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除夕,所有人的微信肯定都会收到很多堆积满的祝福,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那就是动动手指简单复制过来然后再转发的信息。看起来一条条文绉绉的祝福,为什么我会如此反感并懒得搭理呢?就是因为这些祝福来的太简单,太容易,太随意了,前几次收到我们会感到惊喜,
除夕,所有人的微信肯定都会收到很多堆积满的祝福,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那就是动动手指简单复制过来然后再转发的信息。看起来一条条文绉绉的祝福,为什么我会如此反感并懒得搭理呢?就是因为这些祝福来的太简单,太容易,太随意了,前几次收到我们会感到惊喜,后面更多的变成了垃圾堆积了。
我是不太爱去搭理这种祝福信息的,即便是有关系不错的朋友发来,我也会自己手敲几个简单的祝福话回复过去,哪怕只有简单的“过年好”三个字,虽然也很简单,也很容易,起码是我用手指一个拼音一个拼音敲击出来的,它并不随意,它代表着我诚心诚意的祝福。或许对方会觉得,怎么就短短的三个字,还感觉自己亏了。但对于真正的朋友而言,他会懂你,不会介意。
好多人借着群发祝福的机会刚好试探一下对方是否删了自己好友,对于那些好多年都不联系但一直停留在通讯录,半年看不到他朋友圈的人,如果平日单独发个清粉链接肯定会被对方鄙视,而过年刚好给了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借着送祝福一窥究竟,弄清答案。
有些人纯粹是觉得在群里看到一个很好的祝福短信,比如说有各种造型的,各种创意的,觉得很好玩就收藏了起来,然后想分享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有点像小时候自己得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想让其他小伙伴一起看看,一起把玩。
还有一部分人就更简单了,省去了复制、粘贴和转发的步骤,直接三步简化成一步,收集或者制作一个过年拜年的表情包,点开所有人的留言界面,一键发送,更加省时省力,我经常会碰到很多表情包撞车的。但有些人应该也会玩点创意,比如说用自己的照片做成表情包,弄点搞笑的动作,添加几句祝福的话,虽然也是一键发送,但却相当用心。对于这种祝福,我都是在第一时间回复的,因为对方很用心哪,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收到对方祝福的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心愿也传达出去。
这有点像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手机的过分使用,使得屏幕面前两个人之间的温度减少了。有好多平日不经常联系的人,在翻看了聊天记录才发现,上一次的沟通竟然是去年的春节祝福信息。
首先,微信群发祝福缺乏感情上的沟通。春节期间彼此相互祝福,是有感情因素在里面的,基本上都是欢声笑语,而微信群发祝福,却少了这种基本的感情因素,纯粹是为了群发而群发,看不到一丁点儿感情因素,都是“无差别”祝福,甚至,群发的人都不知道祝福的对象是谁,就胡乱群发。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却让信息接收者感受不到真正情感上的祝福,“无差别”的文字祝福,让人感受不到文字的温暖,哪怕是更改下具体的称呼也可以,但显然,群发是不支持这种具体修改的,只能“无差别”群发。没有情感,文字就是冰冷的、微信本身也是冰冷的。群发祝福的这种不真诚还体现在,有的祝福信息是以“发红包”为开头的,点开才发现并不是真正的红包,而是文字而已,是不是有点儿虚假的意味呢,一个红包其实并没有多少钱,远远要比单纯的文字有意义。其次,收到的群发信息太多。有的用户好友少,有的好友用户多,对于好友多的用户来说,群发祝福就是灾难,很有可能一觉醒来,几十条甚至几百条未读信息,很多都是群发祝福,如果只是第一次看,还无所谓,但如果看的太多,肯定会越来越讨厌,没有感情因素的群发祝福,还不如不发,有的好友可能是工作关系加的,也没加备注,这种祝福都不知道是谁发的,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会有信息审美疲劳,信息过载的情况下更容易信息审美疲劳,收到的越多,越容易让人讨厌。可能有人觉得咱们这些人就是矫情,但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祝福信息当然是件好事,可这种“无差别”的祝福,根本感受不到一丝真诚的意味在里面,这种信息一旦多了,自然容易让人生厌。
讲真,我曾经也是个特别反感收到群发信息的人,甚至还在朋友圈发说说强调,“请不要再群发信息给我了!”
