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01|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01|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首次携带样品高速再入地球等“多个首次”。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0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6月23日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具备向全球提供服务能力。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03|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
2020年7月23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火转移轨道。任务成功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就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04|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等载荷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此次任务的成功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标志着我国正式打通25吨级“天地运输走廊”,具备了建设载人空间站等大型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是我国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一个好的消息,那就是我国的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嫦娥五号成功落月有很大的重要影响,一方面代表了我国国际上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我国的话语权也进一步提升,表明了我国是一个大国形象,而这次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进一步加快了人类对于月球方面的研究,这说明了在航天技术上的成就又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真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
一、代表了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我国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首先他就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国际地位,我国的话语权也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嫦娥五号的成功落叶表明了我国对于人类的贡献很大,所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加快了探索宇宙的进程,可见我国对于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是得到了增强。
二、加快了对于月球的研究
我国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他加速了人类对于月球的研究,月球是人民一直在探索的星球,月球的吸引力非常的大,而这次的成功落月带回了可以研究的月球土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一步加快了月球方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以后取得更加突破性的发展。
三、我国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我我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说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对于航天的那种核心技术,我国也是有所掌握,使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也达到了世界的顶尖技术,为了未来向着更高的技术水平发起了冲击,航天技术一旦得到了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就会进一步的提升,综合国力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国新办2020年12月17日举行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中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这是对全体参研参试科技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扩展资料: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中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嫦娥五号(Chang'e5),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研制,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开始启动嫦娥五号项目,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当然在这次成功的背后我相信那些科研人员们应该得到非常大的奖励。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也不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往往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我们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他们不会忘了这些科研人员在幕后所做的工作。他们的工作非常的艰苦,而且他们的工作还不会被人所知晓。往往这些幕后人员才是最伟大的工程,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这些人员有一些误解,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去用他人的方向去思考这个问题,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鉴于他们做的这些事情都属于机密,所以不能被外人所知晓,有的时候即使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其实这些我们自己心里知道就可以,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幕后有一群人们,他们的努力应该得到回报。此次嫦娥五号的成功,不仅代表着我国在外太空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我国的科研实力。
听上去是不是整个过程都已经是非常复杂的了,但这只是完成了,嫦娥5号探测器一半的任务还不到,第6步,嫦娥5号探测器要在月球表面,待上两天让自己适应这种环境,然后就是开始采样,第7步,上升器将带着样品进入设置的轨道,第8步就是,与轨道返回器相对接,把样品交到轨道返回去的内部,第9步就是对接成功之后,然后做一个分离,第10步,返回器进入自己的轨道,等待时机进行返回,第11步就是成功收回返回器。、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这些步骤都是要在38万公里之外做的,并且每一步不能够有丝毫的错误发生,我们现在要等待的就是第10步和第11步都能够顺利完成,这将预示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首个月球采样航天飞船嫦娥5号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1:59在内蒙古指定地点着陆,成功完成了这一次的月球采样任务,中国成为了继美苏之后第3个拿到月球样品的国家。中国这次拿到的月球样品跟美苏还是有所不同的,美苏两国的月球探测活动收集的样品是位于月球表面死火山地区的岩石和土壤,历史都在30亿年之前,而中国这一次探测器的着陆地点,偏偏选在了月球最新爆发火山的地表,获取了距今31亿年到10亿年之间的岩石和土壤,对于研究月球的发展史以及地球——月球体系的形成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形成都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中国嫦娥5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震动了整个世界宇航界。各国的宇航负责人都给中国宇航局发来了贺电,纷纷要求跟中国加大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俄罗斯的宇航专家称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南非科学家称中国的探月活动打开了月球开发的大门,中国马上会进行载人登陆月球的活动,祝愿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航天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嫦娥5号取得的非凡成就。嫦娥5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将跟世界各国的宇航局进行分享。
很多专家预测中国和美国现在在月球开发领域同居世界领先地位,二者可能会开启新一轮的太空大战。二者都积极将月球上的稀缺资源带到地球,壮大自己的势力。从目前的进展来看,美国的航天开发事业还是发展不顺利的,特朗普上台之后强调要在2024年重新登陆月球,但是现在也没有准备好,即将上台的拜登估计也要无限期推迟这一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