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喜剪押尾

问答 0 37

为什么要写喜剪押尾,第1张

为什么要写喜剪押尾
导读:喜剪燕尾意思是小男孩子从生下来在后脑勺或头顶留一绺长发,叫燕尾,寓意吉祥平安,一般等到六岁、九岁或是十二岁时减掉。六,九,十二都是吉利数字,寓意今后的日子顺顺利利,长长久久,以后能成为支撑门户的儿子。 一般选择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剪鸭尾。6

喜剪燕尾意思是小男孩子从生下来在后脑勺或头顶留一绺长发,叫燕尾,寓意吉祥平安,一般等到六岁、九岁或是十二岁时减掉。六,九,十二都是吉利数字,寓意今后的日子顺顺利利,长长久久,以后能成为支撑门户的儿子。

一般选择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剪鸭尾。

6岁剪鸭尾都需要准备以下:

1、办了酒宴邀请参加。高高的充气柱子立在门口上面的横幅写着“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之子喜剪鸭尾”,还有礼炮,乐队等真是热闹。

2、剪鸭尾仪式改在11点1分举行,司仪宣布仪式开始,鸣炮奏乐,小主人公隆重登场。被人推搡着来到桌子前的红地毯上,接着就开始拜天地,拜曾祖母,拜外公外婆,拜爷爷奶奶,拜舅舅和姑姑,喊到谁他就给他们三叩首每人都得拿出红包表示祝贺,很快桌子上的托盘里已经堆满了红包。

3、剪鸭尾,在剪之前还在小辫上扎了好多百元钞票,鸭尾不是随便谁都能剪的,是舅舅的专利,这就是为什么要亲自去迎接的缘故,而舅舅在剪鸭尾的时候也要第二次封上红包的。

除了鸭尾外还留了前丫,而这是姑姑的专利,于是又请两位姑姑上来剪掉前丫,同时也包上红包。最后一项就是请理发师理发了,理完发整个仪式宣布结束 接着人们便到酒店里开始尽兴的喝酒吃菜了。

剪鸭尾来源:

男孩子留鸭尾应该是满清遗俗。好多人家的男孩子从剃胎发起,就有意在脑后留下一小撮头发不剃掉,这就是留鸭尾,有的地方叫留小辫子。叫作鸭尾是因为这撮头发长长了,在后脑勺上像鸭子尾巴似的;叫小辫子,则显然是满清遗俗了。

满清入关为摧毁人们所谓正统的观念,按照自己风俗,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时间腥风血雨。很多汉族人因抱着“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愿接受剃发而惨遭屠杀。大家看一下过去的老式剃头挑子。

--剪头

导读: 留鸭尾是中国的一种民俗,这种民俗就是对家里非常金贵的男孩子的仪式,当然,也可以说是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因为中国农村,都认为男孩子长大才是接续家庭的烟火的人,因此,就有了留鸭尾的习俗,其实鸭尾就是后脑勺的一撮头发,长了就编成辫子。那么剪鸭尾是什么风俗?剪鸭尾风俗是什么

剪鸭尾是什么风俗

男孩子留鸭尾应该是满清遗俗。

好多人家的男孩子从剃胎发起,就有意在脑后留下一小撮头发不剃掉,这就是留鸭尾,有的地方叫留小辫子。叫做鸭尾,是因为这撮头发长长了,在后脑勺上像鸭子尾巴似的;叫小辫子,则显然是满清遗俗了。

满清入关,为摧毁人们所谓正统的观念,按照自己风俗,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时间腥风血雨。很多汉族人因抱着“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愿接受剃发而惨遭屠杀。大家看一下过去的老式剃头挑子。

据说,这根竿子就是用来挂不愿剃发者的人头的。

随着时光的流失,满清早已被推翻。但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当年的暴政都演变成一种生活习俗:如果谁家生了个男孩,为了能顺利长大,便留起了鸭尾巴。

既然留了鸭尾,也不能一辈子留下去啊,于是,就在孩子或六岁,或十二岁时,找个黄道吉日,把鸭尾巴给剪掉。

男孩为什么留鸭尾

关于这个留鸭尾,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如果生下来就留,并且保留胎发,那么这个男孩子就是家中独子。为了吉利。

也有的男孩是小的时候,看过生辰八字后才开始留鸭尾,比如孩子可能三灾八难的不好养活,就要留这个鸭尾辟邪。

小男孩剪鸭尾必需舅舅剪吗

小男孩从小留鸭尾容易,剪鸭尾可是要破费一些的,因为很多地方,非常重视剪鸭尾的仪式,还要大摆酒席,宴请宾客。最早在农村这种宴席,可是相当热闹的呢。与结婚、生子、祭祖同样受到大家的重视。

而这个仪式上的重头戏就是剪鸭尾,人选,当然就是舅舅,主要原因就是舅舅音同救救,这个孩子意思就从里面救出来了。因此,剪鸭尾,先用红绳绑住辫子,有几个舅舅就要剪几下,最终剪掉为止。剪完不能忘记给舅舅红包,以示感谢。

现在留鸭尾的男孩子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在幼儿园会有小朋友揪小辫子。就算有留的,也都选择在上学前剪掉。虽然说是没有历史考证的迷信。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这个小辫子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给小男孩留鸭尾在乡镇农村早已盛行,在大街上,村子里,幼儿园里能看到好多男孩在后脑勺留有一小撮头发不剪,等到五六岁的时候选个吉日才剪掉,除了鸭尾,好多还留了前丫,早就听说过剪鸭尾的仪式挺隆重的,可直到前天才真正的见识到。 我同事的孩子要剪鸭尾了,还办了酒宴邀请我们参加,本来打算直接到饭店去,可同事打电话要我去她家看看,并说已经定在上午10点58分举行剪鸭尾仪式,于是乘车在10点55分赶到她家,老远就看到她家门口张灯结彩。高高的充气柱子立在门口上面的横幅写着“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之子喜剪鸭尾”,还有礼炮,乐队等真是热闹,先到的同事见到我们就说我来晚了,说刚才小主人公还坐在大桌子上被四人抬着去迎接他的舅舅和姑姑,有意思极了。同事家住的是两层小楼,院子里也装点一新,象结婚一样,在桌子上烧香,点了红烛,墙上还贴了仪式流程,由于耽误了,剪鸭尾仪式改在11点18分举行,司仪宣布仪式开始,鸣炮奏乐,小主人公隆重登场啦。他穿着一身崭新[据说是姑姑买的,这都是有讲究的]在胸前还戴了很大一朵红花,象新郎官一样,开始他还很不好意思,被人推搡着来到桌子前的红地毯上,接着就开始拜天地,拜曾祖母,拜外公外婆,拜爷爷奶奶,拜舅舅和姑姑,喊到谁他就给他们三叩首,当然不是白叩,每人都得拿出红包表示祝贺,很快桌子上的托盘里已经堆满了红包。接下来最隆重的一项步骤就是剪鸭尾,在剪之前还在小辫上扎了好多百元钞票,鸭尾不是随便谁都能剪的,是舅舅的专利,这就是为什么要亲自去迎接的缘故,而舅舅在剪鸭尾的时候也要第二次封上红包的。除了鸭尾外,还留了前丫,而这是姑姑的专利,于是又请两位姑姑上来剪掉前丫,同时也包上红包。最后一项就是请理发师理发了,理完发整个仪式宣布结束。 接着人们便到酒店里开始尽兴的喝酒吃菜了。