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如果你考编,那么你以后晋升的速度将会比别人更快。 如果你创业,那么你以后的宣讲PPT和商业策划书上,你的学历背景以及你的研究生身份将会更加 得到投资人的信任,你也可以通过考研来改变你的专业,改变你的城市,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当你毕业的时候,
如果你考编,那么你以后晋升的速度将会比别人更快。 如果你创业,那么你以后的宣讲PPT和商业策划书上,你的学历背景以及你的研究生身份将会更加 得到投资人的信任,你也可以通过考研来改变你的专业,改变你的城市,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当你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圈和社交圈全都是研究生,这对于你以后生活和发展的影响不 仅仅是简单的加和效应,特别的是你的配偶大概率是一个和你一样优秀的人,所以努力考研去提升 的并不仅仅是你一个人,而是你周围的一圈人。
一、再加现在的经济大形势不太乐观,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低增速、人口未出清、制造业升级艰难、房价
固化,贫富差距也到了一个可怕地步的阶段,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大厂利润空间缩减,裁员不断,
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个社会不定时的歇业,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等等等等,这样一个“经
济寒冬“,考研也许不是最佳选择,但至少是一个保底offer!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巨不巨大我不知道,但是毫不夸张的说,努力准备一年考研上岸后所得到的回报是你工作之后二三 十年都无法达到的。 最直接的说,考研可以实现你的名校梦,让你一生都打上你心仪学校的标签,你可以在毕业之后得 到更多的薪水,可以让你有权利选择公司,而不是让公司去选你,让你有权利选择生活,而不是让 生活去选你。 考上研之后,如果你考公,那么你可选择的岗位更多,并且入门就是副科级待遇。
二、最重要的是考研这件事情上,你如果付出十分努力,那你就能得到100分的回报,以后你的人生肯
定还会存在无数个可能会改变你人生轨迹的时刻,但考研真的是最后一次公平的机会了。
所以,大家都挤破头的去考研,去年300w的落榜考生验证了这一点!
如果你思考过后也打算考研,那欢迎关注学姐 ,持续分享优质考研干货~
最全年度考研备考经验送!适用于考研的全程备考规划!学弟学妹都给我
学起来!
三、简单来说,小白开始考研复习一般分两拨:一波大三上学期9、10月份就开始的,还有一波大三下
学期3月份才仓促开始的。
该说不说,学姐是后者,真的跟第一波早早开始的同学差了好多,尤其是数学方面,别人高数线代
都学完一遍了,而我还连数学用什么复习资料都还没选好,所以建议各位基础稍差的宝子们早做打
算,早点开始。
四、初步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结合各大高校往年的考研数据,从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录取人数、接受调剂情况、复试分数线、
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专业课考试难度、奖助学金设置等维度,对自己中意的学校进一步考量和筛
选。
考研这条路上,选择真的比努力还重要,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前期要考虑清楚,最忌讳摇摆不
定,到了后期再想换专业和院校会比较麻烦,当然你可以备选几个学校,看后期复习进度再做选择
也是可以的。如果对于择校、专业、还是不太明确的朋友可以选择去咨询一下那些考研机构的辅导
老师,他们的经验肯定会多一点,能给出比较专业性的建议~
对于考研要考数学的同学,可以提前复习高数,教材推荐同济六版的高等数学,配合汤家凤老师的
零基础班课程,打打基础妥妥的。
对于英语,买本恋词,考研学子人手必备,配合朱伟的单词视频课,能把单词书背一到两遍就行。 关注考研初试,联系学长学姐获取一手消息。
学长学姐刚考完,对真题印象深刻,而且也不太着急准备复试,可以趁此机会联系一下自己熟悉的
学长学姐,听听他们的经验教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注考研初试成绩。
及时关注国家线的公布,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复试分数线,以及目标院校及专业的初试成绩、复试
分数线等信息,分析考研难度。
多多关注目标院校的官网3-5月份,各大高校会集中进行复试和调剂。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复试现场看看,等学长学姐复试结束,可以跟他们聊两句,多了解一些复试的
相关信息。
没有条件去到现场的,也可以去贴吧、QQ群、微博超话逛一逛,多看看学长学姐对复试的直接反
馈,对明年自己的复试很有帮助的。
根据你的目标院校,搜集参考书目、真题、复习讲义等辅导资料,为之后的专业课复习做好
准备。
如果你是跨考的考生或者双非冲击名校这样学校跨度大的考生,专业课早点准备,最好三月份跟数
学、英语一起开始。 根据第一阶段的复习情况,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能做到对基础知识有个粗略的印象就可以。
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我复习完什么都没记住,其实没关系的,知识都藏在你脑子里啦,下一阶段复
习的过程中会想起来的。 如果你大三下学期专业课还挺多的,不要翘课太多,千万不能挂科。 考上研之后,如果你考公,那么你可选择的岗位更多,并且入门就是副科级待遇!
