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的拼音和组词

问答 0 47

予的拼音和组词,第1张

予的拼音和组词
导读:“予”拼音是:yǔ、yú;常用词组是给予、赠予、赐予、准予、授予、予以、寄予、取予、畀予、一予一夺。“予”部首:乛;结构:独体结构;五行:土;笔顺:横撇、点、横撇、竖钩。基本释义:读yǔ时,1给,送出应用:授予,寄予,予以厚望,一予一夺,生

“予”拼音是:yǔ、yú;常用词组是给予、赠予、赐予、准予、授予、予以、寄予、取予、畀予、一予一夺。

“予”部首:乛;结构:独体结构;五行:土;笔顺:横撇、点、横撇、竖钩。

基本释义:读yǔ时,1给,送出应用:授予,寄予,予以厚望,一予一夺,生杀予夺。读yú时,①与“余”同义,第一人称代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我独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泥的品质)]。

古籍释义:《唐韵》:余吕切,《集韵》、《韵会》:演女切,《正韵》:弋渚切,并音与,赐也。《诗·小雅》:君子来朝,何锡予之。《周礼·春官》:内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夺。通作“与”。又《博雅》:大予,乐名。注:汉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又《广韵》:弋诸切,《正韵》:羊诸切,并与“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读若余。本无余音,后人读之也。颜师古《刊谬正俗》:曲礼,予一人。郑康成注:余予古今字。因郑此说,学者遂皆读予为余。《尔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则予之与余,但义训我,非同字也。《说文》:予,相推予也。余,词之舒也。各有意义,本非古今字别也。历观诗赋,予无余音。又吴棫《韵补》:予当读与。《诗》“或敢侮予,将伯助予。”《楚辞》“目眇眇兮愁予,何寿夭兮在予。皆无余音。”

予的读音是yǔ。

组词: 给予 、 赋予 、 予以 、 授予 、 赐予。多音字,单一结构,总笔画4画,最早见于战国文字,读yú时同“余”,后指任意索取。读yǔ时,意思是给。予,会意字,尚未见于甲骨文中。

在字形上,文字中的“予”字形构造和含义不明,小篆中的“予”字则是由两个三角相互交叠和下面一笔组成,整个字像伸出的肘腕,像两个人互相给与什么东西,表示“予”字和“与”字同义,都是“给与(使别人得到)”的意思。之后,隶书中的“予”字,两个三角形已开始讹变,由此发展成为楷书中的“予”字。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亅部 予。

《唐韵》:余吕切,《集韵》、《韵会》:演女切,《正韵》:弋渚切,并音与,赐也。《诗·小雅》:君子来朝,何锡予之。《周礼·春官》:内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夺。通作“与”。

又《博雅》:大予,乐名。注:汉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

又《广韵》:弋诸切,《正韵》:羊诸切,并与“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读若余。本无余音,后人读之也。颜师古《刊谬正俗》:曲礼,予一人。郑康成注:余予古今字。因郑此说,学者遂皆读予为余。

《尔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则予之与余,但义训我,非同字也。《说文》:予,相推予也。余,词之舒也。各有意义,本非古今字别也。历观诗赋,予无余音。

又吴棫《韵补》:予当读与。《诗》“或敢侮予,将伯助予。”《楚辞》“目眇眇兮愁予,何寿夭兮在予。皆无余音。”

1 予字怎么组词

给予 赋予 予以 寄予 授予 赐予 赠予 施予 付予 祝予 予乐 予宁 予知

予夺 予告 起予 予美 准予 嘉予 愁予 启予 予归 取予 予圣 锡予 畀予

企予 予雄 予赐 予决 予句 傅予 予勾 大予 妄予 资予 强予 弃予 把予

委予

予小子 予冲子 予冲人 予一人

取予有节 欲取姑予 将取固予 谓予不信 生死予夺 予齿去角 予夺生杀

予末小子 瞻予马首 予违汝弼 予取予携 予智予雄 予取予求 生杀予夺

人莫予毒 予人口实 予取予夺

2 予字怎么组词

给予、

予取予求、

予以、

赋予、

赠予、

授予、

生杀予夺、

人莫予毒、

欧阳予倩、

寄予、

赐予、

施予、

准予、

付予、

予取予夺、

予人口实、

生死予夺、

予取予携、

谓予不信、

欲取姑予、

予一人、

免予刑事处分、

莫予毒也、

大予、

予告、

予智予雄、

愁予、

取予有节、

予齿去角、

予夺、

予知、

予美、

取予、

予乐、

将取固予、

启予、

畀予、

委予、

祝予 起予、

弃予、

傅予、

瞻予马首、

嘉予、

予违汝弼、

予赐、

企予、

予宁、

锡予、

予小子、

予决、

予圣、

把予、

妄予、

予取予擕、

资予、

予末小子、

强予、

予雄、

予冲人、

予归、

予冲子、

启予、

予句、

予勾

3 含有“予”字的成语有哪些

1、生杀予夺[shēng shā yǔ duó] :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 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2、欲取姑予[yù qǔ gū yǔ]: 姑:暂且;与:给与。 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3、予齿去角[yǔ chǐ qù jiǎo] :指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4、取予有节[qǔ yǔ yǒu jié]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5、将取固予[jiāng qǔ gù yǔ]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同“将夺固与”。

4 带有“予”字的成语有哪些

1 将取固予( jiāng qǔ gū yǔ)

解释: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同“将夺固与”。

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 勤王之师四集,且为 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2生死予夺[shēng sǐ yǔ duó]

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释义: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3予取予携[yú qǔ yú xié]

出处:梁启超《克林威尔传》第五章:“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馀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携,公等自为之!”

