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主题: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2、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主题: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2、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近现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译文: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主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伟大的革命豪情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诗人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怀念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感情。
3、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宋代赵长卿《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译文:新春时节筵席摆开,笙歌高奏,大家都喜迎新年。
主题:这首词以新年佳节时家庭中的一片和气景象,反映出新年新春的东风里所带来的天地间的融和气候。
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代陆游《除夜雪》
译文: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主题:全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赶写桃符,准备庆贺新年一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年将至的欣喜与期待之情。
5、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宋代戴复古《除夜》
译文:旧岁将尽,新岁伊始,开始打扫屋舍,洗去往日的尘埃,燃一柱清香,祭拜天地。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古人准备庆贺新年到来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新一年到来的期盼之情
。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3、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4、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5、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有钱。——塞宾的左手《非绝体·新年》
6、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7、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曹松《除夜》
8、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9、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道平常《庆新年》
10、新景纳祥日光华,年丰喜讯传万家;快开吉门迎百福,乐剪红梅做窗花。
11、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12、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家乐!——酒巷深亦深《春节乐》
13、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1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15、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来鹄《除夜》
新年的简介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新年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定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
现代中国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端午》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七夕》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8、《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9、《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0、《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途中寒食》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2、《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3、《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4、《浣溪沙》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5、《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7、《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描写新春佳节的古诗有《元日》《春雪》《除夜宿石头驿》《新年作》和《浣溪沙·庚申除夜》等。
1、《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雪》
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除夜宿石头驿》
原文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4、《新年作》
原文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
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连春天也脚步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
5、《浣溪沙·庚申除夜》
原文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译文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元旦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元旦的诗句古诗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元旦的古诗词:
1、《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
作者: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旦》
作者: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癸已除夕偶成》
作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6、《守岁》
作者: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7、《元旦》
作者:艾性夫
不管髼松雪满颠,笔床茶灶度年年。
穷愁博得长清健,多折梅花供老天。
8、《已酉新正》
作者: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元旦》
作者: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10、《元旦》
作者:何汝樵
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乾。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为了便于对元旦的诗句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关于元旦的小知识: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1 2018关于春节元日诗句
2018关于春节元日诗句 1关于春节拜年的古诗如元日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3、《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4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5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6《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 云有痴呆召人卖。 7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8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0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1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12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13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赞同1| 评论。
2元日这首诗中写春节热闹气氛的诗句是
《元日》中写春节热闹气氛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词语注释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2、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扩展资料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元日。
3关于春节的诗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现代:真不想 辞去旧岁 可又 渴望着新年 于是 我 下了一场雪, 是那样晶莹 它无造作, 又无繁杂 它带给人总是一丝欢乐 我, 愿象一朵雪花, 又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我只是一朵晶莹的雪花么? 不,我是百花的温床小草的棉被 飘飘扬扬洒下大地的时候, 已冰封了满怀的热情 冷冷的躯体只想消灭世上的害虫 还大地一片洁净! 当第一缕春风吹来 当活泼泼的生命从我怀中苏醒掘起 我含着晶莹的泪滴 悄然离去--- 夜晚十点的背景 缀满了补丁 红红绿绿的广告牌 覆盖着城市的脸 浓浓的咖啡流了一地 九路车挤满了小偷 他们梦里的新娘 像你一样漂亮又浪漫 雪已经下了很久 梅花还未开放 向前看,向后看 圣诞老人已经回家 新年的钟声 正在沿街徘徊 等你祝福新年。
4元日的诗句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5有关春节的诗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更多古代关于春节的诗句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6王安石写的一首春节的诗,叫元日是什么诗句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文翻译: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7关于春节的诗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节日祝福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比如传统节日的诗词: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 郑谷《菊》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李商隐《马嵬·其二》
13、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19、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2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2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6、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8、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9、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30、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3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33、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3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39、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0、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4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
4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45、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46、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4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50、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51、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52、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5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54、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55、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56、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57、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58、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5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60、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6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2、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6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____陆游《除夜雪》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____戴复古《除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____苏轼《守岁》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____文天祥《除夜》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____孟浩然《田家元日》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____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____文征明《拜年》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____刘长卿《新年作》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____皇甫冉《春思》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____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____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数字的四字祝福语.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