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丧事都写哪些对联?

问答 0 32

农村办丧事都写哪些对联?,第1张

农村办丧事都写哪些对联?
导读:  农村里常常有老人过世后会举行三天的丧事礼仪,一般都要用到丧事对联,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农村丧事对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农村丧事对联摘抄 上联:悲兴嫩桂百年愁 下联:痛失严椿千古恨 上联:无私慷慨身殉国   下联:含笑牺牲志凌空 上联

  农村里常常有老人过世后会举行三天的丧事礼仪,一般都要用到丧事对联,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农村丧事对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农村丧事对联摘抄

上联:悲兴嫩桂百年愁

下联:痛失严椿千古恨

上联:无私慷慨身殉国

  下联:含笑牺牲志凌空

上联:一代国粹垂青史

下联:千秋美名化金星

上联:碧血洒边陲

下联:青山埋忠骨

上联:丹心卫祖国

下联:翠柏伴英魂

上联:情操白如银

上联:慈心红盛火

上联:花落胭脂春去早

下联:魂销锦帐梦来惊

上联:忠诚儿女忠诚志

下联:英雄时代英雄人

上联:洁净晶莹光如雪

下联:鲜明炽烈映红梅

上联:西地驾已归王母

下联:南国辉空仰婺星

上联:宝婺光沉天上宿

下联:莲花香观佛前身

上联:蝶化竟成辞世梦

下联:鹤鸣犹作步虚声

农村丧事对联推荐

上联:慈竹当风空有影

下联:晚萱经雨似留芳

上联:流水夕阳千古恨

下联:凄风苦雨百年愁

上联:席上漫谈养育恩

下联:厨中举办思亲菜

上联:金童接听黄金殿

下联:玉女迎归白玉楼

上联:恨我独行独木桥

下联:悲君永别同林鸟

上联:一病辞尘离故土

下联:全家落泪哭亲人

上联:满地秋霜伴灵台

下联:两行热泪悼慈父

上联:训犹在耳时时律

下联:范己铭心代代传

上联:倚门人去三更月

下联:泣杖儿悲五更寒

上联:想见音容云万里

下联:思听教训月五更

农村丧事对联精选

上联:天上陨颗明星

下联:人间少名俊杰

上联:瑶池来位贵客

下联:佛国添座金刚

上联:流芳百世

下联:遗爱千秋

上联:音容宛在

下联:浩气常存

上联:陇上犹留芳迹

下联:堂前共仰遗容

上联:桃花流水杳然去

下联:明月清风几处游

上联:美德堪称典范

下联:遗训长昭泣人

上联:一生俭朴留典范

下联:半世勤劳传嘉风

“享年“之意

享年“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是这样被解释的:”名词、敬辞,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指老人;比如’享年七十四岁‘。“

听到“享年”这个词汇时,我想大家会有一种对故去的人表示尊敬的感觉,毕竟“享”这个字一出现,脑海里会浮现出瘫在软软的沙发上或者倒在有靠背的椅子上玩耍的享乐场面,所以用它进行组词,为享年,就是说享受了多少的年岁,这些年岁虽然不一定全都是美好的,但是“享受”这种褒义词都出来了,想来也是因为老人高龄却不是因凶兆而亡,是喜丧。

《郭有道林宗碑》一书有言:“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大概意思是想要活得很长久但是上天并不接纳我这一想法,于是只在世上走了43年。这里书中那个人只活了43岁,依旧称作享年,听起来似乎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矛盾的地方。那是有什么地方错误了吗?并没有。

享年一共有两种用法,享年除了描述年长的人去世,还有一种就是在公开场合中谈起称去世的人时,称为“享年”。

终年之意

说完享年,又有一个和它很相似的词汇——终年。“终年”这一词汇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一年到头,这一个意思和死亡沾不上边,在这里我们就不过多谈论了。

还有一种,指的是人去世时的年纪,比如:“终年八十岁。”就是很客观的说一个人去世的年龄,不带什么感情但也还算尊敬。

在《水浒传》中还有一段军师宋江劝雷横上山时,他推辞的话:“待小弟送母终年之后,却来相投。”这里的终年后面没有加上岁数,虽然说的死亡,但是代表的却是尽其天年的意思。

总的来说,终年就是这三种用法,一年到头、人去世的年龄和尽其天年。没有尊敬的意味,也没有什么褒贬意思,更没有什么注意事项了。

由此可见“享年”和“终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敬词,一个是常规用词。

关于谈论死亡的建议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会教华夏儿女们含蓄知礼节,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死亡这种不吉利又带有鬼神怪力的事情,若是不小心触及到了这种事情,是自己敬重的长辈或者那些品德稳重的老者时,说一句他去世时享年多少多少岁,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对他敬仰。

如果是不小心谈论到了那些德不配位,不能用尊敬来形容的亡者时,谈到去世年纪,只要去世时不是太小,也会客气的称上一句“终年XX岁”。

当然世界上也不全是这种知礼节有分寸的人,也有很多无德之人又或者是公然讨论他人死亡的长舌妇,在公开的场合大声喧哗:“看看邻居家又死了谁谁谁,一定是祖上没有积德,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造孽呀。“