释义:从我处掠取。

4予取予夺[yú qǔ yú duó]

出处:秦牧《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

释义:从我处掠取。

5生杀予夺[shēng shā yǔ duó]

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释义: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6谓予不信[wèi yú bù xìn]

出处:《诗经·王风·采葛》:“谓予不信,有如日。”

释义: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7欲取姑予[yù qǔ gū yǔ]

出处:《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释义: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予的五笔:CBJ

一、予的释义:

给。

二、予的组词:

给予、赋予、授予、寄予

予以、准予、赐予、予乐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b6d65b140623dd54574e74c1"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b6d65b140623dd54574e74c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b6d65b140623dd54574e74c1"/>

二、相关组词:

1、予圣[yǔshèng] 

自以为圣人,谓自夸高明。

2、愁予[chóuyǔ] 

使我发愁。

3、予宁[yǔníng] 

给丧假。

4、嘉予[jiāyǔ] 

赞许。

5、赠予[zèngyǔ] 

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

详细字义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yǔ

常用词组

1 予取予求 yúqǔ-yúqiú

[ask for freely] 原指从我处取(见于《左传》僖公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代用来指任意索取,犹言随心所欲予 yǔ

基本字义

1 给与:~以。赐~。赋~。给~。生杀~夺(亦作“生杀与夺”)。

详细字义

〈动〉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bestow;give 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yú

常用词组

1 予夺 yǔduó

(1) [give or deprive]∶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2) [praise or belitt-le]∶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2 予人口实 yǔrén-kǒushí

[give sb a handle for] 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3 予以 yǔyǐ

[give;grant] 给以

予以反驳

“给”字和“予”字搭配组词时的读音是[ jǐ yǔ ]

给予

[jǐ yǔ] 

给(jǐ):~帮助。~同情。~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授予

[shòu yǔ] 

指给予(荣誉称号、勋章、军衔、学位等)。

赋予

[fù yǔ] 

交给;给予: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历史~我们的光荣任务。

予以

[yǔ yǐ] 

给以:~支持。~警告。~表扬。~批评。

寄予

[jì yǔ] 

给予关怀、同情等。

赐予

[cì yǔ] 

赏给:~爵位。

准予

[zhǔn yǔ] 

公文用语,表示准许:成绩合格,~毕业。

予乐

[yǔ lè] 

指 汉明帝 永平 三年所用的郊庙音乐《大予乐》。汉 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予乐。”《后汉书·章帝纪》:“﹝ 明帝 ﹞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蓺,不舍昼夜。”

予夺

[yǔ duó] 

1给予和剥夺。

取予

[qǔ yǔ] 

拿取和给予。

施予

[shī yǔ] 

见“施与”。

予圣

[yǔ shèng] 

自以为圣人,谓自夸高明。

傅予

[fù yǔ] 

古美女名。

妄予

[wàng yǔ] 

赏赐不当。

予知

[yǔ zhī] 

自谓聪明。

愁予

[chóu yǔ] 

使我发愁。

启予

[qǐ yǔ] 

谓对自己有所启发。

予组词

1、授予

造句:此解决方案应该实现某种类型的身份验证系统来理解谁正在请求一个资源,并实现一个授权系统来决定是否向其授予访问权。

解释:给人勋章、奖状、荣誉称号等。

2、给予

造句: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像这样表述他们的问题有点奇怪,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认识到了花钱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贡献,因为花钱就是给予。

解释:(jǐyǔ)<书>给(gěi):~帮助|~同情。

3、赐予

造句:就像这首歌中的老兵,一位想尽一已之责的老兵,而上帝也赐予光辉使他能看清这一项责任,而我现在结束了军旅生涯,而逐渐凋谢。

解释:赏给。

4、赋予

造句:科幻小说可以让我们为即将到来的机器人革命作好准备,但它也赋予我们在欢迎机器人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家庭之前,我们可能会考虑到的各种控制类型的想法。

解释: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5、予以

造句:那些手握权柄的人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谈论滥用自由的可能性,找出理由来予以压制,但若没有这可能性,自由便不能真正称其为自由。

解释:给以:~便利|~照顾|~表扬|~批评。

6、准予

造句:1981年颁布了一项新的婚姻法,给予离婚更多的自由,如果发现一方犯有婚外情、家庭暴力、吸毒或赌博,可以准予离婚。

解释:公文用语,表示准许:~给假二日。

7、寄予

造句:当你们讲述你们对我们寄予的希望和梦想时,我们知道:你们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我们不再存在,而有着我们的面孔的陌生孩子会取代我们,他们才是你们能够去爱的孩子。

解释:(1)寄托:国家对于青年一代~极大的希望。(2)给予(同情、关怀等):~无限同情。‖也作寄与。

8、予取予求

造句:如果不够有钱以来任他们予取予求的话,日本的年轻人是无法负担的起成为社会离群索居的一员。

典故: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9、生杀予夺

造句:司法权是掌握对公民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家权力,诉权是人权的司法最终救济性权利,是人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典故: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