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

婴儿 0 83

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第1张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请检查一下!


作者:彭宁玲


今天是儿童节!在今年的节日里,有一种特殊的礼物送给全国各地的孩子们。


今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很多与孩子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会保护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第2张

图:孩子们在操场上练习。杨莉摄


-学校不得利用假期集体补课


线上买各种课程,线下报各种培训班。近年来,跟风补课成了孩子抱怨、家长担心、老师无奈的现象。


为了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保障未成年人应有的娱乐、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增加其学习负担。


此外,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小学课程教育。


——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课堂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陷入网中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走遍天下”,一部手机也可以让孩子沉迷网络,干扰身心健康成长。如何控制孩子的手机迫在眉睫。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未经学校许可,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教育引导未成年学生,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第2张

图:小学生在教室里读经典。张云摄


——22点以后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对于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给予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天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平台不得对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直播


未成年人高价悬赏的新闻不时出现在热搜上。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平台的相关责任。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为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此外,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户注册服务。


为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经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第2张

图:北京丰台第五小学红叶校区学生在体育课操场。中新社记者张兴龙摄


——学校不得要求家长购买指定商品


近年来,学校要求家长购买指定教辅书、文具甚至电子产品的情况屡见不鲜。孩子说“别买”让家长很无奈。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活动,不得销售或者要求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


学校、幼儿园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辅导。


——学校不得隐瞒严重欺凌事件


隐秘角落里的霸凌,一直是校园的痛,给孩子的阳光岁月留下阴霾和伤痕。


为了保护“少年的你”,防范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应当根据欺凌的性质和程度,对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加强管教。


对于严重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第2张

图:重庆市大渡口区双山实验小学的学生戴着口罩,有序进入校园。中新社记者陈超摄


——学校应当建立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工作制度


不仅仅是欺负。近年来,未成年人性侵事件也时有发生,对儿童造成了严重伤害。如何提前预防,从源头上减少悲剧?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和性骚扰的工作制度。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性侵、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单位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询问应聘者是否有性侵害、虐待、拐骗、暴力等犯罪记录。;发现有上述行为记录者,不得录用。


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有上述犯罪记录。通过查询等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辞退。



儿童节节礼物(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条条都很关键),第2张

图:湖北省水果湖二中高三学生返校复课。中新社记者张畅摄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必不可少。


为有效净化校园及其周边市场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立烟、酒、彩票销售点。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彩票或者支付彩票奖金。


烟酒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立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彩票的标志;难以确定未成年人是否为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如果酒店接待未成年人,要向监护人索要联系方式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宾馆、旅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或者接待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住宿时,应当询问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居民身份关系等相关情况;涉嫌犯罪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