在出现这种情况时,相信很多人内心会对说话者产生鄙夷,这种有关生死的八卦之事,一家人关上院门偷偷地说,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但是在公开场合,就是说话人的不对了。

随着现代人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多,大家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这些事情其实发生的也少了。如果大家遇到有关死亡的话题,希望大家尽量避而不谈,如果不得不说,也用“享年“这种词汇吧,再不济”终年“这种客观的词汇也是能被接受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说法太过矫情,还什么“享年“、”终年“呢,直接说多少多死了不久行了?当你在公众场合说出这些话时,可能你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对于亡者的家人,也不知内心是什么酸涩的感觉。

参考资料: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

斯坦福大学官网: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因新冠肺炎去世,终年88岁——环球网

日本绿叶演员志贺广太郎病逝,享年71岁——澎湃新闻

百科词条“终年”、“享年”

终年和享年有什么区别?——夜璇宸

1、万事如意 [ wàn shì rú yì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2、事事如意 [ shì shì rú yì ] :做什么事都顺心。

3、万事亨通 [ wàn shì hēng tōng ] :亨通:通达顺利。一切事情都很顺利。

出 处:清·李绿园《歧路灯》:“那孔方兄运出万事亨通的本领;先治了关格之症。”

4、一帆风顺 [ yī fān fēng shùn ]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 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5、万事大吉 [ wàn shì dà jí ] :吉:吉利,顺利。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也指一切事情都已办好。

出 处:《续传灯录·明州大梅祖镜地英禅师》:“岁朝把笔;万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6、吉祥如意 [ jí xiáng rú yì ] :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 处:南北朝·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7、步步高升 [ bù bù gāo shēng ]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出 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并且事成之后,大人步步高升,扶摇直上,还望大人栽培呢!”

8、步步登高 [ bù bù dēng gāo ] :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出 处:宋·惟白《续传灯录》:“他只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

9、三羊开泰 [ sān yáng kāi tài ]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

10、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 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没听懂你说的帐心是什么 。

挽幛挽联

(一)挽幛

1挽幛

挽幛是为悼念逝者而送的一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大多是独立成幅,通常用整幅布或绸布做成,也有人用床单或毛毯代替。挽幛悬挂于祭奠逝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多为竖写,也有用横写,文字常先用纸写好,然后用大头针或线缝在上面。

2.挽幛的格式及内容

挽幛大多竖挂直写,文字从右向左分三部分书写。

第一部分(上款):面向挽幛为准,右边顶格写依次写对逝者的称呼、姓名及颂词。如“尊岳母XXX千古”、“好男儿XXX烈士”。

第二部分:正中间写祭悼语,字体要大些,但不可超过上款与下款,也可用一个“奠”字替代祭悼语。如“慈范永存”、“为国捐躯名垂千古”。

第三部分(下款):面向挽幛为准,左边依次写上送挽幛人的身份、称呼、姓名。如

“愚婿XXX敬挽”、“XXX村全体肃挽”。

3.挽幛的要求

(1)挽幛的题词不拘一格,不限字数,但通常以四字句为多。

(2)撰写挽幛的纸张大小不一,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挽幛的字体要端正,采用白纸黑字或黑纸白字。

(4)挽幛的所用的词汇能涵盖逝者一生的功德、品行及挽者的心情、愿望等。

(二)挽联

1.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写在长幅白纸上。通常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门口、骨灰盒两侧。

2.挽联的格式与内容

挽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竖直书写,以面对挽联为准,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3.撰写挽联的要求

(1)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如“一生俭朴留嘉范 半世勤劳传美风”、“满目芳华应能笑慰 毕生勤劳堪称楷模”“良操美德千古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等。

(2)白底黑字,书写挽联的常用字体是正楷、行书、行草,也有人用隶书和篆书,但左右字体必须统一。

(三)花圈挽带

1.花圈

花圈、花篮是现代追悼会用以哀挽逝者的一种手段,用纸花或鲜花扎成的花圈,正中写一个大大的“奠”或“悼”字,两边各系上挽带,实际上是挽幛简化后的一种形式,不仅简便,而且更为文明和文雅。

2.花圈挽带的格式与内容

花圈或花篮上的挽条的书写,以面向花圈和花篮为准,右边挽带上写逝者的名字和哀挽词句,左边的挽带写落款,即送花圈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名字。署名后,写上“哀挽”、“敬挽”、“泣挽”、“叩拜”、“泣拜”、“哀献”等词。如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在书写格式上,一般左边挽带的第一个字要比右边的第一个字低一至两个字的位置。

3.书写花圈挽的注意事项

(1)哀挽词因人而异。

(2)挽带的长短、宽窄要礼花圈、花篮的大小而定。

(3)挽带的下端可剪出二个尖角,呈八字型挂在花圈、花篮上。 (3)白底黑字,字体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正楷,但左右字体必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