作为一名在职六年的国编老师,经历了两次考试,同时两次成功上岸。
本身是师范生的我,却对当老师相当排斥,那时候我觉得我并不想做这种一眼就望得到头的工作,也不想过一眼就望不到头的人生。
所以在大四那年,同学都在努力准备考编之时,我还在忙着和一群学弟学妹追星,到处做着兼职就为了赚点零钱去买周边,无心学业。
直到我怀上了宝宝,才意识到,在我生活的这十八线小县城里,只有考上老师才能保障自己并且还能有时间去照顾孩子。
第一次考编孕吐到死去活来
26岁时我成功订婚,这之前我在政府接待办里以一名临聘人员的身份工作了两年。这两年里,我饱受这份工作不能准时上下班的痛苦,就连过年我都得随时待命在岗位上。这份工作坚定了我一定要考老师的想法。
那年三月份教师公告发布,离笔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便向我的主任请了这整整一个月的假,主任听说我想考编,很愉快的同意,让我回家备考。
回到家的第一天,便立马买了要看的教综加专业,以及相关试卷,在等待书的这几天,制定严格的看书计划。
每天设置七点半的闹钟,八点钟准时入座看书。午休一小时,吃饭半小时,晚上预留一小时出去散步,再除去睡觉的时间,全天候坐在书桌前。
拿到资料书的那天,制定的学习计划就开始实施。这期间手机关机,谁也没法联系到我,我好像与世隔绝,天天沉浸在背书看书刷题的氛围当中,晚上做梦都梦见自己在背教综知识点。
就这样日复一日,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实行,直至考试,考完试的那天,才觉得人生又重新恢复了色彩,那时心里还有点自信,这下肯定考的还行。
可等到查阅成绩那天,我看到我136分的成绩感觉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吧,再问问一起考试的同学都是140多分,这下让我完全失去了信心。
公布排名那天,我没有去看,当我同事惊呼我排名第二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走过去一看,是真的,这个岗位招两个,排名第二。我高兴坏了,可是高兴之余心里又开始担心起来,因为这时候我已经怀孕两个月,孕吐反应异常剧烈。
找到面试培训老师时,我的孕吐已经不受控制了,吃什么吐什么,没有东西吐就吐胆汁,吐到喉咙出血。但是我仍不想放弃这一次这么好的机会。
面试期间,我每天顶着孕吐,坐公交车来回40公里参加面试培训,不培训时便在家里没日没夜的写着教案说课稿,抓着老公把他当学生练习熟练度,对着镜子控制表情。经常说两句吐一次,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以91的面试成绩逆袭第一,成功上岸。
第二次考编竞争更为激烈
面试练习视频
如果说第一次上岸是有选岗的运气在,那这第二次上岸没有一丝运气可言。
虽说第一次考编上岸了,但是我填报的岗位距离家将近50公里的路程,开车去一趟得将近一个小时二十分钟,途径29个红绿灯,两段国道。
对我来说距离不是问题,问题是离家太远,女儿大了便完全没时间照顾。在五年的服务期内,我想了很多种办法,但是因为单位和我家跨了区,调出十分困难,再加上当地选调经常以教师人数不够为由拒绝盖章,不得已又萌生了在第五年重新考国编的念头。
可这时候的考试形势已经不像五年前那样容易了。这几年教师地位的提高再加上疫情停业的影响,大批在外就业的青年选择回家考编,最后演变成大部分考生的群体全职在培训机构备考看书,分数一年比一年高,高到让人害怕。
就算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想要离家近点,就只能再重新开始。别无他法,那就硬着头皮上吧。
在服务期第四年的九月份,我便又开始重新看书。因为工作日要上课,周末要带女儿,每天通勤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能留给我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我也会在有闲暇的时候就拿出书来看。
在备考期间,上班的时候我便在没课的间隙把知识点一条一条的背;带女儿的时候就把知识点做成小纸条放进口袋里,在她和别人玩的间隙时不时的拿出来背;等我女儿睡觉了,我又重新爬起来看上几个小时的书。就这样每天都在坚持,不管身心多么劳累,一天也没有间断。
但是由于没有连贯的复习,最后只拿到1465分的成绩,在岗位排名第十一,总共招十个。但是对于我这种在职备考还要带孩子的人来说,我已经很满意这个成绩了。
还没来得及高兴,一盆凉水就浇了下来,总共有25人入围。经我多方打听,我发现第十二名的成绩只少我一分,最后一名少我十分。这就意味着,除去前十名的入围者,剩下的十五名包括我都有可能逆风翻盘,逆袭成功。这时候的压力全都集中在面试上了。