可事后,我发现,我太偏激了,原来我对群发信息一直抱有偏见,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讨厌群发信息,觉得是在敷衍,一点心意都没有,不够重视彼此的感情。
可是细心的人会发现,那些经常群发信息的人,大多的混得还不错,比较吃得开,相反那些不怎么爱群发信息的人,恰恰是在生活、工作当中不那么受欢迎的人,也不是那么活跃的人,比较没人缘的人,在人群中很孤单的存在。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具有共性,反正据我观察,可以代表一部分人。
群发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一种社交关系的维持,节日祝福的同时也在提醒对方,我有在乎我们之间关系,至少你在我群发对象的名单里。
发过微信群发的人都知道,其实群发信息,不是简单的一键群发,它需要筛选,毕竟每一次群发最多只能200人,这挑选的过程,无形中就是衡量彼此的关系,在给彼此的情谊等级排名。
收到群发信息的人,要庆幸自己被选中,尽管收到的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也不要烦躁,或者冷漠地不予回应。
简单的回“同乐,谢谢”这四个字,就高尚很多,让人觉得很温暖,起码送出去的祝福没有石沉大海,有回馈给对方,这就足以让你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2
有人会说,试图通过群发信息来提升彼此的感情,简直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
其实,关键还得看发信息的人有无心,我们之所以群发,还不是一对一编辑祝福信息太耗时,很多人对选择那些平日关系相对不那么重要,又想要维持关系的对象进行群发,这也算是有心的表现了。
相反我们对家人好朋友之间,可以说节日祝福都可以省掉,因为我们不需要这种形式化的东西,我们愿意对方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其有帮助的人身上,或许是对方的老板,又或者是优秀的同行人,相对没有那么熟络和亲密,但对日后的发展可能会有帮助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不是太势利了吗?
要我去奉承和巴结别人,我做不到,太拉不下脸面了,那感觉也让人很不舒服,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与其仰视对方,跟对方套近乎,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很多人跨不出那一步,我也跨不出,既然跨不出,那就让那些跨得出人去做吧。
我希望不久将来,你可以成为那个不用犹豫要不要发群发信息的人,而是接受群发信息的人。
因为这说明你在某段关系中,已经变举足轻重了,是个重要的角色,有它特有的地位了,到了受人敬仰的位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3
对于群发信息,你可以讨厌,但不要不群发。
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有关系需要去维持和经营,我提倡不但要群发,而且还要用心去发,发出新意来,才不枉费这节日气氛,才会达到维持关系的目的。
有些关系,是需要你用心去经营的,它不像家人朋友,这种亲密关系,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你今生都不能撇开或抛弃的。
都说出门在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好办事,当你想要麻烦别人帮忙的时候,你又有什么理由让别人帮你,你真的有在把对方当朋友吗,你连群发信息都不给我发,还要我帮你的忙,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关系不要等到要用的时候,才来后悔平日没有好好维持,总觉得用不上,不用求人。
可是人生在世,总有些坎迈不过,需要有人拉你一把,这就需要你平日的表现,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一条群发信息都不发,渐渐地你失去的不单是普通朋友,而是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不要心高气傲,不可一世,你往日付出的关爱,会在未来某天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回到你身边,给你温暖和感动,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轮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4
相较于节日群发祝福信息,日常中的点滴关爱,更能触动和激励人心。
或许你可以,在看朋友圈的时候,给对方一个赞,或者看到对方发布了不好的说说状态时,小窗私信对方,问候一声,关心一下,这些不经意的举动,比群发信息来得更加让人感动。
生活其实是个能量场,你的朋友越多,你的能量也会越多。
你在朋友失意的时候,给予了援手,输送了温暖的能量,而你那个接受能量的朋友,在他满血恢复后,也会对身边的朋友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这样你的朋友,到你朋友的朋友,这能量的累计会越来越大,未来某天,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或许说得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其实就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要在平日里,对身边有需求的朋友给予帮助和关怀,不必要在节日里,这样扎堆送祝福的时间里,去体现关怀。
不要为了群发而群发,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很宝贵,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你好。祝福语可分为:
1、贺卡祝福:通过书信,贺卡等写下对朋友的祝福语言,用邮寄方式送到被祝福方。
2、送礼祝福:通过赠送礼物,在礼物上面印上或者礼物本身象征的意义来表达你对朋友的祝福。
3、短信祝福:通过手机短信、QQ短信等通讯工具对朋友发出的祝福语言。这类祝福非常突出浪漫性。
4、口语祝福:在聚会、宴会、烛光餐等庆祝的场合,参与者对主角直接的祝福。这类祝福呈现直白、简短、精炼的特征。
5、网络祝福:网络祝福符合现时代特点,具有时尚感。网络在普适人群、传播领域、即时速度等方面都有书信、电话不可比拟的特点。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