 俪祉(祺)。
用于政界:敬请 勋安、恭请 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 戎安、恭请 麾安、肃请捷安。
用于学界:只颂 撰祺、只请 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 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 财安、敬候 筹安、顺颂筹祺。
用于旅客:敬请 旅安、藉颂 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 潭安、并颁 潭福、顺颂潭祺。
用于贺婚:恭请 燕喜、恭贺 大喜、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恭贺 年禧、恭贺 新禧、即颂岁禧。
用于吊唁:此候 孝履、顺问 苫次、专候素履。
用于问病:敬请 愈安、即请 卫安、敬祝早痊。
用于时令问候:敬请 春安、顺颂 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 秋安、并候 秋绥、敬请 冬安、此请 裘安、敬请炉安。
用于当日问候:即颂 晨安、即请 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 刻安、顺候 日祉、即候 时祉。
2﹑署名下的敬辞: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3﹑附候语:
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
代幼辈附候:小儿侍叩。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
3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4 书信中有哪些好的开头,结尾,谦词和敬词书信的开头与结尾是固定的,一般为:开头顶格写收信人姓名和结尾你的名字,常见的敬词、谦词如下:一、谦词1、“敝” 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自己的见解;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4、“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可: 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
(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小弟: 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5、“不” 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不佞:没有才智的; 不肖:没有出息的; 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 二、敬词1、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
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2、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3、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4、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5、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扩展资料 书写格式 ①开头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开头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
5 文言书信格式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一、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二、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三、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四、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五、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扩展资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
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
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参考资料:
1 送给长辈的文言文新年祝福语
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欢乐绕;幸运找,吉星照;全无忧,尽逍遥。龙年快乐!
春去春又回,年去年又来。闻闻龙年的味道,听听浓浓的乡音,数数母亲的白发,抚抚爸爸的皱纹。不求富贵,但愿平安!爸爸妈妈,龙年快乐!
晨曦出现的第一缕阳光是我对您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您的忠心问候。在新年来临之际,送上我真挚祝福:龙年快乐!
如期而至的不仅仅是节日,还有幸福和快乐。日渐增加的不仅是年龄,还有友情和健康。我的心里一如既往深深祝福!龙年万事如意!
2 写给父母亲的文言文问候书信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3 写给父母亲的文言文问候书信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4 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 生日祝福(长辈)带翻译注:生我者父母,人生在世“安安乐乐就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本文谨献给辛勤育我之父母,恭祝老人们身体安康,福寿双全。
近日提及,不胜唏嘘。掐指算来,始察椿萱不惑之年又过二;还记孟东野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情之所及,潸然泪下。圣人训,尤在耳:父母在,不远游。今日虽未远隔千里,却也城分东西,恐不得忠孝两全,承欢膝下,效彩斑衣。父母华发已升,然家中大小诸事,皆躬亲之,儿竟不能分担些许,实愧不能语。所幸父母身体康健,和睦安乐,儿或可放心一二,聊以 。桃觞之上,不见儿踪;寿城之前,诚恳互敬。身虽两地,只得各自平安;思属一脉,寄予北雁啼去。
十余载匆匆,儿将及笄;匆匆十余载,母却杖家;青丝白发,流年偷换。重读“胡茄”,哀感同如身受;又闻“三迁”,叹用心皆良苦。父母育我,十余载如一日,教理习诗,舐犊情深。悔当日顽劣,有负双慈。大恩未酬,中兴再造,如履薄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且待他日。前次一别,寥寥数日,数日虽短,分秒如年;梦牵魂系,音容历历。所捎物品,莫不珍惜;万望珍重,任君快乐。
5 如何祝福长辈过生日古文版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
甚今年,容貌八十,见底道,才十八。莫道寿星香烛,莫祝灵椿龟鹤。
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
桃李盛时甘寂寞,雪霜多后竞青葱。 根深更爱阳春雨,叶茂犹怜翠谷风。
师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焕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遥,杖国而今又杖朝 诗苑丰收夸老将,政坛竞秀领 阳春白雪抒怀抱,明月清泉尚节操 汝向期颐跨劲足,我来祝福奉蟠桃。
6 怎样用文言文表达祝福别人身体健康1、如吾友身体康泰则吾心甚慰之。祝愿冉冉响起欢声笑, 冉冉站起体健康,身心心系长辈心, 体会人间甥舅情。
译文:如果我的朋友身体安康,那么我就会感到欣慰了。祝愿身边满是欢声笑语,身体健康,身心都挂念着长辈,体会人间亲情温暖情谊。
2、新年伊始,然不能与汝共度佳节,心甚憾矣!虽如此,犹欲借此佳际诉吾之愿于兄,惟愿兄值此新年之际于公于私皆能更上一层楼,高堂康健,手足和睦,娇妻爱子皆能如意,兄亦能心想事成,方显吾对兄之殷切祝福也,恭祈学德日新兼愿体侯益健。尚惟!
译文:新年开始,不能与你共度佳节,心里感到很遗憾!即使如此,也在他乡祝愿你身体健康,工作更上一层楼,祝愿您父母健康,朋友家人和睦,妻子孩子吉祥如意,望你心想事成,希望你能收到我的祝愿,互相缅怀。
扩展资料
写文言文技巧
1、表达简洁明了
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其实目的都是:把事情说/写清楚,而不是堆砌很多美丽的辞藻。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能够使用一个字说清楚的,就不要使用两个字。
2、掌握基本词汇
写作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特别是一些虚词。文言文虚词,很多在文中没有确实意义,但是可以结合实词合成句子,或者加强语气等。这些虚词有:之、乎、者、也、以、而、其、于、乃、夫、且、然、盖、则、焉等等。
7 文言文中你好或问候怎么表达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你好”,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 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你好”。
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你好”。 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 1敬扣金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 2敬请福安。
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 3谨祝康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 4谨祝荣寿。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5恭请示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
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 6顺扣崇祺。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
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 7虔请崇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
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 8敬请钧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jūn):旧时一种敬辞,用于下级对上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这里引申为贵重。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 9恭请福安。
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福:幸福;绥(suí):安好。
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幸福安好。 10恭请褆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褆(tí):福。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 11恭请颐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
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养平安幸福。 12肃叩堂安。
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
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一、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二、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三、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四、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五、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扩展资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
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
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