出成绩之后,我便立马打电话给之前的培训老师,老师听到是我,很高兴的答应带我第二次,我感觉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我满怀欣喜再次去参加培训,却再也淡定不了了。因为我发现培训的次数太少了,整个培训下来,大概只有十多次上课时间。除去上班和带娃,再加上竞争对手的全职备考,压力大到我每天都睡不好觉。
最后我只能把上课当做面试来上,底下的小朋友全是面试官,下课就拉着同事练习,回到家每天研读教材,背诵语文要素和目录。
天天如此,夜夜如此。反复录制视频自己检讨和给老师点评。终于面试成绩93323,逆袭上升至第九名,成功挤下第十名的排名。值得一说的是,这25人面试成绩,全是九十分以上,第一名和第25名分差只有四点几分,所以在大围的15人中,只有我一个人成功逆袭。
回顾这两次考编经历,无数次想过放弃,无数次失眠崩溃,无数次怀疑自己考编的意义何在。但当自己成功的混入体制内,便会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是,我31岁了,我成功的竞争过了那一群风头正茂的年轻人。
所以不要怕考编路上的困难,方法总比困难多,静下心来,专心做一件事,朝一个目标前进,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但凡辛苦,皆是礼物”---致考研人
我是22年上岸北师大法本法硕的同学,在此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请结合自身情况参考!
一、本人基本情况介绍
本人本科是五院四系的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中等,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英语基础比较好,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还可以,备考时间虽然比较短,但还是成功上岸了,我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都不算顶尖,也没有垫底,哈哈哈哈就是中游水平,分享的也是比较中庸的备考方法。
下面是我的初试成绩:
政治和英语感觉达到了自己预期,专业课一般,另外法综考试出了一点点小状况,导致成绩很低,当时本想弃考了,想到是最后一门了,就坚持写完了,幸好没有放弃,才能成为研究生。
我是在八月份开始陆续买书(图书可见上图),找课程资源,九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的,复习时间基本是早上8:00到晚上9:00,中午会休息2个小时,这种学习模式直到考研初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学习时间,我比较赞成有效率的学习,高质量学习,而不是磨时间,所以每天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就可以了。
二、择校问题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虽然看上去很不积极,但在考研择校问题上确实比较贴切。由于考研机制的特殊性,每个人最初只能报名一所院校,而且是先报名再出成绩,这与高考不同,这种机制下,选择就会尤其重要,在择校上,我是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的:
(一)对自身情况进行真实评估。
我是从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学习能力--根据自己本科时的学习状态与成绩的比例进行评估,并且要考虑自己考研时的学习状态是否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二,知识掌握程度--法本法硕的五门专业课,基本在本科都有学习,看本科时对这些知识的熟悉程度;第三,是否有名校情节--因为确定要考北京高校,名校可以报的也就北大、法大、人大,但由于我的备考时间很短,我也没有名校情节,考研之后的就业规划是考公或考编,所以这三所都没有在我的考虑之列;第四,备考有效时间--我是差不多3个半月,因为是法本,可能会涉及到法考重合,所以对自己的时间也要有一个真实的估计。
法学排行可参照下图:
(二)收集院校招生信息
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和备考时间,我为自己选定了几个学校,包括对外经贸,北航,北师大,因为我决定在北京读书,所以院校选择较少,之后就针对这三个学校,查找近几年的招生信息,录取情况,进行对比。
收集信息有很多渠道:学校官方网站,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学校的公众号,知乎,b站,小红书等等,还可以询问认识的师兄师姐或者从网上的经验贴获取信息,目的主要是对这三个学校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进复试比例、复试刷人比例等进行了解,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北师大是第一年招收法本法硕,按照惯例,第一年是有红利的,再加上北师大是985院校,对于之后考公的道路有所助益,我就果断选择了北师大。
