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元宵节诗句经典美句如下: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 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元宵节诗句经典美句如下:
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
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唐代卢照龄《十五夜观灯》
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8、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宋代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金朝元好问《京都元夕》
10、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宋代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的诗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5、宝马雕车香满路。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____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9、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____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0、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1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____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Fu9onY9xfQm_WwCCS8DvA
pwd=14wf 提取码: 14wf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5、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9、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10、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2、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15、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16、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8、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20、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22、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2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26、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7、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8、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 蒋捷《女冠子·元夕》
29、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30、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31、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3、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4、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 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35、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3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 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7、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 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参考资料: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古诗文网
元宵节的古诗20首,
1、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3、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折桂令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6、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7、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元夕诗
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9、元夕无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0、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1、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2、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
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4、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5、《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16、壬辰元宵夜咏
伯永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
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
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
17、鹧鸪天·庆元宵
东方骏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18、庆元宵
东方骏
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
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
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
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
19、元宵夜
秦渝
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
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
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
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
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
20、元夕影永冰灯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如何表达?.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