可参考的公众号
(三)确定目标院校
一旦确定了院校,我个人建议就别再摇摆,也不要过多纠结了,就要马上准备初试学习资料,进入复习状态了,当然要不定时关注目标院校发送的的考研信息,我是会查看北师大的各大官网,尤其是网上确认和初试前。
三、备考时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大致规划,不需要太详细,这个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对全部科目进行整体把握,认识到自己大概可以复习几轮,什么时候开始背书,什么时候开始冲刺。
我的备考规划大致如下:
四、各科的经验分享
(一)政治
1备考用书和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腿姐预测4套卷、徐涛押题卷(押题卷找资源打印会更快更方便)、错题本(我习惯把错题单拎出来)
2客观题
客观题是拉开分差的重要部分,我的政治基础不太好,下的功夫比较多,对于政治基础不好的同学比较具有参考性。
1)精讲精练+徐涛的视频+1000题
一开始担心两者搭配会水土不服,但是听上课之后觉得基本配适,徐涛的课很有趣,可以让我这种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听进去。听课的过程中要把书中没有的知识补充上,并且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勾画,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必考点,在听课时候要着重标记,方便后面复习。听课结束后,精讲精练就成了知识点最全的书,之后做题,有不会的地方就来书中回顾。
1000题我刷了三遍,第一遍是上午看视频,中午的时候做对应1000题,把答案写在纸上的,以便下次再用;第二次是看完视频,直接刷1000题,错误的题回归到精讲精炼中标注;第三遍快速刷题,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中,考前一周反复看。
2)腿姐冲刺与带背
背诵手册一般到十月中下旬才出版,内容包括最核心最常考的知识点,我没有听课,直接看的背诵手册,反复看。后期,腿姐会有带背,用来磨耳朵很合适,我在复习不进去的时候、早上去自习室路上,晚上回家路上,都会跟着腿姐的带背,对知识点会更熟悉。
3)肖四肖八
如果说政治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料,那非肖8肖4莫属了。肖4肖8的选择题一定要认真对待,我刷了2遍,最后把错题单独整理出来了,考试前一周就重复看错题了。重点强调一下里面的时政热点内容,我没有单独看时政热点,就把肖4肖8中的时政重点看了,对考试帮助也挺大。
3主观题
我的主观题背诵是11月底开始的,只背了肖4的全部主观题,现在反押题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家有精力的话还是要背一下肖8主观题,多看看徐涛和腿姐的押题。
第一遍梳理主观题,我是跟空卡的视频,大家一定要听听空卡的逻辑梳理,尤其是马原部分,会记得又快又准,梳理完成后,就按照整理的逻辑开始背诵,肖4的每一道主观题都必须会背,考试的时候基本都能用上,就算没有原题,背诵的内容沾边的也可以写上,总比自己瞎编滥造要好哈哈哈哈哈。
空卡主观题逻辑图
(二)英语
1备考用书和资料
朱伟恋练有词、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王江涛作文预测、默默背单词app、英语一答题卡(tb购买)。
2单词
app背单词:从决定考研之日起直到初试那天,就尽量每天背单词,我使用的是墨墨背单词中的恋练有词的单词库,优点是按照按宾浩斯遗忘曲线设置,符合记忆规律,缺点是需要花点儿钱买单词量。单词不怕重复,背完一遍再来一遍。
朱伟恋练有词:我没有听全部课程,只听了朱伟的核心单词课,我比较赞同他对词感、单词感情色彩的理解,但是听他的课会很累,尤其前两节课,但相对的,前两节课的内容对学单词入门很重要,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和我一样只听核心词,后面的可以自己看。
3阅读、完形、新题型、翻译
考研阅读只做了真题,留了3年的真题,用来做模拟考试,其他年份的真题就反复做。我留给英语的时间比较少,加上单词,大概每天2小时。
前期每天精做1篇,所谓精做,就对于文章进行翻译,选取2-3句长难句进行精翻,这样也顺便把翻译练习一下~后期每天2篇阅读,重视对错题的分析过程,因为考研英语有时候不是选对错,而是选择最优选项。阅读尽量每天坚持做,实在忙不开了,就速做一篇,保持自己的做题感觉,直到考前。
针对完形和新题型,我是和阅读一样去做,刷完第一遍真题后,完形就掐时间做,每篇不超过10分钟。
4作文
作文我是到12月份开始准备的,看的王江涛的书,没有听课,每个预测都看了,综合整理出两个自己的模板,然后从作文主题词中选取两个,进行专项练习,作文的练习我都是在买的答题卡上,一个是为了练字,让英语作文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另一方面是为了控制结构和单词多少,看一下自己作文占卷面多少篇幅比较好。
作文如果想要获得高分,我这种方法不太适用,可以听听刘晓燕老师的课,我同学说还挺好的,高分作文的亮点词和亮点句要注意日常积累,日常复习中如果遇到好词好句可以摘录下来,多背。
(三)专业课
1备考用书和资料
考试分析、刑法分则深度解读(文运法硕)、主观题必背(华成法硕)、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
2刑法
考试分析的刑法总则部分排版还可以,但是刑法分则非常乱,所以我单独买了一本刑法分则学习。法本法硕不建议全部跟课程,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有针对性的看一些课程,可以用法考的书作为辅助用书。
学习方法:第一轮复习看考试分析和刑分,做思维导读,对刑法总论和分论的内容进行体系把握;第二轮就是背诵,我直接背的主观题必背,把题目摘抄到纸上标号,自己默背关键词。如下图:
分析真题:我买的真题并没有做多少,而是看题目风格和类型,主观题中简答基本靠背,案例分析题,需要掌握分析方法:运用分则的构成要件定罪,然后分析符合总则中的哪些犯罪形态。重点罪名集中在人身、财产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然后还有刑法论述题,需要关注一下重点罪名的司法解释及热点,
3民法
我的民法基础比较好,也一直有进行民法学习,所以考研的时候没有听老师的课,直接根据考试分析自己进行整理背诵的,那些备考时间少,基础还不错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经验。
学习方法:民法的知识比较多,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按照总则、物权、合同、侵权、婚姻继承的大方向做出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第二轮复习,也是直接背主观题,每个题自己整理出序号版(和刑法一样),记忆每个题的关键词。第三轮复习,就需要对自己反复记不住的题目加以用心。
4法理学
面对法理学,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因为内容相对抽象,而且非常多,我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先听听课,看看老师的思路。
学习方法:第一轮我是看书,然后用记号笔对内容进行分层次(如下图),找关键词;第二轮就是使用主观题必背和考试分析,把可能考主观题的题目记录编号,注意,法理学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考主观题,千万别迷信押题班,尽量全面背诵;第三轮,重复背诵,关注一些热点事件可能涉及的理论。
分析真题:法理学的论述题是比较难写的,需要练习写,我整理了法的特征、局限性、法律格言等一些论述,类似万能的法言法语,以应对完全不会的题目。
5宪法
我觉得宪法相对于法理学来说,容易理解,很多法考是学习的顺口溜也可以用起来。
宪法特点:知识点比较琐碎和繁杂,我自己是做了一个知识框架图,进行系统把握,然后对于大题目还是按照主观题的书进行背诵的,宪法的难点少,得分相对容易,所以要认真背诵。
分析真题:宪法的选择题基本上背了就可以拿分,没有很复杂的坑。主观题也是和法理学一样,需要练习,学会一些法言法语,学会对关键词进行扩充。
6法制史
我的法制史基础非常差,历史学的也非常差,所以前期对法制史下的功夫比较大。
学习方法:第一轮:龚成思老师的一本通+龚老师的课,按照老师课程里说的要求整理朝代,类似制度的朝代对比,进行比照记忆,龚老师的课真的讲的很好,能够听进去,而且对于复杂的知识可以梳理的很清晰,强烈推荐;第二轮将可能考主观题的问题列出,标序号,背诵;第三轮,重复记忆,易考点着重记忆。
分析真题:这一门也是背多分,不过法制史的重点可以看出来是恒重的,重点的朝代和重点的制度着重掌握,最后一道分析题基本上都能拿到分。
7背诵技巧
·看着问题想关键词:每个主观题问题都进行分点记忆,每个点聚焦到一个关键词,这样就把一个大题转化为了几个关键词。
·每天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在空白纸上进行扩展:目的是防止考试中不会扩充,导致写的非常少。
·五门专业课采用的艾宾浩斯曲线背书方法:前一个星期感觉还好,之后就发现背诵任务越来越艰巨,导致每天背诵压力很大,所以后期自己就灵活性调整了一下,慢慢坚持下来会发现,这样背记得很熟练。(下图的计划表可以网上下载打印)
五、放在最后的一些话
1当你决定考研了,就不要给自己留有退路,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
2考研是一场信息战,要学会搜集信息。
3效率比时长更重要,不要自我感动
4尽量早开始,不要像我一样这么晚,太晚开始备考过程会更痛苦,会很纠结进度问题。
5有效学习+心态不差+坚持到底,你基本就是研究生了!
考编一年就上岸的不多。
教师编制考试的难度和岗位的报考比有关,报考比越高,考试难度越大。而各个地区的考试情况相差是比较大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教师待遇较好,并且生活更加便捷,教师编制考试的竞争就很大。比如东部城市,每年的竞争都很大,甚至只出现一岗难求的情况,那么考试难度自然是非常大的。
教师编制考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不同,教师编制考试没有及格分数,而是择优录取,上岸的分数除了取决于努力和运气以外,还取决于对手的实力。比如一个岗位只招一个人,报考人数有50个人,那么上岸概率就只有50分之1,如果报考人数只有10个人,那么上岸概率就有10分之1。
因为内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待遇的地区差距大,教师编制考试难度的地区差异也大,中西部乡镇的竞争肯定是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每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也越来越艰难。尤其是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考编,考完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完事业单位考教师,这使得教师编制的考试难度越来越大。
32岁俩宝妈、非师范、第一上岸考编经验分享
备考期间,不知看了多少经验分享帖,受益颇多。也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来一篇上岸后的经验分享,也去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小伙伴。很高兴,这个愿望实现了。
一、基本情况
先自我介绍:32岁,坐标安徽,大专已毕业十年,非师范。有俩娃,都在幼儿园。共备考两年,第一年边在小学代课边备考,听网课。外围,面试被刷;第二年,听网课加地面班,全职备考,笔试第二,综合排名第一,成功上岸县城的编制。三十几岁的老阿姨都能成功上岸,你们也一样可以!
二、经验分享
(一)三方面的准备
一路走来,我发现,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方法的。关于考编,也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一是要有决心和信心。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考编。如果没想好,容易动摇,也不一定能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像我,我立志考上编,为了以后既有很定的工作,又有时间陪孩子。孩子是我最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干劲十足。第二要持之以恒。现在,各个地方的考编竞争都异常激烈,可谓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头来只会成为炮灰。当然,考编之路漫长,过程中难免会焦虑、迷茫,但要及时调整,可以通过看**或者留一些时间锻炼身体,来调整自己。劳逸结合。第三,要有方法。学习是有方法的,好的方法,真的很能提高学习效率。跟对的老师,多看经验分享帖,和小伙伴交流,自己多总结反思,学习的方法慢慢就有了。
(二)关于教宗
教宗无非是理解和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画思维导图。教宗我主要听的网课,某7的。两年听了有四到五轮吧。以直播为主。个人觉得直播比录播好处多,前提是那个点你正好有时间。我为了备考,两年时间里,没怎么管孩子了。人的精力有限,我试过,但发现孩子和考编我只能选一个,我选了考编。想以后上岸了,再好好弥补孩子吧。第一轮主要是听课,理解内容,整理笔记,做题巩固。第二轮,听课,背简答。尝试画思维导图,但感觉难度很大。可能这个时候对知识还不是很熟吧。等到听第三轮课后,发现画思维导图容易多了。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回答问题,效率会高些。
关于背简答,是有方法的。每个人的记忆力都差不多,不要老是抱怨自己记性差。反复多次记忆,总能记住的。根据遗忘规律,早上和晚上的记忆力好。我是早上起来就背教宗,晚上睡前再背。因为压力大,晚上不容易睡着,我都是躺在床上在脑子里画思维导图,回忆知识点,想不起来就及时翻书。想着想着,想累了就睡着了,还不容易失眠了。背书时,用过艾宾浩斯的记忆法,跟着小伙伴群里打卡背了一轮(默写)。后面自己每天背诵默写8-10条。早上背,晚上默写。第一年背了三轮,第二年因为还要听地面班的课,只背了两轮。
关于思维导图,前期不要着急画,知识熟悉了以后会好画些。我是先回忆大的框架,然后再回忆下面的分支。想不起来的空着,一会翻书用红笔写上,在书上做标记,早晚再看看红色的地方。
后面就是做真题,安徽和福建的教宗真题,模拟题。不会的,做错的,一定要再回到书本上,标记相关内容,搞透,防止再错。错题本也很有必要。我两年间,做得教宗题和其他小伙伴比,题量不算多,教宗两年考的都挺好,主要是课听得多,内容熟,简答记得牢,脑子里有思维导图。
(三)关于学科——小语
小语在安徽比教宗占分比例高。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还好遇到了晓梅老师。她一开始就给我们分析了安徽的考情,还给我们列了学习计划,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好的老师真的是不光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习的方法。
1、基础知识
除了听网课(某7),就是刷题(百题大过关,建议中高考的都买),然后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反复看。错题本很重要!!!错了再错的,每错一次,打一次五角星,提醒自己注意。标点符号最灵活,搞清楚常用的,一定要理解。语病最难,建议分类整理错题,这样就能很快掌握病句的类型。安徽这边,小语考文学史只有一道选择题,范围又很大,所以没做重点,但也要了解。
2、古诗词默写
培训机构把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全部整理打印钉在一起,我每天默写几页。默写了有3轮。一定要默写!!!错的用荧光笔标记出来,最后复习时重点看。
3、阅读鉴赏
先听课。晓梅老师的现代文、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超赞。听课,记笔记,刷题(一本,中高考)。一本的答案很好,错的地方我会把答案补充到笔记上。
4、文言文阅读
很多小伙伴怕文言文。我反倒觉得文言文比现代文好学。现代文考得灵活,稍一不注意,抓错了点,很可能就答偏了。文言文是死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只不过知识点比较多,零碎。幸好遇到了晓梅老师。听了晓梅老师的文言实词虚词课,文言文重点篇目梳理,做笔记,翻译小初高课内文言文,把文言文变成了自己的强项。
5、教材教法
新课标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先听课理解,再整理笔记,背诵。我是每天背一部分,把计划列在书上,背好打勾。背了至少3轮。早上背,晚上默写。后面很熟了就没默写了。
教学设计是我的弱项。第一年就死在教学设计上。个人感觉教学设计这一块,线下机构比较有优势,讲得容易接受。他们的老师基本以一线的有经验的老师为主。我第一年网课上的教学设计听好几遍,仍然不会套用。第二年去线下机构,主要想补教学设计这一块。果然也没让我失望。线下班还会批改学生的教学设计,讲解。其他方面的话,网课其实比线下课讲得更细一些呢。。
6、写作
积累素材。按8大主题分类整理素材,每天背。某7上的人物素材课讲得很有意思,微信公众号上的“姜汁儿”上有整理好的人物素材。我都是利用洗澡的时间听人物素材课,然后上姜汁儿那截图打印下来背,每天背。每周写一篇。可以几个小伙伴组个群,互相批改作文。
另外,学习计划必不可少。可以把每天每个月的学习任务都列出来。每天至少完成60%。
(四)关于面试
面试建议报班,听课,写教学设计,和小伙伴一起练习,互相学习。各个类型的都要准备。不停地练习,反思,改进。
最后,学习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是学习贵在坚持。希望这点分享能带给你一些启发。愿大家都能如愿上岸。























?.jpg)

.jpg)











跪求高人!.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